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运维电力(电力)

  • 职业人才
  • 2024-03-03 12:00
  • 龙泉小编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华安证券 尹沿技 王奇珏 张旭光)

引言

国内电网可视化运维领先企业,把握电力行业高景气机遇加速成长

现阶段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成本侧转至电网的消纳能力。

由于风光等新能源具备不稳定性,因此需要依靠特高压、虚拟电厂、智慧运维等技术支撑大规模远距离输电需求及电网调节调度,从而保证新能源并网的整体稳定。

运维电力(电力)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在输变配等电网多环节的运维领域沉淀了深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输电产品在两网众多省公司得到了充分应用,已成为国内电网可视化运维领域龙头。

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国网南网对智能电网投入规划明确,电力 IT 景气度较高,行业具备高β属性,在目前国内可视化运维渗透率较低的情况下,公司的高业绩增速具备持续性。因此我们从行业出发梳理了推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逻辑一:电网建设高景气推动信息化需求,智能运维系统渗透率有望加速突破。

短期来看,国能局在 6 月分析会中提到,受疫情因素影响电网 3-5 月投资下滑,累计增速较全年目标相差较大。而 22 年电网投资规划为 6250 亿,因此预计下半年投资速度或将加快。

长期来看,“十四五”两网总投资额近 3 万亿元,同增 17%,我们测算“十四五”期间智能化投资比例有望提升至 14%,投资额约 4000+亿元。同时,国网规划特高压“24 交 14 直”,涉及线路 3 万余公里;计划新增改造智能变电站达 7400+座。在这些电网升级工程中,智能运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市场空间来看,我们按环节测算智能运维市场静态空间约 700 亿,其中输电端约 300 亿元,变电端约 100 亿元,配电端约300 亿元,产品更新的动态市场合计约 100 亿元。目前全国电网可视化运维渗透率约 8%,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逻辑二:智能运维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多领域探寻未来新增长点。

公司于06 年以变电运维起家,15 年开始发力输电线路运维,营收比例由 17 年的 47%提升至 21 年 83%,成为公司核心优势业务。

公司输变电产品中多项技术属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目前已应用于山东、河北等多个省份的项目建设及各类国际大型活动。

考虑到目前行业渗透率只有 8%,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智能可视化运维的龙头公司,未来有望依靠先发优势及高技术实力率先拓展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探索新场景的能源应用,将底层核心 know-how 技术应用于水利、轨交、应急管理等行业场景,助力其他行业实现智能运维转型,未来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逻辑三:AI 赋能电网智能运维,携手华为助力能源数字化。

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云大物移智等前沿技术驱动产品创新,致力于应用 AI 技术为电力运维提供智能方案。19 年开始公司与华为保持合作,协助华为落地应用芯片,并拿到了“2019 华为开发者大赛 Atlas 赛道”一等奖。

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加入昇腾万里合作伙伴计划,为输变配等电网环节和水利、轨交等行业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我们认为,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在部分关键技术中率先突破,因此其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有望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加速推动电网及水利等其他新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产品落地。

1 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AI 技术为电网保驾护航

1.1 国内电网智能运维领域龙头,紧随电网战略发展拓展市场

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人工智能企业,专注输电环节的智能化。智洋创新成立于2006 年,致力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并实现无人巡检。

运维电力(电力)

公司发展按照业务重点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

1)聚焦变电站领域(2006-2016):

创立初期公司专注于变电站直流电源领域,推出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直流电源远程监控系统,并根据电网建设参与了我国早期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推出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2015 年公司看到电网输电端的发展机遇,凭借精湛技术实力抢先在省级特高压区段推出输电线路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

2)发力输电业务(2017-至今):

公司抓住电网建设中输电端的发展机遇,输电业务比例大幅提升,由 47%升至 83%,并陆续推出输电线路智能监拍装置、输电线路无信号区通信装置、智能可视化巡检装置等,同时,公司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出无信号区的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控管理系统等国内外领先产品。

