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退出中国大概已经是实锤了。
7月9日,惠州三星电子的官方微信号出现不少企业招聘宣讲信息。上面显示,自7月10日起,伯恩光学、比亚迪、光弘科技等同行将来此举办招聘活动。这被市场视为最后的信号。
赢了全世界,却独独在中国吃了憋。在2018年智能手机的全年出货量比较中,三星以2.92亿部荣居第一。不过可惜,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34万部,市场占有率仅为0.8%。
短短5年时间,中国市场占有率数据从20%跌到1%以下,三星的结局让人唏嘘。
“感谢公司为我们做的一切,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合适工作,加油!加油。”在招聘会通知的微信留言上,有几条疑似惠州厂员工的评论。
公司还在正常运营中,却主动邀请“敌方”公司来自家大本营进行人员招聘,三星给员工“找下家”的行为已昭然若揭。
位于惠州市惠城区陈江镇的惠州三星工厂成立于1992年,93年开始正式投入生产,称得上是三星中国的大本营了。目前,这是三星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基地。
离开的信号早已不是秘密。3月起,惠州三星边关闭了招聘流程,5月开始陆续裁员。有媒体称裁员以自愿为前提,并非强制进行,将对自愿离职的员工提供离职补偿。到6月,三星电子则称由于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正在调整位于中国惠州市的工厂的手机产量。
这次开放外来招聘,或许是最后的“哀鸣”。
“三星关闭惠州工厂,转移到越南或印度市场,是必然的趋势。”7月10日,手机配件生产商李明在私下表示。
李明原先是三星惠州工厂的上游供应商,主要为三星手机提供外观塑料配件。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1年多年三星惠州要求他把公司地址迁到越南去,拒绝之后,三星和他终止了合作关系。
“三星早就启动了相关产业布局,将配套供应商企业相继转移到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所以,三星惠州工厂关闭、搬离是必然之举。”李明表示。
“大概率会在9月。”深圳的一名手机产业链供应商陈华也这样说。
三星为何如此节节败退,急于退出中国呢?
除了中国市场的“遇冷”,更多的是因为上涨的劳动力价格和难以控制的成本预算。
中国手机市场早已形成割据态势,小米、OPPO、vivo、华为、苹果各足鼎立,价格、外观、轻薄、性价比,处处皆是战场,一步错步步错。
激烈的战场倒逼企业必须不停的创新、革新,没有新的内容就会被市场遗忘。不少手机品牌都因为产品缺乏创新,没有新的亮点,最后被市场所淘汰!
除了市场激烈的客观原因,三星自身也是“作死”的典型。爆炸门、高报价等等事件都在一步步摧毁三星的的口碑,推动它在中国市场走向死亡。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20%。短短5年时间,该数据已跌到1%以下。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18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34万部,市场占有率仅为0.8%。
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也加速了三星的撤退。现在,包括三星在内的多家跨国企业都开始将眼光投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市场。像是历史的周期循环一样,现在东南亚,和30年前的中国并无二般。4500在中国只堪堪够支付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但在越南则可以雇佣3-4个普工,印度可以雇佣2个。
“目前,电子类产品大多趋于同质化,生产材料、设备等成本基本相差不大,整体产品的利润率也并不高,那么能多控制一点人工成本,就意味着企业的整体净利润要高一些。这是企业盈利导向的必然选择。” 深圳的手机产业链供应商陈华称。
想走就走?怕是没那么简单。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三星等跨国企业的工厂迁徙将对上游供应链企业造成较大的动荡。“核心企业的迁离,将给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冲击。”
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个中典型。作为三星精密结构件的直接供应商,三星出走给劲胜带来的业绩变化很显著。2018年财报显示,劲胜智能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4万元,第二季度为1889万元,增长态势良好;可到了第三季度,净利润骤降为-1.28亿元,第四季度更是降至-27.64亿元。
对比公司近三年的近利润可以发现,2016年,劲胜智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2017年为4.61亿元,2018年则骤降为-28.66亿元。差距之大让人震惊。
劲胜在财报中写明,公司第一大客户三星将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和采购体系转移至越南等地,201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停产手机业务,到2018年第四季度,三星停止了与劲胜智能消费电子金属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合作。
而对原三星工厂的员工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流水线工人、学历低、很多都是全家在三星打工。一旦失业,短期内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给家庭带来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未来的手机价格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除了手机,三星依靠自己技术的专利,显示屏的优势非常大,内存方面也是业界翘楚。很多国内手机品牌的手机零件很多采购于三星,就连华为也是有需求,更勿论vivo、OPPO。
“一旦三星正式退出中国,这些企业就会断货,继续合作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这也会造成国产手机的售价升高的问题。” 孙燕飚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