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季,近期的黄埔教育圈真是喜事连连,全区共有9所新学校亮相,其中不乏知名教育集团开办的名校。新学校能使部分区域的学位配置得到优化,推动黄埔教育f发展达到新高度。
不过,这场教育“新胜利”的气氛并未遍布黄埔各个角落,因为新的名校招生地段范围也有限。我不禁寻思着:“什么时候才能分到蛋糕?”
跟越秀、天河相比,黄埔的教育一向偏弱,被很多人称为“教育洼地”,这说法合理吗?答案是相对的。但要是从广州东进新区的定位来看,现阶段黄埔区的教育确实有短板。
一是学校总数仍然太少,人口增长快,教育需求旺盛,所以学位缺口也很明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网传今年黄埔中考的报考人数为7158人,但高中学位不过2845个,供不应求,升学率不足40%,压力可想而知。
作者所供网传数据,仅供参考
并且,黄埔的优质学位资源更是珍稀,这也导致第二个短板,即学校成绩不出彩。黄埔的一些名校在区内还可圈可点,但放到全市范围内就有点不够看了,套用部分街坊的话:“省一级的市第八十六中学,在广州只是平平无奇……”
为了弥补教育短板,黄埔区可是卯足了劲,一方面大力引进多所名校。比如开篇说的今年新增的中小学,既有广州市内能排得上号的广附系、华师系,也有新加坡华侨中学这种享誉国际的知名教育品牌。
广附系黄埔军校中学效果图
另一方面则是打造名校,加大教育财政预算,成立教育集团,大规模招聘教师,教育局官网时不时挂出某某学校的招聘启事。据统计,2020年黄埔区招聘教师及相关岗位近千名,针对部分岗位还有丰厚的扶持补贴。
据广州黄埔发布信息,“十三五”期间,黄埔已成立11个区属教育集团,涵盖全区45所学校和2家企业。很多教育集团的组成,颇有“名校带弱校”的意味,比如黄埔广附教育集团除了大家争破头的黄埔军校中小学、黄埔广附实验学校,还包括相对普通的黄陂小学、联和小学等。
在这种积极振兴教育的大背景下,黄埔区各板块的学校资源又有什么起色呢?
首先说说老黄埔,其实老黄埔的教育事业起步要比北边萝岗早得多,早期的港区规划开发,为其带来了彼时只有市区才能享有的配套,包括学校。
如果以省一级小学为基准,老黄埔至少有10所(多校区的学校计为一所),既有公办的怡园小学、石化小学、开发区一小和二小等,也有民办的同仁学校,单论数量的话原萝岗区要少得多。都说黄埔区半数的小学、中学都集中或发源于老黄埔板块,确实有道理。
由于老黄埔很多学校年份久远,且种类杂多,涵盖了村小、楼盘学校和企业员工学校,所以整体质量良莠不齐,知名的强校人人爱,弱校则籍籍无名。也许有人会说科学城、知识城的学校质量肯定也有好有差,话虽然没错,奈何原萝岗区的学校总数有限,想要一较高低反倒样本匮乏。
也不是说科学城、知识城没有好学校,比如玉岩中学、苏元二中、科学城小学、东荟花园小学等,都是成绩突出的代表。部分学校即便等级较低、成立时间尚短,但成绩丝毫不亚于老黄埔的省一级学校,甚至还有赶超者。
摄/黄埔生活汇
但总的来看,大家对原萝岗片区更关注的是学校数量的增加,尤其是优质名校。同时,随着房地产开发和就业浪潮涌起,适婚适育人口剧增,学位缺口越来越大,这也是黄埔”教育洼地“论的一大例证。
近些年来,科学城、知识城新生的教育力量更突出,很多新引进的名校都是落户到黄埔北部,说到底正是在填补原萝岗区的空白。开篇说的9所新学校,除了黄埔区教育研究院实验小学,其他的都是落户在原萝岗片区。科学城已新增有北师系、广附系、华师系……知识城也不甘落后,比如”神学院“华附的新校区。
知识城华附选址,摄/黄埔生活汇
当然,黄埔区北部并非所有区域都有名校落子,最典型的就是永和、云埔乃至南岗周边等工业片区。这些地方稍有名气的学校,也就几个楼盘配套的学校,其他的也都是村小,对口本地村落。
既然讲到村小和楼盘配套学校,相信一些街坊已经发现,黄埔很多新学校都位于楼盘小区内,属于楼盘配套。比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属于大壮名城,广大附中高新区实验学校属于云峰原著(原名“云峰原著小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将落址合生中央城……
广大附中高新区实验学校,图源/百度地图
这倒也见怪不怪,开发商引进名校是为了给商品提价,而业主也是掏了房款才能享有新资源的。不过,换个角度来讲,黄埔区的教育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黄埔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化加快的表现。
城市化的脚步是循序渐进的,有些片区已经开发建设,学校、医院、商业等资源纷至沓来,比如知识城南起步区;有些地方则还未接受大规模的城市化洗礼,所以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资源都短缺,像上文提到的云埔、南岗、永和。
知识城南起步区,摄/黄埔生活汇
已开发区域和未开发区域,城镇和村庄,小区业主和村民,这些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双方的转换靠的就是城市化的发展,现阶段黄埔的城市化很大程度上是旧改拉动的,村庄的教育升级同样如此。
黄埔很多村庄的旧改规划方案中,都有相应的教育升级方案,比如庙头未来将新增1所60班完全中学、1所36班小学、1所30班小学、3所幼儿园。为什么增建这么多呢?因为旧改还会释放一批商品房出来,后期不止村民的子女需要学位名额。
节选自庙头控规调整方案
其他村庄也是如此,像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就是暹岗旧改的配套学校,对口暹岗社区的适龄学子,大壮名城的业主也有份儿,这种现象就牵动到部分业主的思绪,即生源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摄/黄埔生活汇
在旧改项目推出商品房的楼盘,相信会有一些买房人问销售“配套的学校是不是和村民混读?生源纯不纯粹?”之类的问题,确实也有人不喜欢自家孩子和村民的儿女一起读书,理由是”怕影响成绩“。
客观来讲,学历教育本就是家庭、社区、学校、师资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后天努力要重要于先天条件、外界条件。可能有些偏激的人会谈什么离谱的基因论,但是像我这种农村出身的孩子,多种因素作用后,照样能读到不错的大学。
归根到底,当商品房和回迁房的资源共享时,就容易产生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像广钢新城融穗华府前段时间的小区花园纠纷。学校学位的共享不同于其他配套,最终都是得看教育局安排,谁都没必要嫌弃谁……
图源/微博
所以说,对于生源问题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与其纠结这个,还不如多关注新建的学校能由什么教育集团操办。虽然说名校并不是教育崛起的唯一推手,但其确实积累了相对雄厚的师资力量,名校效应也能激励部分学生上进。
就现阶段而言,黄埔的城市化还未完成,很多片区的教育资源有待扩充、改进,想实现教育公平还任重道远。想分蛋糕,也得先把蛋糕做大,才有可能将资源合理地分到各小区、村庄,让孩子们有书读、读好书,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