为什么公司将核心主营业务从变电侧转至输电侧,输电侧智能运维的市场空间有多大,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在后文进行详细介绍。

运维电力(电力)

管理层精准战略定位,把握行业机遇加速成长。

公司于06年以变电业务起家,2014年,国网修订《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控装置技术规范》,输电可视化产品逐步在省网试点。

公司迅速转变业务重点,于15年开始着力发展输电业务,契合电网的发展规划及电网侧真实需求,输电业务营收比例开始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公司加大AI、通信等先进技术的研发投入,确立了在电力AI领域的优势地位。

2019年,华为为拓展能源数字化业务选择与公司展开合作,公司协助华为落地应用芯片,并拿到了华为Atlas开发者大赛一等奖,再次证明了公司的技术实力。2022年6月30日,华为与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加入昇腾万里合作伙伴计划,为输变配等电网环节和水利、轨交等行业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我们认为,管理层是一家公司航船前进的“总舵手”,发展至今,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业务及战略的每一次转变均是正确且关键的选择,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行业风口及机遇的把握能力,因此我们相信近期和华为的正式合作也会给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1.2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稳定,股权激励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实际控制人控股权稳定,股权结构清晰。

截至2021年底,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刘国永、董事聂树刚及赵砚青,分别直接持股5.4%、4.2%和3.2%,通过智洋控股间接持股34%,其中董事聂树刚还通过智洋投资间接持股5.4%,刘国永、聂树刚及赵砚青三人分别合计控制20%、19%及12%。民生投资直接持有6.0%的股份。智海咨询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通过智洋投资持有公司0.2%的股份。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合计67%。

运维电力(电力)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骨干人员,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强心剂。

2021年6月18日,公司发布上市以来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共213万股,占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39%。其中,首次授予183万股,占本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总数的85.92%;预留30万股,占比14.08%。

具体来看,激励对象上,本次激励对象主要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共119人,占公司总人员数的28%。业绩考核上,考核时间为2021-2023年,对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进行考核,需满足营收增速或净利润增速不低于20%的要求。

我们认为,从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公司此次股权激励的考核目标相对保守,较易实现,因此此次股权激励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让核心员工享受到公司福利,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动能。

运维电力(电力)

实控人多元产业背景加持,构建公司高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公司的三位实际控制人均曾从事过相关产业的技术工作,公司董事长刘国永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任山东信通电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在此之前,也积累了18年工程师产业经验;董事聂树刚于2000年6月至2007年3月,曾任相关企业业务经理职位;董事赵砚青具备高级工程师资格,于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也任职于山东信通电器有限公司。

综合来看,公司的一致行动人都是之前产业的核心骨干人员,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运维电力(电力)

1.3 高研发投入带来高技术壁垒,高效研发体系推动产品迭代

坚持以科研创新为导向,研发体系完善。

公司内外并举共筑雄厚研发实力。从内部来看,公司加强研发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研发体系,共包括人工智能研发部、产品管理部等7大研发机构,持续为公司提供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动力。

从外部来看,公司于2011年成立子公司济南驰昊电力科技,该公司为公司济南研发中心,研发项目均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关,为公司主营产品提供研发服务。

运维电力(电力)

公司研发实力雄厚,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4成。2021年公司总人数696人,技术人员达431,占比62%,其中研发人员达291人,占比41.81%。相比之下,2019年公司总人数433人,技术(研发)人员114人,占比26%。

从绝对值来看,技术人员达62%,研发人员达42%,充分体现了公司对研发水平的重视程度;从边际变化来看,技术人员占比的飞速也说明了公司正处于拓展市场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

运维电力(电力)

坚持技术驱动型业务模式,多年来维持超高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方面,2018-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从0.2亿元提升至0.7亿元,研发费用率21年有所提升,从 2020年8%提升至2021年的11%,主要原因系:

1)公司加大研发材料及人员投入,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进行较多的产品测试,开发“图像分析自动化运维”、“输电线路视频监控及智能巡检系统”等项目;

