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赵智勇,宗建树,曹小敏,方子箫)
由技术创新到标准制定,向综合型解决方案商持续转型。中控技术是国内领先的流程型 工业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龙头,其早年专注于 DCS 产品研发,以第四代产品 JX-300 实现技术创新,并成功在国内中小型客户中大范围推广(化工石化领域)。此后,公司于 2005 年主导实时工业以太网标准(EPA)制定,率先实现工业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由 工业总线到实时工业以太网),并借此机会推出大规模联合控制系统 ECS-700,成功进 入中大型国企供应商名单。2016 年底,公司开启工业 4.0 转型进程,借助技术创新带来 的优良产品品质与行业标准制定带来的强大影响力,工业软件与仪器仪表业务高速增长。 伴随综合服务能力逐渐成型,公司空间上限持续打开。
短期维度,中控技术面临行业周期扰动,长期维度则存在空间上限开辟问题。以史为鉴, 中控技术的历史是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并以技术创新产生行业影响的历史。过往历次市 场空间开辟均归功于极强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能力,而历次市场格局的颠覆则归因于 行业标准制定带来的强大影响力。以技术创新开辟新兴空间,以标准制定抢占竞争优势, 是中控技术未来发展的核心思路。
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助力产品性能突破。中控技术早期的崛起源自于 DCS 产品的技术 突破,从首款产品 JX-100(采用第三代技术)到基于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第四代 DCS 产品 JX-300,中控技术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 DCS 产品的技术追赶,并逐步打入国 内中小客户市场。其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极强的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
DCS简史:海外率先研发,国产紧随其后
DCS(集散控制系统)本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等流程型制造业的计算 设备集群,其主要用于接收现场检测仪表传导而来的模拟量输入。输入信号经过一定规 则计算后,转变为数字量/模拟量输出并向现场控制器传导,从而使现场控制器做出相应 动作。DCS 的典型结构为“三站一线”结构,“三站”即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现场控 制站,“一线”即系统网络线,其多微机,分散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通讯网络使其在过程 控制工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随着后续 PLC 网络通讯功能的补足,PLC 与 DCS 开 始呈现相互融合态势,二者往往在工业生产中组合使用,产品界线逐渐模糊。
早期 DCS 市场多被日美系公司占据。自 1975 年美国霍尼韦尔推出首款 DCS 产品 TDC2000 以来,DCS 逐渐成长为流程型工业自动化的主控系统(1986 年 DCS 占过程控制 系统市场规模的 50%),并主要应用于化工、石化、冶金、电力、纺织等行业。早期我 国 DCS 市场主要由美系公司霍尼韦尔和日系公司横河电机所占据,但由于产品价格与 流程工业成熟度等原因,DCS 渗透率较低,工业生产多采用 PC 机作为控制终端。
叫好不叫座,国产品牌推广遭受挫折。国产替代层面,早年 DCS 产品由国家组织有关 单位进行攻关,曾诞生出 DJK-7500(大型 DCS)等实验性产品。但考虑到联合攻关的 目标更倾向于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其产品存在市场化程度的不足(市场偏好中小型 DCS)、核心技术的缺失(DJK-7500 以吸收国外技术为主)等问题,国产品牌推广遭遇一定挫 折,大型项目仍由海外公司垄断,中小型项目则多使用单板机与微型机代为控制。
从技术转化到技术创新,DCS产品竞争力逐渐完备
中控技术是一家具备极强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中控技术的前身“浙江大学 工业自动化公司”于 1993 年成立,成立伊始便选择了开发拥有独立版权的 SUPCONJX 系列 DCS,并在三年内接连推出 JX-100、JX-300 两款产品。其中 JX-100 更多源自于 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模仿与自身核心技术的集成,展现了公司较为强大的技术转化能力, 而 JX-300 则是公司基于新技术窗口的完全自研产品,彰显公司极强的技术创新实力:
