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双旗科技(我们的教育总是跟科技前沿过不去)

  • 人才百科
  • 2023-11-17 16:00
  • 龙泉小编

引子:暑期的教育热点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如果没有那些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违规补课的教师,没有她们为自己别墅豪宅聚敛钱财从而败坏教师队伍的名声,那么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暑期里让人大跌眼镜的教育热点里几乎不存在教师和学校的身影,完全都是学生个体和家庭意志的张扬。

你能在七月份里看到许许多多让成年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和成年人世界各种规则的激烈冲突与破坏、和未成年人同龄者之间的触目惊心的殴斗和欺凌。许多事情都曾经登上过热搜榜,但却被健忘的人群很快遗忘。

每当事件发生时,除了无端端利益受到损坏的当事人,无论身处其中的未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的监护者,都不太可能表现出对孩子的责难,仍旧处处回护,借口从古到今全是一个模式:“他还是个孩子”!

我更是经常在自媒体上看到一些并非教育工作者反映其内心的文字论述,他们言辞激烈地仍旧把矛头指向学校和老师:“所有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无论校内还是校外,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是教师教育的无能!他们应该出来道歉!”

这不是一个人的想法,几乎随处可见,真让我默默无语两行泪——惹不起也躲不起。我只觉得在这样的家长引领之下,“人性本恶,其善者伪”的小孩子们将会继续滑向无人管束的深渊,最终会给每个人都带来伤害。

专家:我国的教育发展总是跟科技前沿过不去

日前,全国教育专家、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在接受媒体访谈的时候发表了如下看法:我国的教育发展总是跟科技前沿过不去。

提出论点之后,他的一番论述非常有年代代入感,很容易让这一代学生家长群情鼓舞、深以为然。

他说,在以往那个年代,校园之内禁止学生戴手表、穿皮鞋,然后是禁止穿牛仔裤、喇叭裤。这种行为在今天看起来非常难以理解,完全是一种在历史潮流之前的螳臂当车行为。

然后,他继续指出:今天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手机,和以往的那些做法异曲同工,可能是另一种形式主义,压制了学生天性发展,可以理解为一种新时代教育管理的笑谈。

不知道大家怎么认识,我个人对这位全国著名校长的认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从理性层面来说,我支持冯恩洪校长的做法,人性不应该被压抑,手机是前沿科技的代表,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早早利用手机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最起码也可以让学生们脱敏,不至于“越禁越馋”,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形成叛逆心理。

然而,我们考虑过现实层面是什么样的吗?考虑过教育要素中的“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客观现实是否具备“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吗?

从家庭层面来说,现在的学生家长们自以为自身的素质非常高。他们总以为自己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还上过一些不知名的学校,自己就是意见领袖,敢于和一切人叫板。当然,在他们面前最容易被指责的人群就是教师。

很不幸,事实上,目前的学生家长往往盲目自大,对自身素质有着很深的、夸大的误解,这种误解近乎怨念。

这些人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完美无瑕,事实上他们往往成长在上个世纪末传销成功学的养分里,多少有点偏执和狂放,顽固地以为:自己的少爷和福晋一定可以成为人中龙凤。

如果他们是清华的刘瑜教授或者是清华的丁延庆教授,他们就会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成为普通人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如果允许学生走在科技时代的前沿,这些学生家长们根本不会去约束自己孩子在这方面的行为,一切以“孩子高兴”为准。

等到一切无法挽回、糟糕透顶的时候,这些学生家长需要一个替罪羊,他们就会把责任尽数推卸到学校教育和老师教育的身上:你们没有教育好我的小少爷和小福晋!

他们不明白一个道理:教育一定要有适当的约束,不能完完全全放任;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和监狱有几分相似——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按照命令作息(别急着骂,这是我在“学习强国”的慕课里,听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的课,听来的一点皮毛,绝非杜撰!)。

从社会层面来看,现在完完全全是一个商业化的消费时代,如果允许孩子们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并且可以在学校期间使用,有两种现象必然会发生:

第一、互相攀比。

手机的品牌可以攀比——在一千多元的手机和一万多元的手机之间,孩子们一定选一万多元的手机,这不是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吗?

这在大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可以突出地反映出来:接近成年人的大学生尚且带这些电子设备有强烈的攀比心,小孩子们当然更是如此。

难道要学校统一购入手机?这不是又把自己的财务决定权交到了学校层面吗?——你认为人性经得起考验吗?如果这么做,极可能会出现一千多元的手机售价高达万元,反而和初衷南辕北辙。

第二、手机不可能会如人们预料,成为单纯的学习工具,极有可能被拿来打游戏、互相进行恶作剧式的沟通。

想完自己孩子对游戏的痴迷,再翻一翻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因为自己家长不让自己玩游戏,一名学生拿刀要跟父亲拼命,“叔叔”不得不到现场处理,你觉得孩子们的自制力强吗?

什么?这个时候又想到了老师,让老师来管束?老师已经被戴上桎梏了,还管束什么?

补白

总之,冯恩洪校长的话是在乌托邦的基础上延展开来的,当然没有错。但这句话很难实施,在现实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其实,冯恩洪校长的这句话我认为对现实没有积极作用:会进一步让教师群体和学生家长群体对立起来。学生家长们会颟顸地说:“看,人家冯洪恩校长是大专家,人家就支持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你们都是一帮废物!”

如果的确想让冯恩洪校长的愿望实现,我们不妨先从学生的校服开始:不再收取学生的校服费,自己爱穿什么就穿什么。

如果这么做,一方面可以杜绝学校在其中有利益运作;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一下孩子们到底会不会有攀比心理。

果然没有攀比心理之后,再让手机进校园也不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79246.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