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50,天刚蒙亮,河南温县中学的徐老师,就已经到校开始了早自习。他教高中物理,也是主管纪律的年级副主任,如果这天有晚自习,他晚上11点才能回家休息。
某一天,徐老师在午休时听到罗振宇介绍飞书的多维表格,这就是他一直在找的东西,尤其适合当下学校里繁琐的工作,很快就在年级内推广开来。
不止是在校园里,经常出差的人如果穿梭在首都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等地,会发现“先进企业,先用飞书”的大幅标语已经随处可见。而与飞书LOGO一起出现的企业,不仅来自互联网和科技行业,更多开始来自制造业、消费、汽车及金融行业。
来自新造车领域的三个头部企业“蔚小理”,就在2021年共同选择了飞书;新消费势力元气森林、泡泡玛特也加入了飞书朋友圈;文化行业两大头部厂牌笑果文化与米未传媒都是飞书的忠实用户。
随着使用飞书办公的公司越来越多,飞书作为办公工具所代表的先进的、协同的、创造性的工作方式,也逐渐被应用到非职场的场景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飞书,发现飞书为个体创造的价值正在投射进更多领域——大学生们会用飞书做小组作业,直接取代了PPT;播客圈里,有人在用飞书妙记做播客内容,取代了其他语音转写工具;还有人用飞书记录养娃、用飞书讨论菜谱。这届年轻人,凭借自己的个性,已经把飞书玩出了花。
留给人们的疑问是,飞书为何与其他办公软件不同,能被用户喜欢?为此,我们和一群飞书深度用户认真聊了聊,发现答案已在其中。
提及传统办公软件,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打卡”、“重复性的工作”、“信息容易漏掉”,打工人很难对这样的软件提起兴趣。
但在甲子光年创始人张一甲眼中,飞书却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2020年,甲子光年开始使用飞书,到今年,其全部业务已经完全base在了飞书上。工作方法、工作资料以及工作流程都彻底固定了下来。作为90后管理者,张一甲说她其实是被员工管理着,她的任务中心里塞满了员工排给她的“to do”。
就职于一家法律科技公司的职场新人Luckylee,对此也深有体感,她乐于在飞书上给老板布置工作。“我经常在飞书上给我老板布置任务,他的签名就是,有事找我请给我布置任务”,李思说。
同时,因为飞书让甲子光年拥有了更加高效与愉悦的办公过程,“也直接帮助甲子光年建立了企业文化,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可以互相信赖,充分协作的组织。”此前,甲子光年经常出现十几个人共同使用同一文档进行编辑的情况。在大多数使用者看来,“共创”可以实时分享进度、征求意见,全程透明、清晰、高效,改变了内容生产模式。一人扛鼎的创作理念,也随之有了变化,团队和同伴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最极限的情况下,张一甲和同事们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年度主题报告”的撰写。
太平鸟HR周月娴日常主要工作就是为新员工办理入职、社保、考勤、薪酬和福利发放,此外,她也需要对所有总部员工的日常人力资源工作进行答疑及交付。自打使用了飞书之后常常会调侃,说以前觉得自己是工具人,现在是她在使用工具。原因只在于,由于飞书服务台,员工不再需要“满世界找人”。机器人能秒回解答 90%以上的人力资源的问题,只有剩下的10%需要周月娴和伙伴们进行人工处理。
简单来说,飞书并不像市面上绝大多数办公软件那样,只为了解决企业内部沟通、上下班打卡问题,更不是为了让上级更好管理下级。相比于管“人”,飞书更多的是管“事”。
“我为什么喜欢飞书?因为它不仅能提升我的工作和创作效率,甚至能够激发我的创作欲。”作为一个脱口秀演员,毛冬现在还是播客《基本无害》的主理人。
毛冬巡演图
在播客节目中,往往会有几个人对谈,飞书会议录制结束后马上生成语音文字稿,在剪辑时则可以根据文字出脚本,按照时间线找到对应语音,因此也让播客剪辑更方便。妙记还可以用来画稿,不同的人在上面实时提修改意见,共同让创作内容质量更好。
这种倒逼内容创作的案例是最为直观的以工具改变人们生产方式的典型,在当时还极大的增加了毛冬使用飞书文档的频率。
从这些用户的使用故事中不难看出,飞书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激发了“人”的价值,从而让员工与员工,员工与老板,员工与合作伙伴,不同人群的共创成为了可能。
当你以为这就是飞书的全部了?一些深度用户的故事却呈现出一个更加复杂的飞书。甚至可以说,1000个人使用飞书,会有1000种使用体感。
河南温县中学的徐老师在学校里推广不久后,其他班主任就跟着一起下载了飞书。以往查老师到岗、旁听和班级纪律情况,需要把许多散落的消息汇总到Excel里,多维表格出现后,值班人员可以随时在表格里同步,所有人在一张表上协同。
飞书的功能不止如此。来自新希望的表情包——一个鹌鹑形象的小IP,名叫NewSir,通过在飞书上上传套件,新希望实现了让员工在内部众创企业文化形象。新希望的相关负责人发现,这些创新的小功能,很受00后喜爱。
新希望表情包
的确,把飞书玩的最花哨的也正是年轻人。
新手奶爸王凯,之前喜欢用手账记录孩子的成长,很快记满了4个本子。后来,他决定采取更加科学的记录方式,飞书的多维表格、仪表盘功能入了他的眼。