JX-100:JX-100是公司首款 DCS 产品,其技术上主要以日本横河电机的“μXLDCS” 作为模仿对象(上位机监控系统参考控制界面及操作方法,下位机控制系统模仿体 系结构)。通过结合自研的冗余技术,JX-100在可靠性上实现了对“μXLDCS”的 超越(2013 年数据显示中控技术 DCS 产品返修率领先业界 0.3%-0.5%),而产品 自带的中文操作界面则使其在使用便捷性上具有一定优势。总体而言,具备完全自 主的版权的 JX-100 的推出使中控技术在 DCS 领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填补 了国内第三代集散控制系统控制技术的空白。
JX-300:与线路连接较为杂乱的第三代集散控制系统不同,第四代现场总线技术 通过将各仪表连接至统一的控制室总线,使得系统的安装、维护难度大幅下降,开 放兼容能力大幅提升。自 1993 年 11 月公司推出 JX-100 后,公司以较快速度在 1996 年 9 月推出第四代 DCS 产品 JX-300。JX-300 采用了现场总线的过渡标准 HART 协议,并成功实现了所有输入信号的数字化处理,通过抓住技术窗口,完成 了与国际竞品的同步甚至超越。此外,新产品在双 CPU 技术处理、全智能化 I/O 技术、实时数据库等方面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化竞争驱动下,对技术的不 懈追求推动中控技术从各国产厂商中脱颖而出。
高性价比推动市占率高速提升。在技术对等的前提下,依靠价格与服务优势,截至 2002 年,中控技术已超过霍尼韦尔与横河电机,成为国内承接 DCS 项目最多的企业,市占 率从 1997 年的不到 5%提升至 2003 年的接近 20%(按套数计算)。其项目数量的高速 增长主要来自于低价格下中小流程制造业客户 DCS 渗透率的大幅提升(中控 DCS 产 品推出后,自动化领域国产与进口的价格由 1:3 下降至 1:1.2)。分行业层面,这一时 期项目增长主要来自化工领域,石化、冶金、电力、医药等领域相对增长较少。但受限 于架构复杂度与 I/O 点数量级限制(早年 JX-300 模拟量输入点数在数百量级,当前 ESC700 单点限制在数千量级),大型项目突破依然存在困难。
中控技术 DCS 产品的高速崛起源自于其强大的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其背后是公司优 秀的资源禀赋、强大的研发实力与技术氛围浓厚的企业文化: 资源禀赋:早期中控技术核心人员均出身于浙大,背靠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 程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等学科性 单位,上述单位对国外技术发展路径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有一定的研究积累。 公司技术中心与学科单位的密切关系(早期技术中心由学校研究所管理)使公司在 海外技术的引进转化与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上优势明显,从而具备了抓住关键技 术窗口实现技术创新的可能(例如 JX-300 与 EPA 标准的推出)。
研发实力:公司成立初期研发人员占比即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研发费用率曾一度 高达 25%,对研发的高度重视是公司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保障。第一代 JX-100 的 研究,其主力人员由褚健和几位学科单位老师构成,核心自研技术较少,仅有可靠 冗余技术。但在 1996 年 JX-300 推出时,公司已产生较多技术骨干,三分之二技 术人员拥有较丰富项目经验,公司自有核心技术已扩展至冷热启动技术、数据处理 技术、信号调理技术等。
企业文化:中控技术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内部完善的知识网络与学习机制关系较 大。过往诸多文献、访谈指出,公司较为注重知识的学习与分享,学术氛围浓厚, 项目组内部知识交流频繁,成员之间多以“老师”互称。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发人 员、市场工程人员、生产人员和工程服务人员之间均会组织多次研讨(正式与非正 式)。此外,公司早期即具备知识库构建意识,于 1998 年设专人保管技术文档, 充足的技术文档使公司内部实现了充分的技术分享。
由技术创新走向标准制定。2005-2015 年中控技术迎来全面扩张周期,业务模式层面由 单一控制设备销售向安全、优化等综合解决方案转型,扩展出安全仪表系统(SIS)、先 进控制软件包(APC)等系列产品;客户结构层面,借助大型 DCS 产品 ECS-700 的推 出,公司于 2007 年成功中标中石化武汉项目,成功切入大型客户;下游领域层面,伴 随中石化各项目的成功突破,公司下游领域逐渐向石化方向延伸。总体来看,随着国产 替代持续推进,中控技术市场地位逐渐凸显,叠加极强的技术实力,公司开始参与到国 内自动化领域相关标准制定中。
