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林志滨
游客在古城大街上走过。
“有说头、有讲头”,但是“没看头、没玩头”,这是古城旅游面临的问题。一处宅子可能就是名人故居,一个街名可能表达了忠义仁勇,一块砖瓦可能就是历史文物……如果仅仅是讲述,古城满地都是故事,但是游客往往“摸不到、看不着”,更无法互动。
记者从聊城市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聊城旅发集团”)获悉,聊城古城正从“有说头、有讲头”向“有看头、有玩头”迈进。方略有二,一是加快创建5A景区建设,使之成为古城“活起来·火起来”的活水、沃土;二是做好古城的保护和挖掘利用,让古城古韵、古城人文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从5A景区创建中汲取活力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若单打独斗,空间的局限、配套的不足等都是聊城古城发展的制约因素。
“到2022年年底,将完成水上古城景区4A创建,到2025年年底,东昌湖——水上古城景区将基本具备申请5A景区的要件。”聊城旅发集团董事长张官庆告诉记者,根据古城未来五年发展方略,古城发展将融入到“湖、城、河、市”大景区框架中。其中,湖,就是东昌湖;城,就是聊城古城;河,是大运河文化公园;市,是打造米市街周边的集市、商埠。届时,东昌湖景区的游客、大运河文化公园的游客也是古城的游客,提升改造后的米市街“集市”上的消费者,也是古城的消费者。
如此,从空间区域上看,“湖、城、河、市”大景区将形成“一核一廊”的大格局,古城、东昌湖、米市街“集市”是核心,大运河文化公园是长廊。这样的格局,将是东昌湖——水上古城景区创建5A景区的坚实基础。
据大景区发展规划,聊城古城游客数量将逐年提升:2021年达到10万人,2022年达到25万人,2023年达到35万人,2024年达到70万人,2025年达到100万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游客是指有效消费人群,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游客。
在“湖、城、河、市”5A景区创建的框架里,聊城古城今后的旅游业态是丰富的,游客数量是可观的:游湖的、看河的、赶市的,将与逛城的互为一体,“城”将与“湖、河、市”互相借力,互相成就,互相发展。
对古韵古建筑进行活化利用
保护古城,不等于“冻结古城”。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聊城古城既要全力保护,延续其文脉,保留其古韵,又要科学利用,创新转化:走过漫长历史的古城,应该从历史的长河中走出来,融入火热的今天,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融入得越近越有生命力,融入得越亲越有吸引力。
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如何推进聊城古城“活起来·火起来”?张官庆说,首先要保护好古城的人文元素和“烟火气”,这样才能焕发古城的活力;其次,要加强历史建筑保护,转化和提升建筑功能,实现活化利用。
另外,还要注重古城文化的复兴,挖掘和整理古城望族世家、科举吏制、教育宗教、历史典故等文化资源,这是古城的文脉和根基。根据古城四大街主导业态定位,布局老业态、老字号、老文化、老符号。同时,古城还将重点打造历史文化街巷,完善传统街巷肌理,做好古城风貌提升;开展业态调整,做好居住功能转化,合理把商业地产整改为文化主题民宿、非遗文化体验等项目,实现城内有生活,商业有活力。
当“有讲头、有说头”转化为“有看头、有玩头”,游客自然就多了,业态自然就丰富了,旅游收入自然就提升了,古城自然就“活了”,就“火了”。
近日,古城未来五年发展方略出炉,聊城古城正走在“活起来·火起来”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