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被朋友的一条微信闹得哭笑不得
一条新闻让朋友认为我们这行是绝对的暴利,赚钱很容易,以至于我花了接近半小时才解释清楚是怎么回事。
因为富士康费用并不是今天才涨的,所以很好奇,为什么新浪、网易、腾讯等大媒体都是在同一时间疯狂传播这个消息?
还掐头去尾,以至于别人觉得我们这行比倒腾石油还赚钱。
一路寻找线索,原来是昨天郑州富士康IDPBG事业群放出了内荐政策:
先不说这些大媒体压根不提120天的在职条件事,重点是求职者本人拿9000!求职者本人拿9000!
但是媒体宣传后,很多人以为,劳务公司给富士康招一个人,可以得到9000块。
对于这些大媒体的不专业、不懂行的误导行为,我们作为一个劳务行业的垂直媒体,有责任、有必要必要把这件事情真实情况聊透彻。
毕竟不了解的不光有外行,还有很多新入行的朋友。
首先,富士康的这个价格在内行看来,并没有多离谱,没人拿它当个新闻看,
因为外行人以为这个钱是立刻到账的。
但事实上,要在职5个月才能拿到这些钱。
有的人就纳闷,为什么人家说明上写的120天,到你这儿就变成了5个月?
因为这一行小字:
出名单需在职,打款需在职什么意思呢?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在职日期多30天。
干满4个月,等出名单,再等一周后打款,打款还需要在职,这就是大半个月。
重点是,出名单的进度掌握在规则制定人手里,可快可慢。
5个月,9000块,折合一个月1800。
而且会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干不到5个月,最终能够拿到这笔钱只有50%左右的人。
而且,绝大多数进富士康的求职者,并不是通过厂区的内荐,而是通过自己熟悉的劳务中介公司。
原因很简单:劳务中介公司给的更高。
那肯定会有人觉得,肯定还是内荐人多啊,劳务公司赖账不给我钱怎么办?
事实是在经历了18年那次闹剧后,富士康早已经改成了分离打款,也就是员工的返费直接由派遣公司打给员工,劳务中介利润单独打给劳务中介。
而且这个员工的返费多少以及账号都是在入职的时候就签好的,业内把这个动作叫:签单。白纸黑字和你写好,而且这个钱不过劳务中介的手。
现在员工签单多少钱呢?9000,也就是由富士康的派遣公司到期直接打给员工9000块,而且现在因为招聘竞争激烈,各家劳务中介会把自己的利润补贴给员工。
那劳务中介到最后剩多少利润呢?平均在50到100之间......,甚至一些走量的公司,还不到50。
很多人以为,劳务公司早上招到人,送过去,面试成功,下午或者第二天就拿钱了。
但现实却很残酷,像郑州富士康这样的企业,钱到银行卡上,需要5个月的时间,8月份招的人,拿到钱,差不多要12月份。
而且前面说过,有一些多员工会中途离职,不想干了,有事回家了,干2、3个月走了。
放弃了他的9000块奖励,你连补贴他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最后能落在你口袋那可怜的100块利润...
所以这种高价的大厂,做起来确实让人很头疼,时间拉的太长,这段时间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变数,导致最后连100块都赚不到。
抛去一些中途离职的,实际上,大部分劳务中介每为郑州富士康招聘100人,大概能在5个月后获利5-6千元左右,甚至更少。
还买房?位置好点、稍大一些的门店租金都不够。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愿意给富士康招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愿意进富士康?
首先进富士康的大部分是河南本省的求职者以及少量周边省份的求职者,谁都愿意找工作离家近一点,节假日想回家抬脚就到,饮食也没有太大差异。
而且周围都是本省老乡,没有身在异乡的孤单感。
而且返费的大头补贴给求职者后,加上自己本身的工资,一个月拿到手的钱不比上海苏州南京少。
所以大多数的河南籍求职者还是比较愿意去郑州富士康。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富士康高价开招,场面一度很火爆。
求职者愿意去,那劳务中介就算赚50块钱也要咬牙送,因为如果你不送,他就会转头去找别家进。
更多时候,做富士康生意是为了维持住业务关系,不要断了线。
想要靠给富士康招聘发家致富?
别闹了,除非你能招一万人。
想离我们更近点么?私信组织
送一你份劳务行业运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