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帛可(买)

  • 职业人才
  • 2024-04-05 18:00
  • 龙泉小编

代购、海淘买不停,对进口奢侈品的热爱从汉代就开始了!

帛可(买)

首先,能买到进口食品。黄瓜、胡麻、胡桃、胡葱、胡豆、胡萝卜……甭管水果还是蔬菜,凡是带“胡”字的,或者听起来就不像中国名字的,比如芫荽——也就是香菜、还有苜蓿、大蒜、石榴、葡萄、瀚海梨……等等等等,基本都是进口来的。

除了吃,考古学家从汉代墓葬里挖出不少当时的进口奢侈品,当然品种肯定跟现在差很多,那时大部分是装饰用品,比如玻璃。现代人用的吹制玻璃技术据说源自两河流域,到古罗马时代在西方已经比较普及了。反过来同时期咱们中国也有本土的玻璃制作技术,但到汉代之前的玻璃都和西方那种晶莹剔透的玻璃不一样。所以汉代那会儿,进口的西方玻璃自然物以稀为贵!

再比如琥珀。汉代琥珀大部分是进口货。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汉墓里还出土过相当数量的琥珀材质的狮形珠,顾名思义,就是狮子形状的琥珀珠子。这有意思在哪儿呢?

狮子原产地可不在中国,在非洲。所以很明显在汉代,不光进口琥珀,还进口狮子。两样进口的东西合起来,才能有狮形珠这种装饰品。其他再如玛瑙啊、水晶啊,都是汉代人“买买买”不停的。

帛可(买)

狮形琥珀

不过要说汉代受欢迎的高级进口奢侈品,其实是另外一样东西——香料。比如胡椒、丁香、迷迭香、安息香等外来香料,当时的贵族们买香料可比现在姑娘们买香水痴迷多了。

它们是拿来做熏香的。影视剧里古代文人要弹琴之前,一般都会说“沐浴、焚香”,然后这电视画面里头,古琴旁边案头准是摆一根点着的香,画面拍的对不对不好说,但意思是没错:就是古人对这香的喜欢。

中国古人,尤其是历朝历代的贵族阶层还有文人,都喜欢焚香或者说熏香文化。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大量西域的香料就加到了汉代贵族们的购物车里了。汉武帝本人特别痴迷这西域进口的异域香氛,不但自己喜好熏香,甚至还“开发”了香料的新用途——敬神。您看现在我们一说就是“烧香求神”,就是这种香料的香。可能您问了,那汉朝以前的人敬神不也是烧香么?诶,这烧香跟烧香还不一样~怎么说呢?商周以前虽然也是烧香,但烧的是香烟——就是点火的烟。求神的时候要祭祀,用宰杀的“牺牲”——就是猪牛羊这些,跟玉帛一起用柴火点燃,这么着来的香烟,所以早些时候烧香是烧香烟。而到了汉武帝,他是中国第一个开创用香料的香来敬神的皇帝,这时候起“烧香”烧的就是香料了。

还是说汉代,上层社会不仅流行烧香,还开始用来熏衣、熏被,这些在现代人也在做的事儿,在汉代就已经日常化了。大家都知道一种风气开始流行之后,慢慢就衍生出相应的文化,香就是个例子。甚至发展到宋代以后,焚香还跟插花、点茶、挂画合称“文人四雅”。插花咱们都知道,点茶就是比茶的色香味,挂画就是画悬挂卷轴的画作,焚香就是这燃烧的香料了。

受益的不光是中国人,当时的外国人也一样。那时在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就是中西双方的众多商人,再加上后来又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就把中国的丝织品、茶叶、漆器和铁器等等,出口到了西域、中亚、西亚、南亚, 甚至出口到了遥远的罗马帝国,另外,汉唐时期咱们领先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也因为这丝绸之路传播到国外。

问题来了,那时候做“外贸生意”用什么货币呢?就是两样硬通货:黄金和丝绸。《史记》里就说张骞出使西域时候,“赍[jī]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币帛就是丝绸,翻译过来就是说:带了大量的黄金和丝绸。《汉书》里也说过汉朝商人为了获得国外的珍宝,要“赍黄金杂缯[zēng]而往”。缯就是丝织品。所以简单描述就是,那时候在西亚、中亚、新疆这些地区,外国商人的罗马金币、波斯银币这些“外汇币种”,中国商人的丝绸和黄金,这几样就是当时的“国际通用货币”了。大家用这几样“通用货币”等价交换商品,比如茶叶、马匹、金银器等等……交换之后,金银外币在新疆这些地区内可以流通;而咱们换过去的丝绸,作为绝对抢手的奢侈品,再由波斯商人继续向欧洲人兜售,就这么接力到了罗马人那边……

帛可(买)

【p.s】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丝绸之路其实是误打误撞出来的!因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没错,但不是为了做生意,是为了打仗!历史上匈奴人一直最让汉人头疼的。所谓远交近攻,联合其他西域国家对抗匈奴就成了张骞的任务。所以历史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到达大月氏国和乌孙国。但估计张骞自己都没想到:军事外交任务没达成,开通贸易这个任务大大超额完成:不但影响了中国此后千年的对外贸易,连如今的咱们都要继续沿着“一带一路”延伸对外贸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112705.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