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三星世界移动公司招聘(毕业生高薪择业)

  • 职业人才
  • 2023-07-12 12:00
  • 龙泉小编

“来黄科招人得趁早”“黄科的学生能吃苦、素质高、上岗快、技能强”“黄科学子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一些用人单位频频点赞黄冈科技职院学子,黄科毕业生成了众多企业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5月30日下午,苏州百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拓金服数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来校进行面试宣传会;

6月3日上午,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人事主管领导来校进行实习面试招聘;

6月10日,福州成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人事主管领导来校进行实习面试招聘;

6月11日,天津三星视界移动有限公司来校进行宣讲招聘,多名同学现场签约。

……

一场接着一场的双选会、招聘会,让黄科毕业生实现了高薪择业,同时也让企业挑选到了优质的人才。

作为一所建校16年的高职院校,黄冈科技职院毕业生缘何如此受企业青睐?毕业生为什么能实现高薪择业?其实,这并非偶然,而是该校精准定位、推进教育创新、破解高职院校学生培养难题的结果。

精准定位:校企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现设有软件工程学院、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学院、电商传媒学院、无人机工程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金融学院、现代营销学院以及中职学院,专业设置覆盖面广。2017年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新要求?如何开放办学思路,与市场接轨?黄科人一直在思索——

作为倒逼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依据之一,该校长期以来与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入企学习交流、了解毕业生需求、发布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等多种手段广开就业的通路。

在学校校长李友芳看来:有什么样的支撑产业,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有什么样的企业难题,就建立什么样的研究平台;有什么样的研究平台,就培养什么样的新技术应用型创业人才。

该院的32个专业全部根据企业需求、特色行业设置。该校还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合作,建成校外实习训练基地近200个。

走进黄科实训室,一个个“高大上”的名字迎面而来:飞机维修实训室、宝玉石加工实训室、软件一站式实训室、AI人工智能控制实训室、汽车综合实训室、会计双重分岗实训室……学校共有93间模仿企业车间打造的实训室。在这些实训室里,学生们一边动手操作,老师在一旁手把手地指导。

在AI人工智能控制实训室里,李世华老师正在上C语言课程;在飞机维修实训室里,老师正在为学生讲解飞机的部件分解、修理、装配等知识;在宝玉石加工实训室,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给石头进行打磨、抛光、雕刻……

李友芳说:只有做到老师和师傅合一、学生和员工合一、专业和企业合一,才能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学生高质量就业。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黄科学生不但可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上操作,而且可以得到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辅导,不同于课堂的教学,还可以全方位感受企业文化,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也正是凭着注重学生实训经验,黄科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准职业人”,为企业提供了“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企业向学校提交人才订单,双方根据企业产线建设与生产需要进行学员选拔、课程教学和实习培训等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深度参与,真正实现了全过程共同培养,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所以每次一想到用人,我就会想到黄冈科技职院,我们是最佳合作伙伴!”“黄科毕业生积极工作、乐观向上、善于总结、推陈出新、努力钻研的精神也会感染着我们公司里的其他员工,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让企业能够推陈出新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湖北齐心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漆兰英、江苏华道数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曹小龙、武汉苏宁葛店仓人力资源部经理潘聪、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罗汉寺支行行长李大运等对黄科毕业生的褒奖中不难看出,黄科学子不仅工学结合,而且德技并修。

办学16年来,黄科毕业生为什么深受企业好评?

“只有企业的介入,校企一起共同培养人才,才能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李友芳一语道破谜底。

该校坚持毕业生回访机制16年不间断——学生进入企业以后,学校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定期回访,看看学生是不是成长?能不能适应企业?正是有了这些机制,该校的毕业生往往能直接上岗,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在企业快速成长。

提起毕业生高薪择业情况,李友芳如数家珍。理工学院2009届机电专业毕业生戴德洲,河南萬林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公司注册资金3600万;2015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王嘉曦,现为宜昌励辉电气设备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商管理学院2017届优秀毕业生梁国柱现为盈富中邦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年薪100万元;2015届酒店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卫梦龙,毕业后创办了武汉蓝宇水处理有限公司,现公司综合业务年产值达700万元。软件工程学院2017届毕业生洪士诚,现为上海睿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工程师,月薪1.5万元;2019届毕业生鲁文锋创办大德英才有限公司,并出任股东,年薪20万元,其

他学生月平均薪资达8000元。金融学院2014届毕业生刘汉琪创办融尚泽信大数据有限科技公司,公司旗下现有员工 60人……

热门的专业和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5%,从而确保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从黄科飞向远方。

