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超日太阳能(大公事件)

  • 职业人才
  • 2024-03-31 09:00
  • 龙泉小编

超日太阳能(大公事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秤砣虽小,四两拨千斤!”

这句话正是信用评级机构价值的体现,“AA”与“AAA”虽仅有一字母之差,但是却是融资方能否顺利发债的重要一环。

这些评级机构有着自己的小圈子,他们并不像银行、保险等汇聚在镁光灯前,直到今年8月。一纸罚单突然让这个小圈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8月17日,大公评级被北京证监局、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责令限期整改,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和证券评级业务被双双暂停一年。大公的问题包括在为相关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等。

这种“一手评级、一手咨询”的问题,和监管处罚的力度一时间震动市场,也将行业内的一些阴暗面暴露在阳光之下,评级行业的公信力变得更加没有说服力了,迎来了“至暗时刻”。

就在市场逐渐淡忘大公之时,近日,国际评级巨头惠誉突然宣布,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日前在京成立,惠誉博华拟为中国在岸债券市场提供服务,与惠誉评级的国际评级业务互为补充。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于国内的评级机构而言,日子似乎越发难过!

大公何以至此?评级何以至此?

日前,一位从事评级相关工作多年的业内资深信评人士(某评级集团公司总裁级高管,X先生)与记者相约聊一聊。时间约在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地点位于繁华市中心一家咖啡厅。

虽然已经是一个评级老兵,X先生其实也只有四十来岁的年纪。采访从十点一直进行到了十二点多,X先生思路清晰,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中娓娓道来,所谈内容从国内评级发展的历史渊源,到如今面临的问题和困局,再到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出路都做出了独到的见解。而此文就以该人士的讲述为主。

谈业务

同业:不敢趁机抢大公项目

大公是个无法绕开的话题,说起这家机构。提起大公,X先生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他表示,大公现在的状态,基本上类似2006年远东后来的情况。当年“福禧事件”之后,远东在银行间市场的评级业务资格被停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恢复,证监会那边的交易所市场恢复了,但业务量是非常少的,因为声誉受到极大的冲击。

远东走过这条路以后,大公为什么这次又来了一遍?

其实大公有一段时间所谓的情怀是存在的。他所希望做的是把中国的评级品牌能够国际化。但他的基础不扎实,他没有审视在不同的环境应该做什么事情,可能太超前了,或者内部的基本功还不足以去做这个事情。

另外大公现在被处罚,这个公司客户中有多少家是拿过钱的,没人知道。现在其他机构把大公的项目接过来做了,评的级别和大公是一样的,大公拿了钱是这个级别,不拿钱的也是这个级别,那大公会承认自己错了吗?大公会说,我只是多了一份钱去支持我的事业,没有卖评级,你看现在是不是一样的级别。

投资人就崩溃了,评级还是没做好风险把控,现在抢大公的客户就变成新的竞争格局。现在这些公司如果是盲目的去抢,必然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大的抹黑。

商业模式:不是付费机制造成评级“扭曲”

再讲评级自身建设的问题,这是历史。中国评级业的产生是赋权认定,监管认定,中国的评级是1988年成立,远东算是第一家社会化的评级公司,后面人民银行自主设立一些公司,到最后社会化公司,经历了几个过程。

债券市场是1987年起步,《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出来了,当时一看国际发债要评级,中国也要评级,评什么?评风险。只知道评风险,但技术什么都没有,概念没有接轨。

在1993年《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出来以后,出了一大波的债券,最终觉得这个东西要社会化公司来做,所以新世纪、中诚信这些社会化的公司就出现了。到1997年,人民银行正式认定中诚信、大公等九家社会化公司是具有资格的评级机构。

我们是因为有债券市场,所以做了评级的一个安排。那么美国,有了债券市场,都不知道有风险,后来才有穆迪标普这些机构作为第三方,为投资人做了一些刊物的发表,做投资的服务。

穆迪(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1909年首创对铁路债券进行信用评级)先写了个出版物,铁路债券的一种手册,也不一定说他有多大的愿景和想法,就做了套指标的比对,让市场去看看这个东西,我们现在评级其实一样的。

当时市场上没有几家在做,后来在市场大萧条、金融危机的时候,投资人发现这几家公司所评估的债券,市场表现优于没有评过级的,他发挥了风险揭示的作用,解决了信息不对称。这几家不错,赋了准公权给他们,所以穆迪、标普有后来的发展,这个时候他们拿的是出版物的钱,投资人买他服务的钱。而后来渐渐变成拿发行人的钱了。

这是因为出现了新变化,就是传真机、复印机的出现,让传播的速度变成更快、更高效。如果再用出版物的方式,评级公司不能生存。随便复印一下,全市场都有,传真一下,全市场都知道,评级公司还有什么东西?服务一家等于全世界都知道了。到今天就更简单,为投资人服务,给投资人做业务、做的东西,全市场一个email就都知道了,一个微信全网都知道了。请问有啥意义?没有意义。

所以在技术革新的情况下,问发行人拿钱是最合适的。但是有一点:拿发行人的钱,服务的对象还是投资人。

大家现在都有争议,为什么评级公司是拿发行人的钱?付费机制造成评级公司扭曲,逻辑实际上是错误或者不准确。不是评级机构拿了钱就为谁服务,美国评级机构也是这样,为什么美国评级公司做,大众就信!本土评级机构做的评级,你们就不信!