2)为巩固中长期技术竞争优势,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3)公司为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开拓水利、危化管理等新领域业务,在“智洋智慧水利模块化管控平台”、“智洋智慧危化品工厂管控平台”等项目上投入大量研发。2022年Q1研发费用达0.2亿元,同比增长13%,主要系公司研发人员增加,职工薪酬有所增长。

运维电力(电力)

1.4 营业收入持续高增,输电业务持续高景气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迎来释放拐点。营收方面,2018-2021年,公司营收由2.2亿元增长至6.6亿元,CAGR达44%,主要系公司抓住机遇增扩输电业务比例。

2021年营收增速下滑至31%,主要系疫情反复和芯片供应缺货等影响。2022Q1营收同增281%,但由于电网行业公司存在季节性效应,一季度营收占比较小,不具备参考意义。归母净利润方面,2019年净利润增速高达113%,主要系19年输电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毛利同增60%。

2021年一方面受芯片等原材料价格上周影响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在人工智能技术及轨交、水利等新领域的研发投入,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增速为-24%。2022Q1增速为1044%。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受上游原材料、客户需求及研发投入等影响,公司利润端会有所震荡,但长期来看,电力智能运维领域具备高β属性,公司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把握行业BETA的机遇。

运维电力(电力)

输电业务跟随行业机遇扩张迅速,成现阶段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

分业务具体来看:

1)输电业务为主要业务,2017年以来,公司不断扩张输电网配套业务,契合国家坚强电网及电力物联网建设,营收由2017年的0.7亿元增至2021的5.5亿元,占比由2017年的47%升至2021年的83%,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业务,贡献主要营收。

2)变电业务是公司早期的发力重点,现阶段公司业务重点逐步转移至输电业务,变电业务营收占比逐渐缩减至16%,预期未来会维持相对稳定的增速。

3)除主营业务外,公司在能源行业积极探索未来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新兴业务,例如智慧水利预警系统、智慧化工危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等

运维电力(电力)

市场扩张高速成长阶段,毛利率短期承压。2018-201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为稳定,2019年后综合毛利率呈下降趋势,2021年综合毛利率降至35%,主要系:

1)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影响,芯片等原材料大幅涨价,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2)行业内竞争加剧,对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3)营收占比较大的输电业务产品毛利率下降明显,拉低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2022Q1综合毛利率小幅提升至38%,主要系产品成本有所缓解。

分业务来看,输电业务毛利率整体高于变电业务毛利率,但近年来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系:

1)受项目客户要求,成本上由于自行搭建后台主站系统需向当地电信流量供应商采购,而单价高于集中采购价,销量上项目交付产品存在差异,近两年价格较低产品的销量增长较多,影响项目毛利率;

2)市场竞争加剧,且产品成本受到缺芯潮、疫情施工难等影响增长较多,导致毛利率下降。

我们认为未来公司毛利率有望恢复至之前水平,核心逻辑系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好转,芯片等原材料价格预计得到有效缓解,另一方面,公司在电力运维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产品市占率及议价能力有望提升。

运维电力(电力)

运营能力逐步提升,费用管控较好。销售费用率方面,2018至2021逐步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022Q1销售费用率为11%,属于公司合理水平。

管理费用率方面,2018-2020年,管理费用率从6.4%下降至4.2%,21年有所提升,达5.6%,一方面是因为21年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确认了股份支付费用;另一方面,因上市而发生的服务费、会务费及办公楼装修的摊销等费用有所增加。

2022Q1管理费用率增加至9.1%,主要系当期办公费、折旧及摊销金额有所增加。财务费用率始终保持稳定。(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运维电力(电力)

2 电力信息化转型加速,智能运维助力提升电网适应性

2.1 政策层层递进,电力信息化的东风已至

“双碳”对电力系统提出全新要求,信息化助力全产业链革新。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10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左右等更为具体的目标。

运维电力(电力)

围绕“双碳”目标,国家对电力系统陆续提出了: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价格改革,完善绿电价格政策等实施方向。

具体来说,不论是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数据打通、大区域电能的检测调控、绿电的交易系统还是电网的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革新与升级都需要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助力。

