招提凭高冈,疎散连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
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
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
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这首应该也写于诗人在西枝村逗留期间,西枝村距太平寺也就4公里左右。此处也颖川河谷宽阔,南下可达麦积山,翻越分水岭去往关中或汉中,西南向也有支流河谷可以通行到达娘娘坝一带,即进入长江流域。是从天水到麦积山途中最大的镇子。
太平寺现在叫甘泉寺,此处行政区划也叫甘泉镇,可见是因为“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的泉水而得名的。太平寺历史上是有名的大寺,相传最盛时曾有僧众500余人,从现在寺院处一直延伸至半山腰,规模宏大,可惜后来山体滑坡,宏大的寺院已无存,现在寺院范围只是当年的山门而已。寺内泉眼尚存,有一口井,井上有亭。想来因水位下降,无法自流成泉,只能井上加锁,游客有求时方才打上一两桶水。
寺院景观。
(一)、古树奇观。
甘泉寺还有个老天水人所熟知的名字,叫“双玉兰堂”,记得小时候天水卷烟厂出品一种香烟就叫“双玉兰”。
双玉兰是指寺内的两株玉兰树,植于宋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树高20余米,树干合抱两米有余,每年三月初,玉兰花开,先花后叶,一紫一白,花满树冠,令人赞叹无比。
双玉兰树
而古井处还有一簇奇树,系一棵古柏,其根部长出一颗国槐,而国槐和侧柏中间又长出了一颗小椿树,此类奇观称为“柏槐孕椿”。
柏槐孕椿
甘泉寺内令人赞叹的还有一块牌匾,上书“双玉兰堂”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是“九十五岁白石老人”。
这个牌匾很有来历,是当年冯国瑞先生请建国后第一任甘肃省长邓宝珊先生为双玉兰树题字,邓省长自谦,说如此佳物,他当另请高明,于是找到齐白石老人。老人欣然允诺,挥毫而就。邓省长带回题字后,托人交付冯国瑞先生,做成牌匾悬挂堂前。邓省长虽出身行伍,但是一名儒将,随傅作义将军驻扎北平时,与齐白石老人相交甚好,老人称其曰“宝珊老弟”,故有此为。
邓省长是天水本地人,秦州故居在青年北路,笔者上小学时在青北小学,学校对面就是省长故居,记得院子门口有一棵老大老大的皂角树,树下有个老奶奶卖汽水,其实就是色素加糖精水,两分钱一杯,但当年对我们而言就是最好的饮料了。不过后来院子被拆了,只有皂角树还能令人回忆起当年。
齐白石老人是1864年元月一日生人,阴历则是1863年,当时人们一般算虚岁,所以老人1864年已算为2岁,95岁则是1864+93=1957年。老人在1937年听信算命先生说当年有劫难,遂用瞒天过海法,自署77岁,自此以后老人年龄又虚报2岁。所以白石老人落款九十五岁,实是1955年。
白石老人一生历经满清、民国、新中国,自身从湖南木匠到北漂学画直至国画大师,身世浮沉,经历坎坷,唯有心中对美丽物事的执着与热爱,一生未变,令人唏嘘不已。
老人自幼在湖南做木匠,12岁时娶童养媳陈氏春君,并先后为老人生下5个孩子;55岁时老人离开家乡,加入北漂一族,陈夫人担心老人无人照顾,做主将婢女胡宝珠收房,此时宝珠夫人18岁,在悉心照料老人起居生活之余,还为老人生得7子。幼子于老人78岁所得,白石老人欣喜之余,起名“良末”,自认为是最后一子。孰料老人83岁时宝珠夫人又有身孕,但高龄产子不幸,未能伴随老人余生。
宝珠夫人辞世后,老人先是由44岁协和医院护士长夏文珠女士相伴8年,至老人91岁时夏女士离去,后又得伍德萱女士相伴4年。伍女士之后,有人欲介绍一位女士给老人,但老人听闻该女士已44岁,嫌年岁太大,摇头不允。
1957年,白石老人又看上一位22岁的协和医院小护士,甚为喜欢,立时要举办婚礼。只可惜在婚礼前夕,老人不幸辞世,享年95岁(虚岁)。
查“双玉兰堂”匾额,实系1955年白石老人93岁时所书,字迹苍劲有力,力透纸背。睹字思人,老人雄姿,令人叹服。
年龄无所谓,身体很重要!
杜甫的朋友圈——陇右诗集简述及随笔(一)
杜甫的朋友圈——陇右诗集简述及随笔(二)
杜甫的朋友圈——陇右诗集简述及随笔(三)
杜甫的朋友圈——陇右诗集简述及随笔(四)
杜甫的朋友圈——陇右诗集赏析及随笔(五)
杜甫的朋友圈——陇右诗集赏析及随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