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了三个月的疫情影响,今年一至三季度,山东能源重装集团莱芜高端装备制造园区(以下简称莱芜园区)产值突破9亿元,达到去年全年总量,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11亿元,同比增长22%,创历史最高水平。
据了解,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山能重装莱芜园区占地646亩,共投入高端设备2100余台套,总价值15.7亿元,其中焊接机器人、精细等离子数控切割机、数控激光下料系统、高效环保除尘设施等370余台套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制造行业发展方向。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亿元。
在一台崭新的数字控制车床旁,一名一线技工轻轻一按电钮,只见位于设备中央的机械手轻轻抓起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管,旋转着放在装夹工件的卡盘中,夹紧、旋转、吃刀……整个工作动作一气呵成。
设备引进 “瞄准”智能。在生产设备引进选型上,莱芜园区确立了以装备制造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的长远发展路径。以油缸生产线设备为例,从下料、调质、内孔加工、缸口车削到导向套加工、焊接等均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自动化数控设备,同时引入自动上下料装置、物流转运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达到高产、高效、高自动化、高品质的目的,实现液压油缸主要零部件的全自动或人工嵌入式半自动流水线生产。
在引进下料设备时,均淘汰了普通锯床,改用自动锯切、自动进给数控锯床。以数控锯床为主,共配置设备9台;热处理设备采用悬链式连续生产线为主,配以井式炉的工作方式;油缸镗削加工设备引进世界最高水平的意大利塔基公司数控深孔刮滚机床,并全部配套使用国际先进水准的液压镗头、辅具,该设备加工精度高,性能稳定,主要应用于大缸径立柱油缸的加工,生产效率提高10倍以上。不仅效率提升,在加工质量方面也实现精确提升。据技术人员介绍,以加工油缸为例,彻底摆脱了人工操作的弊端,优良率从过去的95%左右,提升到98%以上。
此外,莱芜园区还引进了千斤顶油缸自动生产线、盘套类零部件生产线、立柱千斤顶自动装配生产线、智能焊接机器人、窄焊缝环焊专机等一大批高端智能设备和生产线。
“我们将建立完善的工厂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数字化水平。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规划,实现工厂可视化、管理信息化、制造数字化、服务信息化,建立统一的ERP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平台,建立分布式协同制造能力以及智能制造与管理,大力提升公司各业务单元的智能化研发与工艺设计、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质量与智能控制以及企业整体管理能力。”莱芜装备公司总工程师陈恽告诉记者。
莱芜园区是由原莱芜煤机公司和莱芜装备公司共同组建,这两家老国有企业经历了50多年风雨历程,由于生产设备落后,厂房老化等问题逐渐显现。加上生产加工地域布局分散,发展空间受限,面临前所未有环保、安全等压力,极大制约了企业规模化发展。
2018年2月,山能重装抓住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利时机,投资建设了莱芜高端装备制造园区,立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慧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集中淘汰原有落后产能,保留并改造升级现有优势,实现传统产能挖潜增效;新增技术高端、盈利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项目,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一个集高智能化、科技研发、装备制造、展示、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行业标杆”多功能复合工业园,成为山能重装改革发展、产业振兴的动力源。
据报道,目前全国有700多家煤机供应单位,同质性强,市场竞争激烈。谁在高端市场先行一步,谁就更有话语权。
为此,莱芜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自立项起就立足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坚持产业升级与产品创新,新上9个项目,其中4个项目是跨越性更新换代项目,5个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主要产品都瞄准了全国第一和世界一流的目标。新上项目突出技术高端、盈利能力强、市场广阔的优势,产品制造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变提升。
按照项目规划,已确定入驻的9个项目包括破碎机制造项目、垃圾处理设备制造项目、加压过滤机制造项目、浮选柱制造项目、大功率激光不锈钢熔覆立柱项目、电气自动化项目、永磁电动驱动滚筒项目、城镇生活饮用水制备项目和工业芯片项目等。“企业实力强、项目实、新兴产业项目技术高端、投产见效快是入驻项目的共同特点,像加压过滤机产品技术稳居世界领先,全球市场占有率90%;大功率激光不锈钢熔覆立柱制造全国领先;破碎设备是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永磁驱动伺服变频控制系统填补国内空白;饮用水设备技术颠覆性工艺革新,已成功在雄安新区应用推广……”陈恽在接受采访时向新时报记者逐一列数每一个项目的发展前景和实力。
不仅如此,定位“智能化、高端化、数字化”的莱芜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将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逐步建设成为液压油缸产品制造再制造专业化生产基地、饮用水处理设备研发和水质在线监测中心、加压过滤机生产基地,实现企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高端化发展,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多品种、多样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淘汰落后产能,产品制造向中高端集聚,积极培育一批核心主导产品,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莱芜园区负责人冯涛表示。
据了解,今年一至三季度,莱芜园区产值突破9亿元,达到去年全年总量,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11亿元,同比增长22%,创历史最高水平。
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莱芜园区的核心要义。
为此,莱芜园区成立了钢结构铆焊工艺研究课题组、齿轮高精度加工制造课题组、热处理技术优化课题组、高端油缸工艺提升课题组、电液控制技术升级课题组、新产品研发等七个技术研发团队。
这些团队一手牵着科研院所,一手牵着企业生产装备,瞄准国内国际前沿技术,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装备设计,不断提升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在此基础上,莱芜园区每年坚持开展优秀工艺创新成果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创新立功、“金点子”建议、先进工作法命名、“五小”竞赛等活动的积极性,发掘职工创新潜能,不断提高全员创新能力。
据统计,仅2019年,莱芜煤机公司共完成技术创新项目269项;对标优化提升项目26项,工艺创新24项,创效15.5万元;累计申请政府扶持和奖励资金4项,获得资金244.54万元,10余项科技成果获省、市奖励。莱芜装备公司共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0余项,省级创新项目5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国家级论文6篇。
同时,莱芜煤机、莱芜装备共完成“手工等离子切割机的数控化”“车载试验机系统升级改造”等工艺创新和工艺改进项目5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
煤泥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采用压滤机实现固液分离,国内设备的水分含量一直保持27%左右。今年课题组瞄准压滤机技术工艺提升项目,将煤泥含水量降低到16%左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让煤泥变废为宝,可以用于发电,目前已进行工业性试验。(来源:新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