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是独立于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想必大家已经完全接受了。(如前文所讲:OD是OD,ODer是ODer,你知道么?和读懂OD系统铁三角,华丽转身做ODer)但是在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之后,肯定会带来新的疑惑。独立于人力资源体系的OD体系,应该如何运作?日常工作如何开展?人员是专职还是兼职?和人力资源部是什么关系?相信无数个“疑惑”会浮上脑海,没关系,看完这一章节,您的“疑惑”可以消减一半以上,我保证。(点击文章的标题可直接阅读,没看的朋友们建议先看看)
过去大家都认为OD是人力资源应该履行的职责,所以都是人力资源部来招聘OD。如果我们了解OD的价值,就会发现,人力资源部按照优秀HR的标准,按图索骥找过来的OD,基本上无法有效履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技术导向和结果导向之间的差异导致的。
人力资源是一个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部门内部的HR,更多是一个技术方面的专家,所以我更愿意把人力资源的从业者定义为产品经理的角色。无论是BP、COE、SSC,其实都是想要把人力资源的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完善,更科学,更合理。如果我们把人力资源部当做独立运营的公司,COE就是内部的技术专家,BP就是深入客户一线的售前解决方案工程师,SSC就是交付工程师。所以本质上人力资源部也是在推广自己的人力资源产品服务包。
OD则恰恰相反,不是产品经理的角色,更多是项目经理的角色。产品经理角色关注技术有效性,是永久性的岗位设置。项目经理则是临时性的,关注变革性的工作。所以在华为完成IPD变革后,IBM的顾问就撤出了华为,杨国安在协助腾讯完成集团组织结构调整后,也转向将重点工作放在了“青藤创业营”上,主要用来发育内部经营人才和领军人才。
当我们真正把OD和HRM区分开了以后,就会非常容易理解OD的运作模式。OD本质上就类似于内部咨询项目,ODer作为管理架构师,类似于项目总监的角色,各模块负责人就是项目经理,负责牵头统筹和协调,真正在落实不同模块工作时,需要人力资源部专家参与,就请人力资源部专家参与。需要文化部门参与就请文化部门参与。需要经营部门参与战略研讨,就请经营部门参与,通过矩阵式管理,实现不同模块的变革项目。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OD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画了一个粗糙的图片。
纵向是专业线条,代表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体系,横向代表项目条线,代表不同组织变革方向的项目管理路径。
举个例子,通过例行的诊断机制,发现某事业部最近员工离职率较高,经过深度沟通和访谈后,员工提及是因为内部薪酬和绩效体制不公平导致不满意,所以产生了大批离职的情况。此时,OD的职责开始发挥作用了。
首先是界定问题,OD将问题界定为人才管理机制层面出了问题,所以需要由TDer出面。
TDer在BP的协助下,到该事业部进行了二次调研。经过深入调研之后,TDer建议优化该事业部的绩效奖金考核和发放方式。随后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项目。
ODer出任项目总监,由TDer出任项目经理,由BP作为外联专员,COE作为模块专家,组成联合项目小组,共同解决该事业部的绩效奖金考核和发放问题。
在项目组中,BP负责将该事业部的业务情况和人员情况,以最真实的状态描绘出来,方便大家快速了解事业部的业务及人员情况。ODer结合BP的场景描绘,给出整体的建议,明确整体的技术思路和项目路径,并委托TDer进行项目管理。
TDer有丰富的业务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的统筹和推进项目,制定完项目计划后,需要COE参与其中,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设计对应的薪酬调整方案和绩效调整方案。然后由项目组内部评判,是否符合预期。
当TDer同ODer针对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后,就将薪酬绩效优化方案同业务部门负责人或者公司副总汇报,经过业务部门确认方案具有落地性和操作性后,此次事业部薪酬绩效改革项目就收官告一段落。日常绩效考核结果和薪酬的发放,由SSC负责跟进落实。因为薪酬绩效机制的改变,该事业部员工逐步稳定军心,齐心协力开辟了新的市场,赢得了上下好评。
这个模拟案例,向大家描述了OD在推进组织变革时,内部需要进行的矩阵式运作方式。
以上是被动式应对的OD行为,主动式干预的OD行为,应该建立例行的管理机制。比如诊断-调研-方案设计-方案优化-方案落地-方案效果评价-组织效能的评价等。
OD要想做到位,必须靠严谨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
当然,我们以TDer牵头时,参与其中的,就是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如果我们以CDer牵头,参与的可能就是企业文化相关部门。从这个角度看,OD职能既同人力资源职能严格区分,又要相互关联。企业实践中,弄清楚内部运作方式,就不会在遇到问题时手忙脚乱了。
OD在运行时,在高层要有一个OD管理委员会,其中要有几名专职角色,ODer、SDer、TDer、CDer、LDer,如果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较多,可以开展例行性的组织诊断与变革,所以可以将几类角色全部设置固定岗位。如果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由其他高管或相关人员兼任Xder角色即可。
OD在矩阵式运营时,一般采取项目制管理。因为可能会出现系统性的变革,也可能同步推进不同模块的变革,所以OD要做好项目、项目群、项目组合三个层面的项目管理工作。