运维电力(电力)

电网信息化时代来临,国网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方面,十四五以来政策不断重视电网智能化与数字化建设,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要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2021年7月,国家电网发布《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到2050年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另一方面,根据国网发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可以发现,2009年至2020年国网的智能化投资占比不断提升,由“十一五”期间的6%增长至“十三五”期间的13%。“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2.23万亿推进电网转型升级。考虑到外部信息化政策与电网内部数字化需求的双重推动,智能化投资占比有望加速提升。

我们推测,“十四五“期间国网信息化投入占比有望达14%,总投入达3200亿元。

2021年11月,南方电网印发《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宣布“十四五”期间,南网总体电网建设将投资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得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从两网投资总量来看,“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额近3万亿元,较“十三五”上升17%。根据“十四五”期间国网信息化14%得投入占比测算,全国电网信息化总投入有望达4000+亿元。

运维电力(电力)

信息化打通电力系统全链路,促进能源优化配置。信息化可以全面优化电力产业链各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联通以及资源管控调度;另一方面可以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响应。从具体环节信息化需求来看:

1)发电侧:搭建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发电站智能运维系统等;

2)输电侧:利用预警软件平台、变电自动化系统等保障更长距离、更稳定的运输;

3)配电侧:使用配电控制系统、智能调度云平台等使电能更精细节约地配送至用户侧;

4)售/用电侧:通过现货交易模拟仿真系统、智慧管理系统等帮助用户实现能源管理。

我们认为,短期内电网的重点投资方向在主网侧,长期来看配用侧的信息化空间更大,将是电网未来的主要投资方向。根据测算,“十四五”规划期间,配售电侧信息化投资额占比约40%。

运维电力(电力)

2.2 新阶段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目标,电网消纳能力是关键

回首过去,近年来我国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果显著。

装机容量上,2016-2021年,风电装机量占比从9%增长至14%,光伏装机容量从0.76亿千瓦提升至3.10亿千瓦,五年增长308%,占比从5%提升至13%。

发电量上,2016-2021年,风电发电占比从4%提升至7%,光伏发电从1%提升至2%。2021年,风电发电达5667亿千瓦,光伏发电达1837亿千瓦,5年内分别增长168%和366%。

总体来说,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我国新能源市场依然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历了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无论是装机规模还是新能源技术层面均有了较大提高。

运维电力(电力)

从现阶段看,虽然新能源发展较快,但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与电网高效消纳利用的矛盾仍然突出。近期新能源政策频发,具体来看:

1)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新能源集中式开发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2)5月30日,发改委和国能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着重提到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提高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

3)6月1日,发改委、国能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呈现出大规模发展、高比例打造、市场化发展及高质量发展新特征。同时,规划部署了多项目标及重点任务。

运维电力(电力)

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步入平价上网新阶段,现阶段要实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50%”的总量目标,最大的制约因素已从新能源成本端转至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电网端,因此如何提高电网的消纳能力,提升电网适应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电网适应新能源接入的核心在于调度调节能力以及大规模超远距离输电能力。

分别来看,为提升电网的调度调节能力,需大力发展储能、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业态;为解决远距离输电难题,可通过发展特高压技术,配备智能化监测及巡检等产品。

因此,在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智能化新增量需求出现,电力信息化赛道前景广阔。

2.3 信息化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搭建,可视化运维不可或缺

风光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智能运维不可或缺。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给电力系统的调节与消纳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更好的适应新能源特性,电力装备及系统必须通过大量的传感终端,保证对设备状态及外部运行环境的灵敏感知,从而真正实现智感、智测和智控,因此数字电网智能运维迎来发展机遇。

电网智能运维是基于以“云大物移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对电力系统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运行实况进行监控、分析及处理,从而提升电网的透明化水平及能源供给的质量与效率,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新型电力系统能安全运行。

运维电力(电力)

