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 人才百科
  • 2024-01-13 22:00
  • 龙泉小编

时间:2020年5月26日

讨论提纲

一、 “996”的公司,我还要继续为其工作下去吗?

1.疫情过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2.我的职场之路

3.跳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真的了解自己和你的公司吗?

二、前提条件:所在的公司是否有前景?如何判断?

1.宏观视野——以品牌折扣行业为例

2.赛道

(1)赛道有多宽(品牌折扣行业的空间)?

(2)赛道有多长(自家公司所在的行业位置)?

(3)赛道平坦还是崎岖(竞争格局)?

3.赛车

(1)认清自己公司的商业模式

(2)找到公司的“护城河”

4.赛手

三、必要条件:个人成长空间

1.没有什么是坚持触及不到的

2.工作中,但凡有纠结的事情,都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3.个人成长的方法

讲师简介

讲师介绍:

讲师简介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梓桐

8年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曾经畅销数万件,一直被仿造至今。3年创业,有过一些成绩也走过很多弯路,掉过很多很深的坑。5年买手经历,让我从一个只会感性的设计师逐渐的修炼成理性管控商品的买手。

曾经操盘过多个知名女装品牌及某明星的国潮品牌,现在在一家零售平台做买手总监。同时,也是冷芸老师时尚买手课程的初级讲师。

一、 “996”的公司,我还要继续为其工作下去吗?

我现在公司的整体工作时间是“996”模式,压力比较大。所以包括我在内,很多职员从年前开始就想过离开。同时也有很多人问我:“压力这样大的公司你还愿意待下去吗?”“你是因为什么样的动力选择待下去的?”

甚至很多新入职的员工,会直接询问我们老员工:“你们为什么会一直在这里工作呢?”

其实,疫情过后,很多人面对工作上的两难,一方面可能原本的工作有所变动,另一方面新工作并不好找。所以在此我想来简单地聊一下这些大家所关注的、直击要害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1.疫情过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疫情缓解,大范围解封复工之后,有很多年轻的朋友来咨询我问题。我总结了四个被问及频率最高的问题如下:

(1)我想换个工作,但是不知道换什么样的公司才有发展,该怎么办?

(2)我现在公司“996”,压力大导致我想换一个工作,但是我觉得这个公司挺有发展前景的,所以又有点儿感觉舍不得,该怎么办?

(3)家里人认为我现在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让我回家。我该怎么办?

(4)我今年刚毕业, 你有没有什么工作可以推荐?我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相信看了这些问题,大家会有些感触。这里的大部分问题来自于应届生,他们今年刚毕业,又赶上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完全打乱了他们找工作的原定计划。

而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也不得不裁员维持生计。虽然国家一直在促进企业扩招,但是实际上企业的用人却一直在缩减。的确,当下的就业市场十分不景气。

我也收到了很多份简历,翻阅后发现了一个共性:很多求职者的工作年数并不少,但他们简历上先前的工作经历却都非常零散 ,就工作职能来看,在某一领域的耕耘不够深入

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人在前期的职场发展上没有什么规划。换言之,TA并不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想换工作,但又不明确该换什么样的公司才有发展。我就会问他:“你为什么要换工作?”往往他们会反复地说一大堆公司的问题,于是我又问他:“你以为你在这家公司没有解决的问题, 换了其他公司你就可以解决掉了吗?”

其实,总想换工作其实就是在以逃避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 保持这样的方式,你永远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公司。因为逃避问题本身并不解决任何问题。

如果你对自己的每次离职没有反思的话,只会永远质疑公司有问题、老板有问题、同事有问题,却从来不反省自己的问题,也不反省自己是否成为帮公司解决问题的人,那么你就会一直处于不断想离职的状态。

所以我认为大家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换工作,而是我们要首先确定这个公司值不值得我继续工作下去?其次,我们要思考这个公司给不给我发展空间?如果你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YES的话, 那你应该选择好好坚持下去,而非轻言放弃。

2.我的职场之路

我的职场概况:设计助理——设计师——主设计师——创业——创业失败——买手——商品企划总监。

简单和大家概括我的职业历程。我在服装这个行业里已经16年了,我是服装设计师出身,曾担任女装品牌设计师近八九年的时间。我在做设计师的时候也设计过很多的爆款,甚至有我的一些设计被抄袭了很多年,至今都能看见。

我是从设计助理开始步入职场的。从初中开始,我就一直有个做服装设计师的梦,大学读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最后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服装设计师。

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我的工作和自己所认为的设计师工作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后来慢慢从设计师升到了主设计师的职位,但由于对自己的认知不足和职业规划不到位,我遇到了职场瓶颈。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这一路来我踩过非常多的坑,走过非常多的弯路,也曾和大部分新人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在年轻时的心态,就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没有真正规划好我的未来发展道路,也因此碰到了职场瓶颈。

