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乐旅(岭南乡愁)

  • 人才百科
  • 2023-12-23 10:00
  • 龙泉小编

邹高翔 率性记游


短短一小时出头,能够把岭南文化和广东几大民系特色娓娓道来,金句频出,内涵丰富,这是江冰老师的独门绝技。得益于他深厚的积累,走遍广东,写遍南粤。


7月9日下午,广州购书中心,全民阅读平台“开卷广州”系列讲座之一,由江冰借新作《岭南乡愁》,主讲“广东地域文化与本土文化自信”。江冰很“火”,妥妥的“网红教授”。身为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学者的学问做得好,作家的文章写得也是吸粉无数;作为一个外省人,先在深圳再到广州,加起来也就20多年,却把广东的文化、历史、风物、美食研究得极为透彻,成了地道的“老广”。

《岭南乡愁》是江冰“本土言说”三部曲的第三部,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分为岭南之南北西东及美食五个章节。前两部分别是《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还写在了广州地铁站,得到官方认可。三部曲我都仔细读了,作为“新客家人”、喜欢游走记下观感的写作者,有些篇目还是“同题作文”,共鸣甚多。


共鸣最深的,是江冰的写作理念和方式。他祖籍江苏,出生长大在福州,求学参加工作在南昌,再到深圳打拼,广州定居。“我是哪里人”,对他来说,的确是个问题,特别是父亲去世后,“原乡”的失落感愈发强烈。他用写作疗伤,构建了自己的家园,纾解了乡愁。


江冰著文之“三高”高产高质高速,令人瞠目结舌,甚至大呼“不可能”。朋友圈里刚晒了游景点品美食,当天甚至几小时后便成文一篇。讲座上,他解了密。他使用“手机写作法”,边看边对着手机口述,语音转换成文字,再稍加修改便“出炉”。


快到什么程度?他写美食,跟大厨聊完,一顿饭吃完,文章也就写完,马上发给大厨看,让大厨惊掉下巴。我任南都周刊主编时,见他朋友圈晒到汕头享潮汕美食,遂约稿。洋洋洒洒三千字须臾即至。原来如此,报刊最喜欢这样的作者。



江冰心目中的文化,不是象牙塔里的孤芳自赏,必须融入生活。他很早就把学术通俗化,让文化活色生香。他当过报社记者、杂志主编,写起散文来也善于抓住“新闻点”,注重时效性, 深谙文化成果需要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影响力。他又研究过青年一代社会角色和心理状况。几重因素助推,他的文章篇幅精悍,文风清新,考据扎实,情感充沛,读来既轻松又丰满。他还尝鲜用音视频呈现自己的散文,端的是站立潮头。


他可是年过六旬的人了,精力之旺盛,思维之前瞻,手法之新潮,都让我这个记者出身的媒体人汗颜。“手机写作法”在新闻报道中也采用,用于重要会议、突发事件等场合,功能是“记录”。他则有思考有底蕴,不是简单的有闻必录。


他有这个自信:“我已经读了两万三千多本书,加上翻过的还不止。我的沉淀已足够,现在写稿更需要的是速度和直觉。还要行万里路,实地探访感知文化脉动。”他还有强烈的责任感:“我的余生,就是要为广东好好写文章!”


必须承认,江冰的“手机写作法”,一时还学不来。他弘扬广东文化的使命追求,成就了个人的社会地位,这种精神是可学可用的。


“一印象:鸟语花香;两句话:广东离中原很远离大海很近,广东人会孩子不会起名字;三个性:低调、务实、包容”,江冰讲座的开场白直接了当。对比广州深圳,广州是“一锅汤”,市民文化,活色生香;深圳是“一股劲”,经济特区,利来利往。


广东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江冰点其精要。“喝茶叹世界,粤菜最鲜美”“第一次到潮州,好像到了日本,文化习俗已经渗进日常生活,早上起床就点三柱香”“潮汕人生活的精细程度,超过了江浙人”。粤西广义上属于广府,也有自己的独特性,以前受关注不多,江冰把它单独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研究。“粤西经济欠发达,文化底蕴弱,所以不像其它地区产生那么多的名人,没钱修祠堂,文化传承也不够”“粤西崇拜狗,田里留下很多石狗雕像,却又喜吃狗肉,有魔幻色彩”“冼太夫人的历史贡献被低估了,拍过电视剧,没写好”。



江冰谈及的地区,我去过若干,有的还是“深度游”,心有戚戚。我是吴川女婿,去过吴川及湛江茂名云浮多次,深感粤西民风剽悍,仍有古风。潮汕人喝精致的工夫茶,湛江人抽粗犷的水烟筒。同为做海鲜,潮汕花样繁多及至“黑暗料理”,如血蛤生腌,湛江则“正路”得多,碳烧生蚝白灼沙虫走起。南雄梅关珠玑巷、肇庆端州古城墙、湛江湖光岩、潮州广济桥,我也游过有记,对文化的挖掘咀嚼,远没有江冰的“乡愁”韵味了。


他对广东各区域文化的解读,引来阵阵会意的笑声和掌声。互动环节,有汕尾和肇庆读者追问,要他为本地“正名”。可惜时间所限,书中的美食章未及展开,否则现场会成广东各地食神PK大赛了。


江冰很忙,应邀四处巡讲,借机访古问今,游美景,啖美食,出美文,形成了良性循环。学者与作家两种身份的完美融合,造就了他的“文化乐旅”。他说:“我每天至少写两条东西。不要只看到鲜花和掌声,要看到背后的努力。我可以说:我很努力!”


我认为,这句话足以担当讲座的“题眼”。他努力地走和写,我努力地效仿。不苛求每个人都做到,那就努力地读吧!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92086.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