所以付费机制,其实不在乎谁付费,最后都是发行人的钱,都是发行人付费。向投资人拿了钱,投资人是不是会把这块成本加在发行利率上面?任何机构拿的钱都是发行人的成本,也是会弥补收益的。

评级机构拿了钱,发行人代表投资人把钱给了,作为评级来讲,自身的立场要自己明白,是为投资人服务、为市场服务的,不是为某个给了我钱的机构服务,我可以说不,不是给了钱让做事情,我必须做,这是评级行业的初心。

当然,监管必须要介入。大公拿了钱,就出问题了。

投资人:挥之不去的刚兑信仰

提到投资人,X先生更是有一肚子话要说。

投资人的市场,成熟度太低,这是一个过程。原来因为无风险的监管政策,造成了投资人在市场博弈的时候,认为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在没有违约出现之前,所谓的“福禧事件”,一些案例最后都刚性兑付了,投资人就被养成了一个习惯,其实就是博傻的一种感觉。

博傻之后,所有债券都能兑付,投资者没有风险,也就不去关心债券究竟是何种评级,对评级真正的有效需求没有产生。都没有需求了,投资者自然也不会去关心评级是否公允。

这是投资人的不成熟。直到2014年,就是超日太阳能出现违约以后,投资人慢慢进入一种新的理性状态。开始说要建立内评,建立大的风险防范,同时开始挖人,评级公司一下子人才流失了,评级质量又往下掉了。

对投资人来讲,我认为他们的一些认知还在初期,叫做信仰。有信仰就是说明不成熟。信仰是什么?讲最极端的就是盲从了。比如,他们一直坚信政府平台和国企都是对的,坚信他们不会违约,有信仰。

那么还有一种极端的负信仰——民营企业不能买,有风险,所以绝对不碰,这是正信仰和负信仰。对国有企业是信仰,对民营企业叫负信仰。这个极端对整个市场是不利的。所以我说中国的债券市场,股市叫缺乏信心,债市叫缺乏信任,没有信任基础所以才会有信仰。

投资人会有这种认知,是因为在发展当中,投资人逐渐成熟,评级机构在往下走,所以造成了互相不认同,共识没有、信任没有。

评级应该在投资人非常成熟的时候,给予更大的支持,这才有一个提升,你应该告诉投资人怎么评出来,为什么没问题或有问题。

谈行业

行业比拼:规模至上

现在的评级机构为什么这么差?是因为前几年放水,放水目的是为了赶超,成为行业龙头。拼命放,放着放着突然发现不对、很难控制,质量不好的客户都进来了,这些客户进来今年的违约踩雷就多,这就是因果关系。以前过度放松、过度地盲从所带来的一些后果,就是评级市场变成这样一个环境了。

X先生接着表示,其实这些事情应该早点发现,但是监管早发现,整个行业就一定更规矩吗?远东评级被处罚的时候,这行业稍微规范了点。后来老板们又开始肆无忌惮,放水竞争走到今天,大公被处罚以后,可能后面几年又大概相对会行为规范一点。但是如果再有一些新的环境的变化,那又不是这个套路了。

可是评级要保护自己的声誉,保持中立,客观,公正这几个原则。美国的发展路径,是从投资人服务慢慢出来,经过市场的认同以后,认定这几家机构具备为市场服务、作为看门人的资格。2008年出了问题,也接受过相对的处罚。但他们基本的思维还是为投资人去做好服务,如果没有为投资人服务,出了问题最后面临的结局很难预料。但我们(本土评级行业)出身就是为市场服务的,是为发行方来服务的。所以拿了准公权,就拿发行人的钱,拿到钱以后,由于市场竞争,由于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不同行为准则,或者变化,造成评级机构没有什么发挥余地,突然拿了这么多钱,行为就变了。

而在行业的竞争当中,因为是被赋予公权,突然冒出来的这些评级机构,大家没那么了解你,市场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些评级机构谁好谁坏,不知道。竞争的手段是什么?就是要做规模,做首单,所谓的首单,这是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评级公司的手段。