最初,我选择了逃避:我不想去解决在这家公司遇到的问题。于是我离开了这家公司,赶紧换了一家公司。

那时我和很多人一样以为问题可以这样被解决 ,但实际上却暴露了更多的问题。原因是当时我还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频繁跳槽,导致每一份工作时长都比较短,工作经验也没有非常充足。

在这种情况下,我带着一丝不忿去创业。结果却也因为经验不足,总是过于强调自己的个性,而被市场狠狠地打脸,我的创业以失败告终。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失败的创业让我开始正视问题。我总结了经验教训,转换了工作方向,从设计师转型做买手和商品管理。

后来,我来到了现在所在的这家公司。公司是上海的一家品牌折扣平台,而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商品企划、商品的前端的计划以及后端部分的运营。

在这家公司工作短短一年,我却成长了很多。无论是方法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尤其是对数据的敏感度都上升了一个高度。可以说这个公司成就了我,也让我对之前的问题有了新的答案。

3.跳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真的了解自己和你的公司吗?

以上我的职场经历,是以我自己为实例,告诉你选择是否离开这家公司,是否跳槽的前提在于你是否真的了解你自己和你所在的公司。在分析公司是否值得你坚持前,我们需要记住一个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

(1)前提条件:找到一家有前景的公司坚持下去

在这里,我主要想谈谈什么是有前景的公司?以及如何去判断一家公司到底是有前景的还是没有前景的?公司在业内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其实我们是有一套方法让你可以快速地判断一家公司到底在行业当中处于何种位置的。

为什么要快速判断?因为现在时代不同了,很多公司已经不再处于传统行业了。过去,在传统行业公司,我们往往通过在互联网上查询各类资料后再去分析。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而当下,那些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是迅速判断的代表。当你还在观望拼多多,认为这个模式不错,还在犹豫的时候,你会发现腾讯已经投资拼多多了。腾讯显然比你更迅速地判断了拼多多的前景。

因此,你接下不仅是要去了解看懂拼多多的这家公司,你还要去思考为什么腾讯要去投资拼多多。

现在的职场中,我们需要快速反应。有时,留给我们做判断的时间也许只有一天或者更短的时间,所以我们要从数据的角度,多维度地去思考这个问题,为我们的决策做一个依据。

(2)必要条件:足够了解你自己

另外一点是必要条件,即足够了解你自己。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然后在职场中时不时需要给自己打鸡血,或者喝一喝鸡汤 ,找到自己的方法并以此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冷芸老师经常跟我说一句话:“成功的路上其实人会越来越少的”。现在看来确实如此。当时老师推荐跟我一起进公司的人大概前后有七八个,现在就剩我一个了——这还是在1年不到的时间里。

公司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告诉自己坚持比抱怨压力大更有意义。最终我坚持下来了,而且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二、前提条件:如何去判断这家公司是否有前景

延续上文的内容,我谈到,你要不要去这家公司,或者你要不要留在这家公司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所在公司是否值得你坚持。

首先,我们要看这家公司是不是有前景。当我们只是为了找工作而工作时,往往没有真正看清楚这个公司及所在的行业位置。这在年轻人中很常见,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做好长远的规划。

我们应该明确:我未来对自己职业的期许是要什么样的?我未来的职业应该是如何去规划的?

接下来,我们先谈一谈如何去判断这家公司是否有前景?

1.宏观视野 ——以品牌折扣行业为例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宏观的视野。什么是宏观视野呢?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去看一公司所在的行业,它的未来发展是怎样的?再把握一个长期、明确的发展周期。

职场中我们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宏观视野, 要站在上一层去思考问题。用宏观视野来把握赛道,即你所在这家公司所在行业的宽度和长度。

(1)趋势 – 大的时代背景 – 消费降级?

我们如何培养和建立自己的宏观视野?首先要看趋势,趋势就是一个时代的大背景。

为什么要去看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我们在20年前一定无法预料,我们现在仅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这么多行为。但如果你看到了这一点,你就看到了当下互联网行业的众多机遇。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说到互联网行业,我接触淘宝比较早。2005年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在淘宝上面开始买东西了。2008-2009年的时候我开了淘宝店,当时也是我的第一次创业。创业之初似乎一切向好,但是为什么最终失败了呢?

首先,做淘宝需要比我们预想要大得多的精力付出。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我缺乏宏观视野。我只知道可以通过淘宝平台这个东西卖东西,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淘宝会发展得这么的大,我也从没想过在淘宝上可以诞生那么多的品牌。

所以这是我因为没有从一个大的格局去看时代的大背景而错过的第一个机会。

我们现在时代的大背景又是什么呢?比如说5G时代的开启,我们可以去深入思考5G之后会带来什么?

