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四川凉山的很多山村,数以万计的村民倾巢出动,只为一种山珍美味——野生菌。
夏雨过后,阳光洒满大地,各色各样的野生菌开始蹭蹭蹭地冒出了头。常见的有见手青、杂菌,运气好的话,甚至还有松茸。
但因为杂菌便宜,松茸难觅,这些捡菌人的主要目标放在了鸡枞身上。
鸡枞
鸡枞仅西南、东南几省一些地区出产 ,号称“菌中之王”,凉山是其一个主要生长区域。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今年6月底以来,凉山地区出产的鸡枞,在西昌的市场上最高卖到了200多元一斤。
捡鸡枞,几乎是这些捡菌人共同的童年回忆,美味诱惑不可抗拒。如今,捡菌这个任务,已经从以前的自家食用,走向了市场销售,交通带来的便利更是让鸡枞等野生菌运往全国各地,形成一条产业链,这些捡菌人也被称为职业捡菌人。
捡菌
闻香而动的两三个月
全村男女老少上山捡鸡枞
7月16日凌晨4点,天还没亮,西昌市磨盘山乡铁匠村的村民严明毅早早起床,准备进山捡菌子。他打着电筒走出家门,提着篮子、背上背篼,走在湿漉漉的山路上,“最近一段时间雨水多,正是捡菌子的好时候。”
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产生了一门新的职业——捡菌人,严明毅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村里捡野生菌的人特别多,每天至少上百人,男女老少都在捡,场面十分火爆。”因此,严明毅每天很早就出发,希望能比别人多捡一点。采菌的地点可近可远,但要采到好菌,就得走远路,“最远的地方要走一个多小时。”
严明毅售卖捡来的鸡枞
树林里弥漫着水雾,给人凉飕飕的感觉,严明毅打着电筒行走,像找寻丢失的绣花针一样,不时还会遇到其他的捡菌人。走过一座座山头,一直到天空泛白、太阳东升,严明毅的主要目标是找鸡枞,价格比其他杂菌高几倍甚至十几倍。
我国食用鸡枞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通雅》等古籍也都有记载。鸡枞有许多不同叫法,《七修类稿》称鸡宗,《五杂俎》称鸡踪,《滇南新语》称鸡枞……此外,民间还有伞把菇、白蚁菇等众多俗称。
鸡枞
严明毅说,鸡枞多生于白蚁巢之上,其实鸡枞出土是有规律的,同一个鸡枞窝穴,每年都会在相近时间内拱土生出,有经验的人找鸡枞,都不会满山乱跑,“有鸡枞的地方会有一种香味。”
每当捡了鸡枞后,严明毅总会小心的覆土,将鸡枞窝穴重新盖住,“用铁器(如锄头)容易挖得太深,把深处的白蚁窝巢挖坏了,白蚁族群就会死亡或者移居搬家,没有白蚁培育,下一年,这个鸡枞窝就不会出鸡枞了。”
直到早上10点过,严明毅才停下脚步,这一趟的收成不错,捡到了7斤多鸡枞,还有一些杂菌。新鲜的菌子最好卖,严明毅匆忙将7斤多鸡枞拿到市场出售,一共卖了400多元。严明毅说,他捡鸡枞卖已经10多年,每年捡菌子大约两个月,多则收入1万多元,少则八九千元,“今年已经卖了6000多元了。”
鸡枞
这段时间,凉山的很多村庄都掀起了捡鸡枞的热潮,数以万计的人上山捡菌。
老王是凉山德昌县人,他也是一名职业捡菌人,他捡菌已经10多年,这已成为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每年我们村里至少几百人出动,山上到处都可以遇见熟人,站在山上一喊,四面八方都有人答应。”老王说,每年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捡菌人少则几千元收入,多则两三万元收入,“一个月赚上万的也有,但是是少数。”
贩菌
两三次转卖入市
商贩称每斤赚5~20元
7月17日上午,在西昌市长安菜市场的通道内,各种野生菌摆了一地,几名商贩正在招呼购买的顾客。在偌大的市场上,主要以卖鸡枞为主,还有一些见手青、乔巴菌、青头菌、见手青等品种,松茸少量上市。
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菌
商贩们介绍,凉山特有的地形地貌、立体气候条件,为各种野生菌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不同的林木、草本腐殖质,养育着不同的菌类,据不完全统计,凉山有各类野生菌类百余种,每年的6月至10月,都是野生菌集中生长和上市的季节。
王文权是德昌县小高乡群英村人,他曾经也一名捡菌人,但他发现其中的商机,转变成了一名野生菌商贩,从事这门生意已经十多年。
没开的骨朵价格在90至100元左右一斤,开了的鸡枞价格五六十一斤。“最近鸡枞量少,价格又涨了不少,上周没开的就买六七十一斤。”商贩王文权介绍,鸡枞的价格波动变化大,主要是受天气和供求关系影响,“今年刚上市的时候,由于量十分稀少,每斤价格卖到了200多元。”
西昌长安菜市场,售卖的野生菌种类繁多
不到上午11点,王文权等多家商贩的鸡枞被销售一空,只有一家摊位有少量鸡枞未售完,成了野生菌市场里的“一枝独秀”,路过询价的人不少,但这家商贩少了130元一斤不卖,有的人直呼,“太贵了,吃不起。”同样,在西昌西门坡菜市场内,未开的鸡枞骨朵也卖到了90至110元一斤。