“技术-标准-产品”路径构筑公司核心竞争力。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产品的市场竞争, 大多遵循技术应用落地,各家新品涌现,统一标准制定,竞争格局趋稳四个阶段。能够 参与工业标准制定实际上是对厂商技术能力的高度认可,并能进一步提高行业影响力, 帮助厂商持续抢占市场份额。无论是 2005 年 EPA 标准被国际市场的接纳,亦或是后续 工业控制网路安全评估规范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均体现出市场对中控技术的高度认可, 而后续有关产品(DCS、SIS、APC 等)的较高市占率,则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制定在 市场竞争层面的巨大优势。
EPA标准推广,大客户成功突破
EPA 是实时工业以太网标准中的一种。其本质上是对原有工业以太网标准 IEEE802.3 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拓展,从而使网络实时性、吞吐量、时间同步精度等大幅提升,也可 以理解为是一种工业以太网提速方案(工业以太网响应时间通常大于 5ms,难以满足低 节点的伺服运动控制应用)。同时,EPA 也是一套硬件生态体系,依靠基于 EPA 通信标 准的变送器、执行器、现场控制器、数据采集器、远程分散控制站、无纸记录仪等产品, 才能够组成完整的分布式网络系统。
技术周期切换给予中控弯道超车机会。二十世纪末,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信 息传输的主要选择,但由于存在标准制定缺失、互联互通困难等问题,2000 起海外开 始进行工业以太网研发。出于对海外技术路径变更的敏锐感知,2001 年 10 月由浙江大 学牵头,以浙大中控为主,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单位联合 承担国家“863”计划 CIMS 主题重点课题“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设备”, 开始制定 EPA 技术标准。2005 年,EPA 标准正式被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接纳为国 际标准,实现了我国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国际标准的零突破,中控技术的国内知名度大幅 提升。
EPA 标准的推出从产品技术、品牌影响力、产业链协同三个维度对中控技术后续市场份 额提升形成帮助: 产品技术:EPA 标准的推出代表着中控技术的工业通信技术在实时性、确定性和 可操作性层面的达到一定高度,为后续大型 DCS、SIS、GCS 产品的推出奠定技 术基础。以大型 DCS 系统 ECS-700 为例,ECS-700 系统采用高速以太网构建控 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系统无缝整合 PROFIBUS、FF、HART、EPA 等国际标准现 场总线,并在统一的设备管理平台上管理多种现场总线设备、对于任何符合标准现 场总线协议的供应商设备,ECS-700 系统都可以将其设备内的参数作为维护信息 读取到系统中,其极强的兼容能力源自于国际组织对 EPA 标准的高度认可。
品牌影响力:EPA 标准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接 受和采用的工业自动化标准,其极大的提升了中控集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2007 年 7 月国家领导人对浙大中控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中控已有成绩表示了祝贺, 公司品牌影响力再一次实现飞跃。产业链协同:中控技术在 EPA 标准的推广上做了较大努力,2005 年浙大中控宣 布,若参与企业在 5 年之内推出符合 EPA 标准的自动化产品,就可以免费使用中 控的全部专利。叠加政府专项推广资金支持,截至 2006 年 9 月,国内已有 26 家 仪表厂家加入 EPA 标准组织。EPA 标准的推广实质上是促使上游硬件厂商生产符 合 EPA 通信标准的控制产品。尽管该类硬件设备往往可同时兼容多种主流通信协议,并不会成为数据流通壁垒,但标准推广仍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公司与上下游产 业链之间的关系。
产品迭代与品牌推广并举,大客户领域逐渐突破。凭借 EPA 标准推广带来的品牌影响 力提升与工业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2007 年中控技术中标中石化“武汉石化 500 万吨 炼油改造项目”,实现中石化订单零突破。同年 9 月,中控技术推出大规模联合控制系 统 ECS-700,其融合了最新的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先进控制技术与网络技 术,适用于大型石化项目等高端 DCS 领域。领先产品技术叠加强大品牌号召力,中控 技术承揽了中石化后续大部分千万吨级炼油项目,截至 2013 年,中控技术取得了中石 化 30%的市场份额,已成为中石化第一大供应商。