(图片来源于:花瓣网)

我们说宏观的大背景和趋势,其实也就是那句熟悉的“在风口上的猪”。在风口你能不能找到宏观的大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经济环境是有周期的, 那我们如何去把握长期明确的一个趋势呢?这里有两个窍门。

① 领先指标,判断这件事情未来必然会发生。

第一个就是领先指标,简单来说就是判断这件事情必然会发生,我举三个例子。

例1:人口老龄化。老龄化是应该被我们意识到的,因为人口老龄化的数据已经很明确,人口的老龄化是时代的趋势。

例2: 5G时代。第二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就是5G时代一定会到来,包括前两天微博上还在讨论每天有多少个5G基站在建成。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也是整个行业大的趋势。

例3: 消费降级。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以前我们说的是消费升级,在疫情之后消费降级是不是一个行业的大趋势呢?降级又从哪些地方开始降呢?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② 从常识的角度出发 :忽略常识,对真正的趋势视而不见,是人们容易犯的一种错误。

另外一个窍门就是从常识的角度出发,就是大道至简。例如中产阶层的数量会不断地扩大到一定的比例。现实中,人们往往是忽略常识的, 大家对真正的某个趋势是视而不见的。在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是我们常常易犯的一个错误 。

案例:为什么投资人对于我们专攻线上的想法SAY NO!

接下来我要说一个实际案例。因为我是在一个品牌折扣行业,大家也知道当下的团购平台、品牌折扣平台非常多,包括现在比较火的爱库存和发展比较成熟的唯品会。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我们品牌是线上店和线下店同时开的,所以今年疫情平稳之后,观望市场,我们的合伙人之间就线上和线下门店发展侧重有一个激烈的讨论:合伙人认为疫情之后, 实体店铺一定是没法很快回暖的,希望我们以后集中所有力量发展线上。

但是当他们在跟投资人谈的时候, 投资人却表示以后线下门店一定还是会有大的发展。我们公司跟唯品会、拼多多、荟品仓那些专做线上的平台去比较 ,我们的优势就在线下,不应放弃线下。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虽然新零售这个概念已经兴起多年,但是实际上能把新零售做好的公司却是凤毛麟角。这个中间一定是要有科技的推进才可以的。

就像沃尔玛为什么可以发展成那么大的超市?是因为条形码的普及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使得它一方面降低了它的毛利空间, 一方面又降低了人工成本。所以它的竞争力得以体现,品牌得以发展。

回到品牌折扣行业,我们也要看我们的公司处在怎样的宏观大背景上。我们现在品牌折扣其实在疫情之前就在已经发展了,我们要判断的是这种长期的趋势和公司发展的逻辑是否一致。

我认为,投资人的决定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比我们更多的东西。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当投资人从上往下看时,他们就能看到我们做的决策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是顺势而行,所以就会提醒我们。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商讨后,我们吸取了投资人的意见。因此今年我们公司的目标还会大力去发展线下店铺,预计开到50家店左右。现在,线下生意也在逐渐地回暖,包括品牌折扣店也在不断回暖,我们的业绩也在不断攀升。

由此可见,只有站在大格局上去思考,才能具备判断整个公司的大趋势的敏锐和精准触觉。

在分析了宏观大背景后,我们要理解公司对于宏观经济的敏感度到底是什么?我们会说有的公司属于敏感度高的公司。什么是敏感度高?

比如说原材料等一些工业用品,它的周期波动比较大,其敏感度就会相对比较高。比如包括农林渔业、有色金属;以及包括建材、塑料、机械设备、电子轻工等建筑行业。

而消费品中的必需品的周期相对长、波动性会相对比较低一点, 敏感度比较高。消费品及流通的渠道:包括汽车、家电、消费、电子食品的饮料、纺织服装,就是商贸零售。我们行业也是属于刚刚所提到的周期波动相对大,敏感度相对高的消费品中的必需品。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对于宏观敏感型的公司,我们要着重去分析一些宏观的情况。我们可以去查询搜索中国经济相关的网站,甚至可以查到整个行业的一个趋势。我们只需要简单去查询了解一下,不需要深入研究。

了解是为了要去看懂这个行业、看懂这个公司,如果是处于中间地带的公司则需要关注一下可能带来的风险。

我当时选择品牌折扣行业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虽然当时大家都在喊消费升级 ,但我看到唯品会和荟品仓在上海的实体是此起彼伏地在开。这是第一个原因,我相信未来在品牌折扣这一块,它们是可以发展得更好的。

第二点是我当时看到我们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以及合伙人团队。大家都是一些服装公司的门外汉,为什么说他们是门外汉却还很吸引我呢?

