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葛店东方物流招聘信息(发挥光谷东扩第一站的区位优势)

  • 职业人才
  • 2023-08-05 16:00
  • 龙泉小编

“一盘棋”思维串起三条创新产业带!鄂州落笔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编者按:

2月22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辐射带动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咸宁市。

这其中,要求各市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错位发展,有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跨城市转移,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产业、智能产业等三条创新产业带。

这条“黄金走廊”,正是顺应了光谷一路向东的发展态势,向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方向迈进,处于光谷与鄂州市区中间的葛店开发区,正发挥光谷东扩第一站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对接武汉,全面发力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激光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湖北三大世界级产业形成。

光电子信息产业——招大引强 圆梦葛店造“湖北芯”

8月27日,记者走进湖北三安光电,技术人员身穿防尘服,整齐坐成一排,利用检测设备正在对送检的芯片进行测试。

“目前企业已经进入正常的生产状态,开始逐步加大对客户的供货。”湖北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水清介绍,企业3月下旬投产,进入饱和生产还需要一些时日,目前设备生产、人员安排、生产流程还在不断优化调整中。

三安光电总投资120亿元,项目占地757亩,是全球首个大规模Mini/MicroLED(微发光二极管芯片)项目,将建成Mini/MicroLED氮化镓芯片、砷化镓芯片、4K显示屏用封装三大产品的研发生产基地。

“我们生产的LED芯片现在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具备全球顶尖的技术。”李水清介绍,传统的LED电视,它的光源是通过导光板导过去之后才发光,Mini LED的光源是从背面直接打出来,色彩饱和度以及分辨率要高很多,芯片尺寸小于30微米,且结构简单,是未来替代LCD和OLED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

三安光电的落户,创造了葛店开发区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新兴产业项目,成为主动嵌入对接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链的支撑性项目,其生产的关键组件将供给光谷的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等光电子信息企业。

“三安光电从与葛店‘相识’的那一刻,就对落户葛店充满信心。”葛店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介绍,三安光电需要围绕华星、天马等下游企业布厂,10公里半径以内最佳,域内除了东湖高新区,只有葛店。此外,我们可以提供直接开工建设的熟地,并在融资上给予大力支持。

武汉东湖高新区,土地资源比较紧张,项目落地葛店,既降低了土地成本,又能和光谷的显示产业配套,形成你重“屏”、我重“芯”的错位发展。而对于葛店来说,依托芯片龙头企业的落户,还能发挥产业链招商的作用,吸引多家上下游企业。

其中,总投资80亿元的芯映光电已于7月底开工建设,主要做发光二极管的封装器件及显示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三安光电的下游客户。项目建成后将向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提供发光二极管封装器件,补上了上下游间的封装环节,补链作用明显。

要补链,还要强链。运用新型投资体制开展招商,总投资50亿元的瑞华光电项目也落户葛店,该项目与芯映光电一样,主要从事芯片封装,但两家公司在背光芯片封装、直显芯片封装上各有侧重。

“我们重点围绕三安光电、国家存储器、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龙头开展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器件、模组、面板显示等细分领域项目招商,共同打造产业闭环,壮大产业集群。”开发区招商局局长祝晓荣说,目前,葛店精准对接武汉,与光谷加快共建100平方公里、千亿级规模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聚集效应正在显现。

生物医药产业——错位发展 并肩光谷实现双赢

挖机来回穿梭,工人抢抓建设。9月3日,在葛店开发区大健康产业园,湖北康源药业项目工地前,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

就在7月7日,葛店开发区举行生物医药企业“关改搬转”首批入园企业,康源药业与葛店人福、华烁科技、维森制药、浩信药业等4家企业同时搬迁至大健康产业园,在这里续写新的创业故事。

“这座投资40亿元的产业园,是葛店推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葛店开发区经发局局长陈清海介绍,未来申请入园企业(项目)需满足生态环保、投资强度、产出效益、技术工艺等入园标准,不达标企业不能入驻。大健康产业园项目计划搬迁和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0家以上,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葛店有过辉煌,也经历过彷徨,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未来。

早在2001年, 国家科技部批准在葛店设立全国第一家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生产基地。同年,开发区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中国药谷”商标。

