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黎文婕
编辑/ 黎霖
复工的第一天,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章梦蝶打开手机,迅速地删除了6款不再需要的在线办公软件。
“终于可以摆脱各种视频会议和共享文档了,在家被各类在线办公软件支配,比到办公室坐班累多了。”筛选之后,章梦蝶的手机里仅剩下两款必用的在线办公软件。
事实上,在疫情后期,伴随着线下复工的范围逐步扩大,曾经疯狂涌入在线办公软件的用户们,返回了熟悉的办公室,无数个章梦蝶,开始点击在线办公软件右上角的那个“叉”。
另一边的在线办公软件企业们,则不得不面对逐渐回落的曲线,迎接新一轮的优胜劣汰。
在章梦蝶删除不再需要的在线办公软件后,同部门的同事也迅速跟上了她的节奏,开始清理筛选这类软件。
“在线办公毕竟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选择,尽管目前大部分在线办公软件都解决了前期出现的问题,但是常常在各种视频类软件、文档类软件里切换,还需要应付无数个工作群,实在是令人身心疲惫。”章梦蝶告诉锌刻度,虽然自己所在的互联网公司很早就开始使用固定的在线办公软件,与客户打交道时也偶尔需要使用在线办公软件或文档共享软件,但大部分时候,还是面对面沟通的效率更高。
“微信一类的基础社交工具,再加上两款最常见的办公软件,就基本能满足平时的沟通需求。”章梦蝶称。
各在线办公应用的增长率。表:锌刻度
当章梦蝶点下删除键,重回北京办公室的柳明(化名)也终于松了口气。身为HR的他,曾在疫情前期反复催促各部门下载在线办公软件,“很多同事最开始会觉得有微信就够了,但实际上大规模远程办公时,会议资料的下载、文档的共享以及超多人的视频会议,都需要更专业的在线办公软件。”
但柳明也感受到了多个在线办公软件带来的压力,“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线办公软件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这就像以前大家习惯在实体店购物时,很少在深夜还去购物,但是习惯淘宝后,就经常在凌晨购物。同样地,各类在线办公软件也无形之中让工作时间增加了。”
“而且目前的在线办公软件各有各的优势,经常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切换软件。”柳明发现,原本在公司内对同事喊一嗓子就能完成的事,现在则需要先选择对应的在线办公软件,然后还要等待回应,“效率实在很低。”
事实上,在线下复工后选择放弃在线办公软件的,不仅有职员,也有管理层。
“原本是打算通过疫情期间的适应,来促进团队更多利用在线办公软件,提高办公效率。但我发现,国内的在线办公只是‘看上去很美’,看似可以更高效率,但繁琐的交互和流程,反而没能提高效率。”成都一家自媒体公司的负责人沈承武告诉锌刻度,他所在的团队人数不到十人,且都是年轻人,所以他一度以为团队能够很快适应在线办公,“但以选题会为例,通过在线办公软件有两种方式,要么视频会议讨论,要么通过共享文档在线编辑讨论。实施下来,效果都没有面对面坐下来讨论好。”
事实上,一两个月前,在线办公软件刚刚迎来一个“高光时刻”。对于这样一个爆发机遇,在线办公软件企业已在中国等候多年。
从主观上来看,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希望疫情发生,但从客观结果来看,当“黑天鹅”飞过,在线办公软件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窗口里,用户规模确实水涨船高。
从用户占比来看,在线办公的两大巨头——钉钉和企业微信服务器,一度不相伯仲。
各类中小型办公软件也分得一杯羹,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石墨文档等在线文档产品借着东风,逐步形成了各自的技术门槛和使用习惯壁垒。不少概念股甚至迎来涨停,成为了市场中的一抹红。
于是,疫情成就了在线办公行业的“高光时刻”:在线办公领域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突如起来的疫情,让整个行业提前了5年。
但近期的数据或许会让在线办公行业有些失望。不同于疫情期间使用多种在线办公软件的使用习惯,在后疫情时代,更多的人做出了和章梦蝶同样的选择——进行筛选,留下必要的一两款软件就足够。