因为我觉得线下是个传统零售的行业,如果用传统服装零售的思维去做这件事情的话,可能并不会带来太大的改变。但正是因为他们不是传统服装零售行业的人,所以他们可能会给这个平台带来一些碰撞,而我期待这些碰撞。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

因此,从以上两点出发,帮你看清宏观大背景,能为你预测行业发展、吃透公司做出铺垫。我们想要理解公司,首先要能够对公司、对于宏观经济有一个敏感度。

要清晰公司处在宏观大背景的位置,以及这种长期的趋势与公司发展的逻辑的契合度。逆时代而行的公司或行业的前景一定是不利好的。

2.赛道

我们如何去判断一家公司有前景,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的空间在哪里? 我们刚刚谈到,判断公司是否具备发展前景,要以宏观视野来看“赛道”。

“赛道”是什么?是这家公司所在行业的一个宽度和一个长度,即为市场规模。而跑在赛道上的“赛车”就是我们所在公司的渠道到底是什么?就是它的商业模式。

它是公司的“护城河”,我们要找到它利润的壁垒。最后是“赛手”,就是这个公司的人,我们要去观察公司的人和制度到底如何组成 ?

行业是供给创造需求,还是需求拉动供给?哪些行业供给创造需求?哪些是需求拉动供给?我们如何搭建测算行业空间的框架,找出更基础、更容易判断的领先指标?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1)赛道有多宽(品牌折扣行业的空间)?

我们刚刚说到,赛道就是公司所在行业的宽度。这里的宽度就是市场规模。那这个市场规模到底是什么?我们叫互联网保险。举例来说,如果说互联网保险占到整个保险行业的5%。

我们如何判断它是否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时就要去看他的空间,看整个的保险行业,它的市场宽度到底在哪里?

互联网是有科技含量的,这是其行业优势所在,所以互联网一定会带来改变。无论你是否经过精准的一个险种的测算,它一定会降低你的成本。

(2)赛道有多长(自家公司所在的行业位置)?

创新扩散曲线

最近互联网从业者会发现,一些互联网保险会遇到有的投资人拉不到投资的情况。这实质上是进入到了其发展的一个低谷,这种发展是呈曲线的, 这个曲线就叫创新扩散曲线。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创新理论》艾弗雷特·罗杰斯著)

在上图里提到了几个概念:

先驱者:大胆尝试新观念。

早期采纳者:通常的意见领袖。

早期追随者:深思熟虑,对新事物态度开放。

晚期追随者:疑虑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或社会压力驱动。

局外者:因循守旧,比较闭塞。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所有行业的起飞点到底在哪里?先驱者就是指行业内大胆尝试新观念的人或者公司。有意思的是,先驱者并不一定是后来的成功者,而早期采纳者则通常是意见领袖。

行业的起飞点往往在早期采纳者的这里产生。与先驱者大胆尝试不同,早期追随者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新鲜事物放开态度的。而晚期追随者的顾虑会相对比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或社会的压力驱动。局外者就是因循守旧比较闭塞的。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说到这里,我有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当时在美国有一个富豪去在街边擦鞋,擦鞋工一边给他擦鞋一边和他聊天。擦鞋工跟富豪说股市非常红火, 非常赚钱。于是,富豪回去之后,大家猜他做了一件什么样子事情?

他把他所有的股票都抛掉了,为什么?因为他说连社会这么底层的人都知道股市特别赚钱的时候,说明股市里面就有非常多泡沫,所以他后来慢慢就把股票都清掉了。

所以我们要谋求个人发展,也是要去做一些先知先觉者,做早期采纳者,这时再去看公司是不是在起飞点上。因为如果一个行业到了一个很饱满的阶段,我们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要进入这个行业了。

技术成熟曲线

另外一种可参考的评估曲线叫技术成熟曲线。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也是技术推动科技、推动零售发展的时代。那么我们现在要快速分析一家公司也一定要跟技术挂钩。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高德纳咨询公司)

萌芽期:新技术萌芽阶段。

过热期:非理性关注下产品膨胀。

低谷期:问题出现,情绪走向矫枉过正的极端。

成熟期:新技术被接受,进入成熟阶段。

技术成熟度曲线会有萌芽期、高峰、低谷和平缓发展的区域。技术成熟度曲线和创新扩散曲线这两个曲线其实是可以连在一起变成一个M曲线的。

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曲线来分析你想了解的这家公司处在怎样的位置上,它是离起飞点很远,还是在一个行业的低谷期?如果这家公司在行业低谷期的时候,它一定要用技术去推动它才能向上。

如果在没有技术推动时,它的发展速度就会放缓。 看所处行业的阶段,第一个是技术前期的大起大落。第二个是有能力的技术探索出模式,并且逐渐被市场接受。第三个就是创新扩散,被大众接受之后逐步成熟。

而我们主要从两个点去判断,一个是创新的程度,第二个是技术成熟的程度。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我所在的公司目前在创新上还是比较薄弱的,但是我们公司今年也有计划招聘大量的技术人员,并将其投入到整个公司后续的运营当中。这也是公司进一步的部署和战略,而创新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有尝试才能用科技去改变它成熟。

比如美团的商业模式和淘宝现在的千人千面模式,甚至是最开始所有的技术发展, 都一定要经过这样的过程:从一些创新开始,随后这些技术慢慢地被扩散,被大众所接受、成熟,最终它们也许就改变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赛道平坦还是崎岖(竞争格局)?

