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我坐过很多车,车内的味道也各有不同。有的是过浓的车载香水味,有的是座椅的皮革味。陈雷的车的味道则很奇妙,是浓浓的十三香龙虾调料味儿。
陈雷说,做菜时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要加入情感。
作为四星级主厨,陈雷对追寻美食的踪迹有特别的执着。采访前,他刚从江苏盱眙回来,打算将这赫赫有名的调料用在店里新出的夜宵小龙虾上。
去年,陈雷辞去了四季永逸酒店的主厨一职,自开了一家“再回首”泡椒牛蛙饭店。
陈雷一直在进行菜品的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洗牌从头开始。从19岁至今的20年间,陈雷的人生处处充满了烹饪百味,酸甜苦辣皆有,而他统统甘之如饴。
每道菜都有自己的个性。
与许多的毕业生相同,陈雷在2000年的毕业季陷入了迷茫中。没有一项手艺傍身,该如何养活自己呢?
也许冥冥中自有缘分,在诸多的专项技能中,陈雷偏偏选择了厨艺。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却从此再也不想在厨艺的路上停下脚步。
厨艺培训与陈雷同班的共有30余人,但把厨艺这条路坚持走下来的寥寥无几。
在沈阳军区空军后勤学校培训的半年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充实。
陈雷拜的师父是烹饪世家走出的匠人,其父是第一批沈阳十大名厨之一的韩玉明。在如此名师严苛的教导下,陈雷需要从切土豆丝开始,练习基础刀工。
半年培训里,陈雷对厨师行业有了深度认知,知道了厨艺技术不是随意的东西。
基本功的沉淀是枯燥的过程,如同达芬奇画了无数形状不同的鸡蛋,陈雷每天用三四个小时练习切土豆丝,直到切出的土豆丝根根细到可以穿针孔,便可以开始练习切猪肝。
软塌的生猪肝很考验刀工的精准,从下刀到落刀都必须四边平行。这次,直到陈雷的双手布满了细小的伤口,他才达到了三分钟切一斤半猪肝的超标成绩。
从培训始,到之后工作的3年间,陈雷每天都要在厨房满头大汗地待上十四个小时。在北方严酷的冬天里,他需要凌晨两点起床买菜,直到晚上十点才得以洗去一身的油烟。
但陈雷说,做厨房很轻松,比在家务农轻松多了,每天都很充实很满足。
陈雷说,自己的努力带来了更大的职业自信,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因为一直很憧憬南方截然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式,2003年底,陈雷辞别北方,来到了宁波。
明明在北方已是可独当一面的主厨,到了宁波却仍然需要从学徒做起,陈雷却从没感到后悔。
陈雷相信,在技术的传承中,刻苦的练习一定会换来高度和深度。
北方菜讲究刀工,以卤菜为主;宁波菜海鲜居多,做法也更细致,从北到南的跨越不如想象中简单。
如果换做是现在,陈雷可以上网找到南方菜做法的海量信息,而在当时,陈雷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宁波菜的技巧。
他已习惯了吃苦,最懂得脚踏实地的重要性。每天最早到厨房,一个人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处理好所需的材料;他会观察主厨做菜,然后做上满满的几页笔记;过年时其他人都回家休假了,他却选择留在厨房。
陈雷说,做厨房为他带来了韧性和坚持这两样可贵的东西。
现在问起陈雷当时为什么这么拼,他只说:“我只知道人生是没有捷径的。”
来到宁波的半年后,陈雷从学徒做回厨师,开始做员工餐。2011年,陈雷成为四季永逸大酒店的四星级主厨。
甬菜以海鲜名闻内外,以蒸、烤、炖制海鲜见长,鲜咸相兼,美味可口,宁波人昵称“下饭”。
在时间长河中,食物成为承载记忆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于陈雷而言,每做好一道菜就仿佛过了一次人生,于是每一道菜都被给予热情、幸福、严谨的心境。
每个城市的人文气息都对美食有所熏陶,陈雷很喜欢宁波包容、豁达的文化。
从盱眙采购回来后,陈雷又在偶然间爱上了象山家宴的丰富多彩,他开始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赶赴象山,向本地厨师取经。
虽与家乡菜的口味南辕北辙,但食物的奇妙就在于味蕾可共通记忆。陈雷在甬菜中,似乎可尝到令人欢喜又酸涩的乡愁。
陈雷希望谱写属于自己的餐饮时代。
他为做法绚丽的大黄鱼着迷,也沉溺于炝蟹的鲜咸嫩滑。他有数不尽的精力想要挥洒在厨房,又有无数创新的理念想要实践。
于是去年10月,他选择辞职,开了属于自己的饭店“再回首”。
再一次从零开始,陈雷毫不畏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唯一希望的,就是不辜负全力以赴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