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说,他“个人经历很简单,但过程很艰难”。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大学生,满怀抱负地在一线工作岗位埋头苦干多年,后面放弃原有的铁饭碗,从内陆的河南直奔深圳,开始了商海浮沉,创立了如今的恒大集团。
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许家印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学习4年钢铁专业,然后被分配到河南省的舞阳钢铁公司,在这里一呆就是10年。舞钢是大型国企,他一去就主动申请到了第一线——热处理车间,当时学钢铁的大学生比较少,所以受到重视,帮忙协助车间主任,一年后升为车间副主任,再后来做了车间主任。”许家印说自己当时是工作狂人,在做车间主任的7年里,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年三十都会跑去车间。
1994年,许家印却选择了去广州——这个当时还是公司市场空白地打天下。这年的国庆节,许家印带着一个司机,一个出纳,还有两个员工,总共5个人,从深圳来到广州,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当时,许家印的5人团队,通过相关渠道收购了一家公司,取得了一个名为珠岛花园的地产项目,这个对许家印乃至恒大开发、营销风格影响深远的项目,可谓许家印创业路上的第一次飞跃。当时广州楼市盛行的是大户型之风,一栋楼都是三房,只有拐角的地方才会做小面积。许家印却反其道而行之,1995年珠岛花园第一期的几百套房子全做小户型,效果出奇的好,房子全部热销,在广州楼市轰动一时。
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了恒大地产,开始了第三次创业。许家印认为“用最少的钱拿更多的地,发展的时间持续更长”,所以他把恒大的第一个项目锁定在海珠区广州工业大道的原广州农药厂地块上。工业大道板块已是小区云集,房价过万,而在当时这里还是工厂林立、污染严重、市政配套都滞后的远郊区。不过,即便这个地块,首期也需500万元的地价款,恒大最多只能从银行贷到300万元,而且一穷二白的恒大还未必拿得到。他为了获得这个项目,许家印又再一次发挥了他的商务谈判技能,既描绘了个恒大的宏伟蓝图,也详细描述怎么付款方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300万元终于到手,于是许家印立即开发,并复制珠岛花园的模式——小户型,薄利多销,快速回笼资金。
1996年6月8日,金碧花园破土动工,8月8日正式公开发售,开盘价定为2800元/平方米,这个价位对于属于广州老城区的海珠楼盘而言,十分具有诱惑力。当天上午首期的323套住宅就全部卖完,一共回款8000多万元。第二期开发的时候,有了现金流的恒大开始注重环境和配套,环境好了,售价自然也就高了,于是第二期的售价涨到了3500元/平方米。
这时恒大的运转就自然而然转入了高速奔跑阶段。当时广州有1600多家房地产公司。而恒大成立的时候,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比恒大要早五六年。恒大采取的是在广州快马圈地的策略。到了1999年,仅仅用3年时间,恒大就进入了30强的第七位,到了2004年,恒大进入中国百强房企前10,并于2004、2005、2006年,连续3年时间蝉联前十强。
2004年后,恒大逐渐开始从产品上进行改革:金碧花园四期设计完后,他把全体员工拉到现场开会,许家印高呼“从今以后,公司都要宣传打造精品,创立品牌”的口号。首先动刀的是样板房,装修标准从最初金碧花园的每平方米400元一直提高到今天的2000元、3000元。
许家印称之为“意识的转变”,不管是中端还是高端产品,只要楼盘素质好,投入产出比就会高。后来就有了如今媒体圈熟知的恒大精品战略:高端产品有恒大城、恒大绿洲、高端产品有恒大华府,旅游地产则有恒大金碧天下。
在2007、2008年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内,许家印一方面重拾薄利多销的发家之本,全国几十个楼盘搞联动促销,快速回笼了海量资金,一方面与国际投行、香港富豪秘签融资协议,尽管条件苛刻甚至凶险,但毕竟帮助恒大熬过一个最艰难的地产寒冬。
其实说恒大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一点也不夸张。那时候的恒大每年销售规模高达4800亿港元,截至目前,它的总纳税额已达3500亿港元。创始人许家印也曾一度超越马云,成为中国首首富!
2019本年7月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恒大以704.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138名,较上一年大幅上升92位,在中国500强榜单中排名16位。但这一年,是中国房地产企业调整舵头的最后时间窗口,恒大净负债率还增7.4%,位列房企债务规模第一。
有因必有果,从2020开始,那就是恒大暴风雨来临,资金链断裂、金融产品爆雷,已经欠下近1.97万亿人民币的巨额债务,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央行约谈了12家房企,抛出房企融资的三条红线(又称“融资新规”):
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2、净负债率大于100%。
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但是中国恒大三条红线全踩,直到最后全部坍塌!
中国房地产时代是一去不复返,靠这种走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多少老百姓因为一套房子却被压垮了一辈子,希望未来老百姓压力越来劲小,房地产真正的去金融化,让房子真正成为是用来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