思考:一个800亿规模的方便面市场是被谁打败的?

曾几何时达到800亿规模的方便面市场是谁被谁打败的?我们可能在以前从来没有想过800亿规模的方便面市场是被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平台打败的,为什么?

因为大家用泡面“应付”一下的夜宵生活被外卖打破了。几年前大家可能从来没有想过方便面市场逐渐在缩减的份额被外卖占领了, 但是实际上它已经发生了。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因此,赛道并不平坦,在赛道上不断会有竞争、平衡、突破和再次走向平衡。

要想在赛道上走得长远,我们就要搞懂公司的发展竞争前景,竞争的格局。这意味着我们就是要看这个赛道到底是平坦还是崎岖?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要看现在是处于一个红海还是蓝海。

拼多多 – 折满满 – 唯品会 – 荟品仓的对比

当下大热的直播行业是红海还是蓝海呢?直播从最初的娱乐向,慢慢与市场经济挂钩,成为了新零售的一部分。当然,每个人对新零售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理解新零售就是线下门店的体验感,有些人理解的是直播、代购或者分销。

但走的最后的新零售格局如何?我认为新零售既包括每一个渠道的分销、直播、代购等线上,也包括线下传统零售这一部分。将这些元素搭建在一起,我们会形成一个新零售模型。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要将新零售模型从概念变成现实并且做出成绩,则一定需要深入思考和资本注入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想成为网红?因为网红能够积累流量,流量转化可以变现,但这需要非常专业化和精细化的一个运营。行业也有头部,头部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但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竞争强度是不一样的, 如果行业仍在高速增长,即使是领先者拥有可观的份额,依然是比较危险的。

看回品牌折扣行业。因为我们公司目前规模还小, 现在一共才不到10家店,所以我常常会把别的公司作为一个假想敌,和拼多多、 唯品会、荟品仓对比起来,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小朋友”。

但我们马上要开一家店,跟某个折扣平台等于是竞品。虽然该平台发展在前,市场份额大,但随着我们品牌的资本注入,未来我们也可以大快速的发展。一旦我们的商业模式跑通,技术跟上创新时,我们就可以从头部平台抢来份额。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品牌折扣行业的终局会是什么?是不是今年年底品牌折扣这个行业一定会出现一个头部?我觉得可能不是,而是会逐渐呈现出多寡头的一个行业格局趋势。

根据行业本身特性来看,我认为行业发展没有终局。如果有,终局的“终”,更应该是“中间”的”中”。当我们关注新的维度之后,你会发现打破现有平衡的一个可能性就是看其是否一家独大,或是双寡头及多寡头之间趋向平衡,这个过程是行业百花齐放的过程。

3.赛车

(1)认清自己公司的商业模式

我们了解了这个公司的赛道多宽,我们也知道了赛道多长,我们也知道了公司在什么位置。接下来,我们看“赛车”,即为公司的商业模式。

① 公司的收入公式,看清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之前我在一次直播课程时曾讲过, 以“毒”APP为例,我们用了商业模式画布来看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慢慢搜集资料的时候, 用一些工具就可以把商业模式画出来,比如公司的收入公式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源:Pexels)

有时会是销量乘以数量,销售成交金额乘以数量,然后再加复购率,等于整个公司的营收。有些上市公司则可以看他们的财报来了解其情况,上市公司也会有一些财报的分析。

当然也许有些公司的财报不是很友好,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己去判断它的核心驱动因素和核心资源。其实这也是我们商业模式画布里的核心价值。

比如“毒”这个平台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就是通过发展从虎扑带过来的最初一批粉丝成为了他们的核心用户,并且这些核心用户的转换率非常高,这就使得这一平台具备了核心优势。

② 品牌折扣行业提供了怎样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首先我们从几个角度来看,你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我自身为例,我的公司提供了品牌折扣产品,我们把一些知名品牌的低价折扣带给了消费者。至此我们通过搭建双边关系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 ,我们为供应商、品牌方拓展了一个渠道,帮助他们清掉一些不好卖的、常年积累的库存,然后把它变成现金流。

尤其是在疫情之后的经济环境下,很多公司的货品积压。其实他们需要大量的出口来出掉他们的货,以把它们换成现金,再回流到自己的公司里面。

(图片来源:Pexels)

另一方面,我们同时又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宜、优质、实惠的产品。因为我们是精选,而非某些大型折扣平台,有什么货全都上架。

我们有买手精选货品,而非不加辨别地上架品牌方所有的库存。所以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核心优势,也是我们想要把它放大的一个点,一个可以区别于其他品牌折扣平台的很重要的点。

有时看似同质化竞争的公司,也各自有其不同的定义 。因此,在商业模式上的微小进化,就很有可能实现后发制人。

类似唯品会这样的平台已经发展了很久,资金也比较雄厚。那么对比之下,我们这样的公司就需要从商业模式上找到突破点,产生推进。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③ 摩拜单车的商业模式因为好而好,也因为好而不好,为什么?

