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思必驰(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和苏州的AI新事)

  • 职业人才
  • 2023-10-29 08:00
  • 龙泉小编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自AlphaGo以来,AI之风强劲有力,成就不少公司,也让更多技术大牛从幕后被推至台前,甚至还给老城市带来新名片。

今天要讲的思必驰,正是这样一段故事。

造芯

故事可以从芯片说起。

思必驰造芯,不是新消息。在今年6月宣布新一轮5亿元融资后,造芯和将IPO的规划即被披露。芯片消息也将于1月4日正式发布。

造芯之快,出乎众多业内外人士意料之外。

通常AI造芯,短则一年,长则2年以上,甚至因为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和流片等挑战,除了时间花费无法绕开,也有准备和运气的原因。

但思必驰从宣布到流片成功,不到一年,速度令人惊叹。

背后经验自然有迹可循,归结起来5个字:谋定而后动。

其芯片负责人说,思必驰的AI芯片,从2016年开始构思。

当时围绕To be or not to be,思必驰内部讨论了很长时间。

之所以想做,核心原因是需求

当时AI音箱在国内方兴未艾,但AI+IoT大趋势已明朗,而且在实际解决方案打造中,AI对话交互对于芯片的能力和功耗,要求越来越高,专为AI需求——或者说AI对话交互需求定义芯片,需求明显。

但顾虑也很多。因为涉足芯片,完全是在进入另一个行业,并非需求和决心就能规避风险取得成功。

思必驰芯片项目负责人说,纵观芯片行业,真正做得出色的其实也不多。因为芯片研发流程、生产,商业闭环,都并非轻而易举。

“我们在市场上调研了很久、很久。”

原本希望可以走合作之路。2016年到2017年底,思必驰开始广泛调研,从芯片生产、设计到国内外AI芯片公司,接触和沟通了将近100家。

但越调研越发现,合作产芯走不通。任何AI芯片的初衷,都是希望能够围绕具体AI需求实现专门优化,换而言之就是软件定义芯片。

这就要求双方有高默契协同。不是软件算法一方提供指标,硬件一方设计就行。中间需要高频率深入协作,也要求软件方向对方公开算法方案,硬件方则交换芯片设计。

于是两方合作设计AI芯片,很容易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境。

所以调研一年后,思必驰最后还是下定决心:To be!

因为从芯片价值上,自主定义的AI芯片,对于AI语音方案,将带来质的改变和提升,用户体验将大为不同。

于是2018年年初正式确定,然后立项,8月7日首款芯片小批量流片完成,11月 正式点亮验证。

所以现在回顾起来,能得出2方面经验可借鉴:

一是需求明确,目标也清晰。比如起步之前,就明确了重点是解决端侧信号处理低功耗挑战,以及优化指令集实现深度学习加速。

二是找到领域专家,能吃苦打硬战,快速迭代。在整个过程中,先以合资子公司形式解决跨领域造芯障碍,一方面挖来硬件专家,另一方面让算法团队深度参与,然后执行、执行,再执行。

听起来似乎也不算秘诀,但大道向来至简。

而且之所以说管窥思必驰,能从造芯一事说起,也是这段更短的芯片从0到1“创业”史中,随处都是创业十年的思必驰的基因展现。

从2008年剑桥起步、其后落户苏州,到如今国内AI语音代表,思必驰崛起,无处不是上述2大经验。

Siri被发布之前,Echo大卖之前,国内语音交互项目,其实并不多,而且方案提供商市场,更早创业的讯飞享有天时地利,但一手握紧需求,另一手推出高效执行团队。

如今的语音交互市场,早已变了天。

目前的AI语音企业,很多都在补贴抢夺市场、或To G营收的行业窘境中迈步盈利。而思必驰这十年,不轻松也不简单。

所谓事在人为,这种不简单背后,人是核心因素。

低调大牛周伟达

思必驰团队,高始兴和俞凯,两位创始人自不必言,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公司成什么样的事。

