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圣龙食品(中国最大的)

  • 公司招聘
  • 2024-03-24 06:00
  • 龙泉小编

连续八年带领公司入围《财富》榜单世界五百强,强势入围中国企业百强名单,这家企业的老总拿着500元的启动资金和自己的一腔热血来到了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

图片源于网络

在这片陌生的土壤上,他没有显现出一丝外来者的怯弱,取而代之的是东道主的自信和坦然。

他坚信自己可以在这片土地谱写自己的辉煌,他也坚信自己会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卓越贡献。

王文银

他就是“世界铜王”、正威集团的董事长兼创始人王文银

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深圳大地

他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将富强、民主、统一、和谐的口号依托改革开放照进了现实,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

这个人就是小平同志

邓公

在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成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国政府意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才能让中国摘下贫穷的帽子,实现真正的富裕。

这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开辟新道路的决心,但同样也是一次生死攸关的大冒险。

1979年,中央正式赋予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的权利。

改革开放对比

同年在北京中南海的一条林荫小径上,有三位谈笑风生之人正从远处徐徐走来,但就在即将走向大路的时候,中间的那位老人脚下的步子却猛的一停。

正当身侧的两人错愕之时,那位老人开口说了一句话:要不在你们广东也发展一个经济特区吧,你们二位觉得怎么样?但丑话我可要说在前头,中央没有资金援助,一切的发展都要靠你们自己搞起来,你们觉得可行吗?

邓公

原来,走在中间的那位就是小平同志,而陪伴在其身侧的两位也正是广东省委的领导人。

面对小平同志抛出的疑问,两人一致地说出了一句:保证完成任务。

但完成任务的过程真的会一帆风顺吗?

其实并不然,因为当时深圳发展的实际情况只能用荒凉二字形容,但所有人都坚信,落后只是暂时的,深圳的经济一定会有腾飞的那一天。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1980年2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向全世界打开了开放发展的大门,无数国人看中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不远万里奔赴深圳这片即将蓬勃的土地。

其中就包括王文银

但和无数将致富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深圳的创业者不同,南下深圳之前,王文银却拥有着一份让无数人都眼红垂涎的国企稳定工作。

王文银

王文银本可以在体制内吃喝不愁的度过自己的一生,但这样的生活却并不是王文银想要追求的,或者说,从一开始,他的体内就被埋下了一颗不安分的种子。

1970年王文银降生在安徽省河湾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祖辈都是农民,可王文银却从未想过将自己的一生都拘束在这个方寸之间的小山村,他想走出去,然后把先进的致富理念带回自己的家乡。

王文银

但有舍才会有得,为了躬身学习,王文银很少和小伙伴们一起嬉闹,走出去是他一早就立下的目标,但学习却是王文银自己的兴趣爱好。

苦心人,天不负,凭借着心中那股不服输、不认命的劲,王文银成功考上了中国知名学府——南京大学

名校毕业的金边头衔成了王文银最好的求职敲门砖,毕业之后的他也顺利在国企内谋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南京大学

可朝九晚五、一眼到头的生活并不是王文银所向往的,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能脱离舒适圈,谱写自己辉煌的机会。

而深圳就是王文银最好的机会,这片即将焕发无穷新生力量的土地就是王文银实现崇高理想最适宜的沃土。

于是,王文银毅然选择了辞职,带着自己全部的身家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安徽,踏上了深圳这片陌生的土地。

王文银

但王文银却丝毫不怕。

因为缺乏工作经验,王文银前期找工作的经历也颇为坎坷,他遗憾地发现自己的学历在这片土地上不能为自己提供任何便捷之处,但王文银却并没有就此放弃。

路是自己选的,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王文银一直这样暗示自己。

为了省下住宿费用,王文银睡过天桥也睡过水泥管,一日三餐也全用馒头咸菜应付,他大可以一走了之,离开深圳继续回安徽过自己安稳的日子,但王文银却迟迟不愿离开。

图片源于网络

再等一等,再坚持一下,天无绝人之路,遍尝心酸的王文银也终于找到了一份灯泡厂的工作。

工作不分贵贱,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在很多人看来,名校毕业的王文银在灯泡厂工作是小材大用,可在王文银看来,工作却从来都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只要能锻炼自己,学习自己尚未知的东西,王文银都毫无怨言,他勤勤恳恳地工作,在积攒到一些资金之后便离开了灯泡厂,成为了一家电线厂的仓库管理员。

图片源于网络

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份清闲至极的工作,但王文银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却格外认真,他并未将这份工作列为自己深圳奋斗的终点,他觉得自己依旧还有无限可能。

深埋在砂砾之中的金子依旧会发光,被泯没的人才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有可能会被别人看见,王文银是幸运的,他用自己不甘平凡的努力改写了自己原本碌碌无为的琐常,一年连升七级,工资也是水涨船高。

王文银

从仓库管理员摇身一变坐上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王王文银一人饱尝,但与积累的宝贵经验相比,一切的苦楚在他看来都只是不值一提的过眼云烟。

看着七位数开头的银行卡余额,回忆着脑海中上千种缆线、插件、连接件的型号,王文银觉得自己离开的时候到了。

虽然此时的王文银年薪已过百万,但他的创业热情却丝毫没有被此冲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王文银也坚信自己有将知识变现的能力。

王文银

1995年,携威实业成立了,公司的创始人正是王文银。

凭借在电线厂仓库做管理员的工作经验,王文银做起了电源线的买卖,颇具经商的头脑让王文银在这个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但王文银依旧不满于此,眼前的营收距离他心中的宏伟目标还差有一定的距离,如何缩短距离,实现公司的再一次腾飞呢?

