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湖南省住建厅发布《关于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擅自拨付商品房预售资金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要求从即日起,各市州、县(市、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机构暂停与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辖基层经营单位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合作。
因挪用监管资金被政府叫停合作的其实不仅渤海银行,去年10月,佛山住管局也中止了和华夏银行的合作,因为华夏银行监守自盗,其将佛山佳兆业某项目的监管账户内的 2 亿预售款私自转走。
事实上,房地产暴雷,在建楼之所以烂尾,很大程度上因为购房款的监管账户被挪用。
房地产在没有出事之前,各地的监管账户都有,虽然要求不同,但大概的逻辑是差不多的。监管账户的金额分不同的阶段对预售款设置不同的比例。比如没有封顶之前监管50%,交付之前保留10%。
这些监管资金的作用很明显,就是保证开发商有钱可以至少把楼盖起来,最后交付拿完余款。
在前几年快周转的时代,开发商当然不愿意把最多50%的售楼款留在银行账户白白躺着,于是通过各种关系和银行、住建主管部门打招呼,最后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看开发商上报的假的施工完成证明,就把本应该属于监管的钱转给了开发商。
于是,开发商转眼就把这笔钱去投了第二个项目。最近几年,周转率,资金流动效率成为了开发商重点考核的方向,其实也正是出于此。
这样的杠杆滚雪球,一旦销售不畅,暴雷就开始了。
所以,你说银行有没有责任。购房户为啥抵制不交贷款,某些银行作为帮凶,的确难辞其咎!
实话说,90%以上的银行都有渤海银行类似的行为。去年,央行爸爸给了好几个银行千万罚款,都是责怪监管不力,但在我看来,意义不大,给银行罚款是左手进右手,很多老百姓的房子现在真的还在烂尾……
但是像渤海银行这样,整个湖南省都停止和它的合作,并直接建议政府的其他资金也不要和它合作,这种情况的确罕见。也说明渤海银行自身的问题很大。
今年仅仅3个月不到,渤海银行已经收到了2张千万级罚单,累计罚款达到4000万,是去年罚没金额的四倍,总金额超过去年任何一家银行。
而2021年渤海银行28亿元存款在企业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质押担保,被企业告上法庭,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可见银行内部管理的混乱。
我们再看看2022年半年报,和17年对比19年两个表格:
1、先看看个人消费贷:
2017年,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只有88亿元,在该行个人贷款中占比7.4%;
2022年,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已经达到980亿,短短6年增长了十倍。
而消费贷的巨大增长,主要来自于互联网金融,过去2年因为违规性,被炒的热火朝天。
上面名单中已经有很多家已经因各种原因停止运营。这给渤海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坏账风险。
2、再看看个人经营贷
同样的,渤海银行2017年个人经营贷不过30亿,仅仅5年,2022年上半年个人经营贷也翻到了530亿,将近20倍。
什么原因呢。我们看看去年渤海的罚单也许大概知道。经营贷被违规成为了购房所用。
可见,渤海银行这几年十倍以上的增长大概率是建立在互联网金融以及个人经营贷的规模扩张。那么潜在风险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最后看看最近2月渤海银行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处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