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 职业人才
  • 2024-04-13 06:01
  • 龙泉小编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引言

1993年3月31日下午7时左右,一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手中提着密码箱,从一辆小轿车中出来,朝着北京首都机场入口处走去。

机场工作人员一边检查证件,一边说:“这是你的身份证吗?”仔细看了看,工作人员说:“你这个身份证是假的。”这个中年男子的神情流露出一丝慌张,支支吾吾地说:“这不可能啊?”

机场工作人员厉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这个男子说:“沈太福,我叫沈太福。”工作人员愣了愣,很快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他就是沈太福,超级巨骗沈太福。

提起沈太福这个人,也许不太熟悉。但一说起他创办的长城公司,在当时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短短几个月内,这个公司筹集了10亿的社会资金,名噪一时,掀起了一阵“长征旋风”。

沈太福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在短短时间内一跃成为风云人物,却又迅速成为人们唾弃的“巨骗”呢?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01 沈太福辞去工作,第一批下海

身高不到一米六的沈太福,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从小,他就喜欢发明创造。高中毕业后,他考入长春水利电力学校读书。步入社会后,他来到吉林省某水库工程局工作。

在机关里,沈太福每天没有什么事干,只是看看报纸、喝喝茶,可沈太福是那种不太安分胆子又不小的人,稍有风吹草动便想大大地“折腾”那么几番。久而久之,他便厌倦了水库工程局那种“平庸”的生活。

1984年,中国正处于第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社会发生巨变的转折时期。就在神州大地“公司热”方兴未艾之际,在那个“人人都是总经理,个个都想当歌星”的时候,沈太福也坐不住了!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他看着一个又一个普通穷光蛋,在一夜之间变成万元户。沈太福心想:他们都能办公司,赚大钱,我为什么不行呢?

既然敢想就要做,不满30岁的沈太福很快将自己的辞职报告交到主任的办公室上。就在沈太福辞职的同时,他的妻子也紧跟着辞职了。就这样,他们成为了改革开放第一批下海“吃螃蟹”的人。

辞职后沈太福可谓是野心勃勃,做生意需要资金和本钱,他却没有这些。沈太福和妻子经过深思熟虑后,成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长春长城科技集团公司。从此,“长城”便与沈太福连在一起了。

按理说,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有了自己的公司,便有了自己的一方用武之地,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纵横驰骋的舞台,可以大干一番了。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可这家科技公司的发展,并没有沈太福想象得那么顺利。虽然科技信息领域前景很好,但是在吉林长春,这个行业同其他公司相比,并非有什么特殊之处。

虽然这次创业没赚钱,但沈太福从中吸取了教训和经验。科技公司行不通,他便决定另辟蹊径。很快,他承包了一个即将倒闭的街道小厂,试图希望在这块试验田上找到自己的一条致富之路。

经营不到一年,沈太福很快便取得了一些成绩。他承包的这个街道小厂很快出现活力,效益大大提高,盈利金额为47万。从企业从亏损到盈利,沈太福心中也添了信心和勇气。

第二年,沈太福便投入了一些资金,聘请了几个科技人员开发研制新产品。不久,他们便研制成功了新产品双色水位计。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这个新产品一经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很快就赢得广大商家的青睐,甚至交通部、机电部、商业部、劳动部等国家主管部门向全国推广。仅仅在1986年,双色水位计的产值便高达两千多万元。

原本,沈太福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企业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他也会成为名声显赫的企业家,实现自己发家致富的梦想。但沈太福此时的野心开始膨胀起来,竟放弃已经取得明显效益的事业,成立了长春市长城公司。

用沈太福本人的话来说,他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挣大钱。只可惜,沈太福没把经营放在心上,干了两年没什么效益,失去了自己往日的辉煌。

