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所处的中部城市,知名企业不多。一些本地知名企业也只能吸收少部分就业。外企、国内知名企业等,大多只在这里设销售分公司、办事处,负责区域的市场开发和销售工作,甚至是采取代理销售的模式。
所以大部分人找工作,只能在一些不知名的中小型企业。也正因为大企业少,所以整个就业环境不是那么好,缺乏一批大企业对整个市场起到规范化的引领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用人规范化水平,相比经济发达城市,可以说是相差甚远。
因此在找工作时,更充分的了解公司背景及各项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都是通过公司自己的介绍,或者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公司信息,但是很多小公司,在网上公开的信息很少。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介绍几个网站,可以更透彻的查询企业基本信息。很多做企业服务的都会通过它们来了解企业。
分享三个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大的企业数据平台,它们主要提供企业公示数据、征信数据等信息的收集及整理,为检索企业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它们分别是:启信宝、企查查、天眼查(后文统称第三方网站)。排名完全不分先后,为什么同时给三个?因为笔者要排除给某家做广告的嫌疑,且认为他们属于同类网站,使用起来差别不大,只是页面版式会有不同,喜欢用哪个看个人感受。接下来也会为大家解释他们的信息来自哪些官方网站,不少信息大家也可以直接通过国家官方信息公示网站查询,但是不同信息会有不同官网,不如直接通过第三方平台更方便。
那么通过这些网站可以查询到哪些信息?又有哪些意义呢?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
包括工商基本信息、股东信息、经营范围、工商变更信息、主要任职人员、企业分支机构、行政处罚、企业年报等等多项信息。这些信息的来源来自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该网站属于国家官方的公示网站,但是有时候官网打开速度比较慢。所以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浏览器收藏一个第三方网站,以及官方的网站。
这是通过第三方网站截图的微软中国的企业基本信息,大家可以看到相关信息,更新日期及信息来源。
这是通过官方网站查询到的信息,其实在基本信息的查询上并无差别。可以根据个人使用习惯来使用。
如果遇到第三方网站更新不及时的,还查不到一些最新注册的公司,大家可以直接通过企业信用官网查询。
第三方网站比较便利的一点就是,可以看到企业法人或股东的对外出资、关联企业情况,如法人股东名下的其他企业及入股企业,对于信息的关联、链接性是它们的优势。而且几家第三方网站都支持通过人名搜索。有时候我们看关联信息,可能非VIP不能展示,那么我可以通过人名搜索,限定区域后,加上自己的判断,基本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了。
第三方网站不仅可以通过企业名称查询,还可以通过人名、商品名、商标名等等来反向搜索
成立日期,有些企业号称已经经营十多年,实际成立至今才三四年,可能夸张到把老板听说该行业的时间都算进去了。适当扩大属人之常情,放水太多,各位看官自行判断。当然有的公司可能是收购变更的,在企业变更记录里都可以查询到。
注册资本,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到企业注册资本数,以及是否实缴出资。这方面信息并不能用来一对一的严格说明某种情况,还要看企业类型等等方面,但是要清楚一点,很多准入门槛高的行业,以及企业在做招投标的时候,或者一些订单金额很大的客户寻求合作的时候,都会对注册资本及是否实缴出资有一定的要求。
其他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也可以下方留言。
第三方网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各类相关信息的聚合
这方面信息可以看到企业在经营中的一些情况。
社保人数、工资分布。这两部分信息还是来自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的企业年报,大家通过官网滑到页面最底部也能看到年报。一般公司不会公示工资,但是会公示社保人数,不过这个信息比较滞后,因为年报都是上一个年度的。或许有的小公司会找人事代理公司来代缴社保,仅供参考。
司法涉诉等。法治社会,民事诉讼很常见,也会越来越多。大家要关注的是有关劳动争议方面的诉讼审判,大家通过第三方网站直接点开查看判决文书的标题就能分辨,判决书来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开庭公告来自于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以及被执行人信息,一般非VIP不可查看,但是通过点击法人、股东姓名链接,可以看到该人是否存在自身风险,一般企业的自身风险可能在一些民事诉讼方面,正常小的诉讼都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如果个人有自身风险,一般是法院判决后被执行,或者失信被执行,失信被执行属于强制执行后被执行人仍未能履行法定责任,被列为失信限制高消费的。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判决文书中涉及劳动争议的,这是和劳动者息息相关的,笔者认为,找工作的时候应关注哪些类型的呢?比如现在查询到的,微软和某前员工近期审理结束的一个劳动争议案件,属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竞业限制协议,限制该员工一年内在中国不得进入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工作,并且企业向员工支付了70余万元的竞业限制补偿金,但该员工未履行约定被企业起诉,判决归还补偿金并支付120万违约金。这种属于员工违约的情况。
另外情况,比如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各类补偿金核算不一致原则上也能理解。但是,如果企业恶意拖欠员工工资、或拒绝向离职员工支付工资,甚至拒绝承认劳动关系,多次催要都拒绝支付,被起诉的,笔者认为属于极端恶劣的情况。笔者认为工资不同于补偿、赔偿等等这些可能存在是不是应当支付、支付多少的项目,工资本身属于劳动者劳动后的所得,该不该支付不是一目了然吗?而且工资拖欠,肯定是经本人多次催要,甚至劳动监察的介入,或者经过了劳动仲裁的调解、裁决后(劳动仲裁的裁决目前是不公示的),但企业仍然拒绝支付,才会被诉讼至法院,法院判决后才有判决文书的公示。况且很多员工遇到了金额较小的情况,碍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根本不会仲裁和诉讼,而且在实践中,10万以下的劳动争议,一般都会在劳动仲裁的调解或裁决后,达成一致(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条件,所以一般小的案件都会在仲裁那一步结束)。所以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俗话说当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说明这里至少隐藏着200只。
所以笔者认为,看到企业与员工有劳动争议诉讼不可怕,可怕的是类型,因此还是要根据判决内容来客观判断。
如果你之前不了解相关的信息,那么看了本文之后是不是有所了解呢?
关注我,有关劳动权益方面的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后续会持续给大家分享更多关于工作方面的干货知识。#川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