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成败”皆因新冠疫苗。3月27日,“港股疫苗第一股”康希诺生物披露2022年业绩,期内实现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75.94%;亏损9.09亿元,上年同期净利为19.14亿元。康希诺生物就业绩亏损给出两点理由,一方面是新冠疫苗需求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销售费用较上年增加。首款商业化产品新冠疫苗为公司带来了盈利,当新冠疫苗高增长不再,康希诺要靠什么扭亏?
由盈转亏
仅一年时间,新冠疫苗需求量大幅下降,拖累了康希诺整体业绩。根据2022年业绩,康希诺生物实现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75.94%;亏损9.09亿元,上年净利润为19.14亿元。
对于业绩亏损,康希诺生物解释称,报告期内,国内外新冠疫苗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新冠疫苗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呈大幅下降趋势,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增速放缓,且部分地区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新冠疫苗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因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使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存货计提减值,导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
新冠疫苗产品的获批曾一改康希诺生物亏损的局面。2018-2020年,康希诺生物亏损累计超6亿元。2021年,依靠国内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中唯一一款单针新冠疫苗“克威莎”,也是其首款商业化产品,康希诺生物扭亏为盈。当年,康希诺生物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加17174.82%;实现净利润19.14亿元。
康希诺生物未具体披露新冠疫苗的营收,从整个疫苗产品板块来看,公司2022年疫苗及相关产品销售的营收达10.31亿元,同比减少76.02%,毛利率达59.67%,比上年下降10.17%。
康希诺生物方面称,2022年康希诺生物全额计提跌价准备8.02亿元。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增速逐渐放缓,公司参考历史领用情况和未来使用计划将预计无法在保质期内被领用或销售掉的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全额计提跌价准备。
北京商报记者就业务布局等问题联系了康希诺生物,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在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看来,疫情结束,防疫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锐减,市场供需结构巨变,相关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冲击,但具体影响也会因企业、产品、领域、规模、需求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支柱何在
业绩下滑趋势下,康希诺生物频繁遭到股东减持。去年11月,摩根大通以每股均价112.22港元减持107.09万股,涉资约1.2亿港元。今年1月10日,摩根大通以每股均价71.99港元减持111.63万股,涉资约8036.05万港元。减持后,摩根大通最新持仓数目为1129.26万股,持仓比例由9.35%下降至8.51%。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曾分析道,股东的出逃说明资本市场对新冠市场的前景已不太看好。
少了新冠疫苗撑业绩,康希诺生物靠什么扭亏为盈?目前,康希诺生物的产品管线有18种创新型疫苗产品,主要预防埃博拉病毒病、脑膜炎、新冠肺炎、肺炎、百白破、结核病、带状疱疹等疾病,其中有4种疫苗已获批上市及紧急使用授权,7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或临床试验申请阶段的候选疫苗,6种在研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1种已获新药证书及生产文号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目前处于非商业化状态。
上述商业化的4种疫苗,包括2021年获批的国内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自主研发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美奈喜、国内首创的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曼海欣以及吸入用新冠疫苗。
两款新冠疫苗外,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简称MCV4,打破了市场空白。目前,国外主流的3款MCV4疫苗,分别来自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德和辉瑞,均未在国内申请注册;智飞生物的同类产品也仅推进至III期临床。这令康希诺生物MCV4成为国内首创。
ACYW135群流脑结合疫苗(CRM197载体)是全球第三个四价流脑疫苗,自2022年6月开始首批产品的签发以来,已经在广东、浙江等国内10多个省市开展接种工作。
康希诺生物还有一个产品对标的是辉瑞的标杆性疫苗PCV13。PCV13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疫苗品种也被称为“疫苗之王”。2020年,辉瑞的Prevnar13销售额达到58.5亿美元,在全球疫苗销售排行中位列第一。康希诺生物的PCV13i(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目前已完成临床3期试验。
邓之东认为,新常态下,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其发展规划,加强创新和研发,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开拓新业务、新市场,提高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疫情期间,相关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人才、设备和管理经验等,这些构成了企业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能力、有基础向中生物医药、健康管理、分子检测、海外市场等方向转型升级。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