当返回岗位,在西安一家银行工作的陈蕊(化名)依然保留了手机里的一部分在线办公软件,“疫情之前,我对石墨、有道云笔记之类的在线共享文档软件都不太了解,之前工作文档都是通过QQ发送和备份,但常常出现文档超过7天无法下载的情况。但疫情时用了一段时间的在线办公软件后,我已经迷上了这些工具。”
“但我并不会留下所有软件,只会留下最便捷的一款。”陈蕊告诉锌刻度。
于是,在新一轮的优胜劣汰之间,部分在疫情期间表现不佳的软件如今迎来了流量的回落。
《2020年节后城市复工率报告》显示随着线下复工的推进,远程办公类App日活跃的增速有所放缓。
在线办公的百度指数
百度指数搜索曲线走势则更为直观,人们对在线办公软件的关注与需求,在短暂的井喷之后,开始明显回落。
与此对应的是,近日科技股领跌,云办公概念股也跌幅靠前。
回溯历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3年的非典时期。
彼时,国内的互联网正刚刚起步,并没有可以满足需求的办公软件。中国联通通过宝利通(当时全球最大的音视频系统提供商)的硬件,便借由自己的网络优势,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视频会议运营网络——“宝视通”视频会议网络,使得不少政府的协调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但最后,站上风口乘势起飞的却是电商,在线办公最终因为低网速以及低普及率的客观因素,陷入沉寂。
尽管眼下的互联网发展早已今非昔比,但伴随着复工后用户的逐渐流失,人们还是难免担忧,2003年非典时期在线办公突然走红,最终又意外遇冷的历史是否又会重演。
所以,要想尝到更大的蛋糕,留住用户才是关键。
在线办公行业自然明白留住用户的重要性,并尝试早做打算。为加强用户培育,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线办公软件平台在疫情期间,纷纷推出在一定时期内免费试用功能,上十家企业已经对外宣布免费开放其远程办公软件。
不过,与众多移动互联网造就的其他风口相比,在线办公这条赛道实属特殊。“免费”这个互联网的大杀器,在在线办公赛道或许很难持续发挥作用。伴随着线下复工,这一必胜手段或许就会失灵。
毕竟,尽管疫情成为了特殊的催化剂,长期以来,在线办公软件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更多扮演着“配角”,并未完全成为主要的工作场景。
一个更重要的背景是,并非每个行业都适合在线远程办公。一般来说,远程办公考验的是人们的脑力而非体力,即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或聪明才智,即便没有其他人在旁边指导,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而那些需要多人协作、反复试验、操作大型精密仪器与机械设备的工作内容,以及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岗位,显然更多还是要在传统的集体办公模式下进行。
所以,要想在短时期内通过免费招牌,培养用户习惯,并非易事,平台带来的免费流量也很难持续。
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则指出,“各类在线办公软件存在的弊端难以快速改善,会制约用户粘性的提升。”
的确,使用时间逐渐增加,用户们对在线办公软件的耐心和包容也正减少,大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平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外呼不要出现杂音、工作文件资料传输要高效、平台与办公硬件之间的共享连接要稳定,开会时的视频通话要带美颜……
与此同时,用户需求重点也在发生改变。早期用户聚焦的需求在于在线交流,如异地办公、视频会议、在线签到等;进入“后疫情时期”,各地现场办公已开展,需求发生了改变,转向招聘面试、客户远程视频会议、合同签署等。
所以,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进程中,遇到了机会窗口的在线办公行业,并非高枕无忧——当To C红利越发消失殆尽,巨头们要想赢得To B的战场,就得去到对手去不到的地方,使基础设施、云服务跟上用户增长,并满足被服务企业个性化的办公需求。
可以确定的是,在不可忽视的市场前景下,没有人会轻易放弃吃下更大蛋糕的野心。
但在后疫情时代,在线办公要从非常时期的“不得不”,变成更多人们主动选择的新趋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