不过这个时间点观察思必驰,周伟达可能是更好人选。

这不是一个彰于大众舆论的名字,也并无更多公开资料可寻。

但周伟达很关键,因为他是思必驰CTO、芯片业务负责人。

亦是一位踏实低调的AI大牛。


思必驰(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和苏州的AI新事)


他1992年本科入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先工作在飞利浦,2年后又再入西安电子科大,硕博连读,先后以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为方向,身后即雷达信号处理国家实验室。

2003年毕业后留校,开始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应用上主要是CV方向,其后一路升至副教授。

2008年至2009年,有机会前往以色列理工,以访问学者身份,参与了计算机视觉相关的现实项目,感受到以色列产学研一体带来的创业驱动力和魅力,于是希望更多到产业中参与创新。

当时机缘巧合,与刚回国落地的高始兴相遇,于是一拍即合,2009年8月,正式入职思必驰,工号007,司职技术总监,带队进行技术平台和工程化研发。

所以如今思必驰的一整套对话交互技术,都有周伟达的直接参与和领导。

但之所以说周伟达是思必驰人才建设的缩影,是因为他的履历和经历,也无处不在展现思必驰10年积淀而成的文化及价值观。

一方面,为人十足低调但又踏实苦干,即便在AI人才争夺激励的当前,如果不是因为芯片业务,周伟达可能也不愿意站到台前。

而且他也不是不善言辞之人,虽然技术出身,但在交流表达中,周伟达逻辑清晰,事无巨细,而且显得耐心十足。

团队内部,皆唤以周博。

更重要的一方面,集体之中的口碑和团队凝聚力。跟移动互联网时代3、5年即创业上市的公司不同,思必驰在AI语音赛道里,已磨炼了十年,不是不考验耐心和坚守。

而且AI火热,人才争夺年比年激烈。

周伟达坦承,有压力,但更多的是自豪,而且他相信,思必驰聚人留人,靠的不光是薪资,还有使命驱动和公司文化,这是让不少人才愿意留在苏州施展抱负的更主要原因。


思必驰(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和苏州的AI新事)


思必驰凝聚力

带队思必驰信号处理的姜工说,自己毕业于苏州的大学信号专业,2014年加入思必驰,当时语音不算火热,但IoT和智能WiFi等热风,让他拥抱大方向。

他的感受是,在思必驰很自由,鼓励创新和尝试,而且团队文化和凝聚力,从刚加入时的不到100人,到最近的500多人,并没有淡化。

姜工说,最令人有干劲的是,知道自己正在参与历史的创造,哪怕只是看起来不大的某一项技术。而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思必驰,大家强调的是“求责于己”,要做到相互之间的“背靠背”,这让他感到安心。

另一技术负责人周工,则在2013年苏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

5年之后,他印象最深的,是leader交接时的那些细节。

那个leader其实就是周伟达,当时涉及某部分工作交接,周工发现周博把再小的事情也做到事无巨细,而且交接时,还给他讲解每一行代码。

这是周工始料未及的。

在2013年拒掉华为offer加入思必驰,只是因为Siri出现带来的前景,但并未想到AI语音大势如此之快,也未曾想到思必驰发展可以如此壮阔。

如果问周工,思必驰现在的吸引力说在,他会回答有挑战、很open,给足了创造的自由度。

当然,要理解思必驰更深的团队秘密,可能要问小敏。

她是思必驰第一个实习生,南京人,2008年毕业时由导师推荐,开始跟着高始兴实习,当时的思必驰只有5名员工。

小敏说,因循不觉韶光换,也没想到这已过了10年。

因为很多初创时的记忆,现在仍然就像发生在昨天。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做语音交互,缺乏语料数据,高始兴就跟她一起在苏大门口找学生帮录音。