摩拜单车的商业模式众所周知,而投资人在投资时也会去权衡各种各样的公式、去评估商业模式, 这和我们投资人看我们是同样的道理。

摩拜单车的商业模式好不好?好。投资人也觉得好。为什么好呢?这是一个提供了需求,提供了产品,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模式。但是投资人A觉得好, 投资人B也觉得好。

大家都来投资它,导致很多资本就流向了共享单车的行业,把这个行业放大了10倍,使得这个行业的整个商业模式就没有那么多的优势了。

④ 我们怎么看直播行业的商业模式?

现在热门的直播行业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直播行业除了现在的一个带货方向,它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除了会产生头部,未来它还会有什么更好的发展?5G普及了之后,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怎样的关乎生活的改变呢?我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分析了赛道上其他赛车以后,再看我们自己的“赛车”,也就是你所在公司的商业模式。我建议大家在了解“商业模式画布”之后自己根据其中的9大模块,套入自己的公司信息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答案。

不理解的芸友,可以点此了解之前关于商业模式画布的直播课程。

(2)找到公司的“护城河”

- 无形资产

- 商业模式的网络效应

- 用户转换的成本

- 提供这个产品的成本

- 利润壁垒

我们要找到公司的“护城河”,其实就是你的核心优势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无形资产。我们要了解公司有没有品牌,品牌有决定定价的权利;是否有专利,专利决定企业是否有持续创新的实力。

第二个是商业模式的网络效应。就是规模效应和双边效应。我刚才也有讲过,我们公司其实就是就是搭建了一个双边效应的网络效应模式。

第三个就是用户转换的成本。比如说我们微信操作软件的更换成本。从这几点找到公司的“护城河”,然后去发掘公司的价值,核心优势。

比如,我之前任职过的公司是两个明星主推的一个潮牌。当时我画的商业模式画布其实与我现在这家的公司的商业模式画布完全是不一样的。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我上一家公司的核心资源是市场推广,是我们两位老板的明星资源,包括孙俪、何炅都是他们的朋友 。这样的资源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护城河,也是所有其他品牌做不到、无法模仿的。

刚刚我们说到“毒”平台,它护城河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优势到底在哪里?就是它紧紧地抓住了他的第一批种子用户,然后它把自己打造成专做潮牌、 专做鞋子的平台。它的核心是因为它有一批网红的验鞋师, 而同时大众需要判断这个鞋子是真是假的需求。

因此,平台和用户就这样拧在一起了,这就是它的“护城河”。

4.赛手

最后一点就是“赛手,狭义来说我们要洞察公司的管理人,广义来看就是指公司的管理制度。

如何观察管理人员?首先,你可以直接借平时开会时的机会观察你们领导层的言行是否一致,以及观察管理层如何应对趋势、做出反应。

TA们是保守型的还是激进型的?管理层的基因或者风格是什么?TA们的做事原则是什么?管理层对于风险的预判是什么?通过这些来洞察公司的管理者。

管理者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分析和学习的点。比如我们老板曾经跟我们说过他的辉煌史,他曾经跟京东商战,一天为公司赚了15个亿,这样听起来他似乎是激进型。但在我看来,他却是很严谨的。

从我们另外一位合伙人身上我也受益匪浅。他在宝洁待了11年,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点,这一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万事有反馈,无论大小”。这件事情是我在这家公司学到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有很多人觉得这个事情无所谓,我不必要回复, 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任何别人交代给你的事情,你都要做到“万事有反馈”。你要能回复:这件事情可以了,我是怎么做的,总结一下,所获得的效果也许截然不同。

在我看来,如果今天读完这篇文章你能记住上述这点,你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三、必要条件:个人成长空间

判断公司前景还有一点必要条件,就是个人成长空间。个人成长也许是我们终身的话题。对我个人而言,创业失败也许是我个人成长的开始。对各位职场人士来说,如果一家公司再好,不能提供给你足够的个人成长空间,这对你而言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个人成长空间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判断参考因素:

定位:明确自己的定位。

需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优势:知道自己的优势。

劣势:知道自己的劣势。

方法:永远做第一 /善用工具 –PDCA/黄金思维圈。

计划:一个阶段只专心解决一个问题。

心得: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但是你不一定有。

1.相信“没有什么是坚持触及不到的”

我作为设计师,有时候对数据不是那么的敏感,而我们老板是个逻辑非常缜密,“可以把数字看活”的人。

有一次我在开会对数据的时候,被老板直接指出弱点,因为拉不下面子,我跑到厕所自己哭了一个半小时。但这期间我想到,哭不能解决问题。因此调整心情,开始有意识提高自己对于数据的敏感度。

