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实习,各位同学想到的是什么?
贴发票、核对合同还是整理文档?能够帮忙做PPT都显得很高大上了。
然而,这样的内容真的能被HR看上吗?
其实,实习时做这些“杂活”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写简历就是要体现你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你的简历能体现你和这个岗位极为匹配。
为此,我们需要通过STAR法则来编辑简历。
同学们必须先明白一点:我们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岗位。
就好像,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一样。
有时候,公司不选择你,并非你不够好,只是刚巧和他们所提供的岗位不匹配或者有更适合的人。
一份简历适合天下任何一个岗位是不可能的。
用心的同学,都会针对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写不同的简历。
那么问题是,“老奸巨猾”的HR在想什么?我们如何根据岗位来写简历?
答案就是去JD(岗位说明书)上找!
这份JD的内容告诉同学们,HR想看到的是金融专业、英语能力、细心、财务分析能力。
因此,在简历中需要重点描述财务科的成绩、内容,平时对财务报表的分析等等。
如果,你写善于社交或者口才很好,显然是不契合岗位要求的。
再明白JD和HR想看什么后,我们就要去思考,自己哪些经历和能力是符合的。
内容包含三部分:直接经历、间接经历以及个人能力。
直接经历就是和岗位相关的经历。
以投资实习生的JD为例,直接经历就是你是否有过投资、分析的经历。
比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建模的学习等等。
而间接经历则是挖掘能够体现自己能力的事。
比如,既然是投资实习生,那么你是否有过股市投资经验呢?或者是某个论坛的分析大神?
最后是个人能力,最容易体现的就是学习能力:各科的成绩如何。是否发表过类似的经济文章(文字能力)等等。
我们先来看一段简历描述:
负责公司日常的销售统筹,管理团的队销售进展,定期举办客户活动。
这段话看似是描述了一份销售管理的工作,但是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数据,也显示不出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只是描述自己的工作,根本无法突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终于轮到STAR法则上场了。
每件事的描述结构应该为:背景(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
我们可以将这段描述改为:
负责公司华东区的线下及线上销售管理工作,着力于降低运营成本、完成每月销售指标、提高客户粘性,采用扁平化的小组管理模式,建立微信社群,对客户进行分类,每周安排不同的客户参加线下活动,运营成本降低20%,业绩完成110%,1年内共举办40场活动。
背景(Situation):负责公司华东区的线下及线上销售管理工作
任务(Task):降低运营成本、完成每月销售指标、提高客户粘性
行动(Action):采用扁平化的小组管理模式,建立微信社群,对客户进行分类,每周安排不同的客户参加线下活动
结果(Result):运营成本降低20%,业绩完成110%,1年内共举办40场活动
经过这样的美化后,逻辑性和条理都清楚了很多。
看完后能让HR迅速地捕捉到他身上的亮点和长处。
为HR省时间就是为自己增加机会。
很多同学都会抱怨自己“什么经历都没有”,不知道写什么。
其实,这只是同学们没有好好挖掘自己的经历。
我们要明白,自己在大学期间,不可能什么事都没做,什么事都没经历。
仔细回想具体的事件,然后再运用STAR法则来修改简历。
如果真乏善可陈,那还等什么?
赶快去增加自己经历和实习经验。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尘曦猎头(chenxi_lietou),一家猎头工作室。
左手干货,右手鸡汤,为求职者和HR提供干净、便捷的职位交流平台。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实习生”,邀请您进入学生就业群,一起分享、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