震网事件爆发,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震网”病毒爆发,工控安全成为关注焦点。“震网”病毒是世界上首个针对工业控制系 统编写的破坏性蠕虫病毒,其主要用于控制特定软件版本的 PLC 与继电器产品。2010 年,“震网”病毒开始在全球维度大规模爆发,并通过更改变频频率的方式造成伊朗“伊 核计划”中众多离心机发生损坏。“震网”事件发生后,工控安全迅速成为我国政府核心 关注点,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战略需要促使 工控安全市场高速增长,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凭借其较强的行业影响力,中控技术积极参与工控安全相关标准制定。公司于 2011 年 联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等长期合作单位,推出 国家级标准《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规范》以 EPA 通信标准作为范例,规 定了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和准则。基于对国际与国内工控安全标准的 深刻理解,公司于 2016 年成功研发 SIS 系列产品 TCS-900,从系统安全(系统内核安 全)、项目安全(物理与软件安全)、安全运维(服务方案)三个层面对工控安全形成防 护。
“震网事件”后,自主可控进程加速。“震网”事件的爆发从两个层面对中控技术市占率 提升形成帮助:一方面后门程序的存在使得外部软件安全性大打折扣,自主可控,国产 替代进度加速;另一方面伴随工控安全产品线的补足,公司已具备完整的工控系统 (DCS)、工业软件(APC)、工控安全产品体系,并具备较为领先的工业通信技术,在 解决方案可靠性(工业以太网确保通信可靠)、稳定性(1:1 冗余设计确保系统稳定)、 开放性(支持多种现场总线接口)、安全性(三层安全体系)上均具备较大优势。两者合 力作用下,中控技术大型项目切入难度骤减。
总体来看,依托早年技术率先突破带来的市场地位,2005-2015 年期间公司开始参与到 行业标准制定当中。凭借标准制定衍生来的巨大行业影响力,以及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体 系,公司成功完成大型客户的突破,逐渐实现对原有市场格局颠覆。DCS 系统自 2011 年以来连续 11 年蝉联国内市占率第一名,2021 年达到 33.8%,SIS 系统常年稳定于市 场第二,2021 年市占率达到 25.7%。
工业 4.0 转型开启,公司由传统硬件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公司工业软件发展历 史悠久,早在 2003 年便提出了向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的目标,并于同 年推出 InPlant 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2005 年,基于 InPlant 架构,公司已开发出先进 控制软件包(APC)、综合信息集成软件(PIMS)、数据校正软件等标准化产品,并在后 续应用于各大型石化项目主装置中。2016 年公司正式确立工业 4.0 为未来转型方向, 并于 2017 年 12 月发布工业软件操作系统 SupOS,其后公司工业软件产品矩阵快速扩 张,“平台+APP”数据集中战略逐步确立,工厂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构筑能力基本完备。
转型浪潮下,市场空间上限被不断开辟。工业 4.0 转型从三个维度对公司空间上限形成 了提升:1)新兴业务(如工业软件与仪器仪表)的投入加大开辟全新增长曲线,且受益 于 DCS 系统渗透带来的良好客户基础,新兴业务高速成长;2)咨询与运维服务为客户 提供更高价值。如 5S 店铺与 S2B 平台的推出,本质上都是一种增强服务的方式,试图 在产品销售与项目实施之外,以咨询与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3)服务性收入的占 比提升也会在增强客户黏性的同时对公司收入的持续性形成帮助。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助力公司新兴业务高速发展。鉴往知来,参考公司过往 DCS 产品 技术突破与大型客户成功切入案例,公司具备技术创新特性与行业标准制定能力。技术 创新特性归功于公司良好的学术资源背景以及其附带的宽广国际视野,使得公司可以较 为准确的跟踪海外友商发展路径,并进而实现弯道超车;而持续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则是 对公司市场影响力的证明,依托控制系统的前期切入与循环增强的品牌影响力,公司新 兴业务(工业软件/仪器仪表)同样能够实现市占率的高速提升,并以品类扩张带来市场 空间上限的不断拓宽。
对标海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必然转型方向
化工、石化 DCS 领域,横河电机与霍尼韦尔等是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横河电机于 1915 年成立,早年主要业务为电表生产,其后于 1975 年发明首代 DCS 产品,并在 1979 年 向国内化工部赠送 5 套 DCS 样机,由此敲开了中国化工行业控制系统的大门。2008 年, 为减少内地各子公司之间的重复竞争,并扩大自身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市占率,横河电 机对旗下多家子公司进行整合合并,并成立了新的法人企业——横河电机(中国)有限 公司,全权负责横河电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工程及服务。截至 2010 年,横河电机已 成为横跨控制系统、仪表、测量等多项业务的综合型厂商,在化工石化领域均具备较靠 前排名。
