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石家庄修车(有爱)

  • 职业人才
  • 2023-11-26 17:00
  • 龙泉小编

他俩最高兴看到的,是顾客骑着修好的车子渐行渐远的身影,他们最愿意听到的,是顾客们那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谢……

今年47岁的杨玉秀,是来自石家庄行唐县口头镇武庄村的一位农民,2015年8月,他和妻子戴敏在石家庄市的一处便道上摆了一个修车摊。

三年多来,他们以诚信为本,把顾客的车子当成自己的车子来修,并对老人、残疾人、学生等群体适当减免费用,他们还经常对前来求助的过往行人给予热情帮助……有人称他俩的修车摊为雷锋修车摊,二人却不以为意,“我们就想着诚信一点,把不起眼的工作做好。”

杨玉秀(中)、戴敏(右)两人对每一辆车子都精心修理

——探访——

每年正月初五出摊 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九

石家庄市胜利北大街二六〇医院南侧的高架桥下,杨玉秀将一辆电动自行车放倒,左手摁在后轮上防止车轮转动,右手拿着手扳子将螺丝松下来,一颗、两颗、三颗……妻子戴敏紧挨着他,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时不时地站起来给杨玉秀送上修车工具。

戴敏(右)给爱人打下手

记者到访时,正值元宵节的中午,戴敏刚去对面的小食摊买了两份汤面回来吃。她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杨玉秀每年正月初五就出来修车,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九,中间除了个别极端天气,很少休息。他们早就忘了有什么节日了。

“元宵节不吃元宵,中秋节不吃月饼,”戴敏说,“不是不吃,是顾不上吃。”

“每天早上七点出摊,一直待到晚上七点,”戴敏解释道,“中间不一定哪个点儿会有人来修车,一有修车的就要干活,所以,很难耐下心来好好吃顿饭。”

——服务——

对老人学生的收费 能减则减、能免则免

“把顾客的车当成自己的车来修,是本摊的服务宗旨”。夫妇二人修车摊位旁的牌子上赫然写着这一段文字。

夫妻俩的修车摊旁立着写有服务宗旨的牌子

“谁都有车子出现故障的时候,修理时都希望能少花点就少花点。”杨玉秀说,“有时候车子坏了不一定非得换零件,修一修就能用,这样的话就可以为顾客省下不少钱,毕竟谁的钱来得也不容易。”

杨玉秀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姐推着自行车来修,说中轴坏了,要换中轴。自己好好将自行车检查了一番,发现中轴不用换,用锤子砸了几下,车子就好骑了。大姐执意要给点钱,被自己婉言谢绝。“这一下子为大姐省了15元钱呢,”杨玉秀说。

“有时来买车锁的人,大部分是说锁不好开了。”杨玉秀回忆称,碰见这种事,自己并不急着卖锁,“可能往锁芯滴点机油或除锈剂就打开了,不用换锁。”

同时,杨玉秀和戴敏夫妇对残疾人、老人、学生等群体更是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残疾人是特殊群体,需要我们给予特殊照顾;老人是我们的长辈;学生大多没多少钱。”戴敏说。

——故事——

热心助人 急快递员所急冬夜为其修三轮

2018年12月底的一天,当时已近晚上8点,杨玉秀和戴敏正在收摊,突然接到一位送快递的年轻人打电话称,送快递的电动车坏在了二六〇公寓,让过去修一下。

“当时天色实在太晚了,晚上看不清,活不好干,再说怕妻子糖尿病吃得太晚会低血糖。”杨玉秀回忆称,“可是想到如果不马上帮人家修好,收快递的就收不到货,送快递的也会挣不到钱。”

于是,杨玉秀和戴敏匆忙收好摊,便赶过去修车。由于电三轮底盘低,杨玉秀只能躺在车底下修,夜里寒冷,杨玉秀的身下就垫着一个塑料袋。戴敏心疼丈夫,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盖在杨玉秀的腿上。

