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行:金融“先行军”
种好扶贫“责任田”
中经社分析师 王梦菲 李优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是所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的突出短板。国资央企具有资金、产业、人才、渠道、信息、管理等多重优势,构成政府、市场、社会“新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认为,近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全面深度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聚焦产业、民生、教育等关键领域,综合公益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与贫困地区深度链接、共建共融,实现扶贫“献血—输血—造血”三步走嬗变,以金融精准扶贫组合拳助力贫困地区长期稳定发展,其经验值得总结。
完善机制、尽锐出战
凝聚扶贫坚实力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交汇之年。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这块“硬骨头”,既需要政府做好“兜底”保障,更离不开企业精准扶贫主体作用。
国资央企是精准扶贫主力军,构成政府、市场、社会“新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据统计,全国96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246个贫困县,占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41.6%。目前,246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
“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是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中国银行在2020年初全行扶贫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曾表示。
近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以下简称“苏州中行”)自觉扛起扶贫助农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总行下放的扶贫目标,构建扶贫工作“一盘棋”,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深耕精准扶贫“责任田”。
“苏州中行以‘融先锋’党建品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稳步建立起党委领导,党务部和办公室主抓,各业务部门协同配合,管辖行、附属公司和客户联动的全员参与推进机制,以扶贫责任共同体凝聚脱贫攻坚坚实力量。”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董宗林说。
中国银行自2002年起定点帮扶陕西咸阳淳化、旬邑、长武、永寿四个国家级贫困县(以下简称“北四县”),至今已累计无偿援建近4亿元,实施项目700余个,受益人群超20万人。苏州中行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目标,撬动银行、员工、客户等多种力量,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参与,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为贫困地区增收脱贫提供多方位支持,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优势、因地制宜
“三步走”助力可持续富民
开对方子、找准路子,才能摘掉穷帽、拔除穷根。不同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空间、环境容量等各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才能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苏州中行围绕贫困地区脱贫目标,聚焦产业、民生、教育等关键领域,综合公益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多种方式,与贫困地区深度链接、共建共融,实现扶贫“献血—输血—造血”三步走嬗变,以金融精准扶贫“组合拳”助力贫困地区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资金”献血:以公益扶贫共享发展成果
以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扶贫,本质上是资金、人力等要素资源在发达和落后地区之间的结构性转移,对于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更多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是“共享发展”理念走向落地的具体实践。
2020年,苏州中行着力加大公益扶贫力度,通过高质量的公益捐赠、志愿活动等帮助贫困地区尽快克服疫情影响,加快脱贫摘帽进程。据统计,疫情期间,苏州中行共实施超60万元爱心捐赠扶贫项目,比2019年增加34万元,并通过捐赠口罩、定点采购、志愿服务等多种公益扶贫活动给当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加就业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长期坚持能够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发挥发达地区教育、产业等优势、探索公益培训职业教育项目,以培训就业助脱贫增收是苏州中行开展扶贫工作的另一项有力举措。
苏州中行高级经理、永寿县挂职副县长万蔚牵头苏州营财安保公司,在永寿县招录轨道交通安检员,目前已有2人正式入职,后续已报名37人。“我们后期将根据苏州轨道交通发展规划持续招工,希望建立起就业扶贫长效发展机制。”万蔚说。
——“消费”输血:以社会力量扩大增收效应
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的重要途径。2020年8月,苏州中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通知》,着力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党务工作部副部长冯越说,“行里这几年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消费扶贫活动,多渠道解决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滞销问题。这样既能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又能拉动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线上,苏州中行依托“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共享平台,2020年共完成线上采购金额超500万元,精准“滴灌”到贫困群体个人。该平台由中国银行总行开发,集公益理念、市场力量、金融服务和区块链技术于一体,架起了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网络高速路”。
线下,苏州中行先后组织两批赴陕西咸阳北四县“走扶贫基地、看脱贫变化、助消费扶贫”主题实践活动,累计签订82万元扶贫采购合同,有力支持贫困群体增收,引发消费扶贫热潮。
2020年8月,该行下辖工业园区分行还开展“银政校企社”沂蒙爱心公益市场活动,将所得2万元成交额全部用于沂蒙山区下村乡西河小学搭建并完善读书角,形成扶贫又扶志的长效机制。
——“项目”造血:以产业思维强化金融支撑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苏州中行在助力扶贫时,更加注重服务实体发展,聚焦“造血式”产业项目扶贫,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艾草是我国常见的中药材,可制成艾绒、艾条、艾柱以及纯露、精油等20多种艾灸系列产品。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艾草种植农户达900余户,种植面积1000多亩,是贫困户口中增收致富的“法宝”,其中多乐沟村艾草种植作为阳泉市扶贫推广典型案例,2019年获评“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称号。
2020年,苏州中行投入5万元,支持多乐沟村采购艾草根苗、扩大种植规模,按照1000元/亩计算,增加50亩种植面积。目前,平定县已经形成覆盖上游艾草种植、中游艾灸产品加工、下游品牌推广销售的艾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多乐沟村苏州中行艾草种植项目全年销售艾草18000斤、实现收入20000元、惠及贫困户12户。
据介绍,苏州中行大力扶持山西长治贾掌村春秋大棚绿色环保产业项目,补齐首期10万元项目资金缺口,直接帮助12户贫困户增加就业收入,项目分红惠及160名贫困户。“以金融支持助产业、以产业扶贫助就业、以就业创业助增收”的扶贫路子越走越实。
驰而不息 久久为功
抓实扶贫“后半篇文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指明了方向。
“脱贫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做到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继续抓好抓实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才能确保长效稳定脱贫。”苏州中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才先说,“这其中,可以充分发挥金融能量,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精准支持‘三农’释放活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让农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9年5月,中国银行助力咸阳“北四县”整体脱贫摘帽。为巩固脱贫成果,苏州中行在协助做好收官工作的同时,早已开始谋划下一步常态化的金融扶贫模式。
万蔚在永寿县探索实施的苹果价格“保险+期货”项目就是金融扶贫助农、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根据规划,该项目由人保财险咸阳市永寿支公司承办,苹果种植户在保险公司购买苹果价格保险产品,做套期保值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现货买卖的亏损,可以通过期货交易的盈利弥补。
据介绍,该项目共惠及6个自然村、1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总交易规模1000吨,是咸阳市2020年首单商业性苹果价格“保险+期货”业务。当前,精准脱贫工作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难中之难,扶贫投入的需求越来越大。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越是进行脱贫攻坚,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苏州中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晖说,下一步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总抓手,通过与贫困地区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搭建与贫困村持续相连的帮扶纽带。
2020年9月,苏州中行赴陕西咸阳开展扶贫活动期间,苏州太仓分行、姑苏支行分别与曾是深度贫困村的咀头村、张贺村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深入探索“党建+”扶贫新模式,通过两个党支部之间的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赢,不断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增强脱贫群众发展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
在苏州中行看来,帮扶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苏州中行将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发扬总行精准扶贫的科学方法,坚持探索创新的不竭动力,凝聚协同合作的强大合力,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无缝衔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多力量。(完)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
小编:张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