OD进行项目管理,能够有效达成变革时确定的战略目标,同时,项目制运作的方式,能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利于打破部门专业壁垒和视野局限。在项目组内,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人参与其中,有利于提升专项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变革效能。所以OD必须要成为高管牵头的一把手工程,才能有效推进组织变革的稳步推进。
当然,项目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共享资源的有限性,过分重视项目而忽视了专业职能的工作,内部还很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现象等,这些都需要配套严格的项目权责体系和考核体系。
在项目制运作的过程中,OD体系与其他职能体系,要首先明确项目管理的责权体系,即项目经理授权、项目预算管理权力、资源可获得性、项目经理角色和项目管理人员角色等五个维度进行明确。
项目权益
运行方式
项目经理授权
在OD过程中,授予权限空间极大
资源可获得性
变革过程中,优先为OD配置资源
预算管理
OD委员会管理预算,XDer落实预算
项目经理角色
大企业XDer为全职、小企业为兼职
项目团队人员角色
除项目总监和经理外,其余为各部门临时抽调
XDer作为项目经理,对于个人而言,变革项目从策划、启动、计划、执行、结束整个过程,设计人、财、物等资源的协调,项目风向的把控等,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成为项目中的“动力源”,实现独立创造,群体智慧,分担分享,提升全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人力资源或其他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有利于提升专业技术的实践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人员的客户意识和业务导向,真正的将技术应用到业务场景中去,实现为业务赋能。
XDer在实行OD项目时,要将项目目标明确性、可完成,同时明确目标是有价值的,才能真正的让高管参与进来。项目计划的制定一般采取的工具包括WBS、PERT、GANTT等方法工具。
当然,OD项目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成功的关键因素,值得各位从业者关注。
作为项目制运作的方式,在评价XDer时,主要以项目评价的方式为主,同时也需要关注参与组织变革项目其他人员的项目成果和表现。
对于XDer而言,工作评价从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项目完成情况、项目内部评价、组织效能提升情况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项目数量与质量
企业内部可以采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内部项目评审制度,针对XDer每年发起的组织变革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越多,XDer的工作绩效就越为突出。
当然,除了数量以外,还应对项目的质量、能够解决的问题、选择的切入点、项目的成本预算情况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所以,能够做好OD的企业,内部必须有完善的项目申请、立项、审批的流程。
二、项目完成情况
评价项目完成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思路。
基于关键节点和里程碑的项目考核。主要以工作计划为考核依据,项目工作计划包括标志性成果和任务、详尽的成果/任务描述、各项成果/任务的责任人、项目任务开始和终结日期等。
也可基于财务视角来评判项目的绩效结果,通过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以及对于组织带来的经济效益分享,来评价OD项目的绩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OD项目是以提升组织能力为目的,很难有明确的财务指标支撑。
基于内部客户满意度,也可以成为OD项目的评价维度,比如我们针对人才满意度而引发的内部变革,最后应该以人才满意度为终结。如果我们以外部客户满意度而发起的变革,对于OD的评价就应以外部客户满意度为终结。
三、项目内部评价
针对整体项目评价之外,还应对项目内部进行评价,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和项目参与者,都应有效履责,才能保证项目稳步推行。项目内部评价主要以角色为主,不同角色承担的工作职责不同,评价指标也不一致。
四、组织效能提升情况
OD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提升组织效能的手段,所以最终评价OD项目的指标,应该是是否有效提升组织效能,如果有效提升,即为成功的OD,如果未能有效提升,则为失败。
相信各位看完这篇文章,对如何提升OD运行效率,OD如何在企业内部与其他职能并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有条件的单位,完全可以将OD独立于人力资源体系,变成独立职能,就像华为的干部部独立于人力资源部、小米的组织部独立于人力资源部一样。没有条件的企业,至少也应在公司层面设置OD委员会,然后设立虚拟项目经理的角色,定期通过内部的竞标、评审,来确定OD项目和项目经理,推行组织变革。
OD要实现价值,以上的矩阵式运行方式,是最理想状态,但是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END-
【 H R 赋 能 工 坊 (微 信 号 ID :HR-empowerment)一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科班出身,二十余年专业积淀,华夏基石十余年咨询历练的伙伴们发起的平台,追求“全球视野、中国本土最优实践、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坚持专业专注,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干货,坚持原创。未来将提供更多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硬核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