02 走投无路来北京,重新看到机遇

这时候的沈太福觉得自己没法再在长春混下去,只能开始寻找自己的新天地,将目光投向了北京。于是,沈太福迈出了他冒险之路上的第二步。

到北京干什么呢?沈太福在长春经营科技公司时就坚信,科技这一行有利可图。1989年,沈太福离开长春、闯入京城,来到了中关村。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图|上世纪中关村

经过沈太福的四处游说和联络,他找了几个人,凑了30万元资金,注册了另一家集体性质的公司。不久,公司林立的中关村一条街上,多了一块“北京长城科技公司”的招牌。

就这样,沈太福以更大的野心和机谋坚起了又一杆旗,踏上了一条冒险的不归之路。既然扯起了旗号,那干什么呢?

某天,沈太福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条简讯:一种新型电机正在抓紧研制,不久便可以问世。对科技有研究的沈太福,嗅出了这条信息包含的重要价值。如果中国能在电机方面有所突破,一定会带来巨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经过多方打听,沈太福查出了这个科研人员是屈维谦,找到了他的家庭住址。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屈维谦原本是辽宁省阜新矿务局的一名普通工程师,1984年研制出了“逆变型无整流子三项换向器电动机”,还作为职务技术成果向中国专利局申报了发明专利。

但由于没在规定时间内补交维持费,这项申请被视为撤回,丧失了申请专利的条件。可屈维谦不甘心没有结果,便从辽西煤城来到北京寻求机遇。幸运的是,沈太福看中了这项专利,两人一拍即合。

1990年6月,沈太福聘请屈维谦为长城公司总工程师,并给他配备豪华桥车、高级公寓,月薪2000元。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是非常高的待遇了,但屈维谦付出的代价便是将专利卖给沈太福。

沈太福用较低的价钱将专利买了下来,还把这个专利权记到了他和他的妻子的名下。从此,沈太福便开始了所谓的“电机开发”之路。

在专利权正式通过之前,善于打政治牌的沈太福已经通过种种运作,获得地方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推广长城系列调速电机。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就在他申请专利的同时,胃口极大的沈太福便利用开发专利的名义,用不正常的手段向海淀区一家银行贷款5000万。此后,他借助各种关系,获得一笔又一笔贷款。

一时间,长城调速电机的名字便响彻国内。技术和资本同时具备,再加上政策支持。如果好好干下去,沈太福很有可能会成为机电产业的枭雄,可结果并非这样。一直到1992年5月,沈太福不仅没有在技术开发上有了进展,反而债台高筑。

与此同时,技术发明者屈维谦和沈太福之间的关系也出现裂痕,矛盾日益尖锐。1991年9月,屈维谦的研制工作不顺利被沈太福降职。两人大吵一架后,屈维谦离开了长城公司。

03 绝境之下,沈太福走上集资之路

此时的沈太福,再一次走到了绝境。沈太福虽然不是机电专家,但他善于变通,人脉广泛。灵机一动后,他重新申请了专利,并将其改名为“内反馈可控硅串级调速器”。

1992年3月25日,沈太福的这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局的批准。但这时的他已经债台盖住,继续制造新的利好信息敲开银行贷款的大门。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沈太福便作出一个决定:向机械电子部提出申请,尽快召开调速电机的部级会议。长城公司的员工日夜准备了各种文件,将沈太福在银行的全部存款取出来,东借西讨筹集了16万。

1992年5月28日,沈太福在北京钓鱼台宾馆召开了部级鉴定会,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部级鉴定证书。

拿着这个部级鉴定证书,沈太福天真以为银行会继续给他贷款。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银行表示:在欠款还未还清的情况下,绝不会再借一分钱。

偶然间,沈太福从一本关于“如何发财”的书本中看到一个故事:外国一个经销商因经营不善导致巨大的亏损,债主整天向他要钱。在无奈之下,他想出一个办法:向人借高利贷,用后债还前债。这个经销商用这笔资金迅速发展业务,不仅度过了难关,还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这个故事对沈太福的刺激很大,他今后的所作所为都和这个故事脱不了干系。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从政策上说,沈太福这样的人和他的长城公司是无法获得集资权的。此时,一个专家为他提供了妙计:可以以发展节能电机为名,和投资者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和社会集资。

