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蒋介石曾孙、蒋经国的孙子蒋友柏在电视栏目里曾说出的话。
这不禁让数万观众充满疑惑,这位自小便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竟会堂而皇之的说出不幸福的言论。要知道他优渥的生活及出身,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都得不到的。
但“水可载舟,亦能覆舟”,作为蒋家第四代人的他,一生都充满了戏剧性。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一夕之间从“天堂”跌入“地狱”是种什么滋味了。
那么蒋友柏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历程?蒋家人的名声于他而言,究竟是光环还是负累呢?
《我的时代和我》是2018年由腾讯新闻推出的纪录片,此栏目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很多人都在节目里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更意识到要在喧嚣的时代里忠于自己的心灵。
“宁要放弃快乐,也要孤独求败”,这是此栏目第十期所给出的关键词,它洋溢着文艺的同时也充满了一丝伤感,因此有着很多观众都对此期嘉宾翘首以盼。
很快一个长相硬朗的男性出现在了大众视野里,一经出现便俘获了一大波颜值粉。此人正是曾让无数台湾少女作为梦中情人的蒋友柏。
但很多人也有着不同的感受,那就是他为什么总有一种孤独感呢?并且明明说话时面上含笑,又为何透露着忧郁?其实这一切还得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
蒋友柏1976年9月出生在台北,那时他的曾祖父蒋介石才刚刚去世一年的时间,这样看来蒋家的命运是如此的戏剧,送走了一个传奇人物的同时,又迎来了一位蒋家子孙。
身为父亲的蒋孝勇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甚至在他出生之后就命人为他将来的入学而挑选最好的学校。如此看来说蒋友柏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说法,完全不为过。
年少的蒋友柏并不是十分明白自己的身份是如何不同,只知道自己和同龄人相比,日子过得舒坦很多。直到进入学校以后,老师们恭敬的态度才让他对自己的身份有了认知。
优渥的生活和他人毕恭毕敬的态度,一时让蒋友柏感到非常舒适,尤其是当看到课本中竟还有着自己家族的种种事迹后,更让他感到激动和沾沾自喜。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有了烦恼,虽然生活条件优渥,但父亲对自己越来越严格,甚至连爷爷都对他百般“束缚”。
其他的孩子羡慕他能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则羡慕其他孩子能够自由自在的奔跑欢笑。
这或许就是大家族出身的孩子所要承受的“枷锁”,永远学不完的礼仪和森严的家规,以及做不好就要随时受到训斥的日常,逐渐成为了蒋友柏童年的“噩梦。”
可蒋友柏还来不及为自己的成长压力黯然神伤时,年仅12岁的他就真的突然迎来远离往日“尊贵”家族生活的重大转折。
在1988年,他的爷爷蒋经国因病离世,这对蒋家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变故。
之后蒋友柏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原本每天座无虚席的接待厅也逐渐变得冷清起来,蒋家人的地位越来越尴尬,甚至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
于是其父蒋孝勇就决定带着全家离开台湾奔赴别国,蒋友柏也由此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蒋友柏跟随全家来到了加拿大生活,但那里的风土人情对他而言都是陌生的,极为不习惯。尤其是看到原本热闹的大家庭如今只有他们一家五口生活时,更是感到不适。
可是他们并没有在加拿大生活太长的时间,没过多久蒋孝勇就在宋美龄的建议下,全家迁移到了美国。那时宋美龄在美国生活已久,怎么说人脉关系还是分布比较广的。
蒋友柏探望宋美龄
之后蒋友柏便在美国重新入了学,在学校里更是对大陆来的同学倍感亲切。对他而言,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和他们便于沟通,更多的是由于自己和他们来自同一个国度,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追求。
可是就当蒋友柏即将融入全新的生活里时,几位大陆同学在某一天突然给了他一个称呼——“蒋匪”。
尽管那时的他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叫这个名字,可他却非常清楚,“匪”并不是一个好字。
因为这件事情他和那几位同学大吵了一架,甚至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可当他迫切的跑到家,想向父亲说明缘由并证明他们是胡说时,蒋孝勇却叹了口气,沉默了。
在这声叹气中蒋友柏好似明白了许多,更意识到了“蒋匪”二字并不是他人凭空杜撰出来的。那时的他倍感矛盾和痛苦,他不知道究竟要以什么态度,来面对那个曾经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家族。
就这样蒋友柏怀着对蒋氏家族复杂的心情,成长到了18岁,那时的他也早已渐渐明白了自己的整个“家族史”,蒋氏家族的后人身份此时反而成了一种负累。
在这些年里,他见识了很多的人情冷暖,更会时常把如今的生活和自己12岁之前的日子,不自觉的去进行比较。这也让他意识到了,只有自己有了钱和权,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
可是“权”这个东西他是碰不得了,因为自己的爷爷蒋经国去世的时候就曾留下遗训,蒋家人不再参与政权。
他想或许是爷爷早就看透了功名利禄带来的心酸,所以才会给子孙们留下这个遗训吧。
恰巧对于蒋友柏来说政界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蒋氏家族在没落前和没落后的种种比较,也让他领略到了权力所带来的劣性,更让他看透了人心。
1995年,19岁的蒋友柏和父亲一样,开始进军商场,在马来西亚做起了房地产的生意,并为自己赚得了160万美元的佣金。
可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这一年身患食道癌,选择回到了台北养病,1996年,蒋孝勇的病情越来越重,还在纽约大学就读的蒋友柏立马休学回家陪伴父亲。
可即便他在病床前照顾了一些时日,但蒋孝勇还是因为病情加重而离开了人世。
