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在线教育机构,去年疫情原因我所在的行业迎来了一波业绩小爆发,今年年初老板更是定下快速发展的市场策略,我们人力资源部也是铆足干劲大规模招聘,在拼命加班的情况下成绩斐然,上半年入职近百人。可是最近突然政策变动,国家加大对教育的监管力度,导致我们行业业务量萎缩大半,我们的工作也从招人变为裁员。面对之前辛辛苦苦招来的人员又被送走,不难受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来聊一聊,你有遇到过这种行业动荡么?身为HR应如何做好自身工作调整?往后又该如何根据市场政策等外因来提前规划自己的工作?
看到整个案例的内容,我想整个事态的发展已经比较清晰了,公司偶然间抓住了一个机会,然后人力的伙伴拼命加班,帮助公司实现整体战略目标,现在政策不好了,公司开始过河拆桥,不让自己成本过高导致利润过低。甚至出现亏损。这样的事情好像每天都在企业内上演,一个政策的出台就标志着公司一个时代的结束。请问这样的问题一直出现,公司是否有责任?那么这个责任的成本谁应该来承担?是新进员工吗?还是公司?
还记得2018年的时候,一个好友接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这家公司他面试后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薪资待遇开的也挺好,最重要的是公司允许每周五下午半天给员工时间用来学习提升,当时见过老板以后,这件事情就这么敲定下来了,接到offer后,老板亲自和她对接,催促其尽快办理离职到公司上班。朋友风风火火的办理完离职后,和新东家约定了上班时间后,按照约定来到公司,到公司后,老板在开会,等待了大概30分钟以后,见到了老板,老板对朋友说,因为新税法的实施关系,对公司的业务会造成一定影响,问朋友能否接受减薪的决定,由原来谈妥的薪资下降30%,等公司效益好了以后,公司再给恢复其原来协商好的待遇,因为政策问题,公司现在也面临着有一批人员需要辞退,她来了以后需要帮助公司进行人员减员的工作。朋友当时就懵了,原来的抱负、理想在这个时候全部化为泡影,不知道应该接受还是拒绝,接受这个工作,工资还没有原来高。不接受吧,这个季节找工作也非常难。于是这件事情就如鲠在喉,一时之间难以取舍。对方老板看到朋友这么为难,不断强调,自己多么的大气,肯定会等业务上涨的时候恢复其待遇的,甚至连当时的损失也会补齐。朋友想了下,还是决定,当天要回家商议,晚上再给答复。晚上商议后,还是决定先暂时委屈一下再说。给回复后,第二天到公司报道,结果老板凉了她大概一个小时,朋友觉得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从这家公司离开,回到家,给自己放了个暑假,直到9月份才找到新工作。中间耽误了大概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
就这件事情,我想请问,公司这样的做法是否也有违邀约的规则?朋友没有直接告这家公司我觉得已经是不错了,因为你的邀约,一直催促导致朋友原来的工作被丢失,来了以后,公司又直接杀个价。晾着新入职员工,这些难道应该是劳动者承担风险损失吗?
案例中的公司也是一样,公司自己的市场部门没有做好市场预测,公司的决策层出现了问题,难道这些都是需要人力资源部善后,劳动者买单吗?从案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公司因为这个政策的出台,导致了多大的损失,也没有看到要清理掉这批人,公司给了多少的赔付。0成本招聘?0成本清人?人力部门是干这些工作的吗?目前的人才市场招聘合适的人员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半年时间招聘到那么多的人,想想也知道人力为这件事情付出了多少,换回来的可能就是老板决策的一句,业务吃紧,效益不好,成本过高,帮忙裁员。谢谢。
预测公司业绩跟政策走向这件事情,人力不是专业的,公司的市场部是专业的,市场部应该预测在先,你们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你们需要去研读行业发展,预测行业饱和度,预测行业治理层可能会出哪些政策文件,大家开会探讨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没预测,人力背锅。没预测对,人力背锅。人员清理速度慢,人力背锅。人力在这个企业存在的角色是非常多的,既是打工者,也是决策执行者。
在这件事情里,为什么没有看到被裁员的部门老大出来帮助做这件事情?因为大家都怕得罪人,然后都让人力出来顶着吗?
我想人力至少应该要找公司要一些政策,以免大家联合起来把公司告上仲裁,首先有一定的补偿,不管是多少钱,起码得有这个东西。第二,这件事情不要人力自己处理,要成立处理的临时小组,接受培训,跟被裁人员如何沟通争取谅解。第三,被裁以后,是否不要立刻离开,稍微给一个过渡期,可能是一周,可能诗两周,工资照发,员工有需要找工作的意愿可以不来公司,出去找工作。第四,开全体大会,公布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让在职的人员能够安心,不要心存紧张和芥蒂,以免里应外合共通对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