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戈图(对比戈和后来普遍应用的刀枪)

  • 公司招聘
  • 2024-04-16 06:00
  • 龙泉小编

武器戈的还原图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在名义上是周朝的臣子,但是自武王分封之后,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统治,国境内的一百余个诸侯国为了抢夺资源,增加实力,开始了针对其他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实力弱小的诸侯国逐渐消失,成为了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组成部分。天下一时烽烟四起,战火不断,动辄爆发参战兵力达到十几万、几十万的大型战役。

在春秋战国时期,部队作战的主要武器是戈,这点在很多影视剧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其构造一般为平头,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端首处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

戈能从众多武器之中脱颖而出,作为主要战斗武器贯穿了商、周乃至汉朝的历史,充分说明了其符合当时的战争需要,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

古人用烽火台传递军情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种类的武器被研发出来,并且通过了实战的检验,尤其是刀和枪取代了戈,成为部队的主要作战装备,而风靡一时的戈却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比起我们熟悉的刀和枪,戈既具有功能多样、广泛应用的优势,也具有持续作战能力弱、需要其他兵种配合的劣势;这并不单单是武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也和当时的主要作战方式和作战兵种有关。武器只是一种工具,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要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在骑兵逐渐取代战车的功能后,以及冶炼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更优秀的刀、枪取代了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戈兼具割刺和勾扫功能

很多人听说过一句话叫化干戈为玉帛,这里边"干"和"戈"都是武器,代指战争。在华夏文明史中,干戈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多,出现的时期也比较早。据《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中记载:

从上述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干戈这个词语,说明干戈可以看作是最早期的武器。

远古人使用的武器是戈的雏形

在原始时代,人们并不会制作工具,只能从自然中寻找天然材料用来保护自己,干是分杈的树枝,用来抵御野兽与敌人的进犯,是原始社会时人类的防御武器;戈则是在木杆上缚上刃状物,或收获,或狩猎,后来发展成兵器。

战国时期的戈就是从远古时代发展而来,但是在此基础上有有了巨大的改进。戈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 其中"援"是是戈的最前端的凸出部分,就是平出的刃,上下两刃,前有尖锋。用来勾啄和刺击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位。
  • "胡"是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
  • "内"则是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

戈的各个部位名称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戈更类似于是刀、枪的结合体,兼具切割和刺击的功能;除此之外,戈因为其前端有两个支点,接触面积更多,所以可以避免打滑,还有勾扫的功能。但是武器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武器最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敌人和不同情况起到杀伤作用,所以功能要极其具有针对性,如此多的功能集中在一个武器上,反而证明了当时的武器水平落后,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斗水准低下的事实。

春秋战国早期的战争主要是约期列阵而战,两边在开阔地带摆好架势,战车在前,步兵在后,一起冲锋厮杀,完完全全是肌肉力量的绞杀,比较公平。所以在两边看来武器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士兵数量多少反而更加重要,因此许多年来,戈一直因为战争形式没有发生改变而成为了主要的武器。

古代的枪头

但是后来随着许多军事家和兵法家发明了更丰富的战术和战法,战争形式更加多变,尤其是在伏击战兴起后,更多的将领更加注重地形、计谋、士气、环境等因素,从而出现了单独使用战车或者弓箭手攻击对方步兵之类的跨兵种作战的局面,因此大大减少了双方直接冲击的机会,戈虽然是当时正面交锋的第一选择,但是却逐渐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并且为了使同样数量的士兵在战争中更具备针对性,部队必须根据战争需求配备更多样化的武器,所以戈兵数量开始减少,戈的使用频率也大幅度降低,其他武器开始被装备并广泛应用,这也为后来更具有针对性的刀、枪走上历史舞台埋下了伏笔。

骑步作战取代车步作战

车战的普及也是戈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衡量当时各国的军事力量主要是战车的数量,比如说千乘之国和万乘之国,就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军事强国的标准,战车越多,国家军事力量越强大,反之亦然。一辆战车要配备几十人不等的作战步兵,有时战车上还会配置弓箭兵,赵国、燕国这类靠近游牧民族的养马大国甚至还会有骑兵协同作战。要想消灭不同的兵种,就必须有不同的针对办法。

持戈的魏武卒士兵

比如战国时期著名的特种部队魏武卒,每个士兵都需要携带不同类型的武器,来应对有可能遇到的各类兵种。据《荀子·议兵》中记载:

魏武卒的士兵都是通过层层选拔和严苛训练打造的强大士兵,体能远非普通士兵可以相比的。而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戈的多功能性就体现出来了。

不管对面是战车、骑兵、步兵和弓箭兵,持戈的普通士兵都有希望将对方击杀,但是这些兵种的击杀方式明显是不同的。比如面对对方的战车兵,需要让他失去在战车上的立足点,这个时候大面积的勾扫要优于刺击;面对对方的步兵时,刺击和勾割是更好的选择;面对对方的骑兵时,撞击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接近了对方的弓箭兵,那么长戈挥起,随便收割。

奔驰的赵国骑兵

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饲养和繁殖马匹的能力得到了巨大提高,尤其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骑兵的威力被世人熟知,骑步作战取代车步作战成为了当时的主流,这也导致战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为什么车战的退出导致了戈兵失宠呢?这是因为在战车之后的时代,弓箭兵、弩兵大行其道,战争开始之前双方首先用远程兵器对敌方进行杀伤。这就逼得骑兵必须冲锋,力图突破对方的首道防线去瓦解远程部队的威胁。

