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我市举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报告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士伟,市政协主席李宇娟出席报告会。
会上,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副总经理、中央党校特约研究员李北光作了题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打造创新体系能力》的专题报告。报告就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好我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会议指出,当前,全市上下正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铁岭“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工业强市正作为我市的重要发展战略继续深入推进实施,报告对于我们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补链、建链、强链,加快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深入消化理解,结合各自实际将报告会的学习成果转化到“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实际工作当中,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加快铁岭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春久参加报告会,副市长张东明主持报告会,市政协副主席赵必先参加报告会。
11月12日,市长隋显利分别会见参加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到我市考察推进项目的山东巨鑫源集团董事长孙德林、广东超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军、青海正平集团董事长金生光、广州金田瑞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胥麟毅、中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广智。
隋显利对各位客商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铁岭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良。近年来,铁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潜力日渐显现,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大批外来企业入驻铁岭,亲商安商富商氛围浓厚。铁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含量高、影响力强、前景广阔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持,希望客商们选择铁岭、相信铁岭,在多个重点领域与铁岭开展深入合作,追加投资,实现地企互利共赢。铁岭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企业与各类人才到铁岭投资兴业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客商们感谢铁岭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和支持,表示将继续加强资源、技术、要素投入,积极寻求深度合作,在收获效益的同时,共同推进铁岭经济快速发展。
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在沈阳举行。本届洽谈会以“共享发展新机遇,开创东北亚合作新篇章”为主题,期间将举办经贸合作洽谈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中韩投资贸易博览会、辽宁品牌商品展等多场主题活动。
市领导李德新、毛育勤一同会见。
“基层社区工作应以为居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社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的职责。”银州区工人街道铁通社区党委书记陈秀静说,作为社区带头人要把群众的向往、需求牢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用最贴心的服务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陈秀静说,她感受最深刻的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会给社区工作指明了方向。”陈秀静说,今后她将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关注群众需求,把工作重点放在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上,把社区服务直接延伸到楼院和家庭,力求做到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要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的前提下,经常走出办公室,深入网格,察民情听民意。
对于网格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都由网格员第一时间接手处理,对于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反映给社区书记共同协商解决,或者上报给上级部门寻求帮助解决。网格化管理让社区整体一张网,网中有格,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社区网格员通过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进而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成为服务居民的“贴心人”。最终实现联系群众无盲点、网格管理融于为群众服务之中,让社区居民找到归属感、增强幸福感。