程序员南风在飞书开放平台自研了一个“夸夸机器人”,和同事连续三年坚持迭代,目前这个机器人已经被拉进7000个群聊,每周夸赞2万人。
用户李坤雨在飞书上搭建了自己的专属天气与日出日落推送bot;七七,用飞书日历提醒自己每天要多喝水,准时准点从不缺席。
这些现象并不是个例,翻看小红书,与飞书相关的笔记多达5000篇。这些自来水用户,熟练的推荐着他们喜爱的功能。打开B站,存在着大量的解析视频,教大家如何使用飞书。
以上所提的资深玩家们在飞书用户群里还有很多,其中最极致的使用者被称为“飞行家”,飞行家普遍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爱探索、乐于分享、有创造力。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社交平台上存在着大量安利飞书的内容。
现如今,飞书干脆为飞行家们成立了一个专属社区,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属于不同工种。在私下里,飞行家们还会有许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飞行家线下聚会
每个周四的晚上,在某个飞书群里,一个名为“飞行家求带飞”的活动会约定俗成般的展开。其实就是飞行家面对所有飞书用户做一场直播分享,分享自己是如何用飞书改变工作和生活的。
但也正是在这类机制的存在下,飞书得以与用户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交流。这种机制,最终又促成了飞书的进步。
飞书的产研团队专门运营了一个有5000多人的资深用户社群——“人人都是飞书产品经理”,目前,累计收到开放性产品建议7000多条。
到目前为止,飞书有大量的功能就来自这些“产品经理”的建议。比如去年11月飞书上线的“深色模式”,就是用户反推飞书更新的一个例证。飞书有许多用户都属于研发工具控,他们就连在白天也喜欢使用“深色模式”,这个一度让飞书产品经理摸不着头脑的需求,上线后受到热烈欢迎。
今年6月,飞书更新的“飞书文档待办同步任务中心”功能,也是反馈追踪完成的成果之一,13位用户在几个月前提了相同的需求,促使飞书将这一功能推出。
94年出生的王紫藤就是一个疯狂给飞书提意见的代表。因为要给公司办公软件选型,王紫藤也尝试了不少办公软件,最终发现,最为契合其需求的就是飞书。在使用飞书的几年时间里,王紫藤前前后后一共给飞书提了500多条意见。为了更好的“提意见”,他甚至去结交了几十个产品经理,参与了十余场用户访谈。
出于对组织协作产品的兴趣,紫藤最终加入了飞书团队,继续研究如何用工具提升组织效率。
Presence联合创始人Grace也经常给飞书提意见,为此,飞书团队专门为她拉了一个专属客服群,随着她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不断有负责相关领域的产研人员被拉进群,最终,这个群里出现了130多人。有一段时间,Grace连续提了很多飞书People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员还颇为期待的问到:最近你们用招聘场景很多吗?
飞书让那些追求极致,希望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创造新奇玩法的人,把工作变成了兴趣。与此同时,他们不只用工具改变生活,用飞书重新定义工作,又用自己的创造力去重新定义飞书。
这些追求卓越的年轻人用旺盛的好奇心,探索出飞书无穷无尽的玩法,让喜欢真正变成了生产力。
这种魔力甚至也在飞书内部流动着,作为字节跳动内部协同办公软件,飞书在字节内网一路被“骂着”长大,一直以来都是字节员工最爱提意见的产品。当时,字节试用了市面上所有产品,但都不尽如意。最终,使其决定自研。现在,随着飞书的不断进化,其也从内部工具走向了市场。
谢欣说,他虽然是飞书的CEO,但他更喜欢另一个身份——“飞书的产品经理”,因为他乐于看到人们在使用飞书的过程中获得那种愉悦感。并且基于此,去不断改进飞书的功能。
在今年6月29日的飞书玩家大会上,谢欣也带来了全部出自于用户反馈的新功能,飞书开始支持对话框格式编辑,截图和录屏也完成了升级,让人们可以滚动式截屏。手残星人也迎来了全新的消息编辑功能,相比于撤回的尴尬,直接编辑体验更加顺畅。
自上线以来,飞书服务了来自各行业的先进团队,收到诸多高质量反馈,其中有对产品功能的建议和吐槽,也有用户原生的充满创意的飞书玩法。某个大型新消费巨头企业上线飞书之后,员工和飞书的产研团队有直接的交流群,可以直接在群里向飞书提需求。甚至该企业CEO也在群里,他曾经开玩笑说自己成了飞书的产品经理。
这可能是一种存在于当下时代的飞书潮流——将先进生产力投射进一款产品,实现人与产品的共创,通过二者的共同设计,改变传统的创造与协同模式,用新型生产关系,去释放更多的生产力。
两个公司拉了合作沟通群,一开始友好且生疏,但当发现对方也用飞书,开始交换飞书账号,就意味着合作上升到新的层次,未来要一起协作,互相艾特推进事情发生。对于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飞书则见证了他们的进阶——不断进化的OKR,结交更多的项目组人群,以及逐步成长的工作职责,飞书记录了一些人的职场变化。
一款办公软件始终向着和使用者心灵相通的方向进化,这或许才是人们真正喜欢飞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