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做客朋友家,朋友儿子目前1岁多的样子,刚学会走路没多久,所以磕磕碰碰、摔倒等事也是在所难免。
一般来说,对于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孩子,别的家长看到孩子摔在地上都会去扶,可我这位朋友却告诉我说:“不要去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我问她:“你听到孩子在地上大哭,你不心疼吗?”
她说:“心疼啊,怎么会不心疼”
“那你怎么狠的下心?”我不是很理解她的做法。
她向我解释:“你看现在的新闻报道,那些孩子总是动不动就跳楼自杀,说到底还是心理太脆弱了,现在生活好了不像以前,这些孩子哪儿吃过什么苦?”
接着她还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她说:“一个没有遭遇过挫折的孩子就好比养在温室里的花,每天被人悉心照顾,没受过风吹日晒,一旦没有了舒服的温室,那它也就活不下去了。
作为父母哪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啊,只是你现在不对他狠一点,将来就会害了他。”
朋友一说起她的育儿心经满脸洋洋得意的样子,不仅如此,她还用心理学知识强化了她这套育儿方法,她声称她这是在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像我朋友这样的新手父母还在坚信所谓的“挫折教育”,诚然“心理韧性”是衡量一个人面对挫折时是否能快速克服,修复的重要指标,但是这种人为性的制造挫折真的能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悲剧进入我们的视线:
17岁男孩跳桥事件
9岁男孩打破玻璃后跳楼自杀
15岁小孩服药自杀
......
每当这些新闻事件被报道出来后,无一例外,总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评论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脆弱了,就是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缺少了挫折教育。
通过制造挫折来提高、锻炼孩子心理韧性,这听起来好像是有那么点道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这狗施加难受的电击,而狗被关在笼子里无法逃脱也就只好每次都硬抗。
经过多次这样反复的电击,后来在蜂音器响起,准备给狗电击前,塞里格曼把笼门打开,可是此时的狗不但不逃跑,反而还没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
这一现象赛里格曼把他称作:“习得性无助”,也即因多次重复的失败或惩罚造成听任摆布的行为。
推广到孩子身上,我们都以为多给予孩子一些挫折,孩子就会越好的面对甚至是克服挫折,但真实的结果却是,孩子并没有以此变的更耐挫,相反会感到深深的绝望与无助。
我相信我的那个朋友决不是不爱孩子之人,相反,她孩子还那么小她就开始为孩子将来能成为优秀出色的人做准备和铺垫,这恰恰说明了她十分爱孩子。
只是她和很多新手父母一样,焦虑感实在是太重了,且又极易被一时流行的育儿方法所误导。
如果说我朋友从孩子1岁多就开始进行挫折教育,这只是一个极小的缩影话,那么这折射出来的是我们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进行着“超前教育”。
什么延迟满足呀,情绪管理,甚至乎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会提前给孩子教授小学知识,还美其名曰:快人一步,赢在起跑线。
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对“快一步”这句话有个执念,认为只要比别人快一步,就抢占了先机,抢占了先机就会永远第一下去。
于是就出现了像我朋友这样的父母,孩子还小时就希望他能拥有坚韧抗挫的品质、良好的情绪管理、懂得延迟满足,甚至早一点会识字,早一点会做算术题......
这些美好的愿景,为人父母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同样也不应该忘记儿童发展是具备阶段性的,那些我们以为的“超前教育”也许并不“超前”。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他选取的被试是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生子A和B。格赛尔先让A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实验,而B则不进行训练,六周过后,孩子A爬5级梯花了26秒,孩子B用了45秒。
但是从第七周开始,格赛尔对B开始进行为期两周的训练,结果却发现孩子B只花了10秒就爬上了5级梯,反而远超过了孩子A。
这个实验很好的告诉了我们,教育一定要尊重孩子自身的实际水平。
很多像我们家长所渴望给孩子培养的如抗挫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延迟满足能力等其实都无需刻意去训练,事实上这些能力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的增强,也即情绪崩盘的情况会自然减少,耐得住性子的时长会增加,抗挫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相反,如果我们不符合儿童发展需求,非要在不符合他们的阶段人为的训练这些能力,只会削弱孩子的生命力,阉割掉他们待以萌芽的好奇心、探索力以及最初的学习欲望等。
什么才是一个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代表卡伦·霍妮多次强调儿童安全感的重要性。他说一旦一个孩子安全感匮乏,就必然会引发“焦虑”与“敌意”。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一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些看似有效的超前教育,其实不过是单独拎出来的行为强化法,这些育儿方法的本质还是没有逃脱行为主义代表华生的影子。
很多人只知道华生那句经典的话:“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医生、律师,甚至盗贼和乞丐。”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的是,在他这种冷漠的养育方式下,他的孩子自杀的自杀,抑郁的抑郁。
在心理学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比起孩子能力的培养,安全感其实更重要。而安全感来自哪儿呢?来源于孩子的养育者。
三岁以前,妈妈的存在就是孩子最好的容器,这个容器要承接得住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敌意,甚至孩子的攻击,并且承受之后还依然能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爱孩子。
而在这一系列体验下,会让孩子感受到的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是充满爱的,世界与我之间的关系是良性的。
这一感受也会直接形成孩子最原始的动力,是孩子日后面对挫折,困难真正能抵挡克服的基石。
最后分享一则在朋友圈看到的小故事:
爸,水深么
不深,刚过膝盖
爸,我要不是鼻子长点,可能今天就交代在这儿了!
对于家长来说没什么的事,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难题。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用成年的标准去衡量孩子
说不定你小时候还不如他,只是你忘了罢了!
慢一点,耐心一点,陪孩子长大!
(原创文章,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