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珊
「 2022年终于过去了,而我不会怀念它。」
对很多人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年都谈不上轻松。疫情肆虐,人们经历着种种挫折与磨难,工作与生活随时处于脱轨的边缘。
当大环境充满变数,我们要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或者更准确地发问,所谓「确定性」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供生活与工作的具体解决之道,更关乎人生路途上底层逻辑的建构。
在2023年开启之际,最好的礼物不是逃避,是锚定前行的方向。第一财经携手东方卫视,重磅推出了一档年度财经人文TALKSHOW《年终讲》,以「从心出发,向光而行」为主题,探寻不确定性年代的确定性答案。
与市面上其他流量大V的单人跨年演讲不同,《年终讲》分为两个篇章,邀请到8位不同年龄、职业的嘉宾。第一财经副总经理、电视总监汪钧告诉《新声Pro》,通过释放一财团队的专业内容能力,希望为观众提供多元的参考和前行的力量。
「讲新知」邀请秦朔、葛健、邓亚萍三位重量级嘉宾,代表脚踩大地的调研者、仰望星空的研究者、永不止步的实践者,共同讲述在2022年拓展人生边界的故事。
「致无限」则邀请到四位最具代表性的青年代表,分享他们的真实经历和心路历程;节目尾声,哲学教授孙向晨站在宏观思想史的角度,帮助解读Z世代个体困惑背后的时代印记。
在共识匮乏的当下,「年终讲」最难得可贵的是其体现出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与年轻观众并肩而行的善意与包容。深度且不失可看性的内容背后,体现出第一财经团队的深厚专业底蕴。
在媒体变革年代,第一财经在融合转型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优质财经内容的信念,牢牢维系一流财经媒体的行业水准与地位,打造出更垂直、更生态、更年轻的全媒体矩阵的品牌效应。
无论是人类集体的文明进程,还是微观到个体的人生旅途,都需要经历与不确定性相撞、顽抗、和解,直到最终找到内心答案的过程。
第一财经电视项目制作人、《年终讲》总制作人朱韶民告诉《新声Pro》,开篇单元的登场顺序是依照从宏观到个体的逻辑排序:从秦朔、葛健到邓亚萍,分别讲述经济环境、科学探索,以及个体的拼搏与努力。
作为在经济报道领域耕耘了33年的资深媒体人,秦朔选择在困难的一年踏上旅途,开启一场横贯中国大江南北的调研,踏遍16个省市自治区30多个城市,调研了长安汽车、海尔美的、TCL、京东方、东方希望等八九十家企业。
秦朔在调研中深刻感受到,高歌猛进的时代结束了,现在很难,明天更难,大海注定汹涌。令人欣慰的是,企业家们依然展现出坚韧不拔、勇敢前行的坚定态度,「当生活给了你一颗酸涩的柠檬,依然有人试着把它榨成甜美的柠檬汁」。
多去聆听绝处逢生者的故事,能帮助我们不被眼前的困境击垮,更理智而冷静地看待未来的可能性。而当抬头仰望星辰,学习用更超脱的眼光看待宇宙与生命的存在,能更笃定地认识和面对不确定。
「当我们能真正认识不确定中的确定时,我们就走上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地球2.0」项目负责人葛健,分享了人类探寻系外行星的漫长过程。科学创新就是一个从不确定性到确定,再在确定的结论中寻找更深层次的不确定性,从而更深入地探索,不断发现新的自然秘密的过程。
24岁从乒坛巅峰退役后,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当下又转型成为一名创业者,邓亚萍需要把控越来越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她将从体育训练中习得的「实力=技力×心力」方法论,一以贯之地代入到不同阶段的人生命题中,始终保持「进攻型」的人生态度。
「体育教会了我要永远拥抱不确定性。赛场如人生,充满着变数。我们只能在变数中寻找确定,在不确定中寻找彼岸的那个结果」。
实际上,在筹备《年终讲》的过程中,团队编导们同样面临着环境导致的不确定性。这是第一财经团队首次操刀年终演讲大型节目,从遴选名单到实际录制不过两个多月,期间赶上疫情影响,一些原定嘉宾无法如约来到现场,制作过程不断发生临时变数。
在与演讲者们交流过程中,团队不断凝结共识,明确主题。正如汪钧的感叹:「在经过很多调研、对谈以后,发现最终答案还是落于内心的力量。秦朔、葛健、邓亚萍,三个人最终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就是在艰难时刻依然心有所向,持续拓展人生的边界。」
「年终讲」作为周播电视节目《来点财经范儿》的年终项目,无论针对的受众人群,还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论,都与幕后团队的制作理念一脉相承。
《来点财经范儿》是由第一财经和东方卫视从2022年1月联合推出的周播节目,播出至今,稳居22点后的全国卫视排名前列,全网流量6.6亿,得到了广泛赞誉。
提及传统财经节目,观众的刻板印象往往是高冷说理,与普通人的生活隔着距离。然而《来点财经范儿》基于东方卫视为年轻人打造精神高地的内容宗旨,贯彻第一财经年轻态的内容创新方法论,以建构宏观经济脉络与个人成长的连接点为核心内容逻辑,为青年人度身定制出可看性更强的「中国经济青春读本」。
在此基础上,《年终讲》关照年轻一代在2022年经历的困惑,不仅有前辈们的指引,更在第二篇章「致无限」中邀请到4位青年代表,分享各自遭遇的困惑、做出的选择。
一开始的选择标准,项目团队就明确了打破「刻板印象」的差异化思路,在30个候选名单中最终锁定这四位年轻嘉宾。「年轻态不是仅与年龄挂钩,更代表对待这个世界的多元化、包容化的眼光与态度。我们直接把舞台交给这四位年轻人,他们通过各自的实践找到与众不同的生活方案,正代表这个世界不只有一种活法。」第一财经电视投教视频团队编导、《年终讲》总策划顾伊劼谈道。