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让人想要退缩。包括我们要自己去门店做销售、陈列,这也不是一个商品策划应该做的工作,但是我们的工作中都会涉及到。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一些非专业范围的工作也很需要精力和时间,但抱着“我可以”的决心,这些我都坚持下来了。

坚持下来之后,我发现至少现在公司对我是认可的,也会逐渐重用。所以,只要你走在正确的路上,坚持到最后,所有一切都是值得的。

2.工作中,但凡有纠结的事情,都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我想跟大家说,在工作当中,你所纠结的任何事情其实都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我在带新人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在最初开始工作时,因为经验不足、思路简单,面对问题不懂变通。

这种碰壁的感觉有时会让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比如我让TA做一份数据,TA可能会做很久也做不出来,也很责备自己。所以我直接告诉TA,在工作当中但凡有纠结,都可能是自己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与其纠结,不如停下来。

尤其是对于容易钻牛角尖的人,我们不妨学会跳出去看待问题,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想各种各样的方法,要知道办法总是比问题多。不是没有解决方法,而是学会选择用怎样的方法,如何以最优解去解决这个问题。

3.个人成长的方法

之所以单独谈到以上这两点,是因为这两点是我在职多年感触最深的。而在成长道路上,我们并非只能盲目摸索,相反,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找到方法前行。

定位:明确自己的定位。

首先,你对于自我的定位其实跟你看公司的定位是同样的道理,从宏观找方向找定位。我年轻的时候去找工作时,就没有做好定位。一会设计衣服,一会设计包,设计包的时候不好好做,又还是想回到做衣服设计的地方。

荟品仓(工作迷茫的人必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但是回去设计衣服的时候,遇到有的企业做包的工资又高,我又回去做包。自己蹦来蹦去的,导致后面自己的职场履历非常尴尬。明确自己的定位到底在哪里,想明白后我就坚守在服装这个行业,坚守在买手这个行业。

需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他自己想要什么,包括我所带的刚毕业的新人,我就会问他,你到底想做什么?你想做招商还是想做商品?如果是想做商品,你是想做跟货物、跟运营有关?还是想跟企划有关?想跟前端有关还是想跟后端有关?

他不知道如何去选,我却坚持让他有所取舍,并告诉他:“你要选择一个方向,这样在工作中我才能带领你去做一些工作,哪一个方面我都会让你接触一点。我会根据你的意愿让你深入在这个方向里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一些能力的一些培养, 包括一些工作的方式方法我也会更有针对性地传达。

优势:知道自己的优势。

你要知道你的优势。就像我们在前面寻找公司的优势一样,公司是你看宏观,看你公司的位置在哪里,然后再看公司的优势在哪里?那么你自己的优势又在哪里?

以我为例,我认为公司好的地方就是在会议上老板他一定还会给你机会,给你鼓励。我觉得这个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所以我也会不断地要求进步,不断地提升。而我的优势我认为是表达能力强,喜欢承担一些责任。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另外,我会去思考并且我的悟性很高。我会给参加的每一次会议做一次复盘,去分析我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我下一次应该怎么样去做。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对于个人成长很重要。

劣势:知道自己的劣势。

知道了自己的优势,我们还要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然后逐一击破。也许你会说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缺点,很多的劣势,那就需要找你最想要去改善的一点先去改。我的劣势在于,我的逻辑思维不是很好,有的时候说话会很唠叨。

在未来的一个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只关注这个点, 其他的范畴都不管。用一个月到三个月,只针对这一个劣势去有所改进,每天去察觉。这样劣势才会转变成优势。

方法1:“永远做第一”。

“永远做第一” 是我当时认识的一个老师提到的。这位老师现在自己在做知识付费 ,专做目标管理和目标达成培训 。

当某次我们聊天时,我问他“你成功的方法是什么?”他说”永远做第一”。我当时认为他在吹牛,他却告诉我其实“做第一”这个“第一”的范围和标准是由自己决定的。

“如果办公室只有三个人,我可以做这三个人当中的第一,但是我不确定第一是什么方面的第一,比如说这三个人当中,我表格做得最好,我就是第一。”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我在这三个人里得了第一之后, 再扩散到5个人我是第一,再扩散到在10个人里我都在第一。”

按照他的方法,永远给自己一个小目标,然后不断地去推进,推着自己去发展。

方法2:善用工具 –PDCA/黄金思维圈。

第2个方法就是善用一些工具。比如我经常用到PDCA这一工具,也就是黄金思维圈,通过问自己“为什么?什么东西?为什么和怎么样去做?怎么样达到这个东西?”来构建逻辑。

通过实践,我觉得这种方法特别好,在工作当中非常好用。此外,你还可以用5W2H, SMART等等这些工具,大家都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工具在工作当中非常使用,不过不要被工具所捆绑,同类型工具用好一个就足够了。