本报讯 (记者/王赛)11月12日,全市智慧党建云平台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今年7月,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我市全面启动智慧党建云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并已初步架起连通全市各党支部的管理网、服务网,实现党建工作“云管理”“云服务”,推广应用率已达66%,跃居全省前列。会议强调,智慧党建云平台是一项新任务、新挑战,一要提高认识,增强云平台应用推广工作的责任意识,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提供力量;二要强化举措,扎实做好云平台的各项推广应用工作,强化制度保障、工作落实、创新意识和宣传总结,使平台的应用真正能够“管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树起来”;三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抓好日常分工,抓好培训,搞好人才培养,强化考核督查,保障运行安全。
交流会上,市公安局、铁岭市第二高级中学、国资委物业集团机关党支部等9家单位分享了应用推广云平台的经验做法。
本报讯 (记者/王赛)11月12日,全市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年初以来,我市相继投入60余万元用于远程站点的维护建设,全市1463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实现了全面改版升级,18个远程站点进行了撤销整合,基本实现全市各级农村、社区党组织全覆盖。会议强调,各地各单位要坚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时刻紧绷政治建设这根弦,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要结合实际,勇于创新,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充分运用好本土“微课件”、网络直播等平台学习形式,丰富党课学习内容,打造出属于本土特色资源,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远程教育工作的实现性和针对性。
交流会上,省委党校网络教育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作现代远程教育业务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课件拍摄要求指导,部分单位代表分享现代远程教育业务经验做法。
袁羽(右二)在卖场里和商户交流
袁羽(左二)和团队人员研究营销活动方案
今年9月18日,袁羽作为人大代表受邀参加“助推银州区经济发展”座谈会,袁羽在会上发言说,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巨大,但其旗下商业正在逐步恢复元气。
“惠丰鞋城的客流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万家生活广场这个月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比提升了20%。”袁羽说这话时,万家生活广场正在进行他接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促销活动,在银州区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用公交司机的话说,“把全城的老人都拉到这儿来买东西了。”
话锋一转,袁羽作了另外一层意思表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现在铁岭商业急待振兴,作为本地企业家,我们土生土长,全部身家也都在铁岭,对铁岭更有感情,我们愿意尽最大的力量,做更大的贡献。”
会后,铁岭商圈人士对袁羽的话做了这样的解读:铁岭百货业的发展不尽人意,自从兴隆集团退出铁岭市场,凡河新区“大船”和银州区原“大兴隆”的位置都处于空置状态,袁羽有意操盘更大的卖场,寻求发展。
从9平方米到1万平方米 铁岭鞋王创业史
1995年,银州区南马路新华书店内一间9平方米的商铺对外承租,彼时23岁的袁羽正在某粮油物资公司上班,闲暇时间他经常到哥哥的鞋店帮忙,于是,机缘之下这间9平方米的小店成了他梦开始的地方。
虽然店面不大,但袁羽头脑灵活,小店生意很红火,4年后,袁羽又盘下了隔壁小店,经营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取名“大台北鞋店”。扩大经营面积后,袁羽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银州区推出第一家定价鞋店——所有鞋品全部定价销售,不议价。在那个“买东西哪有不讨价还价的,要价200元最后可能20块钱就能拿下”的时代定价卖鞋,袁羽自有自己的商业逻辑:“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老百姓讲价的心理是怕上当,当时我就想只要价格在市场上能站住脚,有竞争力,就一定没问题。”因为加价少又省去砍价的麻烦,袁羽的定价鞋店在铁岭一炮打响,最多的一天,他卖出去上百双鞋。牛刀小试,他即展现出敏感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眼光。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是中国服装鞋帽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波急速发展的浪潮中,袁羽跟随时代的脚步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跨越。2001年,他在伟业商厦承包了整个楼层,成立了铁岭第一家鞋城。当时在温州、福建、广州,国内的鞋类品牌大量集中出现,并且发展迅猛,这些国产鞋物美价廉,于是袁羽萌生了将众多品牌集合在一起,成立大卖场的想法,伟业鞋城应运而生。免去了东奔西走,在一个卖场里可以对各类鞋品进行反复比较,然后购买。伟业鞋城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银州区及周边县区百姓购买鞋品的主要阵地,引领风潮。
