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为而言,最基础的不是智能手机和5G通讯等核心业务,而是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公司。因为海思自诞生以来,便一直承担着为华为研发各种芯片的重任,例如人们熟知的麒麟、鲲鹏系列处理器,都是出自于海思之手,它在华为的体系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大家都知道,由于美国规则的影响,导致海思的芯片供应链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这直接让华为手机和5G陷入了发展停滞的状态。可以说,只要海思能够成功摆脱美国的封锁,华为就可以重获新生,各方面的业务也会重新回到正轨。
但可惜的是,海思本质上只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并不具备生产的能力,要想彻底走出美国的规则,必须在芯片制造领域站稳脚跟。为此,海思不得不走上一条转型之路,虽然这条路上布满荆棘,但是海思绝对不会放弃,它始终在为华为的崛起而拼搏。
就像之前余承东所说的那样,海思最遗憾的就是只做了芯片设计,现在它终于有机会去亲自弥补这个遗憾了。而华为内部也表明了坚决支持海思的态度,前段时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公开表示,就算是无法带来任何盈利,华为也不会停止对海思的投入。
要知道,华为最近这几年每年的研发资金,都超过了千亿人民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海思的芯片研发工作上。如今华为的营收和利润都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是研发投入却不会变,在这么多资金的支持下,海思一定不会让华为和广大国人失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光有资金还不够,海思必须要招收到足够多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攻克困扰华为芯片的难题,比如说制造工艺以及光刻机等等。为此,海思展开了新一轮的人才招募计划,其中有些要求和条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就拿华为海思2022届应届生招聘方案来说,其涵盖了多个岗位,包括硬件、软件、芯片等各个领域,但是有一点却非常耐人寻味,那就是招聘对象必须为中国籍。换而言之,华为海思定下人才标准:只招中国籍!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在华为眼里,不同国籍的人才存在某种区别吗?其实不然,华为海思之所以定下这个标准,只是为了国内整体的芯片产业着想,中国籍的人才和外国籍的人才,本身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他们在为国产芯片努力奋斗时,却有一定的差异性。
正所谓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籍之分的,外国籍的人才,海思就算花大价钱引入,最终也有可能不属于国内。而且在半导体行业,中国籍的人才本身就非常有优势,根本不需要从国外引入。
据了解,目前芯片领域排名前几的专家,基本上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大多都加入了美国籍。这其中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在前几十年,美国的芯片产业环境,确实要比国内好很多;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国内的全面布局,国产芯片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状态。
在这种局面下,华为海思自然会更加注重本土化人才培养,就像其创始人任正非所说的那样,要让自家的鸡,回自己的窝下蛋,不能白白便宜了别人。因此,海思制定的人才标准是非常合理的,只要让国内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升上去了,国产芯片何愁不能崛起?
总而言之,华为海思是国产半导体公司的出色代表,虽然它遭到了美国的无理针对,但是现在依然能保持平稳的发展,单是这份实力,就值得所有国人认可。相信接下来海思一定会招收到足够多的人才,进而突破美国规则,重新踏上崛起之路!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