古代长刀

如果用戈来武装骑兵,这样可行吗?答案是并不可行,骑兵的优势在于冲击力,不像其他部队来回纠缠。所以穿刺能力更胜于戈的枪成为了武装骑兵的第一选择,由于不需要考虑枪刃侧面的功能,所以枪尖的锋利程度远远超过戈,和敌人接触的时候由于受力面积小,更容易刺穿铠甲或者血肉,即使无法有效刺穿也可以凭借战马冲起来的势能将对方击飞。

马刀也是一样的原理,只保留劈砍一项功能,将刀刃的距离加大,由于不用考虑勾扫功能,所以刀刃从之前的"L"型变成了"l"型,这样的好处是不留死角,杀伤力更强,一条直线都会被其伤害,而如果使用戈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出现"胡尖"、"援尖"卡在了对方士兵的铠甲上,锋利的刀刃无法触及有效部位,无法造成杀伤。这也是刀、枪取代了戈的重要原因。

出土的青铜戈

冶炼金属能力逐步提高

事实上,戈本身也被当作一种仪仗器物,在祭祀时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据《礼记·檀弓下》中记载:

不过在铁器时代来临后,戈的功能慢慢向仪仗器物发展,失去了战斗功能。

冶炼金属能力的提高是戈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上文我们提到,戈的功能比较多,包括"胡"、"援"和二者的连接处皆可以对敌方士兵造成杀伤,但是功能多不代表先进,这里边其实也有当时冶炼能力不足的因素。

后世发掘的出土戈基本都是青铜锻造的。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历史意义,与纯铜(紫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虽然青铜器时代标志着人类历史走进了一个新时代,但这个新时代那是对于石器时代来说的,对于铁器来说,青铜器的硬度和耐磨度差了不知道几个档次。

崩刃的刀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青铜器的的硬度和耐磨度远远低于铁器,所以人们也逐渐发现在战场上,青铜打造的战戈在经过多次使用后,会严重磨损,刃口平滑或者卷崩,失去作战能力,所以不得不打造出多个具有杀伤力的部位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但是随着后来金属冶炼能力逐步提高,铁器占据了历史的主要舞台,铁制刀枪虽然功能单一,但是持续作战能力强。士兵使用铁制的刀枪在战场经过了长期的厮杀后,虽然铁制的武器也会磨损,但是其磨损程度必定远远低于青铜戈。

举个例子

  • 士兵使用铁制的枪是用来刺击的,在开战之前枪尖是一个尖锐的"点"。当这个"点"多次和敌人的肌肉、骨骼、铠甲、盾牌接触后,必定会被磨损成一个面而失去杀伤能力,但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上千次的刺击,也就是说士兵有上千次杀死敌人的机会。而士兵用戈和敌人进行对战时,虽然戈有两到三个部位可以产生杀伤,但是三个部位在几百次磨损后都会失去杀伤能力,无法对敌人造成杀伤。所以虽然枪的功能少,但是可持续作战能力强大,刀也是这样的道理。这些兵器都是因为冶炼金属能力的提高而主动抛弃一部分功能,但是通过实战的检验我们可以看到,铁制刀枪的实用性远远超过了青铜戈,这也是后来戈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

戈已经融入到华夏文明中

结语

戈在华夏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先秦时代主要兵器之一,对后来兵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影响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渗透到古代文化中,和戈有关的成语数不胜数,比如金戈铁马、大动干戈、枕戈待旦、反戈一击、止戈为武。戈是从石器时代时期捆绑着尖锐物品的木棍发展而来,其见证了古人在和自然斗争中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并且在商、周、西汉时期引领了接近一千年的战争潮流,天下各诸侯国虽然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但是却出奇一致地将戈作为武装部队的重要武器,其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戈的功能多样,兼具刺、割、划多种功能,尤其是在以战车协同步兵作战的春秋战国时期,戈兵因为能克制多种兵种而得到了各国的喜爱,曾被列为车战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为兵器的统称。而且戈的形式比较统一,生产过程容易被学习和模仿,春秋战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诸侯重视军事力量的数量,但是缺乏精力和资源去进行武器的研发,所以他们更愿意去使用现有的兵器,这一局面直到东汉才被改变。

三国时代已经见不到戈的身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功能多样、广泛应用的戈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戈兵只有在其他兵种的配合下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看似功能多样,但是可持续作战能力弱。在较为早期的历史中,由于战争形式单一,战争手段缺乏变化,戈尚且被部队普遍接受。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戈存在着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可是整体上来说大同小异,缺乏变化,战争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自身却不一起改变,这也是戈后来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猛将吕布所使用的方天画戟,典韦使用的双铁戟,其实就是由戈发展而来,同样因为容易在战争中被钩住"耳"而无法被广泛应用,事实上,在秦朝末年,戈就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汉代唯一的一种铜戈被命名为鸡鸣戟或雄戟。从此之后,除了仪仗部队外,戈也彻底在历史上失去了踪迹,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戈已经超出了军事范畴,成为华夏文明中的一种符号,这也是其存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

2《荀子·议兵》

3《礼记·檀弓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115004.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