这块金字招牌,在最初迅速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湖北中医学院科技园、武大基因研究院、中国地大矿物药、武汉春天生物、安徽弘康药业等项目纷纷落户。

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之际,毗邻葛店的东湖高新区充分发挥武汉市所拥有的资金、人才及区位等优势,风风火火地建立起武汉光谷生物城,葛店因没有投入能力,无法连片开发,一些进来的企业又被“吸”走。与此同时,因项目建设之初没有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药厂与居民区混在一起,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

经历十余年的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品等方向虽然形成了相应的产业基础,已经聚集了爱民药业、人福药业、嘉必优等生物医药企业50余家,年产值达220亿元,但“药谷”聚集效应不强,整个行业仍存在创新投入不够、技术含量不高、转型压力较大等困难。

转变发生在2019年,彼时,武汉出台大健康产业规划,分散三地布局,这对与光谷毗邻的葛店开发区来说,无疑有了承接光谷生物城产业转移的良机。

更为重要的是,以鄂州机场为主体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将于2021年实现大飞机校飞,加上我国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港———华中冷链港已在葛店投入运营,将形成医药冷链物流“天然的绿色通道”。

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同年,葛店开发区提出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转型,重启“中国药谷”建设,规划建设总面积3188亩的大健康产业园,将葛店开发区3.74平方公里起步区的15家医药化工企业实行“关改搬转”,并专门出台了支持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方案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葛店开发区在中成药、原料药、生物制品生产等方面积淀了优势,但临床新药研发偏弱;光谷生物城在生物新药研发方面实力很强,但发展空间受限,两地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随着两地往来便利,越来越多的药企将研发放在光谷,产业化放在葛店,未来,依托大健康产业园,将与光谷生物城合作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开放性、一体化平台,两地在错位发展中实现补链强链、相互促进。”高飞介绍,计划5年内搬迁及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0家以上,园区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实现两个开发区的双赢。

智能制造产业——舞活龙头 30家企业抱团成“链”

订单排满、销售飘红、产能扩规、技术升级……8月下旬,记者走访葛店开发区时看到,受益于武汉光谷激光装备制造产业外溢,该区智能制造企业加速聚集,产业发展势头渐旺。

在投产已有半年的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葛店园区三期)机器人系统智能工厂内,超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等多台设备借助供电磁AGV小车运输的滑轨,“听话”地运行到特定工位,还能自动实现生产排产管理、远程监控、发送生产计划、图纸文件共享云端等。

“在这座智能工厂内,生产激光切割机就像生产汽车一样,实现标准化、自动化和批量化生产。”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介绍,“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整合光电行业的人才、平台、产业优势,我们把智能制造融入激光加工装备,高功率激光切割装备生产能力提升到每年3000台,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激光装备制造基地之一。”

从销售额的猛增可窥见一斑,今年上半年,华工激光销售额达到12.2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10亿元销售收入,下半年的订单依然排得满满当当。

“2008年,华工科技落户鄂州葛店时,我们还属于拓荒者,没想到能发展到如此程度。”邓家科袒露,彼时出于融入武汉“1+8”城市圈建设等考虑,企业在孝感、鄂州都有布局,如今,华工科技的激光制造技术处世界第三,产品应用处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产品在2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华工科技的带动下,葛店开发区逐渐形成激光智能制造产业链。

离华工科技不远处,为其配套的来东机械正在加工激光切割机的床身,完工后将直接送到华工激光进行组装。

葛店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介绍,该区激光智能制造企业分三类,即以华工法利莱为代表的知名品牌激光切焊设备制造商、中小激光设备部件生产企业以及配套的机械加工企业,来东机械就是第三类。

“区内企业的生产配套几乎不出开发区,打个电话,马上取样、取料,送产品。”来东机械董事长刘东旗见证了当地激光制造产业的发展,“企业正是借力葛店智能制造产业东风, 驶向了发展快车道。眼下,正紧锣密鼓推行管理数字化,并考虑扩大厂房,提升产能。”

经过13年的发展,围绕华工法利莱激光设备生产,千瑞达、万联、龙汇、鑫思迈、普斯讯等30多家供应商布局葛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外协供应链体系,链上企业快速响应,协同发展,产生了百亿级的经济效益。


出品: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童勰

特约记者:张樱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59326.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