史门杰大学毕业后,选择到门可罗雀的北京大棚,走上新农人的「不归路」。
林西是留学归国的95后女孩,创业成为拆卸装裱师,把旧物变成艺术品,靠装裱情绪实现人生价值。
施嘉俊曾是金融从业者,2022年又逆势创业投身合唱团行业,带着梦想不断尝试,从一名斜杠青年转而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
龙雨蓓就职互联网大厂,却选择进入另一条轨道,兼职送起外卖,在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新知与感悟,有效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精神内耗。
与「讲新知」单元的三位前辈相比,四位年轻演讲者能打动观众的并非观点的沉淀,而是一步步勇敢探索的过程。
顾伊劼表示,团队与他们打磨稿件时,提出了思考与故事二八分的内容比例要求,即80%的故事加上20%的思考。「他们在这个场域不是讲道理,而是讲故事,不做说教者,而要做年轻观众有温度的朋友。」
个体困惑背后,映射的是大时代环境的印记。年轻嘉宾面临求职难、压力大的共同处境,最终解决之道也有相似之处。他们或许都不属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却活出了独一无二的人生价值,正是不确定年代的「理想家」代表。
作为最后登场的演讲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以《寻找心中的锚碇》为题,为全场内容总结陈词,将视角上升至从古希腊到近代的思想史中,那些最知名的哲学家们,同样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困惑,将心中的锚碇锚在「我思」上。
孙向晨向年轻人们归纳出三条人生原则:「有了心中的锚碇,就能在自己生命的燃点扎下根来;坚守良知,就能护住生命的根基,防止在摇晃当中迷失自我;而不断的学习,就可以让我们的种子能够长出参天大树,任风雨来袭,坚毅的挺立。」
作为《年终讲》的主办方,第一财经也有自己的锚碇。
在传统媒体形态受到的冲击下,第一财经始终坚守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持续通过内容生产与运营模式的优化创新,探索挖掘财经内容价值的可能性。
无论是《年终讲》特别项目,还是《来点财经范儿》过去一年的节目成果,都是第一财经坚守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从被动转变到主动突破的典型案例。
在组织架构与流程管理模式上,第一财经内部不断优化融合,凝结起不同领域的专业力量。《年终讲》项目组集结了第一财经视频团队的多个力量,朱韶民团队擅长企业管理研究,陆熠欣团队深耕科技与城市发展领域,《年终讲》总策划顾伊劼也是首次担纲组织大项目。这些70后、80后、90后的媒体人们,通过日常节目制作的配合磨练,养成了分工协作的合作默契。
而在全媒体矩阵的传播路径上,团队经过不断摸索总结,搭建起「电视节目+网络直播+短视频」的组合产品群,达成了一套「在大屏端凝聚资源,在小屏端释放价值」的共识性方法论。
在内容上,团队依托东方卫视以及第一财经频道的大屏资源,对专业领域进行深刻洞察,掌握节目制作的核心竞争力;在传播上,团队在策划阶段就考虑到新媒体的需求,提前植入话题点;在运营上,新媒体团队会在前期介入,根据不同的平台特征定制传播方案。
第一财经视频部主任路平介绍,经过《来点财经范儿》一年的历练,团队已形成了网络传播的全套方案:首先,在节目录制过程就开放直播,增强与网友的互动黏性;其次,从录制内容中截取适合传播的话题点,由运营团队在第一财经APP以及外部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分发。
例如《年终讲》项目中,从龙雨蓓、史门杰的演讲内容中,团队提炼出「复旦毕业生兼职送外卖」、「大学生去农村种田」的短视频话题点,在全网传播发酵。
演讲内容之外,《年终讲》还跨界联动网易云音乐,在播出时同步上线了温暖而不失力量的主题曲《执光》。正如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执笔的歌词,「生在冬天的孩子,从来不畏惧严寒」,音乐传递的气质与演讲主题交相呼应,给予听者执光前行的勇气。
第一财经CEO陈思劼为这档年终节目取名「年终讲」,也蕴含了总结梳理、继续前行的美好寄语。对传统媒体出身的第一财经来说,整个转型路上需要应对无数挑战,然而团队上下始终以专业素养为内容锚碇,勇敢地更新观念、不断尝试。
在变局年代坚定内心信念,不断探索能力边界,不仅是《年终讲》嘉宾们呈现的生活态度,同样是第一财经团队在融合转型进程中的感悟。
唯有心怀对优质内容的敬仰之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才能最终打磨出令人惊喜的节目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年终讲》团队不乏00后的媒体新人,也在面临职场与生活的全新挑战。翁渝杰去年7月刚入职第一财经,《年终讲》是正式参与的第一个大型节目。他在导演手记中写道,因为自己性格太过内向,在与四位年轻嘉宾的对接过程中,也在不断打破舒适区,对节目制作的整体流程有了更直接的体会。
翁渝杰的感叹,能够体现节目组的初心:「当一些大的东西被解构,微观层面上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我们才能不断往前走。这也是城市人最缺少的东西,如果节目能提供一点思路,就有了意义。」
另一位负责后采的00后新人施宇楠则对有机会一对一跟各位嘉宾进行交流深感荣幸:「邓亚萍老师的归零出发、秦朔老师的调研思考、孙向晨教授的思辨启迪、青年嘉宾的无限可能,都让我能够更自信、更充满希望地迎接、探寻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