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6683.7亿元,下降14.9%;进出口总额7222亿美元,下降2.8%。在此背景之下,2019年排名靠前的几个化工大省经济规模和位次有了较大变化。
连续28年全国第一的化工大省山东,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完成主营收入1.88万亿元,同比下滑46%(2018年为3.48万亿元),但经营规模仍居全国第一。
随着华南沿海世界级石化产业带的崛起,2019年广东省规模以上石化工业主营收入达到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2.7%(2018年为1.23万亿元),首次超过江苏跃居全国第二位。
连续多年的全国第二化工大省江苏,在2018年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1200家的基础上,2019年规模以上石化企业又减少448家,当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9万亿元,同比下滑4.25%(2018年为1.24万亿元),退居第三位。
2019年,浙江规模以上石化企业主营收入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2018年为1.06万亿元),继续位居全国第四位。
各省主营收入规模和在全国位次大幅度变化,反映了其产业结构调整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那么,作为化工第一大省的山东,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
作为资源大省,山东的煤炭、石油、原盐以及其他无机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具有发展化学工业的基础条件。顺理成章,石油化工成为山东的支柱产业,并且具备几乎所有的产品门类。山东是我国第五大原油生产省份,第一大汽油、柴油、原盐、烧碱生产省份,第二大纯碱生产省份,塑料、化纤、化肥、农药、硫酸等化工产品的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还有一个特点:虽然石油和化工资源丰富,但央企并不多。除了中石化胜利油田公司和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外,其它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遍布该省的小炼油、小化肥、小氯碱、小橡胶、小焦化等“五小”化工企业不断扩能改造,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500万吨乃至千万吨规模的大型炼化企业、一批跻身世界50强的轮胎企业、一批由化肥向化工新材料延伸发展的新型煤化工企业。近几年,在全国化工500强中,山东化工企业占据1/5;而在山东工业百强中,化工企业占据1/3。
2008年山东石油和化工全行业主营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2年超过2万亿元,2015年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国化工行业首个连续迈上3个台阶的省份。进入“十三五”之后,山东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2017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842亿元,实现利润18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0.5%;2018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4851亿元,实现利润2019亿元,同比增长13%,同比增长12%,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山东化工一路高歌猛进,却不知不觉就触碰到了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天花板,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安全、环保等系列问题凸显。
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烧碱、聚氯乙烯、氮肥、炼油、轮胎等重点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自给率偏低,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电子化学品等高端产品却生产不出来,或者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
二是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中小企业开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产品较少,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低于发达国家。
三是化工产业布局散乱。截至2017年,全省拥有各类化工园区199家,入园企业2978家,入园率只有32.8%。部分园区布局分散,没有科学统筹的建设规划,产业链延伸度不够,入园标准不高;有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健全,安全环保不达标、相关防范体系尚未形成。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化工围城”“城围化工”现象日益显现,化工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内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谈化色变”,避之唯恐不及。“邻避效应”给行业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四是安全环保压力较大。由于长期无序发展、粗放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企业设备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污染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部分企业违法排污。随着新的环保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行业面临的环境生态保护压力不断加大。
有人说,山东经济是“大象经济”,即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这两个70%的基本判断,说明了山东经济粗老笨重的产业形态特征。当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叠加,环保、安全等因素约束增强,产业发展就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针对全省化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布局、安全、环保等问题,2015年12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鲁政办字[2015]231号),向自己挥刀,精干瘦身。《意见》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化工企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加快企业“进区入园”步伐,持续推动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就在此时,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68万元。这起事故让该省重新审视化工产业的定位和安全问题。2017年6月22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会议,要求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多发势头,加快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步伐。随后由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山东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总体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43号)全省范围内持续搞了以排查、整治、狠抓、严禁、限制、关闭淘汰为代表的整顿行动。几年下来,效果开始显现:
一是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2015年摸底时,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一度达到9505家,“小散乱”企业数量多、占比大。来自山东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关停化工企业1500多家,化工园区从199家压减到85家,入园企业主营收入占规模以上化工企业的70%以上,认定重点监控点企业125家。
二是大幅压缩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产能。其中,压减焦化产能777万吨、合成氨产能46万吨,关闭退出轮胎生产企业71家。在淘汰6197万吨落后地炼产能,11家规模小、装置落后企业退出转产的基础上,2019年山东省政府与地炼行业10家企业签订产能整合转移协议,涉及产能2790万吨。
三是安全环保形势趋于稳定。该省在全国率先完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示范工程建设。2019年全省化工行业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3%和45.5%。截至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两年累计下降了11.5%,重污染天数由2013年的60.8天减少到去年的9.9天;劣五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比2014年改善10.8个百分点。化工行业作为减排大户,功不可没。
2018年1月17日,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批复。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这意味着山东省从此时起可以在自我动刀自我革命的基础上,向真正的化工强省进发了。
山东省高端化工项目库共有项目362个,总投资5988亿元,超过2/3的投资将用于升级改造,目标是到2022年,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占化工产业比重由20%提高到35%。通过除旧汰劣节省下来的用地指标、能耗指标等都集中到更为先进节能的装置设备上来,逐步向绿色、低碳、高端、高质、高效的化工新材料转型。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集聚性的大项目正在加快落地。
淄博市是山东化工重镇。该区围绕碳四、尼龙66、聚氨酯、助剂等优势产业链,布局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尼龙新材料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合成己二腈技术,分两期建设年产100万吨尼龙新材料及配套50万吨己二腈、50万吨己二胺及联产50万吨丙烯腈。2021年底该项目将建成投产。据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军湘介绍,一直以来,国内生产尼龙66的关键原材料己二腈完全依靠进口,被列为国家攻关卡脖子项目。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经过10年不懈努力研发成功并拥有了这一自主技术。
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的东岳集团有限公司则在氟硅材料产业、膜产业、氢能产业上多点布局。其年产30万吨有机硅单体和20万吨有机硅下游产品深加工项目、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正紧张施工,齐头并进。
位于山东利津的利华益集团炼化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高性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一体化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61.76亿元,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建设年产40万吨高性能ABS树脂、26万吨丙烯腈等装置,被列入今年全省重点项目。而利华益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120亿元的年产100万吨烯烃芳烃、20万吨环氧丙烷联产45万吨苯乙烯项目等4个项目正在协同推进。利华益集团项目部部长贺宗昌表示,该项目引进美国凯洛格·布朗·鲁特公司等国际领先工艺技术,不仅技术先进、产品高端,还可以为即将建设的高性能ABS树脂项目提供原料。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山东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对二甲苯项目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该项目总投资114亿元,主要包括年产440万吨连续重整、200万吨对二甲苯、260万吨加氢裂化等装置及配套设施。依托该项目,上游可建设千万吨级炼油装置,下游可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烟台的万华化学集团除了总投资176.68亿元的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项目工程外,今年又新增年产35/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5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扩建两个项目,显示了该公司强大的发展后劲。
目前在山东各地,单项投资上百亿元的高端化工项目和化工新材料项目就有10多个。这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规划总产能4000万吨/年,一期拟建设2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主要配置10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和1000万吨/年炼油工艺装置,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丁二烯抽提等化工工艺装置。这一山东工业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不仅是山东石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家调整优化石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部署。
随着结构调整的逐渐推进,“化工第一大省”再不会是浪得虚名。
...............................................................
本文系【石化产业观察】独家发布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作者:刘海军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本期编辑:归归、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