2014年是个分水岭 有人离场 有人逆风成长
“从1995年到2010年的十几年里,中国服装鞋帽行业一片蓝海,只要你肯吃苦,头脑灵活,挣钱很容易。”袁羽创业的前15年,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成长期,袁羽顺势而上,在广裕街、南马路铁岭最黄金的商业街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翘楚。
2004年伟业商厦动迁,袁羽将鞋城搬迁至天兴附近,正式更名为“惠丰鞋城”,经营面积进一步扩大为4000平方米。一年后,兴隆大家庭落户铁岭,随后大商新玛特也进入铁岭。竞争对手从天而降,万众瞩目,不是和自己一样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某个人,而是集团作战。与资本更雄厚、管理更成熟的域外企业在同一市场里共舞,袁羽采取了“错位经营”的办法自保——与兴隆、大商在鞋品上进行差异化经营,他们走高端,袁羽就做中端、大众品牌。
域外资本抢滩铁岭,带来震荡的同时,其实也给本土企业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用袁羽的话说,就是“你不升级,别人帮你升级。”
当时,惠丰鞋城40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鞋品多达数十个品牌,而袁羽采取的还是单打独斗,自己进货、自己销售的传统经营模式,众多品牌集合经营虽然卖得好,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库存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
看到问题,如何解决,袁羽有些拿不定主意,而“兴隆”的出现,让袁羽在自家门口看到了“范本”——商场不再自持品牌销售,而是以招商的形式与品牌商、厂家进行合作,由品牌公司自行进场租店,商场经营的重点则是在日常管理和自身建设上,通过统一营销的形式带领各品牌一同面对消费者,这样的经营模式,将产业链分工更明晰、科学、精准,而且经营分险也被合理分摊。
2008年,经过反复考察和分析后,袁羽出手改革惠丰鞋城经营模式,他以自营、租金、扣点等方式把手中的各品牌逐渐放出去,让更多的人从他的手下变成了合伙人,而他则把精力从研究产品转移到了研究管理和营销,研究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上。这是一次颠覆式的改革,虽然送出了十三年来自己千辛万苦一家家谈来的品牌代理权,换来的却是旗下惠丰鞋城向现代企业制度迈出的关键一步,袁羽为惠丰鞋城未来发展扫平了障碍,预留了空间。
没有一劳永逸,市场的脚步从不会停止。2014年前后,网上购物异军突起,然后是微信、抖音、快手蜂拥而至,小小手机成了什么都能买到的“购物天堂”,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商业生态。不仅铁岭,全国各地商业街的生意开始振荡下行,数据显示,每关闭3家实体门店,只有2家能重新开张,这意味着,要有许多人惨淡离场。
市场环境不再宽松,意味着对企业家的考验更为严苛,找准市场定位、进行有效营销显得至关重要。2012年袁羽实现逆风成长,惠丰鞋城搬迁至广裕街建行总部旁,新址五层楼共计1万余平。搬进新址后,袁羽实现了与李宁、百丽、他她、百思图等国内知名品牌,以及阿迪、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合作,同时延伸品类,引进运动服装和休闲服装。惠丰鞋城更名为惠丰商场,正式成为一家以鞋品和服饰为主的百货类商场。与此同时,袁羽开始有计划地开展高频次营销活动,汇聚人气,打造“惠丰商城”的品牌形象,建立稳固顾客群。
回看袁羽的创业史你会发现,企业在他的手里一直在变,不是惊天动地的巨变,但也决不停滞。如何相时而动,怎么才能追随上市场的脚步,这份答卷没有标准答案,时间是唯一的评判者,有人败下阵来,通关者也只有回看时,才有勇气说:“我做对了”。
给我舞台 我愿做最忠实的舞者
从9平方米小店到1万平方米的综合型商场,袁羽的发展既是个人的成功也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当年站在新华书店楼下的小小橱窗里,年轻人的梦想是有一家100平方米的品牌店,后来他的梦想是一层楼的卖场、一幢楼的卖场……梦想在一点点变大,而成长的脚步却总是急匆匆。眼前有许多路,可有时抬起脚你会不知道往哪里落,而当你落下去,走过去,才发现又到了另一个天地。
当年,他曾仰望“兴隆”这样的域外大咖,他曾从“兴隆”偷师到许多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然而,永远也不要忽视弱小者,市场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当“兴隆”因各种原因在铁岭惨淡收场时,土生土长、深植本土多年的袁羽却决定“开疆拓土”。
2019年9月19日位于广裕街体育场对面的“兴隆生活广场”悄悄更名为“万家生活广场”开门迎业。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甚至楼体外面的商场名字改得都很随意,只是把“兴隆”两个字,换成了“万家”两个字,“生活广场”四个字一动未动。
开业之初,走进“万家生活广场”你会发现,货品的确没有原来丰富,没有立竿见影或是改天换地的变化,只是慢慢的,货品越来越丰富,人流越来越多。2020年,万家生活广场在银州区大型超市中率先推出免费送货服务,虽然人力、物力成本因此而大幅增长,但超市的服务功能得到强化,周边消费者的依赖度迅速增强。今年9月万家生活广场搞了一次大型促销活动,人气火爆,一时成为街头巷尾大家谈论的话题,很有些要后发制人的味道。
“万家生活广场开业2年多一点,现在销售额在以20%的速度增长,我们有信心把那个店的销售额做到原来‘小兴隆’的水平,非常有信心,明年估计就能达到那个水平。”接盘万家生活广场两年后,袁羽向记者做了这样自信的描述。
低调、务实却勇于出手,接盘“兴隆生活广场”,袁羽的作风一如既往。
对话
如果说市场是一个舞台,企业家就是舞者,而本土企业家就是舞台上最忠实的舞者。
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从最简单的动作学起,一路成长,也最了解台下的观众。他们不会中途离场,也希望展现最美的舞姿,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热爱的舞台。
记者:从9平方米小店到1万多平方米的综合卖场,一步步走来,您觉得个人身上的什么特质起了最大作用?