答案就是集结。

王文银

集中力量方可成就大事,这一点王文银懂,他也知道该如何实施。

在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之后,王文银整合了几家工厂,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也就是如今在世界舞台上声名鹊起的正威集团

作为一家主做金属材料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从正威集团成立的那刻起,王文银就在心中告诉自己:不做第二,只争第一。

正威集团

王文银是这么想的,与此同时他也是这么做的。

在他的领导下,正威落地深圳迈入稳步发展之后,又接连在国内外多个地区建立了分部。

不仅如此,正威国际集团2020年高达7000亿元的营业额更是让一众企业难以望其项背,在2021年世界百强名单上,正威国际集团更是一跃成为世界百强企业。

图片源于网络

正威国际集团取得的耀眼战绩无可否认,但从开始至今,正威国际集团的发展就真的只有光鲜亮丽吗?正威国际集团开拓进取的大业真的只有一帆风顺吗?

其实也不尽然,实际上,在公司成立不久之后,正威国际集团就陷入一个关键的转折。

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各地都发现了确诊病例。2003年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拉响了非典型肺炎病例的全球警报,但确诊人数却依旧在每日剧增,直到2003年6月份才得以被有效控制。

图片源于网络

毫无疑问的是,非典带来的伤亡是惨痛的,但同样非典的肆虐也让中国经济某些产业的发展一时陷入了寒窗,铜矿的价格更是一路猛跌。

看着跌落冰点的铜矿价格,有人急于甩手,便会有人大肆收购,这个与常人与众不同的人便是王文银。

所有人都在劝王文银不要冒险,但他却不管不顾,甚至不惜借钱收购了多家矿山。

矿山

王文银为何执意如此做呢?其反常行为的背后究竟是胸有成竹还是激进冒险呢?

无论走到哪里,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家乡

经济回暖之后,铜矿的价格迅速回升,正威集团不仅凭此在蒸蒸日上的深圳市场站稳脚跟,经济发展也再一次开拓了新的局面,逐步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的世界发展新格局。

图片源于网络

王文银本人也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为了广东省第十二届工商联副主席,并在2021年的3月份当选了第四届的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

名利的双收,是社会各界对王文银以及正威国际集团的肯定,直至这时,这位名号享誉世界、拥有全球4%铜矿的“铜王”才真真正正的意识到自己做出了名堂,实现了创业初期时期立下的崇高理想。

图片源于网络

王文银觉得自己反哺家乡的时刻到了。

王文银也坦然地说道:在北上广深投资是如虎添翼,但在自己的家乡投资却是济困扶危,是响应国家共同富裕号召的必行之举。

但如何在落后贫困的家乡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呢?这一切在王文银的心中已是早有安排。

王文银

王文银一边在安庆大力召开双招双引,一边投资上百亿元在潜阳成立了新材料产业园,但王文银依旧觉得力度不够,他又追加了20亿元的投资,在安庆潜山和宿松成立了东方玉新材料产业园。

在王文银的推动下,安徽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也成了新一代杰出徽商的代表,摘得了新时代新徽商的2020年度桂冠。

有人说王文银的成功是幸运的偶然,对此,王文银不置可否,因为他确实是幸运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走在了发展的前沿,但如今他取得此般辉煌的成就,又仅仅只是依凭幸运的支撑吗?

王文银

当然不是,王文银的杀手锏还是远超常人的学习能力。

198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王文银用资金差为自己争得了机遇。

2003年当所有人都深陷非典的恐慌之时,王文银却能在惊恐之余在逆退的市场洪流中展开新的思考。

王文银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王文银再一次将正威国际集团千亿级营收的理想变成现实。

这种置身事外的能力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这种在困境中决不放弃谋求新生的超前发展眼光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而如今,王文银手下的企业,每年的收入高达6000多亿,这也就意味着,他每分钟至少都会有114万进账!

而这些,恰好就是王文银成功的真实理由。

王文银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王文银这般出奇的经历,也不乏有人在打下千万身家之后却因一时的差错,在古稀之年沦落街头。

这位可怜的董事长就是姜元陈

和王文银一样,在下海经商浪潮最为火热的时候,姜元陈也成为了这支千军万马队伍的其中一员,但其创业的起步阶段却与王文银的曲折坎坷有着天壤之别。

姜元陈

凭借独到的眼光,姜元陈在烟台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并且顺利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看着鼓囊囊的钱包,姜元陈认定自己就是做生意的这块料,于是辗转之后,他便来到蓬勃发展的深圳,成立了圣龙发食品有限公司

这是姜元陈事业的巅峰时期,看着蒸蒸日上的公司,姜元陈满心以为自己会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安逸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但因为过分的贪婪,姜元陈还是一手推倒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姜元陈

原来,从2017年开始,姜元陈为了一味地开拓进取,多次向银行申请贷款,但因为入不敷出,集团资金链开始破裂。

看着账户上巨额的亏空,姜元陈已然意识到腹水难收,无奈之下,被银行列为失信人的他只能宣告破产。

不是所有人都能名利双收的情况下依旧保持清醒,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自愿从舒适圈中脱离。

姜元陈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按部就班的生活,但这个世界上同样也有一群诸如王文银般不甘现状的有志青年。

总有人说,趁年轻要出去闯荡世界,可又有太多人因为琐事的羁绊而自断羽翼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

图片源于网络

选择没有对错,但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百遍人生,多多体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109527.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