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我本来没有计划讲“天再旦”的,因为它本身与武王克商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不停有网友留言让我说说这个事,所以我就专门作了这期视频,谈谈这个“天再旦”。
其实,在夏商周断代工程里,这个“天再旦”是遭到非议最多攻击最严重的案列之一。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里有一本专门研究天在旦的著作,名字就叫《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副标题为《西周天文年代问题》,主编老师是刘次沅老师,里面相关数据和天文推演都非常详尽,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这里主要介绍两点:
1、关于“天再旦”的记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还有一个就是后来的《太平御览》记载为:“《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至于其他的如《事类赋》等资料,基本与此类同。
2、关于“天再旦”到底是什么东东呢?大部分专家认为就是在懿王元年,在郑地出现了日全食。根据天文推演,最后专家组确认这场日全食发生在公元前899年,所以懿王元年就应该是公元前899年。
第一、我们首先要明确:“天再旦”并不是直接用来测武王伐商年的,它只是用来确定周懿王元年的。
第二、“天再旦”为什么遭到这么多非议?从《从天再旦到武王伐商》一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该书提到海内外学者对“天再旦”的时间做了各种天文推演,最后得到三个结论:一个是公元前925年,一个是公元前903年,还有一个就是公元前899年。当时众多专家是偏向于公元前925年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最后,断代工程专家组却选定了公元前899年作为懿王元年,这肯定就引起了公愤,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饱受攻击。
第三、那“天再旦”到底是公元前899年,还是公元前925年?如果仅仅从我个人的物理水平来看,我是偏向于公元前925年的。但如果从我作为智库专家的方法论水平来看,我认为无论是公元前925年,还是公元前899年,这两个数据都是错误的,因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天再旦”,《竹书纪年》完全是在扯淡。
之前我曾说过,《竹书纪年》在叙事上还是可信的,但在年代上那完全就是扯淡的。我曾推算过古本《竹书纪年》里涉及到的夏商周纪年,竟然没有一个是对的。也不知什么原因,断代工程专家组却是非常迷信这个《竹书纪年》,但他们利用《竹书纪年》推算武王伐商年,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公元前1027年,而不是公元前1046年。这完全就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所以我认为,《竹书纪年》可以参考,但千万不要过于迷信,更不能把它当作唯一正确。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关于“天再旦”的记载看出来。
因为《竹书纪年》很早就失传了,现在只能在唐宋一些著录里找到几句如“《汲冢纪年书》曰”,也就是说真正的《竹书纪年》早已失传,我们现在读的版本都是明代以后的所谓集佚本,就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拼凑而成,可能中间还夹带了一些人的私货。也正是这个原因,现在的《竹书纪年》才会出现那么多的错误。特别是所谓的今本《竹书纪年》,王国维推崇备至,那明显就是夹带了宋代《符瑞志》的私货,弄得就跟读玄幻小说一样。
所以我们要想找到最早最原始的关于“天再旦”的记载,就只有去唐宋的相关著作里去找。刘次沅老师在《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一书中提到,最早记载这个的是唐朝《开元占经》。于是我又去找到《开元占经》,拿来一读,立刻就弄明白了。
《开元占经》卷三“天裂”里原文记载:“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己卯夜,天中裂,广三四丈,有声如雷,野雉皆鸣。是后哀帝荒疾,海西失德,太后总万机,桓温专权,威振内外,阴气隆,阳道微也。”《天镜》曰:“天以冬裂,天下大兵。有阴谋,主有丧;春秋主君臣怀拢,夏冬主有大兵。”京房《妖占》曰:“天分作乱之君,无道之臣,欲裂其土,国之主当之。”《天镜》曰:“天裂而言,如其言。天裂见牛、马、豕,天下忧。《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启于郑、晋,穆帝升平五年,天裂有声,又有天裂见其流水、马、人。”
从这段记载,我们明确看出:
1、原文记载的是:《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启于郑、晋”,不知为何,到了现在的《竹书纪年》里就变成了“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意思完全变了。
2、在《开元占经》里,最早是把这个事归类为“天裂”,而不是什么“日全食”。所以《汲冢纪年书》记载的是“天裂”,根本就不是什么“天再旦”。那这个天裂到底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一个关于海市蜃楼的记载,根本就不是什么日全食。所以,历史上没有什么“天再旦”,更不关武王伐商什么事。
那么到底该如何来推算和验证武王伐商年呢?那还得三星堆出面。请看下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