沈太福便重金雇佣了几个学者帮他起草“技术开发合同书”,很快便炮制出了一份上万字洋洋洒洒的“技术开发合同书”。

合同书规定: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和长城公司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投资金额3000元起,上不封顶。此外,合同还承诺:投资人随时随地都能提取自己的资金,投资回报相当可观。

长城公司还承诺:按照季度支付补偿费,每年的补偿率达24%,要比当时银行的储蓄利率高出一倍多。

1992年,“技术开发合同”年息高达24%,这种诱惑正巧迎合了当时百姓们的心里。从这年6月2日开始,沈太福的集资游戏开始渐入佳境。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很快,海南百姓看到了集资广告,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短短20天内,沈太福便成功集资到2000万元。

沈太福在海南集资成功的案例,让他尝到了甜头,他马上决定:将发行债券的工作推到全国。紧接着,全国17个大城市便开始了更大规模的集资活动。

截止到1993年2月,全国大约有10万人卷进来。不到半年时间,长城公司的集资金额便高达10亿多人民币,尤其以北京集资金额最多,超过了两亿人民币。

拿到这笔钱沈太福,首先做的一件事:便是马上用这些投资者的钱,还清了银行数千万元的欠款。

之后,长城公司发展到20多个分公司和100多个分支机构,雇佣3000多名职员,主要业务是“炒新闻、登广告、募资金”。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04 集资狂潮渐渐遭到抵制

长城公司之所以能风靡大江南北,和媒体的鼓吹也有关系。《科技日报》先后发表了“用高科技和我们百年不懈的改革开放筑起新的长城”“20天集资2000万”“为了千百万父老兄弟”等相关报道,不遗余力为长城公司鼓吹。

在广泛施加影响力的同时,沈太福经过孙怀兴的引荐下,结识了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李效时。而李效时对于长城公司的项目深信不疑,在一些重大场合下作出的积极评价,具有明显的说服力和宣传效果。

此外,沈太福还在人际公关上下了不小工夫,先后聘请了160多个曾在司局的工作人员担任公司高级顾问,企图构建一张大大的官商关系网。

不过,但是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对沈太福的集资模式表示由衷赞赏,其中包括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图|费孝通

但并非所有人都被沈太福的骗局蒙住了。北京有一家名为海淀永航技术开发公司的小公司,一开始便认定这是一场骗局,尽全力进行了抗争和抵制,而这家公司也是屈维谦之后去的那家公司。

1992年,《民主与法制》这份报纸刊登了声明并指出:《内反馈式串级调速电动机》与《逆变型无整流子三项换向器电动机》的技术和原理完全相同,发明人从未将任何授权作为专利技术向社会公开转让。

此时沈太福的集资活动只有8000万左右,如果这篇声明能让人们的头脑清醒一些,这场骗局或许能及时制止。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篇声明在一片赞美声中瞬时被淹没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长城公司在某些地方遭到了抵制。沈太福将目光投到东莞市,并于1992年在东莞注册成立东莞长城科技产业分公司,并广泛展开宣传攻势。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图|上世纪东莞

但东莞长城公司的负责人清楚,他们设计的一切没有金融部门开绿灯,没有披上合法的外衣,一切都会变成泡影。

而东莞市人民银行已经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当地银行行长吴焕成说:“在东莞搞社会集资,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经当地人民银行审查批准。你们这样做表面上是技术合作,实际上是高利率集资,我们坚决反对。”

在东莞遭到抵制的同时,沈太福的计划还在大连等地先后遭到抵制,他的很多战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993年,《中国青年报》揭露了长城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一时间,引发了极大轰动,数字万级的投资者涌入长城公司,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

