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古装电影电视剧时,经常会看到,夜晚的时候街上就会传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声音,这时就会看到一位更夫行走在大街小巷,以敲锣的方式提醒人们。
我们每当看到这种情景的时候,都觉得打更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大家都睡着了,更夫打更除了会吵人睡觉外,没有别的作用。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古代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非常落后。到了晚上没有了太阳,大家就很难判断是什么时间,这样对他们的作息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他们第二天的工作。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便有了更夫这个职业,这份工作看似很轻松,其实是很辛苦的。更夫们一年无休,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要准时地在夜间巡逻报时。
打更看起来非常地简单,但要求却非常严格。那么古代打更具体有哪些作用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古代人把夜晚分为五更,每两个小时为一更,从晚上七点开始计时,一直到凌晨五点结束。打更人顾名思义就是每一更打梆子敲锣的人。
打更的一般都是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手里拿着锣,不停地敲锣,另一个人手里提着灯笼,一边照明,一边大声报时。古代人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他们计算时间只能靠沙漏或者燃香。
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人计时都说几柱香的时间,这样计时既不准确也很麻烦,人们需要时刻盯着。更夫看时间就是要依靠沙漏,为了不错过打更的时间,他们要精神百倍地观察着时间。
从晚上19点开始打第一更称作戊时,二更21点为亥时,三更23点为子时,四更次日1点为丑时,五更3点为寅时。这五更便是更夫一晚上的全部工作,每一个时辰都不能漏报和错报。
古代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晚上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那么,晚上他们睡觉了为什么还要让他们知道时间呢?这是因为老百姓第二天一早要早早起来出去劳动。
夜晚他们睡觉以后不知道时间,每当听到打更声他们就知道现在是几点了,距离早上还有多长时间,这样他们心中有数就能安稳地睡觉。
打更人报时敲锣也是很有讲究的,不是随便胡乱地敲。一更的时候敲的节奏最慢,敲一下间隔好一会儿再敲第二下;当二更的时候就会连续敲两下。
三更先敲一下,然后再敲两下,以此类推。到了五更的时候就会敲得节奏非常得快,因为这时候天快要亮了,人们听到急促的锣声也都知道快该起床了,让大家提前做好起床的准备。
古代没有电,人们只能靠烛火来照明。大家在睡觉以后,打更人报时的同时会提醒大家小心火烛,就是提醒人们将烛火熄灭,以防睡着以后引起火灾。
古代人居住的房子大多是木质结构的,非常容易着火,而且一旦着火了,附近的房屋都是被点燃,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损害。
比如在宋朝时期,因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密集的住房和商铺,在一处起火之后,马上会蔓延一大片区域。一次宿州发生的火灾,一晚上的时间就烧毁了一万多户民房。
还有临安发生的火灾,一下子就将三万多户民房化为灰烬。我们可以看出,发生严重火灾的时间都是在夜晚,白天发生火灾,大家可以第一时间扑救。
但是在晚上,大家都进入梦乡,发生火灾也不易察觉,等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所以打更人在晚上时刻提醒人们注意一下自己家有没有着火,提高防范意识。
打更人通过走街串巷也能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他们一旦发现有任何的火灾隐患,都能及时作出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老百姓的安全。
在古代社会,没有像现在这样完备的治安措施。有些人为了不劳而获会趁半夜大家都熟睡的时候进屋偷盗。打更人在街上巡逻的时候,会观察街上是否有可疑人员。
古代因为没有什么夜生活,深夜的街道上几乎没什么人走动。这时候如果发现有在街上行走的人,都会比较可疑。每当打更的人听到可疑的声音或者看到可疑的人,都会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我都看到你了,大晚上不回家睡觉在处面偷偷摸摸的干什么?再不回家我就要报官了!”如果是不法之徒听到有人说话,自然会心虚,就会被吓跑了。
打更人的存在让小偷小摸这些犯罪活动减少了很多。当大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打人的声音,也会有一种安全感。他们听到外面有人在巡逻,就会感到非常的安全,他们就会安心地进入梦乡。
相反如果听不到打更的声音,他们就会担心是不是街上出现了什么意外,是不是外面有坏人在作恶,那么他们就会整晚惴惴不安,难以安眠。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打更人的作用非常重大,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是一项既劳心又劳力的工作。虽然这么辛苦,但他们的工资却非常的少,因而很多人不愿做这种工作。
在元朝之前,更夫都是来自老百姓,他们由各个街道自己找人来担任,一般都是年老体弱之人。明朝时期因为好多人不愿意做这种职业,则是让那些乞丐来担任。
到了清朝时期,朝廷加强了治安管理,更夫便由官府里的人来担任,他们的工资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打更人一直在古代起着重要的作用,直到1938年日本人占领广州之后,夜晚实行宵禁,便不允许打更人出来打更。
到了1949年中国解放以后,社会安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打更人这个职业就彻底地消失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