复盘横河电机发展进程,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自 2010 年以来,横河电机分别于 2011 年、2015 年、2018 年、2021 年提出四项中期经营计划,其数字化转型轨迹较为清晰: 2011 年,横河电机提出“Evolution 2015”战略。此次战略计划并未对数字化转型 做特意强调,其主要目标仍是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市占率提升,但公司同时也明 确了行业扩张(由化工品生产向油气田开发扩张)与专业知识汇集等核心思路,试 图以更大范围的业务扩张与产品性能优化维持其自身业绩增长;
2015 年,横河电机提出“Transformation 2017”战略。伴随全球范围内的工业 IT 应用革命,“Transformation 2017”将 ICT(信息通信技术)提升至整体战略高 度,象征着横河电机数字化转型意识的觉醒。与“Evolution 2015”相比, “Transformation 2017”在研发与并购层面做了较大投入,计划设置500亿日元 (分三年投入)用于战略并购,并于2016年收购了英国工程咨询公司 KBC,完成了流程模拟软件的获取与化工/能源专业知识的补全。同年,公司成立以 Industrial knowledge为核心的业务部门,致力于利用工业现场数据,为客户提供包含实时监 控、可视化、过程优化等在内的云端综合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加速进行。
2018 年,横河电机提出“Transformation 2020”战略。计划明确指出将通过充分 利用数字化架构来寻求提高自身与客户的生产力,ICT 技术正式与控制与测量业务 并列,成为横河电机的核心技术三角。商业模式从简单的产品与服务销售转向持续 性的服务提供(运营、维护业务占比增多),而工业软件则成为了连接前期控制系 统建设和后期运营维护业务的桥梁。2019 年,横河电机收购了电子治理 RAP 公 司,RAP 本质上是一个电子记录软件,有现成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安全风险评 估、工作许可管理、变更管理等标准模块,可实现对工厂资产和维护程序的实时监 控,从而从运维环节获得持续性收入。
2021 年,横河电机提出“Accelerate Growth 2023”战略。新战略对过往业务架 构做出了彻底的调整,业务板块不再以产品(控制、测量、航空及其他)做划分, 而是重构为能源、材料、生命科学三大行业板块,其背后体现的是横河电机对各行 业智能制造全环节(咨询、实施、运维)盈利能力的要求提升,传统控制系统销售 将不再是唯一盈利来源,横河电机更希望通过各环节的紧密合作来为客户创造更 大的收益。
三个维度拓展,横河电机目标市场空间上限持续提升。项目型工业控制/软件厂商的业务 扩张,往往是从细分行业、产品矩阵(硬件/软件),产业环节(咨询/实施/运维)三个维度 出发。横河电机四项中期经营计划的推出,实际目的都是通过业务扩张提升 2008 年经 济危机后处于低位的营收/盈利增速。“Evolution 2015”力图通过区域扩张与细分行业扩张进一步提升控制系统市占率; “Transformation 2017”则同时强调了传统行业中软件新品的应用与新兴行业中咨询环 节的切入;“Transformation 2020”一方面将运维环节业务的作为未来的重点战略发展方 向,另一方面也期望在食品与医药等非传统领域获得更高收益;“Transformation 2020” 则是在已基本完成各项业务扩张背景下,致力于为各细分行业的客户提供具备更高附加 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盈利改善。
着眼当下:转型持续推进,产品矩阵扩张仍是当前重点
以海外为鉴,综合解决方案转型是必然趋势。中控技术创始人褚健老师早年曾留学于日 本,对日本 DCS 相关公司较为熟悉,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与横河电机类似,中控技 术于 2017 年正式发布智能制造推进战略,在软件与仪器仪表业务上加大投入力度,力 图通过构筑完整的产品矩阵,同时辅以服务跟进,为客户提供具备更高附加价值的综合 解决方案。
综合解决方案的转型动力来自三个层面:1)客户需求层面,伴随“双碳”等环保政策的 陆续推出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具备提质增效作用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渐长,同时化工 石化平均项目规模的不断提升,则使整体解决方案需求更加旺盛;2)厂商层面,相较过 往产品销售与项目实施,整体解决方案可获得更高附加价值,有利于空间上限开辟与盈 利结构改善;3)整体解决方案的提出本质上是一种竞争优势的构筑,伴随项目规模与 客户需求日益提升,能够以整体解决方案建设满足客户需求的厂商数量逐渐减少,市场 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三条路径推动新兴业务高速发展。中控技术对新兴业务的资源投入可以从三个层面看出: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软件产品种类大幅扩张:公司早期软件开发资源集中于子公司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02 年成立),其软件开发拥有近二十年的技术积 累。2020 年公司上市以来,伴随研发投入(人员/费用)的持续加大,公司软件品 类高速扩张,已从过往的 4 大类 5 个小类,扩张至 2021 年的 7 大类 26 个小类, 逐渐能够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生产需要。
