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聊到到九眼桥就止不住眉头上扬,露出意味深长的笑。九眼桥的故事从来都离不开痴男怨女、灯红酒绿。九眼桥因为几年前的一件桥边女子强暴男子事件大火了一下。如今的九眼桥已经是闻名于全国,不少人纷纷来到此地打卡。
九眼桥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总督李世杰补修时。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九眼桥算是除了杜甫草堂武侯祠等重大历史意义外的成都标志性建筑。
如今的九眼桥借助河南岸酒吧一条街的优势,以及对面安顺廊桥的美景,已经成都当地首推之选。每天晚上,许多年轻人来这里放纵自己。安顺廊桥的夜景,应该说是成都最美的夜景之一。
2004 年前后人南路四段的酒吧被清空之后,九眼桥桥南两端突然就冒出了一堆酒吧。
桥的南面以大型慢摇吧为主,首批入驻的MUSE 是成都最早的一批慢摇吧。九眼桥夜场最盛时期,苏荷、卡索、BABE2、MUSE 一字排开,MUSE门口以前经常站着一排黑西服的小伙,下雨天还给客人撑伞。时至今日,苏荷和MUSE 依然是九眼桥夜场的双雄。有人开玩笑说这一带的行道树都长不大,是因为经常有喝醉的人抱着它们边吐边摇。
除此之外,在太平南新街这一段几百米长的距离里,街的一边是酒吧,另一边则是各种烧烤和鸭脑壳、烤鱼店。在酒吧里再一掷千金买醉的人也会选择在这些小店门口坐下,安抚倒空的胃和抽筋的腿。
再往南一些,则是赫赫有名多年的零点酒吧。这家酒吧以打架事件频出而出名,基本上是操哥和非主流90 后的主场。慕容雪村曾经在《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中提及零点的疯狂。这里的荷尔蒙,是血气方刚。
桥的北面,从诚信食府起到丝竹路则是著名的九眼桥酒吧街。与桥对面的巨大音响和DJ 嘶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酒吧街要安静得多。巷子、蓝莲花、隔壁子、四合院、菲比、慢格、井介、廊桥一字排开,大多都开了10 年以上,即使换老板也不会换招牌。
每逢世界杯或欧洲杯之类大赛,酒吧街临江的地段以前都会架起巨大的投影幕,足球和啤酒是天然最好的搭档。然而生意最好的不是这些酒吧,而是一家叫" 奇葩烤兔" 的小店。这家夹在菲比和慢格酒吧中间,门店只有一米多宽的烤兔店除供应烤兔之外,那有各种下酒的小菜——成都人喝夜啤酒,没有下酒菜怎么可能呢?
越过看起来像桥实际上是一个馆子的安顺廊桥,则是近几年风头非常强劲的贰麻酒馆。这家修在行道上、不知道什么来头的酒吧,从开张第一天起就火得不行,以至于后来老板不得不安了一台排号机。所以经常从门口路过的话,就会听到"XX 号客人,请到XX 号就座" 的呼叫,这感觉像是排队进银行存钱而不是来酒吧花钱。
跨过顺江路再向南行不远,则是兰桂坊。比起香港的大哥,这个小弟在成都的地位也不算低。兰桂坊一开张就成为成都高档美食和酒吧的风向标。水母、蝗家一号、CC、芒果都是这条街上的名店,经常可以看到不少的老外出没。
九眼桥的夜场,赋予了其最为耀眼的色彩,也成为年青族群释放血性和情爱荷尔蒙的最佳载体。当年轰动一时的" 桥震" 和" 兰桂坊8.5" 事件,则将这一载体推向了极致。
有水井坊这个古老酒坊的打底,锦江边夜夜春色,浓烈的荷尔蒙一日日地漂浮其上。
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九眼桥一带一直是热闹的水码头。要从水路出成都下重庆,都得从这里搭船启程。而从外地水路运来的货物,也得在这里上岸。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九眼桥河岸两边挤满了靠水吃水的苦力、船工、商人和小贩,锦江则一日复一日地滋养着这几乎是成都最低层的温暖
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桥下都还有临水的客栈,门前的石桩,留着一圈圈拴船缆的凹痕。桥南,
虽然现在人们看到的穿城而过的锦江水量并不大,但实际上,早年的锦江水面宽阔,江水汹涌有涛声。
九眼桥从建成到拆除的四百年里,一直是成都的一处地标。在一些迁居海外、省外的老成都人的记忆中,九眼桥仍然是最为深刻的印象。不少影视镜头更是以九眼桥为背景代表成都的形象。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九眼桥狭窄的桥面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交通,由于经济原因,成都市政府对九眼桥进行了加固维修,并且在九眼桥的两侧各加宽了数米,专门供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而九眼桥原来的桥面上只能通行机动车。
1988年于九眼桥西侧新建交叉钢架水泥预制桥,从桥基点起算,长约120米,宽25米,桥北下端辟有汽车通道横贯东西,形成半立式交叉桥。这个半立交桥也是当时成都的第一座半立交桥。
1992年冬,这座成都现存最古老、最长、最大的石拱桥——九眼桥,官方称旧九眼桥有碍泻洪等多种原因,终于在众多市民的反对声中被拆除,从此这座经历四百年风雨的古桥在锦江河上消失了。
1997 年7月,成都市规划局古九眼桥异地重建方案出台,重建的九眼桥距原址下游1.9公里,2001年11月,仿古九眼桥主体工程宣告建成,仿古九眼桥仍为九孔,外部全由仿古青石块砌成。桥面用青石块铺设,虽然保留有明代建筑风格的九孔石拱桥形象,但没有古桥当年的伟岸、沧桑和厚重的历史感了。
也许是因着九眼桥历来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吸引,1984 年,成都市第一个劳动力市场在九眼桥桥东头开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浸透,大量年轻农民工离开故土向城市挺进,而九眼桥往往是他们抵达这个城市落脚的第一站。他们睡眼朦胧地从火车北站涌出,坐上27 路公交,还没来得及细看这座城市的风景,就开始在九眼桥劳务市场寻找自己的未来。
每年春节之后,九眼桥劳务市场就是人的海洋。除了场内的招聘点,更多的民工喜欢在场外等待雇主。有些经验的民工就在面前摆一张纸板,写着" 墩子"" 瓦工" 等字样,或者直接在自己的编织袋上挂上一把菜刀或者几把瓦刀,算是最为直白的求职简历。
在那 20 多年的时间里,要问民工求职去哪里,一定会指九眼桥。
因着长年不断巨大的人流,九眼桥一带龙蛇混杂,自然也滋生了不少的灰色行业。最为有名的莫过是办假证和卖贼车。
办假证的一般流窜于桥东头的桥洞两端,见人就问" 办不办证?",随时都可以掏出从博士文凭到一级厨师证到离婚证,反正你能想到的证件他们都可以提供。前些年成都夫妻限购房子的那一段时间,九眼桥办假离婚证的几乎供不应求。
卖贼车的则主要集中在宏济路。宏济路曾经有一个旧自行车交易市场,结果后来基本变成了专业偷车户的销赃之地。有很多掉过自行车的成都人都会跑到宏济路去撞运气,运气好得逆天的话会找到自己的车,再去派出所报个警,凭发票上的车架号就可以领回。
一直到2013 年左右,宏济路靠九眼桥头那一带都有行迹可疑的男女蹲在路边,人手一辆看上去至少八成新的自行车——他们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路过的人也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辖区派出所最后只有放出大招,天天放一辆警车在路边,久而久之,这个销赃之地才彻底消失掉。
持续整理发布成都各地标文化故事。欢迎关注!如有未尽之处,请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