找一个拒绝一个,找一个拒绝一个……

当时小敏刚出校门,又生性腼腆,屡屡受挫,一直被拒绝,又自恼又无助,而也不想让也在一直被拒的高始兴失望。

后来,自然苦心人终不负,他们还是一点点积累起了原始数据。

但“苏大”往事,让他们都印象颇深。

巧的是,最近一场思必驰新员工入职分享中,高始兴被问及初创往事,他讲到的也是这一件。

不过高始兴更在意的是员工感受,他说让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姑娘,要做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现在想起来也有些自责辛酸。

但高始兴显然也是个暖男老板。

因为小敏说,公司规模还不大的时候,高始兴会主动给每一个员工过生日,还会细心准备礼物。

而且苏州创业的好处,是有更多时间在工作之余感受生活,比如公司同事饭后总会一起湖边是散步,日积月累形成的凝聚力,现在也是思必驰的战斗力。

现在,小敏是近50人规模的数据标注团队的负责人。她说每一个新人入职,她也会像高始兴一样,自己手把手教和带。


思必驰(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和苏州的AI新事)


AI新城苏州

毫无疑问,思必驰的发展故事,也正在成为AI新城苏州的新故事。

过往几波科技互联网浪潮,诞生和受益,不外乎北上广深杭等城市,既有之前的经济基础,也有诸多政策便利。

但AI当前,一切也在变化。

既然思必驰这样的AI独角兽能在苏州从无到有,就说明这里已有培育AI公司壮大的土壤。

地缘方面,虽然各方面还不能比肩北上广深杭,但在生活和基础设置方面,或许更胜一筹。

比如环境、气候、房价和文化等“软实力”,又比如汽车供应链、江浙人才辐射半径,以及人才和发展吸引政策等。

2016年,微软就在苏州落户了研发中心,其中AI是主要研发赛道,希望打造一个中国AI技术的硅谷。

而Momenta等自动驾驶公司,也在今年陆续把首个落地项目,放在了苏州。

有产业,有人才,有政策,还有场景,苏州想借AI直道超车,也并非不可能。

更何况现在,还有苏州思必驰科技的名片可打。

但,是苏州成就了思必驰,还是思必驰在成就苏州?

这就很难有一元论的答案了。

现在,思必驰江湖爆得大名,语音交互方案进入各种终端,公司也被高盛、Gartner等国际机构评为全球AI企业代表,也是国内首批AI独角兽,下一步即IPO。

但回到2008年,谁又能想到决定落户苏州的思必驰,竟能从姑苏之地从0到1,成为苏州AI公司头雁?

未来苏州的AI新城事,或许会一遍遍从思必驰讲起。


思必驰(语音独角兽思必驰和苏州的AI新事)


OMT:思必驰简史

思必驰是一家“剑桥”基因的公司,2007年,两位剑桥毕业生高始兴和俞凯,在英国剑桥以aispeech之名,正式创办思必驰。

名如其业,第一天就瞄准AI语音航向。

2008年,高、俞二人决计将思必驰回国落地,最后“定居”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腾飞创新园,开始维艰创业。

8年后,一份成绩单如下:

技术上,特别是人机对话方面,国际上极少数拥有自主产权、中英文综合语音技术(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智能交互决策、声纹识别、性别及年龄识别、情绪识别等)的公司之一。

而且语音识别、声纹识别、口语对话系统等技术,曾经多次在美国国家标准局、美国国防部、国际研究机构评测中夺得冠军,代表了技术的国际前沿水平,被中国和英国政府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Gartner则称思必驰为:“东亚最有潜力的五家AI公司”——中国大陆语音赛道仅此一家。

资本上同样受追捧。成立之初,即获联想之星、启迪等投资,至2018年6月的5亿元D轮完成,一共已获4轮投资,不乏阿里和产业巨头。再往后,国内IPO已提上议程。

难得的是,在商业化进展方面,2017年已实现收支平衡,今年迈步盈利。

目前在家庭场景、车载场景和机器人领域,思必驰合作方遍布,小米小爱同学、阿里天猫精灵、腾讯听听等,均采用了思必驰方案。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7218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