2.3.1输电环节:特高压技术实现电网互联互通,“千里眼”智能运维系统全景智慧感知

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速,输电线路累计长度不断提升。

随着电网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稳步推进,我国输电系统四通八达,在这一过程中,输电线路错综复杂且累计长度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电网《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6-2020年,国家电网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累计长度由93万千米增至114万千米,CAGR达5%。

根据南方电网《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0年南方电网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累计长度24.9万千米,整个“十三五”期间输电线路长度新增5.0万千米。

以国网和南网的数据粗略计算,2020年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139万千米,按5%的CAGR至2025年两网输电线路长度达178万千米,假设约350 米安装一台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装置,一套装置平均配备3个摄像头,预计25年可视化项目前端设备超1500+万个,根据智洋创新前置设备0.32万元的单价测算,预计2025年我国输电线路可视化运维系统的市场空间预计约500亿元。

运维电力(电力)

新能源空间错配亟需特高压远距离输电,输电端智能管理系统不可或缺。

根据瑞克科技发布的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和《中国分省太阳能资源合集》中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可知,风光大基地基本集中在西部和北部,而电力负荷却集中在中部和东部,新疆、云贵、青海等新能源重点开发地区距离东部负荷中心长达1000-3000公里,空间维度的错配催生了特高压输电的需求。

“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其中2022年,国网计划开工“10交3直”共13条特高压线路”。但长距离输电往往具有分布范围广、跨度大、运行环境复杂、隐患种类较多等特点,因此作为输电路线“千里眼”的智能运维系统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输电线路智能运维系统需求有望随着特高压骨干网建设的步伐呈井喷式爆发。

产品寿命限制叠加技术升级,可视化产品动态更新市场不可估量。

一方面,可视化运维产品使用寿命为5~10年,每年将有部分老旧设备及网络系统需要替换,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早期可视化产品逐步被新产品迭代。

我们依据电网现有运维产品测算,电网每年产品更新升级的动态市场容量超100亿,长期来看,随着可视化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动态市场容易也有望继续扩大。

2.3.2 变电环节:提升电网动态调节能力,变电站智能运维系统保驾护航

两网变电容量稳步提升,变电智能化势在必行,国家电网方面,根据国网《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6-2020年,国网110(66)千伏及以上变电(换流)容量从39.8亿千瓦增长至52.3千瓦,CAGR达7%。南方电网方面,根据南网《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6-2020年,南网110(66)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从9.2亿千瓦增长至11.1亿千瓦。

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两网变电站容量在绝对值上将延续之前稳增的趋势,在增速上由于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趋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因此变电环节新阶段亟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来保障电网的智能调度及正常运行。

运维电力(电力)

智能变电站迎来建设新高峰,运维系统有望加速推进。

变电智能化内容主要以智能变电站为核心。根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第一阶段国网新建变电站46座,改造28座,在第二阶段,到2015年国网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座,第三阶段国网新疆7700座智能变电站。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期间国网新增智能变电站有望达6387座,改造智能变电站1014座,合计7401座。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十四五”期间国网延续了之前对智能变电站的重视程度,也验证了现阶段智能变电站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错综复杂,因此通过各类高清摄像机、巡检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设备、人员、环境、缺陷等进行智能化分析判断的变电站远程智能运维系统对智能变电站至关重要。

我们按3万+的智能变电站测算,根据智洋创新公司数据测算一整套变电项目平均单价约33万元,变电环节的智能运维市场空间约100亿元。

运维电力(电力)

2.3.3 配电环节:电源侧与用户侧的关键枢纽,智能可视化运维是保证安全用电的重中之重

不论是根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测算还是从近期新能源政策导向来看,配电是新能源长足发展的“重要战场”,也是电力系统向智能化、信息化突破的主导力量。

从投资额看,“十四五”两网信息化投入占比有望达14%,总投入超过4000 亿元,发电侧约占2%,输电约占7%,变电约占20%,配电约占31%,售用电约占32%。因此我们预计“十四五”配电侧信息化投资额有望突破1200亿元,配电室等场景信息化投入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实际需求看,配电是连接电源侧与用户侧的关键枢纽,配电环节的可视化运维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配电房、箱变等场景的设备状态、环境等数据信息的监测,满足对配电侧远程运维的可靠管控,从而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