为了稳定投资者,沈太福在慌忙之中制订计划说:要想办法打通关系,不惜一切代价搞到一份能证明长城公司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资信证明!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在收取了10万元验资费后,中诚会计师事务所仅仅用四小时便出具了一份审验报告。按照相关部门规定,这份文件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因此,沈太福便赶紧让手下人广为散发,到处宣传扩大影响力。而原本要求退资的群众看到这份报告,便相信了长城公司的实力,纷纷撤出退资。

05 国家直接干预,结局如何

眼看着大笔大笔钱打入公司账户,沈太福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开始侵吞集资款。而沈太福的妻子则掌握着公司的财政大权,随时能从各大公司提取资金,任其挥霍。

随着长城公司集资规模的膨胀,中央相关部门也发觉了沈太福的非法集资活动。长城公司集资活动仅仅是1993年金融秩序失序的冰山一角,直接给国家带来了重大影响:出现一个缺乏制度可控的体外金融流通权。

长城公司开始集资九个月后,中央政府决定整顿金融秩序。时任副总理朱镕基亲自下令:马上终止长城公司的集资活动。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1993年3月6日晚上,沈太福正在举办集资超过10亿元酒会时,突然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的《关于北京长城机电产业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乱集资问题的通报》。

这份通报指出:长城公司实际上是在变相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用途不明,投资风险大,发行数额远远超过资产净值,担保形同虚设,投资者利益难以保障,并要求公司限期清退所筹集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的这个《通报》,无疑相当于当头棒喝。如果沈太福积极配合中央,也许还有别的可能,但他却选择继续散步谣言,欺骗要求退资的集资者们。

3月29日,沈太福选择起诉中国人民银行,状告中央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并要求索赔1亿元。

1993年3月29日,沈太福在北京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并声称:“国家科委和人民银行总行的步调不一致,婆家和娘家之间有矛盾,却让自己这个民办企业吃亏。”此外,他还宣布:投资者的年利息从24%提高到48%。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图|时任副总理朱镕基

1993年3月31日上午,沈太福再次召开了中外记者会,声称因为政府干涉,长城公司已经很难继续经营下去,要向国外拍卖。

但沈太福心里清楚:中国人民银行的声明,已经为他的集资行动画上句号,早早便购买了当天的机票,想要逃之夭夭。

当天下午,沈太福在首都机场被捕,也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他无不沮丧的感慨:“这下完了,彻底完了。”

在国务院的直接干预下,各地组成了20多个清查组。经过半年多的清查清退,长城公司集资案的投资者一共拿到70%的本金,清退款比率达到90%以上,大部分消费者表示满意。

1994年4月,法院正式宣判:沈太福因犯行贿罪和贪污罪,被判处死刑,其余作案人员被判处死刑。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图|沈太福

自此,长城公司不复存在,但这起诈骗案突出反映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国家官员的腐败;二是法律的不健全。

从其诈骗过程看,钱能通神的确在某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上得到了应验。使沈太福的技术水平并没有过关的电机通过了部级鉴定会,并使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我们新闻界的某些报刊对此“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不断从舆论上为骗子以声援。

当善良的人们从其信赖的被称之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上读到那一篇篇充满火热的的报道时能不上当受骗么?

同时,沈太福的所作所为,也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法制不健全,使沈太福一类人有可乘之机。据说,在查处长城公司的过程中,检察官们时刻都面临着法律的困惑,遇到法律不健全,甚至是无法可依的局面。

长城机电(长城公司仅用九个月集资10多亿)

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法制健全的经济,必须有可靠的健全的法律来保证。但是,由于法律不够细致,过于宽泛,使得一些本来能够通过法律解决的问题变成老大难,无奈之中只得依靠行政手段予以解决。

我们可以肯定说,法制越健全,类似长城公司这样祸国殃民的事情就会越少,老百姓受骗上当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114353.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