许多公司宣传手册上都是做了多少个第一,因为第一说明公司牛,第一是怎么评出来的不谈;评的规模量大,做了多少个央企,做了多少行业龙头,这是规模好,也不谈怎么来的。基于这些认知,做了央企等公司,这就是好的评级公司。这背后的逻辑是用别人来证明自己,用首单来证明自己。

大家都知道首单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单也并不就是标准。但大家往往说市场上面规模大就是好,第一就是好,这就是行业龙头。最后造成评级都在抢怎么拿第一、怎么拿首单,这个竞争似乎慢慢就“变了味”。为了第一单,这个没做过,就评级免费、级别高一点。

远东出局以后,整个市场太平了一段时间,中诚信、新世纪、联合、大公四家机构大概还保持相对的稳定。

但后面的竞争开始慢慢激烈,抢客户的竞争、级别的竞争,然后是价格,服务其实已经放在后面了。服务讲的是和券商的沟通、和中介机构的沟通能力。沟通好了,多帮帮忙,多给业务,互相交换。在服务的好坏是行,也是基于级别、价格的合作关系。

竞争手段:调级为先

竞争到后面,就会有调级的发生,市场规模的变化。调级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是为了抢客户,抢客户就要放水。

第二是行业问题,为了抢客户给高评级,跟新客户同样的行业、同样地区、同类的企业原有客户,是不是要闹矛盾了?本来都是AA,新来了一个还不如原客户给了AA+,那没办法了,只能都调上去。如果当时说好,一个地区、同行业、同类客户全部AA,也没话说,问题是新客户不给AA+又不一定抢得到。

以前机构跟别人讲,不管给AA还是多少,你是这个行业里面最高的了,你认为值不值?值,那就可以了,不用AAA了,发行人心里面舒服。不要看中石油AAA,跟中石油怎么去比?

但是现在大家都是AAA,就会发现中石油是AAA,其他小公司也是AAA,就没有任何区分了。所以现在许多投资者把AAA里面排成6档,做AAA1、AAA2等来区分这个级别,自己再搞一些区分。

此外,还有级别的同质化,中诚信的AA和大公的AA没人去区分,都是AA。但背后是不同机构的风格和选择,他们的AA得出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以前没区分,现在也慢慢分了,投资人会对某家机构评的AA就自降一档,某某的AA+还不错,投资人慢慢在成熟、在区分。

调级还有第三种,就是真正意义上企业增资、扩股等。但还有一句话:评级是穿越周期,把一些主要的因素考虑进去,在多少幅度里面,可以调级;多少幅度没有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是,调级还是要有个尺度,即评级是对应债务的履约能力,是对债务的保障系数是多大,而不是单纯地讲“规模”,如果规模增加一点,评级就上调一点,后面整个行业变成1万亿了,加还是不加?级别已经到头了,没有天花板,这时有限的级别和无限的增量就产生了矛盾。

此外,规模越大,债务也可能越大,品质应该下降。调级应该基于债务的履约能力出发,看行业地位、竞争实力有没有被替换的可能性,有没有竞争难度越来越大、生存环境越来越糟糕,行业趋势是不是集中来分析发行人是不是值AAA或AA。但现在是一年一变化,比之前好一点,就可以提一级,最后就变成全部3A了。如果按规模来算,中国评级行业自己就把自己套到一个绝路上去了。

行业的竞争除了级别以外,还体现在价格上。

整个行业的价格,实际上单笔收入是在下降的。在交易商协会里面有行业的合规报告(信用评级业务开展及合规运行情况报告)可以参考,每家评级机构这几年的都有。把总收入除以他的承接业务量,完成业务量,单笔收入来看整个行业在往下走。

比如说前一年是二十五万一单,第二年算出来二十万。是不是这个价格在体现竞争?再算一算单位人均产出,单位每笔收入是不是在增加,自身纵向比较、同行横向比较,要是发现有一家同行一直处在比较低的价格,就是低价在扫客户。

评级分析师:难以应对“干预”

对于一个评级大公司的总裁级人物,X先生提到评级分析师时表示,评级项目的尽调、具体工作都是信评分析师做的,但他们在公司是最低的位置,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要求必须给评级。不能代表全部,只是说有这种情况。

中国的评级分析师,现在为什么处在弱势群体?

第一,没有做好培养。他的技能不够,出去和发行人、和其他机构对话的能力、技能水平差,没法讲出问题所在,就造成了水平的下降。水平降了以后没法对话,他的地位就不同了,别人会说,“兄弟,你不懂哎!”