根据行业专家经验,假设一个地级市拥有2000座配电室,全国含直辖市共有297座城市,因此全国范围内,大约有59.4万个配电室,我们按一个配电室配备7个摄像头装置,一套装置0.75万元测算,我国配电环节的智能可视化运维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运维电力(电力)

3 电力领域具备强竞争优势,新领域多点探索寻找增量市场

3.1 输电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携手华为提升产品竞争力

抢抓智能电网建设机遇,输电业务高速发展。公司于2015年底开始切入输电领域市场,现输电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21年营收占比高达83%。

公司在输电领域的产品主要为输电线路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具备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及本体状态监测、图像智能分析、隐患和缺陷自动识别、告警推送、移动巡检等功能,能针对隐患和缺陷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为客户提供运维决策依据,在大幅降低输电线路运维难度及成本的同时,提升运维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解决了传统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技术单一、效率低下等难点和痛点。

截至目前,公司输电产品已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福建等较多省份电网得到应用,除此之外,也成功应用于“锡盟—山东1000kV特高压线路”等重大项目区段,以及“上海进口博览会”、“青岛上合峰会”等高难度国际性大型活动的保电工作。

运维电力(电力)

综合实力雄厚,多项技术获国际国内领先地位。

技术方面,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分析、嵌入式产品设计、物联网应用平台等众多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输电线路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相关2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成就方面,公司输电运维系统的前端智能感知层可视化装置获得了2019年国家电网“通道可视化图像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检测”前端设备组第一名,输电智能运检解决方案获得了“2019华为开发者大赛Atlas赛道(商业组)”一等奖。

我们认为,电网转型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电网场景中的突破和应用,公司国内外领先的关键技术将为产品提供核心竞争力,从而扩大公司产品在电网领域的渗透率。

运维电力(电力)

“大数据+AI”等高端技术赋能产品,携手华为夯实研发实力。

输电线路错综复杂,随着电网线路的日益增加和电网空间的持续扩大,在输电线路巡检和维护时距离长、环境复杂等难点日益突出,因此输电运维对前端监控和后端分析处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实力,一方面,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及研发人员规模,截至21年底,公司研发费用率高达11%,研发人员共291人,占比42%;另一方面,2019年起,基于公司在电网AI领域的优势,成功成为华为昇腾智巡解决方案发布的第一个合作伙伴。

22年6月30日,公司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加入昇腾万里合作伙伴计划,致力于为输变配等电网环节和新能源、水利、轨交等行业场景提供智能可视化运维管理等智能化方案。

我们认为,华为选择公司作为发展能源数字化的合作对象,一方面是基于对公司AI、大数据等技术实力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公司在电力运维领域龙头地位的认可。

此次双方在昇腾万里计划的正式合作方向,完全契合近两年公司在能源领域的探索战略,电网AI领军企业与全球领先ICT企业的强强联合,未来有望为公司提供新发展动能。

运维电力(电力)

智能运维产品形势多样,可视化运维渗透率存较大提升空间。

智能可视化运维是电网智能建设过程中高速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现国内智能运维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智洋创新、信通电子等企业推出的智能定点监测产品,另一类是亿嘉和、申昊科技、杭州柯林等企业推出的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巡检及预警产品。

从功能上看,由于输电线路复杂多样,而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巡检产品受到一定的范围和时间限制,因此需要定点监测设备产品完成复杂路段的24小时全天监测。

从毛利率来看,智洋创新与信通电子由于产品前端装置配件多采用外采的方式,易受芯片等原材料直接采购成本的影响,与亿嘉和自研巡检产品相比毛利率较低。

从渗透率上看,据公司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可视化运维的渗透率只有8%,而“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我们认为,国内智能运维企业短期内会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将可视化运维渗透率提升,因此相关企业均将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

运维电力(电力)