计划:一个阶段只专心解决一个问题。

计划,在一个阶段只专心解决一个问题,刚才我也说过,就是去解决你自身的问题,并且一定时间内解决一件事情就好了。

比如“我想要早起”这件事情,或者是“我想读书”这件事情。我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每天只针对这件事情进行记录和察觉。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心得: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但是你不一定有。

最后一点则是我的心得——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但是你不一定有。 在职场当中解决问题这个能力特别的重要,并且要学会多角度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工作过程中,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当我们意识到公司之前系统比较乱时,我们开始针对品类,平台正在进行清洗。当时我们老板就说了一句“从现在开始所有入系统的产品都必须要正确的分类” 。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有位女同事,很年轻也很严谨 。我当时有批货着急要进,我就跟她说按照原来的入,而她认为按流程是不能入,必须要等老板审核。但老板当时在外面开会,并且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回公司,时间来不及。

所以我跟她说:“一共500条,后面也是可以改的,对不对?第一,后面要改的,我自己去改。第二,有人找你,你让他们来找我,有人骂你,你让他们来骂我,我来负责。”

通过这种方式,我把这件事情解决了,没有去惊动老板,也没有惊动任何人。其实在工作当中,不是所有的事情你都需要告诉老板,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角度。

很多在职场当中的年轻人可能需要遇到这样的一些事情,才会体会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去解决问题。很多人一直在抱怨, 抱怨公司和同事有问题,但是并没有去解决问题。

我以前在给老板提意见的邮件也好,日报周报当中也好,我都会附带我提出的问题,以及我自己思考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包括我做了什么、需要其他人去做些什么。我也提醒大家,身在职场,一定要带有解决问题的心去提问题。你要知道人类的进步里,懒惰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一个点,而在抱怨当中也一定有创新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在你的抱怨当中你一定能找到公司的问题, 但是你能不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实,不一定是要你去解决,可以是其他部门去解决协调。你只要做到这一点,在职场上,你可能就已经超过了同龄的大概80%的人。

所以,当你再问我文初的几个问题时,我想让你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从你所在的公司开始思考,从宏观看公司的赛道,从管理者看公司的核心,你的公司在这个行业的那个阶段?

2.你在这个公司的定位是什么?

3.你愿意继续留在这家公司吗?

疫情期间 ,我也想过是否要换工作,但是我意识到,其实我又回到了最开始的轮回当中。

有的时候就是你在这家公司烦恼的事情,同样也是你在下一家公司烦恼的事情。你想逃避也是没有用的,除非你从自身的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你永远在轮回当中。

当我察觉到自己的问题,我就选择坚持下来,留下来了。果然,留下来之后我真切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在成长。

以我自己为例,我所在这家公司所有人都特别的谦虚, 每个人都有优点,当然每个人各自的缺点。但我们现在相处的合作氛围十分融洽,在工作当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隔阂。

(图片来源于:Pexels网站)

可能有的时候我们公司的作息甚至都不是“996”,我们加班到凌晨十一二点都是很正常的。有时候很晚下班时,我也会想,我都这把年纪了,为什么还要拼?

但事实上,当你跟对人做对事时,每天的工作都能让你产生成就感。而且这份工作能够给到你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话,我认为这就是值得的,这就是选择了一个适合的赛手和赛道。

当然,因为我们公司是创业公司,所以很多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也都在不断地调整,但在我看来,每一次的调整都是向好的。我认为不要怕调整和变化,有些事情就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虽然“996”很辛苦,但公司的发展方向让我们认为“996”是值得的。 而我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是我希望他们带着科技、带着这种外行人的科技,用智慧、用科技去推动整个行业的一个发展。

(图片来源:Unsplash)

同时,新来的两个合伙人又是服装领域的人,这与公司目前的架构配合起来非常好。因为这两位合伙人他们之前也踩过很多的坑,在经验中他们也会逐渐地变化和发展,会去想我们应该如何用科技去结合零售?所以我更是满怀期待。

这种情况下,你再问我“996”值不值得 ?我认为跟对人做对事,还是值得的,至少我现在还能坚持得住 。判断一家企业的前景,就站在你现在所在的公司的角度思考,从自身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然后去看自己的公司。

一方面,你从宏观看你公司的赛道,从管理者看公司的核心,你的公司在这个行业的哪个阶段?你在这个公司的定位是什么?你也许对于自己是否愿意在这家公司继续留在这家公司已经有了答案。

另一方面,自省自己,不要沉湎于抱怨,而是在抱怨中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字整理:李美惠

审核:Cherika Chen

欢迎大家持续在各大网络平台关注冷芸时尚,或者网络搜索也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的信息,谢谢大家!

如果您觉得此文有所帮助,请转发或评论,庄主分享、小编整理不易,感谢您对知识的尊重和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98629.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