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克拉玛依市组织工作系列报道之十六-
筑巢引凤栖 冰融春自来
——打造“才聚油城985”人才工作体系系列报道
之人才引进篇
又是一年“油城汇”,又是群贤毕至时。截至2020年底,又有293名来自各大高校院所的博士生、硕士生和高级职称人才汇聚克拉玛依,加入到了建设克拉玛依的新征程中。
面对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自治区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战略机遇,克拉玛依发展前景引人注目。“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市委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态度: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才聚油城985”人才工作体系,着力建设“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的边疆人才聚集区。
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高端人才引进为“旗舰”,以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为“千帆”,以柔性专家人才引进为“补给”,构建克拉玛依人才队伍的“联合舰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也为各方人才搭建了实现人生价值、放飞青春梦想的广阔舞台。
克拉玛依市人才引进工程示意图
引进高端人才 “旗舰”破浪
今年年初,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传来喜讯,我市2020年引进的李军教授荣获2020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李军教授的成功入选,实现了我市地方单位8年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零的突破,标志着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周静博士,原是广州南方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曾两次在疆参加博士服务团项目,擅长妇科良性、恶性肿瘤、妇科内分泌疾病、女性不孕症以及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的诊治和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等。
援疆经历中,边疆地区妇产诊疗水平的薄弱让周静生出到新疆发挥才干、支援提升边疆医疗水平的想法。处于北疆中心、拥有老牌三甲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人才政策好的克拉玛依进入了他的视野。“想做事,需要平台,需要团队,更需要政策的支持,而克拉玛依,刚刚好。”
如今,身为市中心医院妇幼中心(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主任的周静,每天忙得像陀螺,但他却欢喜,因为克拉玛依这片广阔的天地,给了他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无限空间。
李军和周静,只是我市引进的众多高端人才并在我市实现事业和个人发展的其中两个。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出台了《关于实施高层次人才“1150”引进工程的若干意见》等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政策,一方面从安家费、岗位津贴、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家属随迁、健康管理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给予了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带技术、成果、项目来我市创新创业和转化成果的,可从项目经费等方式给予支持。这一系列举措,保证了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
在此基础上,我市始终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设立全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增幅逐年增加。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始终把人才政策的兑现落实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近三年为人才兑现发放待遇1700余万元。
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产生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激发了我市各行各业招揽高层次人才的热情。
第十九批博士服务团成员程宏兵博士在浙江大学为克拉玛依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宣讲
北京大学见习研究生走进克拉玛依、了解克拉玛依
集聚急需紧缺人才 “千帆”竞渡
今年1月,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李尚瑾博士通过人才认定程序与克拉玛依区委组织部“牵手”。
制定《克拉玛依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通过人才认定和评定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是我市倾力打造的一种引才模式。这种模式为广大急需紧缺人才来到克拉玛依打开了“绿色通道”。2020年,通过该模式,67名急需紧缺人才先后“落地”我市。
这一个个引才案例背后,是我市下大力气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的工作缩影:
“走出去”扩大知名度——举办“向幸福油城出发”系列校园引才活动,每年定期赴内地多个城市相关高校开展宣讲招聘活动,宣传克拉玛依政策。
“建平台”扩展覆盖面——联合国内知名的“智联招聘”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立线上引才平台,各引才单位在云平台上能免费发布公告、线上面试和线上签约,有效提升了全市引才工作覆盖面。
“绘地图”提升精准度——坚持绘制覆盖全国范围的人才地图,精准提出引才方向和目标区域,在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高校建立人才工作联络站,激活引才工作“快车道”。
“建高校”人才请进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118名留疆学子回信的巨大鼓舞下,加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疆第二医学院等高校建设,为全市各领域培养更多急需紧缺人才。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克拉玛依正汇聚蓬勃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奋勇拼搏,中流击水,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克拉玛依不断注入强大动力。
市人社局打造线上引才平台,推动精准引才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
加强柔性引才 “补给”远航
2019年的一个特殊日子,市中心医院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在喜庆中迎接“黄荷凤院士工作室”成立,柔性聘请黄荷凤院士担任我市“特聘专家”。
2020年,新疆油田公司院士科研工作站获批建立,柔性引进了2名院士。
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柔性引才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在柔性引才过程中,坚持每年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全面掌握了解各重点行业和领域各方面瓶颈难题,把准柔性引才的需求脉搏,做到“有的放矢”。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克拉玛依市特聘专家制度,鼓励全市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不断加强柔性引才工作。2020年,共聘请21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市级“特聘专家”,为我市30个产业和项目提供有力智力支撑。截至目前,我市市级“特聘专家”人数已达66人。
在柔性引才过程中,我市着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在招商中招才、在引项目中引智,形成“招商+项目+引才+引智”模式,着力在我市重点项目营造聚才“磁场”。
在中核集团与我市相关项目合作中,积极对接中核集团新疆市场部相关骨干人才来我市配合项目;在市中心医院与同济医院项目合作中,积极聘任同济医院梅云清教授每月到我市开展诊疗;在民企海纳同创公司的科研课题中,积极聘任四川大学肖先勇教授提供智力支撑……
这一个个柔性引进的专家人才,着力破解了边疆城市人才之困。
召开特聘专家评审会,仔细研究柔性引才工作
黄荷凤院士来我市指导开展工作
(部分照片拍摄于非疫情防控期间)
END
来源:红色小油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