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品牌的美誉度之所以受损,从根本上讲还是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对我国核心企业进行芯片封锁和芯片制裁的背景下,国人对个别历史悠久的所谓"高科技企业"的"怒其不争"的情绪发泄结果。
但我们也不经要问:中国台湾都能出一个"台积电",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类似的企业呢?
尤其是从企业成立的时间轴上看,台积电1987年成立,联想1984年成立,四通1984年成立,长城电脑1987年成立,1988年成立……
难道是我们国家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吗?
项立刚先生在他的文章里给出了一个视角的解读:
但我个人觉得,这个"理由"还不足以全面说明我们在芯片产业上落后台湾的必然性。或者在我看来,我们在芯片产业上落后台湾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综合的结果。
也许广大网友并不清楚,其实台湾最早涉足"芯片产业"的根本不是"台积电,而是"联发科"的前身"台湾联华电子"。当时简称"联电",成立于1980年。这是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公司,真正的开山鼻祖。
"联电"比"台积电"早成立7成,同样在台湾,还有一定的所谓"政府背景",不一样没做成行业老大。所以要承认"台积电"成功的偶然性。
我综合资料得出的结论如下:
张忠谋这样既懂技术,又长期从事过科技企业管理的高级人才,我们当时没有。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简历:
1949年,18岁的张忠谋进入美国哈佛大学,1950年,张忠谋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专攻机械工程。195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硕士学位。1955年,24岁的张忠谋就职于波士顿附近的一家电器公司Sylva-nia半导体部门工程师,踏入半导体业。
1958年,27岁的张忠谋来到德州,进入德州仪器,为德州仪器第一个中国员工。当时德州仪器年营业额不到1亿美元。1964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系博士学位,并重回德州仪器。
1965年,升任集成电路部门总经理。1972年,先后就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是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
1985年,辞去在美国的高薪职位返回中国台湾,受台湾方面邀请出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为台湾半导体业的崛起和产业升级贡献卓著。1987年,张忠谋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创建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并迅速发展为台湾半导体业的领头羊。
就拿现在讨论得沸反盈天的倪光南院士和柳传志来说,倪光南院士懂技术,但是不懂管理和技术的产业化;柳传志先生的管理可能还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成长的。类似的情况在同期国内的其他所谓高科技企业表现亦很明显。
不过在这里我也有一个疑问:在中科院里真正搞半导体的,搞芯片研发的应该是"中科院的"微电子研究所"吧?而不是计算机所才对吧?也不知道为什么倪光南先生一心搞"芯片",为什么却进了计算机所。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就确定了以科技产业为核心的政策,扶持了众多科技公司,威盛电子、联电、富士康均在此期间成立。
而我们国内,1980-2000 年间,主要通过成立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908 工程、909 工程等政策,这期间主要是开始建立国内的晶圆生产线。但是对芯片的认识上,整体还有不足。
即使是今天,我们还有广大网友把"联想"这样的企业当成"半导体企业"。认为联想没有自己搞出"芯片"就是联想管理团队的原罪。
要查历史,国内最早的"半导体企业"应该是"1988年9月的"上海贝岭公司",1998年9月改制上市,是中国微电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是我国微电子行业的一家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大型骨干企业,当年成立的目的还是为"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配套提供通信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国内最早的IC制造业元老朱贻玮先生,曾不无痛苦地回忆:
“中国IC起步并不晚,1965年底13所在国内第一家鉴定了DTL型双极型集成电路,跟世界上发明IC只有7年距离。”朱贻玮说,“但发展30多年之后,中国IC产业在科研、技术水平上与世界水平有15年左右的差距,在工业生产上则有20年以上的差距。”
“我国多次五年规划IC自给率要达到30%,乃至50%的目标始终达不到,为什么?”朱贻玮在他的二十问中提出。“政府未能一贯地制定、执行对IC产业的优惠政策。而计划经济下产生的国有IC企业,难以适应高风险、高投入、高竞争的IC行业特有的快速发展。”这是中国IC产业为什么从“爷爷辈”走到“孙子辈”的原因之一。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和投入的角度,其实我们国家在半导体和芯片领域从来没有落后过,问题更多出在执行层面。
此后加上"汉芯骗局"和"方舟败局"的影响,2010年前中国"芯片产业"一地鸡毛!
中国芯片产业之殇,原因众多。网上分析的文章也非常多。广大网友还是要理性去看当下的一些实际问题。
包括华为今天的成功,是不是可持续的成功?是不是可复制的成功?这才很多年前都曾有过很深入的讨论。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企业,都成为我们想要的"英雄"!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知耻而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