在市场上售卖的鸡枞,是商贩们从凉山各县收购来的。王文权等多名商贩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现在整个西昌城,每天至少有上千人在售卖鸡枞,但是规模较大的商贩仅有几十家,市场上的大多鸡枞是从捡菌人处收购的,“通常要转卖两三次,才能进入市场,再进入人们的餐桌。”
鸡枞
鸡枞不易保存,如《南国漫录》一书中所言:“鸡枞出一日采者,朵小而嫩,5、6日即烂矣,采后过夜,即香味俱尽,所以为珍……”王文权介绍,鸡枞在冰箱里只能保鲜一周左右,因此收购的鸡枞需要急售,“比如,我们以70多元一斤从捡菌人手里收购,到了市场就要卖到八九十一斤的价格。”商贩们称,他们卖一斤鸡枞有5至20多元不等的利润。
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肉类搭配。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还可以便用菜籽油将鸡枞炸干,做成鸡枞油,用坛子装着可存着吃一年半载,无论吃面条或做蘸水,放一点,奇香无比。
变化
交通带来便利
从山里销往向全国各地
实际上,凉山的鸡枞不只是在本地销售,很大一部分也销往全国各地。商贩们表示,在过去,因为鸡枞等野生菌的保质期短,主要是本地销售或自家食用,而现在交通的四通八达,已经销往全国各地。
王文权说,现在他平均每天能卖出200多斤野生菌,最多一天能销售1000多斤。“很大一部分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主要发往昆明、成都等地国内十多个城市。”王文权表示,在过去野生菌价格低、销量小,现在翻了几倍,这主要得益于交通带来的便利。
王文权在市场上卖鸡枞
野生菌从深山里面运输出来,再到国内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旅程也可以用争分夺秒形容。多名商贩表示,由于野生菌的产量并不固定,行情也时刻处于变化中,在各地收购的鸡枞需要在1天到2天内销售。“如果不及时销售肯定要亏本,我一天就亏过七八百元。”商贩小龙说,做菌子生意并非稳赚不赔。
“发出去的菌子中,鸡枞和松茸占了较大比例,从目的地来看,发往成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居多。”西昌多家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确保菌子品质,会采用了冰包装的方式为野生菌保鲜,通过飞机或者高铁将菌子运到全国各地,其运输费用也和普通快递有所区别,“一公斤的运费通常在20多元,一般在24小时内抵达全国各地。”
鸡枞
小小的野生菌,也给人们带来了财富,有的人在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收入就能够达到10万元以上。王文权表示,自己没什么文化,每年的5月至11月,靠卖野生菌每月能赚上万元,其余空闲的时候还做点水果生意,一年收入还是不错。去年,他花50多万元在老家建了一栋小洋楼,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王文权去年修了小洋楼
王少强也是一名野生菌商贩,他说做这门生意比他出去打工强,他也经常往全国各地发货,“一个月少的时候赚几千元,多的时候能够赚上万元。”同样,洪学莲每天也开车到凉山各县收野生菌,运到到西昌的市场上卖,一天能够卖野生菌一两百斤,这成了她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做这个比较自由。”
风险
食用野生菌要谨慎
一家四口吃野生菌中毒就医
在西昌当地,各种吃野生菌的餐饮店、农家乐也很多。仅仅是在西昌市川兴镇已有几十家专做菌子的农家乐,年收入几十万元也很正常。“别看我们这里是乡镇,外地来吃的游客很多。他们一是来吃,二是来买。”川兴镇的一位农家老板表示,现在正是吃野生菌的旺季,生意比较火爆。
虽然野生菌美味,但是食用存在中毒的风险。王文权等商贩表示,最怕就是有毒的野生菌,每天在收购之后,会花大量的时间一朵一朵的挑选,“做这一行的基本都认识各种菌类,不然也不敢做这个生意。”
鸡枞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收到了一家人吃野生菌中毒的案例:中毒原因是这家人自己辨认不清楚何为有毒的野生菌,他们先去捡了一些野生菌,觉得不够吃,又买了一些野生菌混合,最后导致一家四口全部中毒。”西昌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7月14日,该科室已经接到30个野生菌中毒病例。
【医生提醒】
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吃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