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猎聘网招聘app下载(央视315晚会曝光智联招聘)

  • 职业人才
  • 2023-03-31 20:00
  • 龙泉小编

3月15日晚8点,以“提振消费、从心开始”为主题2021年3·15晚会开播。智联招聘、猎聘网、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简历乱象遭到315晚会曝光,涉及个人简历隐私信息泄露等。此外,据网经社(100EC.CN)了解,不止互联网行业,信息泄露已成互联网行业“通病”。

央视“315”点名智联招聘 求职者简历被售卖

据央视2021年“3·15”晚会报道,只要在智联招聘上注册企业账号就可以轻易买到个人简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教育经历等。一位卖家透露,只要在智联招聘上下单就可以下载简历。智联招聘视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为自己的生命线。

据网经社(100EC.CN)从315晚会中获悉,在智联招聘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此外,还有人在兜售智联招聘的企业账户。企业账户的注册,伪造的资质申请也可以通过。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智联招聘,在前程无忧和猎聘网上,企业账户只需支付费用,便可以下载到求职者的完整简历,对企业账户同样存在管理漏洞。

猎聘网招聘app下载(央视315晚会曝光智联招聘)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央视3·15晚会)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分子一方面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另一方面通过QQ群,批量购买简历。通过这样的途径,大量的个人简历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近年来,各地警方破获多起类似案件,在其中一个嫌疑人的一块硬盘当中,存储的这种公民简历数量就有700多万条。

猎聘网招聘app下载(央视315晚会曝光智联招聘)

另外,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数据显示,智联招聘还存在网络欺诈、退款、订单、霸王条款的等问题。

猎聘网招聘app下载(央视315晚会曝光智联招聘)

针对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泄露求职者简历问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表示,首先个人求职者信息的保护能力较弱,而简历往往要求填的内容比较详细,涉及到很多个人的信息,因此,作为求职者首先也要保护好个人的隐私。

董毅智指出,平台如果靠倒卖简历牟利的话,如果造成损失,不管民事上还是刑事上平台本身都是有责任的,因此,平台应该修改相关的规则,而不是随意的可以下载相关简历,更不应该是出现某些后台人员把简历倒卖出去,这种泄露个人信息的案件,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董毅智说道,在监管层面,到底谁来监管?如何做好行政、民事和刑事的衔接?都需要明确下来才能够打通相关的监管。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曾表示,用户将其个人信息提高给智联招聘后,智联招聘应当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但是过去很多案例中,智联招聘的内部员工利用管理漏洞,私自倒卖个人信息,智联招聘没有尽到相关的安全保障义务,需要对用户信息被泄露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规定》出台填补网络招聘服务机构监管空白

2020年12月8日,针对网络求职简历被卖等问题,人社部出台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网络招聘服务领域第一部部门规章,明确要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不得泄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个人信息,违者将被处罚。

猎聘网招聘app下载(央视315晚会曝光智联招聘)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人社部)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目前,网络求职是大部分求职这寻求工作的方式之一,求职被骗、简历被卖、信息泄露、虚假信息、预付押金等各种侵权事件更是多发,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就收到用户对58同城招聘、智联招聘的投诉,而《规定》的出台填补了网络招聘服务机构的监管空白。

不止互联网招聘 信息泄露成互联网行业“通病”

事实上,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与被倒卖在互联网行业不是个案。据国内知名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近年来受理的全国电商投诉案件大数据表明,包括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当当网、苏宁易购、国美在线、1号店等在内的电商平台,以及窝窝团、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携程、去哪儿、支付宝等在内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均曾出现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而仅2018年,就多次出现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圆通、顺丰十几亿条个人信息在暗网被出售,以及12306数百万条旅客信息在网上被出售等。

此外,据网经社(100EC.CN)监测,工信部2020年七批APP侵权情况通报中,店长直聘、大街、速聘58赶集网招聘、斗米以及青团社兼职这五家互联网招聘平台被“点名”。

蒙慧欣表示,用户信息泄露问题是行业的“通病”,这个过程中受害最大的是消费者。而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应该是企业的义务。如若平台因内部原因没有尽到安全管理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是因外部攻击造成,平台应尽可能采取相关技术手段加强用户信息安全保护,减少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损失,更应尽到提醒消费注意交易安全等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2866.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