由于零件锈坏了,杨玉秀又躺在地上,手不好使劲。所以,整整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将电三轮修好。

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杨玉秀只收了30元的手工费,并没有趁机向快递小哥要高价或是推销零件。快递小哥很受感动,说下次出了问题,一定还找杨玉秀修。

爱心敬老 放下忙碌工作送空巢老人就医

2018年7月的一天,酷暑难耐,前来修车子的人很多。正在忙碌中,突然一位面色苍白的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过来对戴敏说,快送我去医院,我身体很难受。戴敏定神一看,原来是附近住二六〇公寓的一位空巢老人,之前她侄子曾带她来修过人力三轮车,杨玉秀和戴敏曾多次为老人免费修车。

戴敏立即丢下手中的活,搀扶着她去开住院手续。在填住院单时,因不知老人的姓名、年龄、详细地址等,便填写了自己的信息。老人的心脏不好、房颤、高血压等已相当严重,办好住院手续后老人已走不动,戴敏只好背起老人,艰难地向住院部大楼挪去。等安排好老人躺到病床上,她又按照老人的嘱托,去联系老人的孩子。

老人出院后一再感谢戴敏的救命之恩,曾两次托人把自己家里闲置不用的沙发拉到修车摊,让戴敏夫妇中午累了可以休息一会;怕天冷,还亲手为戴敏缝制了棉垫。

“我们现在亲切地称老人为‘姑’,”戴敏说。“老人有啥事了都会找我们帮着处理,老人也经常给我们送东西。感觉就像多了位亲人。”

关心彼此 认为幸福就是夫妻俩心心相印

杨玉秀与戴敏的相识也算是命中注定。戴敏回忆称,2009年4月的一天,从北京音乐学院毕业的儿子找工作来到石家庄市。怕影响儿子的工作,她决定单独出来租房子住。

在自由港的高架桥下,她看到几个载客三轮车在等活,她走到其中一个三轮车夫面前,说明了意图,三轮车夫简单回应说:上车吧。

在与车夫的交谈中,她得知车夫叫杨玉秀,妻子嫌弃他穷,离他而去。杨玉秀如今孤身一人,靠开三轮载客为生。戴敏见他憨厚老实,也竹筒倒豆,把自己的家庭状况和如今的处境告诉了他。跑了一下午,戴敏仍没找到合适的租房。杨玉秀对她说:“你若不嫌弃,就来我们合租的院子吧,我把自己这间腾出来,我与别人合住一间。”于是,这个也曾离异的女人走进了杨玉秀的世界。

夫妻二人心心相印、互相关心

没有迎亲的队伍,没有亲人的祝福,更没有豪华的婚礼,戴敏就这么把自己嫁了。她对记者说:“自己赶了回时髦,裸婚了一把。”的确,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他们住的平房仅仅12平方米,里面没有暖气,俩人也买不起煤,寒冷的冬夜,俩人披着被子看电视,仍觉得很满足。偶尔买点肉和鸡蛋,俩人也是推来让去的。

戴敏说:“我对幸福的理解,不是拥有多少钱,更不是住上多么华丽的豪宅,而是夫妻心心相印、互相关心。”

——信念——

“就想着诚信一点,把不起眼的工作做好”

有人称杨玉秀和戴敏的修车摊为雷锋修车摊,二人却不以为意,“我们的工作不起眼,就想着诚信一点,把不起眼的工作做好。”

夫妻二人对于修车子的学生,都会适当减免费用

二人说,“我们希望把这个修车摊一直经营下去,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更好地去便民、惠民,更好地为人们去服务。”

戴敏悄悄告诉记者,这几年一有时间自己就在摊位上支个椅子,写写文章。“我已经写了近二十篇散文了,其中有一篇都发表了,”戴敏说,“我曾经的一位老师说过‘没有希望的心田,是寸草不生的荒地’,‘文学梦’是我的精神支柱。”

■文/河北青年报实习记者智建勋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崔华瑞

■编辑/刘军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8250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