蒋孝勇
蒋孝勇的离世让原本萧条的蒋家更走向了没落,蒋友柏在悲痛之余,更觉得自己的生活像是一艘船突然没有了舵手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茫然当中。
父亲对他虽然严厉,但一直以来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只要父亲还在,自己就能够放开手脚去做一些事情,可如今只剩下自己了,他不知该何去何从。
在处理完父亲的丧葬事宜之后,蒋友柏选择回到了美国,可那时的他压根儿没心思学习,每天只是用酒来麻痹自己的神经,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他的弟弟蒋友常跑到面前把他大骂了一通,他才慢慢的醒悟过来,身为蒋家的长子,他不能够再荒唐的过下去,必须秉除所有的恶习,重新面对自己的生活。
2001年,蒋友柏在再三考虑之后,选择返回台北进行创业。
那时的他虽然依旧迷茫,但却明白自己应该面对过去的种种和如今的现状,于是他再次开启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回到台北的蒋友柏对于自小长大的地界,竟生出了陌生的感觉。在自己离开台北的多年间它好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他不仅是在观察那个城市,更像是在审视自己。
从零开始对于蒋友柏来说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当初他们举家迁移的时候如此。
如今轻装归来对他而言也是十分自在,反而在无形中脱离了一些枷锁和束缚,毕竟比起被人看成“蒋四代”,他更希望做自己的“蒋家第一代”。
当时的蒋友柏十分喜欢设计行业,并且也为此时刻做着准备。刚开始的时候他又是租房又是跑关系,手头原先有的积蓄,也被慢慢的消耗殆尽了。
虽说当时蒋家已然没落,可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族在当地有着十分深的根基,人脉关系还是非常广的。但那时的蒋友柏却谢绝了一切因蒋家而给予的援助。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蒋友柏为什么会这样做,甚至还流传出他“假清高”的说法。可只有蒋友柏心里清楚,他想要摆脱家族的影子,渴望能够活出自我,凭借自身的能力撑起一片天。
2003年对于蒋友柏来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他与自己的爱人林姮怡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并且他还与弟弟蒋友常共同创立了橙果设计公司,还担任了CEO。
在上任的第一天,他就向全体职员说明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不会用“蒋”姓做任何一笔生意,更不会用蒋氏家族曾经的关系来作为公司前进的基石。
由此可见,蒋友柏是多么想要摆脱家族的影响,他想要让世人明白成功的是蒋友柏,而不只是蒋家第四代子孙。但这说起来简单,血脉联系又怎会那么容易断的干净呢?
在台湾省,其实很多人对蒋家是非常警惕和排斥的,所以蒋友柏也因此面临了不少歧视和为难。
不久之后,蒋友柏的公司便出现了衰微之象,为了挽救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成果,他不惜跑到高层的办公室里,去央求他们给自己赞助。
很多人都对蒋友柏的遭遇感到十分唏嘘,曾经的他是多么的耀眼夺目,可是如今却落到了低三下四求人的地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短短的七八年间,他的成果设计公司前后倒闭了两次,可是蒋友柏都没有放弃,而是一次次的将它“救活”,这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家公司那么简单,更是自己争得的一份骨气。
他之后在商界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可奇怪的是,他并不感到快乐和幸福,好像有些东西束缚住了自己的灵魂一样。
其实可以看出,这时的蒋友柏精神状态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对生活也非常悲观,虽然算是成功人士,却活得了无生趣。
据他后来所说,当时唯有做一件事情好像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那就是画画。
成为一位成功商人之后的蒋友柏爱上了画画,他觉得只有在画作中才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想法。那些或粗或细的曲线,或浓或淡的色调,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蒋友柏自小便亲眼目睹过张大千大师作画,虽然画工不及他的万分之一,但毕竟耳濡目染过,也的确有所助益。
当然在了解过他的人生经历之后,大家也都能够猜想到他肩上的石头究竟是什么了。他只有勇于挣脱蒋氏家族的名号对他的束缚,才能够真正的迎来新生。
之后蒋友柏也举办了属于自己的画展,可当在节目中主持人问他有没有什么成就感时,他却微微的摇了摇头。并且沉默良久后表示,自己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欲望夹杂在其中了。
“欲望”二字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失控的欲望自然是可怕的,但人如果完全没有正常的欲望,便意味着很大程度上对生活也就不怀有期待了。
蒋友柏就是那个失去欲望的人,并且是在寻找自我中彻底丢失的。
当时很多人都对被声名所束缚的蒋友柏充满了同情,但好歹他还有自己的妻女陪伴在旁。这或许是能够让他在寻找自我中,得到最大的温暖和力量。
可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他却和自己的助理关系暧昧,最终选择了和妻子离婚,这位大众眼中的“完美贵公子”因此跌落神坛。
毕竟此番举动让曾经他在节目中所许下的海誓山盟,显得是那么的自相矛盾。
在节目采访中他也称自己是“悬崖边的贵族”,前进一步很有可能使自己粉身碎骨,只有后退才能让人生迎来希望。只有慢慢沉淀,才会迎来不一样的曙光。
他之后的种种行为,和他当初的言论大不相同,令人高兴的是他也许在摸索中找到了自我,可令人难过的是,找到自己之后的他却丢失了原本的初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蒋友柏自然也会有他的活法。至于所行走的道路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恐怕也只能交给在了解完他生平的人口中去评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