第二,在公司里面,报告写得不好,在发行人企业那边访谈交流都不透彻,那在公司里接触内部评审和流程的时候,也变成了弱势群体。因为分析师讲不透,别人问题问过来,分析师都搞不清楚,那肯定又变成弱势群体了。

再加上如果有级别要求这些状况,上司压下来,你没法化解压力。老总们开个小会明示暗示。“这个评级给上去。”老板发话了,你还不照做?分析师的压力就来了。这个行业类似这种干预的事情还挺多,干预的人没出局,所以造成这个行业不会引去走正道。

而分析师的压力除了来自于有外部和客户,也来自自身能力不足和内部人员压迫,所以分析师的地位怎么会好?肯定处在底层。

发行人那边也一样,由于预评过了,预评就变成评级公司的底线了,这个压力前期就定了,预评都已经内部答应了级别,那还分析什么?企业怎么可能配合,跟分析师讲,“兄弟,你来了就是为评级来的,预评都搞定了,你还问一大堆问题干嘛呢?”

分析师也没有话语权,尽调不透彻、回来也说不清楚,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了,又变成评审不通过了。不通过老板说不行,我答应了评级、前面都搞好了,你们怎么可以不通过?来,干预!压力就是这样来的。

谈监管

内部治理:“一言堂”在评级机构司空见惯

当前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公司治理,内部管理。评级机构的公司治理太重要了,一言堂是在所有公司都会出现、尤其在民营企业里面又往往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评级公司管理层老板很突出,股东一股独大,只要是这种环境:管理层被一个团队垄断或者一个人垄断,那么这公司都搞不好,因为他的利益容易变化,战略目标容易发生变化。

而监管的重心,其实应该抓住公司内部治理这个核心。治理结构完善必须引入独立董事,上市公司的披露要求,以及股东的合理化,这是一个本质的改变。股权可能目前不能动,因为动就是利益问题,强制引进股东也不行,这是市场规则。但引入独立董事,加强公司治理的强监管,这是可行的。因为你不靠谱,可以做自己的一股独大,你有一个基础的能力可以影响评级结果,到最后评级对市场失效了。

治理结构的完善,才会带来真正的机构自身的健康发展,否则没用。我今天想去放水,就可以告诉所有人要放水,有大股东存在,评级老总们同意,就能做。所以治理结构,评级机构自身透明度的增加,引入外部的监督机制,或者独立董事,这是最合理的、合适的一种方式。

另外通过一种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让这些机构去改变思路。现在都考虑赚钱,有评级牌照,干好干坏反正也就这回事。如果这次大公不被罚,还是这回事,年年被骂,年年还是这样干。

监管每年在处罚,每人打一板子有什么用?没有新鲜血液进来改变、扭转这个行业,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当然,新的机构怎么进来,必须要严标准,不能像以前随随便便放一家进来,一放进来市场就乱套了。这些机构必须有一个良性的竞争,要靠声誉、靠客户。客户有两种,发行人、投资人,服务的提升,靠对市场的贡献来证明自己。比如发表一些更优秀的文章,做一些引领市场的事情。

监管:让新入局者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最近,大公被处罚了,得让一些更好的机构能进来,这些人进来应该要拿到投资人的认可。

首先是为市场提供了多少服务。比如说,公开评级做多少,主动评级做多少,主动评级是有好处的,例如,别的评级机构给发行人评了个AA,这是主动公开做的,一般会比较保守,市场也看到了,其他评级机构就不敢再给这个发行人AA+,前面的评级是AA,为什么你是AA+呢?这不打脸了嘛。

第二要让投资人认可你是可信赖的,最后监管通过投资人的认同,给你一张牌照。这是投资人赋权,这就回到美国的体系,投资人、市场认为你是可信的,他们给你一张牌照。原有的这些老机构,拿不到投资人牌照,得不到这些投资人认同,慢慢就会被市场边缘化。

这样的话,评级的市场角色定位才慢慢扭过来,看门人的角色能做好,监管也不用担心,也可以放出更多的高收益债券把市场给激活,因为评级客观公正的信任基础构建成功了,所以做任何事情,市场怎么玩法都能玩,创新什么都可以。

没有新鲜血液来告诉市场,可以变成新的玩法,那怎么能好?当然,新的机构怎么进来,必须要严标准,不能像以前随随便便放一家进来,一放进来市场就乱套了。新进入者可能为了要活下去,为了市场肯定要竞争。

但是市场不成熟,投资人看小公司业务不多,一般肯定不给这类公司业务。那么为了获得业务,小公司只能放水,拿这些级别去跟原有的评级机构去PK了。

所以建议监管调整,慢慢给一些政策,让新入局者多一些崭露头角的机会。投资人也不应该用所谓的规模多和少来衡量,这样这个市场就火起来了。

最后变成只有新鲜血液,或者规范的企业在玩,人家评出来就是A+,投资人认,市场也不要只认AA才行,A+也能买,投资人自己选择。最终不合格的机构会被市场淘汰,而不是被监管淘汰。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111462.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