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艺赛旗(艺赛旗唐琦松)

  • 人才百科
  • 2024-01-02 10:00
  • 龙泉小编

企业正在迎来更加“自动化”的未来,RPA正在开启智能办公新时代。9月10日,36氪在上海举办了“WISE x企业智能行业峰会”,邀请国内RPA行业主要的资本方和代表企业,共同聚焦RPA如何颠覆企业流程、推动企业智能新变革。

艺赛旗于2011年创办,成立至今已有8年时间。2015年起,艺赛旗形成以用户行为实体分析UEBA产品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在保持在UEBA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之后,开始进军RPA行业。

2017至2019年,艺赛旗的RPA产品已经发布了十个版本。9月9日,其RPA10.0beta版也已对外发布。

艺赛旗是如何探索中国本土RPA之路的?创始人、CEO唐琦松在峰会上分享了几点经验。

唐琦松认为,国内RPA企业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面对RPA实施过程中的流程管理、开发、维护等成本问题,应如何保持盈利?怎样培训用户的RPA专业知识?如何进行标准化管理?

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上,唐琦松也介绍了艺赛旗的经验。首先,任何产品从技术到商业化落地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研发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打磨测试,这一过程需要对产品的匠心态度。其次,艺赛旗通过实现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的双重可视化,提高了应对故障的速度,从而保障了其RPA产品安全性。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上海艺赛旗的创始人唐琦松,非常高兴能来参加36氪举办的这次智慧新起点的智能行业峰会。从去年到今年,RPA热度席卷全球,突然火了起来,然而处于中国的我们是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处于行业内的人又是如何思考的呢?任何技术演变到产品,然后再到成熟的商业落地是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的,所以我今天也抛砖引玉带来我的分享主题: 创新,共享,探索中国RPA未来之路。

艺赛旗创立至今已经8年,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用户实体行为分析软件技术及研发公司,也是中国本土首家将RPA商业化落地的专业技术公司,艺赛旗从2015年形成UEBA为核心的产品发展到今天的RPA,这都是我们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并商业化落地的过程。

36氪做为中国知名的科技前沿媒体,早在2018年就对艺赛旗进行了持续的深度报道。Gartner也在2019年和我们形成了合作,一起探索中国的RPA市场发展。

艺赛旗的RPA发展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没有一剑封喉的技术,只有点滴积累的过程。我们从识别行为,分析行为到优化行为,优化行为也就是标准化业务由RPA来模拟人的操作,大家都知道RPA目前其实就是高度的拟人化操作,我们走了6年才形成的闭环。

我们在2015年就聚焦在人员多、业务密集的呼叫中心和操作中心,并由业务人员手动触发RPA来完成人机交互,业务办理。这个业务流程走通了我们才进入到全自动无人值守RPA的阶段,所以我们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RPA到昨天为主已经发布了10个版本。2019年截止到昨天我们发布了三个版本,我们每一个版本都是大量来源于用户的实践,我们为每一个版本提提供了一个slogan,8.0是高效(让业务开发高效,让运营管理高效),9.0我们提出了自由(我们推出了艺赛旗ID,通过一个ID你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公司都可以编写你的流程,管理你的机器人。同时还可以绑定微信,钉钉,自由、便捷的连接),10.0是共享,从出行共享到财务共享,其实共享单车解决的最后一公司就有点类似现在的RPA(在中国大型的呼叫中心,操作中心就是典型的共享模式,上万人的操作都是共享100个左右的流程)。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和使用,所以我们推出了机器人应用商城,让客户,合作伙伴,爱好者都可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

艺赛旗在技术、产品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不能仅仅从国外copy去引进,而是要走出我们中国本土市场特有需求。

下面我举一两个例子:这是我们的设计器及流程图,相信用过我们产品的都知道,这个这是我们独特拥有的,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完全自由的流程图,我们在一张图上实现了流程、数据双重可视化,红白线是当前的业务流程图,黄蓝线是我们的数据流向图,也就是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让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运营人员清晰知道业务流和数据流的走向以及故障点是出现在流程变更上还是数据流向上。红框停住就是故障点。

这是我们的RPA控制center,我们提供全流程的管理,监控、运营,调度、维护,以及机器人的工作报表视图,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昨天正式发布云化10.0版本,在云端控制台将免费开放给所有的用户使用,这里我强调一下,是全功能的商业版,而不是社区版。另外,在中国怎么能少了微信呢,我们提供了微信小程序能同样让你一切尽在掌握。大家在微信中搜索RPA控制中心就能找到。

前面说到,艺赛旗是从辅助机器人走到无人值守机器人的,我们拥有超过一万点的单一辅助机器人客户,100点的单一无人值守机器人用户以及15个行业30个标杆客户,不管是公用云的共享,还是大型客户自己私有云的共享,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共享,这些都是经验的积累,所以我们开创了我们的应用机器人商城。

我们横向有超过500家合作伙伴,纵向有15个行业30个行业标杆客户的经验,以及无数使用者。我们希望把这些经验流程共享出来,形成一个应用机器人商城, 让更多的企业来用并形成价值交易。

一切都看起来这么美好,可未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

Garnter 就提出了现在这个市场对用户的引导是过度夸大了RPA带来的价值:

Garnter方面做了阐述:低成本高回报的软件,高集成,低代码或者无代码的开发,灵活性,适用于任何的业务系统。

1、low-software:宣传总是说的很好,低成本高回报--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是软件本身的几倍甚至10倍,是需要从运营,业务,开发,管理多方面投入的而不仅仅是RPA的licnese。

2、integration:对任何UI及企业应用的高集成。实际上基于UI的交互式非常脆弱的,带来的变化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 要回归理性。

3、low-code/ no code:并不是说studio可视化做的很好就不需要专业的经验的业务知识以及基本的编程知识。

4、flexibility:任何业务都能使用,用户的RPA自动化缺乏最佳实践,不能仅仅是单个任务的集成,而应该是端到端的自动化流程。

所以Gartner也对未来做出了预测。

1、30%的RPA厂商会基于消费定价,所以ROI会产生巨大差异,每一家企业选择RPA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否真正了解用户的诉求?

2、由于企业在RPA的使用错位,无法规模化而感到懊悔,所以我们怎么帮助企业让RPA形成生产力?

3、单独以RPA为任务未中心的流程将被淘汰?作为国内的RPA厂商在这方面如何发展?如何更好的适应中国的RPA市场?

我想我讲了这么多,今天我们10.0踏出了第一步,希望更多有想法的伙伴加入,一起思考一起探索,未来我们要积极拥抱AI,让更多的技术和RPA结合起来,我们在OCR,NLP领域和百度以及其他的AI企业一起合作,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UI层面)我们和南大人工智能学院以及周志华老师的团队一起合作开发。比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在RPA的UI理解层面,让CV能自动修复UI变化给RPA造成异常,甚至自动生成新的逻辑代码。在未来AI和RPA的结合解决更多的问题。

最后,在9月19日,我们将正式发布10.0的新版本,在这里也邀请感兴趣的朋友参加我们的发布会!谢谢大家!

文/史圣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95679.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