5S 店铺推广部署,服务能力持续增强:5S 自动化管家店即提供包括 Sales 产品 销售、Spareparts 备品备件、Service 服务、Specialists 专家、Solutions 解决方 案等不同服务。PlantMate 线上平台为 5G 远程专家指导系统及设备管理等。线 下 5S 店铺的部署推广与线上 PlantMate 平台的推出,核心都是对公司服务与咨询 能力的增强,是公司在产业环节维度(咨询/实施/运维)进行业务扩张的一种尝试。 考虑到无论是整体解决方案的制定,还是单独工业软件的实施,均具备较强的定制 化属性,5S 店铺部署带来的服务能力增强对整体方案亦或工业软件业务的推广均 具有较大帮助。
承载“平台+APP”战略,I-OMC 新品实现技术跃迁:“平台+APP”方案的核心在 于生产场景中全环节数据的打通,企业端 APP 的开发则是各环节数据打通后的一 项可选功能。2022 年 7 月 22 日,中控技术发布新一代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 制系统 i-OMC,其具备 “E 网到底”、“工厂操作系统平台+工业 APP”与“自主 运行”三大特性。凭借“E 网到底”带来的各生产环节数据流通能力,I-OMC 可将 数据汇集到统一的“工厂操作系统平台”,并借助各类工业软件对数据变化进行分 析,各硬件设备对分析结果做出反应,以实现长期的无人化“自主运行”。从最终 愿景看,I-OMC 的核心是实现工厂的自主运行(无人化),其直接与横河电机最新 战略 IA2IA(工业自主化)对标,充分彰显公司技术创新特性。
内外因素推动下,工业软件与自动化仪表逐渐成为公司全新增长点。自 2017 年中控技 术开启工业 4.0 转型以来,伴随内部研发与销售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外部国产替代需 求持续增强,公司工业软件与自动化仪表业务营收高速增长。随着整体解决方案的不断 成熟,公司承接大型项目比重逐渐增多(项目均价提升),尽管在短期维度对各项业务毛 利率形成压制,但同时也带来了营收的高速增长。
产品矩阵持续扩张,行业影响不断增强。工业软件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而中控技术近年来工业软件板块营收增速远超行业增速,其市占率的高速提升归功于软件产品矩阵扩张带来的整体解决方案功能完备,以及持续制定行业标准带来的强大 市场影响力。其后续发展一方面仍是对产品矩阵进行持续补完(例如对石化盈科 22%股 权的收购主要是对 ERP 板块的补全),另一方面则是将软件产品更多应用于其他细分行 业,2022 年6 月公司与天味食品的项目合作即是其信息化产品跨行业运用的良好典范。 长期看,公司新兴业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当前时点中控技术面临长期与短期两大担忧,长期维度公司面临 DCS 市占率较高,增 速放缓风险,但如前文所述,综合解决方案商转型带来的产品矩阵与产业环节扩张(结 合强大行业影响力),使公司远期空间上限大幅打开,长期维度稳健成长无需担忧。短期 维度,公司同时面临供给侧原材料价格上升与需求侧(地产、食饮)低景气影响,但考 虑到流程型制造业本身范围较广,其中部分行业(如化工)下游领域较多,整体周期属 性较弱,部分行业(食饮、纺服)本身属于消费性行业,增长相对稳定。总体而言,下 游少数细分行业周期性波动并不会对公司产生过多影响。
后疫情时代,周期性波动逐渐落幕
以化工行业为例,受原材料(原油等)价格上涨与疫情冲击导致的地产/消费需求疲软等 事件影响,2022H1 石化、化工行业盈利承受一定压力。但考虑到本轮盈利下滑并非源 自于行业扩产,供过于求导致的价格竞争,而是外部事件冲击影响成本与需求端带来的 短期盈利受损。行业无需经历漫长的产能出清,只待事件冲击结束便有望迎来盈利复苏。 因此 2022H1 尽管化工各细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相较过往 而言仍处于较高位置,短期内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支出无需担忧。
从下半年维度看,伴随全球石油供大于求预期的不断强化,和疫情后纺织服装、食品饮 料等消费品行业需求的不断复苏,石化化工行业整体盈利有望逐渐得到修复。从长期维 度看,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宏观经济层面受到外部冲击的可能性逐渐减小,化工乃 至流程型制造业整体周期性波动幅度将逐渐降低。依靠流程型制造业细分赛道众多带来 的“此起彼伏”特性,中控技术有望在长期维度实现稳健成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