3.2 深耕变配电领域多年经验丰富,四大管理系统助力智能化

3.2.1 变电领域:“技术+经验”助力智能变电系统迅速发展

先发优势明显,受益于智能变电站建设有望加速成长。

变电业务是公司最早开始的电力业务,近年来跟随电网输电侧的建设投资,公司将业务重心转至输电领域,变电业务营收占比有所下滑。截至21年底,公司变电业务营收达1.06亿元,占比16%。公司的变电产品主要包括直流电源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及变电站智慧消防系统三大系统。

截至目前,公司的变电业务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福建等多个省份变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输电产品一起参加了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活动保电工作,产品及服务深受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认可。

运维电力(电力)

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通过对变电站设备和运行环境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实现全面感知、信息融合、智能分析及智能联动等功能的管理。

由于在电网实际工作中,变电站设备及运行环境运维管理通常存在辅助监控设备互相孤立、缺乏联动、周期性运维难以及时发现隐患等问题。

而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通过“基于软件自动化控制的变电站辅助主动巡视方法”、“冷凝除湿技术”等核心技术,搭建统一监控分析平台,解决了人工巡视效率低、监控设备孤立形成数据孤岛,数据无法有效利用等问题。因此,变电站对智能辅助系统的需求大大提升。

在技术上,公司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相关2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相关1个科研项目入选“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我们认为,随着全国智能变电站新增及改造项目的推进,公司的智能辅助系统有望凭借较高的技术实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运维电力(电力)

直流电源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中的充电装置、蓄电池组和馈线网络等进行在线监测、智能核容、性能分析、状态评估及故障预警的管理系统。蓄电池是变电站主流系统的核心,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持续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容量的增大,蓄电池、充电装置等设备发生运行故障的概率也会增大,仅仅依靠人工运维难以发现运行故障,因此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而言,智能运维是更好更安全的选择。

在技术上,公司直流电源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相关1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4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此外,该系统相关2个科研项目分别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综合来说,基于下游变电站的智能需求及公司在直流监控系统中的国内外领先技术实力,公司直流电源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

运维电力(电力)

变电站智慧消防系统:通过大数据、状态感知等技术对变电站实现火灾监测报警、设备温度监测、视频烟火识别等功能。

由于变电站电力设备缺少温度监测和预警机制,而传统的火灾监测手段过于单一,当变电站火灾蔓延时,往往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从根源上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提前对火灾进行预警感知是保障电网安全、减少损失的不二选择。

公司变电站智慧消防系统结合了“变电站消防隐患多维感知及告警技术”、“无源无线测温技术”等核心技术,将变电站火灾管控由传统的被动告警升级为智慧消防管理。

到目前为止,公司变电站智慧消防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山东省智慧消防科技项目、江西省和湖南省超高压主变消防自动灭火改造项目等。

未来,随着公司变电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及客户认可度的再次提升,变电站智慧消防系统也有望在各地变电站迅速铺开。

运维电力(电力)

3.2.2 配电领域:配电网错综复杂,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提质增效

配电侧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底层技术,结合以场景和应用为基础的技术架构,满足对配电侧远程运维的可靠管控。

目前公司配电侧智能运维系统集合了“配电网故障定位算法”、“单相接地判断算法”等核心技术,助力实现配电线路及配电台区的故障监测、实时预警、快速定位故障位置等功能,提升了配电网运维管理效率。21年公司配电网智能运维管理系统营收较小,累计2.76万元。

根据我们前文描述,今年国家新能源相关规划开始向配电侧倾斜,这说明配电侧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通过我们对电网各环节信息化投入的测算,配电侧信息化投入占比约31%,投资额有望突破1200亿元。因此,公司配电网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也有望随着行业发展而迅速拓展。

运维电力(电力)

3.3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发力轨交、水利、应急管理等多领域

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助力各行业运维系统数字化转型。公司深耕电力领域16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及运维经验,近几年在大数据挖掘、AI技术、物联网应用平台、嵌入式产品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部分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21年上市以来,公司为契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积极布局新能源、轨道交通、水利、应急管理等新领域,利用公司在电力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储备的研发能力,为更多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化、数字化、效率更高的运维管理方案。