教育创新:校企合作助推产教深度融合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合作培养”——这是该校校企合作助推产教深度融合的缩影。

学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形成“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有专业与市场对接,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生进校签订校、企、学三方就业协议,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历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且薪资待遇优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教育部及湖北省教育厅专家与社会的高度评价,被誉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上学三年=工作三年,上学=上班,毕业=就业,这个美梦在黄科照进了现实;校企的深度融合,良好的教学机制,及时的跟踪服务,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校企合作,就是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企业岗位就在学生的课堂上,人才培养方案按企业标准制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教师,实现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软件工程学院院长董艳燕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

为此,软件学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

在专业上,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企业的实践项目引入教学全过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用人市场紧密接轨。

在课程上,增加10余门企业课程,采用阶段性教学,课程考试以做项目替代,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要求作为教学指挥棒。

在师资上,聘请高素质的“双师”教师队伍,把企业能人、管理者请上讲台。

在教学模式上,从“订单式培养”转向“高薪择业”,做到专业与岗位无缝对接,学生毕业便是熟手,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让学生有能力选择有尊严的职业。

“这样的学习方式,一改过去单一枯燥的理论学习,能让我们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学习既轻松有趣又很实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聂文静对校企合作教学方式的喜爱溢于言表。

南方航空公司一负责人深有感触:产教深度融合,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的就是企业需要员工掌握的技能技术,这样来到企业实操工作的学生素质也就越来越高。校企之间的创新合作,推动了学校专业建设,而高水平的专业又带动着行业的发展。

“校企合作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李友芳一语中的。

学生培养:紧紧抓住德育这个关键词

黄冈科技职院毗邻国家4A级风景区遗爱湖主题公园,是典型的花园式学校。校园内花团锦簇,亭台轩榭,处处显现出勃勃生机,被省、市政府授予“平安校园”“园林式校园”“黄冈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这样一所花园式学校学习和生活,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2018飞机机电设备维修2班学生吴中欢在朋友圈写道:在黄科的三年,不仅学得好、吃得好、住得好,更收获了老师们的友谊。正是在这样美丽的校园,我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正是有这样一批好老师,我们学习才更有动力。

这是学生的真情流露、肺腑之言,也是学校践行博爱文化、以德育人的一个缩影。

德育为首,育人为先。

该校党委书记汤伯意说:我们在办学治校的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明确办学的目标和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完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在黄科校园,不仅重德育,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构建“博爱、创新、和谐”的校园文化;而且重技能,培养实用型人才;重文化,培养知识型人才;重理念,培养外向型人才;重市场,毕业生就业有保障。

遗爱湖畔有真情,“博爱”校园传佳话。

为传承学校“博爱文化”,各院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结对帮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强化了学生的爱校意识,该项工作已成为各单位常规工作之一。

软件学院成立“爱心助学基金”,筹集善款3万余元,用以解决贫困学生基础生活所需,设置本科奖学金、爱院奖。旅游航空学院把结对帮扶真正做到实处,要求每位老师负责帮扶学生一直到学生毕业,并将帮扶活动和教师绩效挂钩进行考核。其他学院也开展了包饺子、下寝室等形式多样、充满温暖的各种帮扶活动。

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在黄冈科技职院上演;博爱的旋律,在遗爱湖畔这所美丽的校园唱响;正能量的种子,播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亦师亦友,当好学生向导。

“辅导员既是老师,又像父母,有时更是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包围着,被爱和被尊重的同时又能学会关心他人,这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受益匪浅的。” 这是2017级辅导员刘芳老师日记中的一段话。

学管负责人兼18级辅导员沈林梅老师说:辅导员是学生的向导,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以生为本,尽一切力量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方面予以帮助和引导。

以德育人,黄科在行动。

在中职学院,院长刘国才将育人特色挂在学院最显眼的位置。他说:中职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我院坚持将“四进、两室、一厅、一馆”作为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举措,充分发挥“思政、文明、健康、乐学”教育在“教室、寝室、餐厅、图书馆”的主阵地作用,让学生有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辉煌70载 红歌嘹亮颂祖国’大型红色经典歌咏比赛”“‘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团日” “爱我专业演讲比赛”“校园趣味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寝室文化节”……这一项项接地气、寓教于乐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无不渗透着学校以德育人的影子。

学校的用心育人,老师的用情育人,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指数。在这里,你可以发现,黄科学子脸上洋溢的自信、快乐的笑容,已然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下,如何能让梦想照进现实?黄冈科技职院作出了尝试,收获了成绩——让一大批毕业生练就竞争力,赢在就创业起跑线,让人生更出彩。

作者:陈波澜 黄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52773.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