袁羽: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但赚钱的前提一定是要把事情做好。我的理念就是,要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最好,不能改来改去,这行干几年,那行干几年,我是只要把鞋一样做好就行。
其实做事就是媒介,无论是哪行生意,只要你务实地把它做好,背后自然赚钱。市场一直在变化,几年一个周期,它在变化的时候你要能跟得上,市场起浮就好像是抛物线,一个抛物线结束了,你要知道如何去寻找另一条抛物线。
记者:现在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大型商场都已经关门大吉,线上和线下销售是对立的关系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
袁羽:线上线下都会长期存在,只不过是我们怎么去结合的问题。我的感觉是,这几年人们在购物时更加强调体验感,也就是线下销售在回暖。从去年的“双11”看,线上产品销售结构已经在发生变化,鞋和服装类的商品,在线上销售已经不增长或是增长很少了,相反的,线下却卖得不错,只不过疫情期间,把线上又成全了。现在,线上和线下已经实现了相对平衡了,如果没有疫情,今年线下销售应该不错的,我们8月份以后就恢复得差不多了。
记者:与一些域外集团、企业投资铁岭相比,你觉得本土企业家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袁羽:我觉得铁岭商业的发展需要双轮推动,外来的企业和本地企业同样重要。
外来的商业企业肯定和我们有竞争关系,但如果用好了,我们做企业的水平也跟着往上走,用不好,可能自己在竞争当中就被冲击下来了。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灵活,在竞争当中要灵活,打开差异化思路。多年来,在和“大商”“兴隆”竞争中我有个核心的定义,就是我们要差异化经营,就铁岭市场来说,他们经营高端,我就做中端、大众市场。现在我们经营万家生活广场也有个理念,就是银州区地面的大型超市走的是大众化的路线,那可能未来我们会适当调整万家店,在保持社区店服务百姓生活的属性基础上让它再向中高端走一些,总之打开差异化。
记者:对于商业而言,人们好像有一种偏见,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能把高大上的东西带进来,本地的企业家在这一点上反而容易被忽略,您怎么看?
袁羽:凡事都有两面性,外来的企业更容易带来新东西,对铁岭市场的升级的确会起到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出现水土不服,或者说是他的战略不在铁岭一地,容易出现不可预见的变化。本土企业家土生土长,更了解铁岭,也对家乡更有感情,而且这几年市场急剧变化,应该说本土企业家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适者生存,能拼到今天,其实我们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们。
记者:现在如果给你一个“大商”“兴隆”这样的大型商场,你有信心把它经营好吗?
袁羽:有信心,惠丰商城现在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商场,而且也在铁岭站稳了脚跟,有着固定的顾客群。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我们也在与银州区原兴隆百货和凡河新区“大船”位置的相关人士进行接触,我们自认在管理和营销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企业发展到现在,我们也在寻求更大的舞台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