数字孪生赋能水务管理,可视化运维打造智慧水利。

2022年1月,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等系列文件,提出到2025年,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建成七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的目标。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水利系统智能运维管理领域,研发了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系统,提供包括智慧防汛管理、智慧水库综合管理等业务需求的智能应用平台,打造“天空地感知一体化”智慧水利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存在覆盖不全面、技术不足等问题,因此水利行业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据智研咨询统计,2021年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为140亿元左右,中研普华研究院测算,预计至2023年,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1亿元。

运维电力(电力)

资本与产业并举,完善水利产业布局。为扩大公司在水利行业的业务规模,巩固公司中长期竞争优势,公司一方面在产业能力上,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水利系统研发;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的形式加快公司在水利领域的布局。

2022年2月,公司宣布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在山东省济南市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智洋上水,积极布局水利业务,实现多业务线的协同发展。2022年5月,智洋上水与南京英利特斯共同投资设立公司控股孙公司智善利源,其中智洋上水注资比例达68%。

我们认为,公司今年的2次资本运作都彰显了未来积极拓展水利领域的意向。考虑到江苏作为水利大省,也是国内引领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省份,不论是从政策还是从地理条件上,均是公司大力拓展水利产业的优质选择,因此,未来水利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新增长曲线。

运维电力(电力)

积极探索能源数字化新场景,AI助力推进现代化智能建设。除水利领域外,公司还将AI、大数据、系统技术等应用于应急管理、轨交等多领域。

具体来看,应急管理方面, 21年公司推出智慧化工危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并已成功应用于山东某化工公司,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兑现营收0.13亿元。同年9月,该试点项目被山东省大数据局评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

我们认为,山东是化工大省,公司作为本土企业具备一定的地理优势,因此随着该项目系统在二期建设中不断完善,未来有望迅速应用于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其他危化企业。

轨交方面,公司现已推出了配电所智能运维辅助监控系统、高速铁路智能周界入侵报警系统、铁路防洪防灾智能预报警监测系统和铁路货车装载状态监测系统,深度融合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推进轨交领域智能化。

凭借公司多年积累的智能化经验及内部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强大的研发团结,公司有望在轨交智能化领域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

运维电力(电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4.1 基本假设与营业收入预测

基本假设:

一、输电项目

1)两网输电线路长度稳步增加,目前运维系统渗透率不足8%,叠加特高压运维需求更刚性,公司产品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2)公司率先结合AI技术开发运维系统,未来随着技术升级,单体价值量抬升;

3)疫情与芯片供给紧张等因素初步环节,未来有望持续向好,芯片等原材料价格回落,产品毛利率有望恢复。

二、变电项目

1)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新增智能变电站与原变电站智能改造数量有望加速提升,因此公司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及直流电源监控管理系统有望进一步拓展;

2)变电站智慧消防系统随公司变电站项目整体建设,新项目会有更多的整体方案,其占变电项目营收比例有望稳步提升;

3)疫情与芯片供给紧张等因素初步环节,未来有望持续向好,芯片等原材料价格回落,产品毛利率有望恢复。

三、其他主营业务

1)公司今年成立子公司智洋上水及孙公司智善利源,智慧水利业务有望加速拓展;

2)公司在应急管理领域研发的智慧化工危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完成,21年已兑现部分营收,二期项目正处于建设中,未来有望在化工等行业中加速推进;

3)随着公司前期研发投入的红利兑现,未来毛利率有望小幅优化。

运维电力(电力)

4.2 估值

智洋创新深耕电力智能运维领域多年,一方面积累了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运维经验,实现了输配变智能运维产品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不断在新领域积极探索,以寻找未来新业绩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9.6/14.3/20.6亿元,同比增长46%/49%/45%;实现归母净利润1.1/1.7/2.6亿元,同比增长59%/55%/49%。

运维电力(电力)

风险提示

1)技术研发突破不及预期;2)政策支持不及预期;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4)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10447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