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三星可谓是一家实力非常雄厚的电子巨头。三星的一举一动,自然广受业界的关注。某些时候,三星在大方向上做出的选择,可能对全球产业界带来示范效应。毕竟,像三星这样的跨国企业,对市场有着非同一般的敏锐嗅觉。过去些年来,三星先后关闭了在中国的工厂,或者将工厂出售给中国企业,有的人觉得,三星似乎在逃离中国市场。事实果真如此吗?
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是三星在中国唯一一家生产网络设备的公司,2018年4月,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注销,除了6名韩国籍高层外,所有员工于当年的4月底全部遣散,遣散人数约320人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三星在遣散员工的时间上显得匆促,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利益,三星因为遣散方案对员工存在一定不足而一度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属于中外合资,注册资本为1.04亿美元。根据此前的股权结构显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持股90%,天津市国资委通过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主要生产新型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而在2018年12月31日,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正式停产,有超过2600名员工转岗或离职。
广东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于1992年设立,是一家由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与广东省惠州地产总公司的合资公司,投资总额1.907亿美元,厂区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曾经年生产7500万台智能手机,与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形成“三角之势”,为三星手机及其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2019年10月3日,三星宣布关闭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生产工厂——广东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标志着三星彻底退出在中国的手机制造产业,将业务全面转向越南和印度等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地区。
自2014年开始至今,由于三星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受到了本土品牌厂商的冲击,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市场,号称“新四大国产品牌”的华为、小米、OPPO、vivo,对三星围追堵截,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渐流失,到2019年第二季度,三星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滑至1%以下。外界自然就不难理解,三星关闭在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务。当然,三星仍然没有彻底放弃中国手机市场。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工厂设立于2002年,投资总额为3358万美元,是三星在全球唯一的笔记本电脑生产装配基地。2012年,苏州三星电子电脑工厂的产值曾高达43亿美元,当年在中国最大出口商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但在去年排名滑落至第155位,产值降至10亿美元。在2012年的巅峰时期,苏州三星电子电脑工厂拥有工作人员人数一度超过6500人,随后员工数量一直下降。
2020年8月1日,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关闭位于苏州的电脑工厂,公司发给员工的通知中透露,工厂1700名合同制员工中将有约半数受影响,但不包括研发人员。裁员方案中,包括补偿不低于N+8、年终奖、年假补偿、工龄补偿、电脑礼品、再就业补偿、双职工补偿、老员工奖励金以及疫情期间欠班工时补偿等。据该工厂所在工业园的发言人表示,当地的劳工部门将帮助被裁员的员工找到新的工作,同时补充说他们理解三星公司搬迁工厂的决定。
至于三星为什么做出关闭苏州电脑工厂的决定,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为了应对形势和市场的变化,三星总部调整发展战略,对电脑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三星表示,此次重组是基于全球生产基地提升效率的需要,“中国仍然是三星的重要市场,我们将继续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上个月底,三星发布声明称,三星显示位于苏州的LCD 8.5代工厂已经被中国厂商TCL华星认购TCL华星开出10.8亿美元收购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权,以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同时,三星显示亦以7.39亿美元收购TCL华星12.33%的股份。
目前,苏州面板生产线是三星显示在中国唯一的8.5代面板生产线,月产能为12万张面板。32寸、55寸、65寸产品是市场主流产品,市场价值很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TCL华星收购三星显示位于苏州的面板产线之后,将拥有三条8.5代生产线和两条11代生产线。在大屏幕的趋势中,TCL华星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便可以在大屏幕市场扩大自己的份额。
由于三星显示在经营上陷入了不断亏损的局面,三星显示希望能早日结束LCD面板业务,此举出售工厂亦在情理之中。中国显示器厂商在价格和质量上逐步赶超韩国显示器厂商,现如今,连三星显示的主要客户三星电子也转而更加青睐中国厂商生产的面板。与此同时,三星显示通过收购TCL华星的股份,意在表明愿与中国厂商在液晶面板业务上开展合作。
虽然大型面板市场正在转向OLED,但基于LCD的产品仍占显示屏市场的很大比例。目前,三星电子旗下基于LCD的QLED的销售额与OLED的销售额相差了三倍。在出售苏州LCD面板工厂之后,三星将进一步削减LCD业务,增强QLED研发,以期在2020年底开发出QD显示器的原型机。
三星电子位于中国天津电视机工厂是三星在中国设立的唯一一家电视机工厂,有3条电视组装线,623名员工。原本是三星电子海外重要的电视生产基地,可以满足三星电视中国市场及部分海外市场的需求。天津三星电视工厂项目公司是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2010年底,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天津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和天津通广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合并,形成现在的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LED液晶电视、液晶模组等产品。
9月7日,韩国媒体报道称,三星电子位于中国天津的电视工厂将于年内11月底停运。对此,三星电子表示,此举旨在提高全球生产线的效率。目前三星电视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销量已经无法满足天津三星电视工厂产能。三星电视机海外订单又交给越南、印度、巴西、欧洲、墨西哥等电视工厂,使得三星天津工厂运行变得困难最终被关停。而实际上,仅过去三年来,天津三星电视工厂为了保持正常运营,便一直在减少人员,降低产能,削减成本。同时,三星将一部分低端电视转单给瑞轩科技、康冠,以及京东方子公司高创等OEM厂商。
据媒体称,三星希望将天津工厂售卖给OEM合作厂商,而非富士康、群创、TCL、冠捷等电视代工厂,在三星OEM合作者中,瑞轩对天津工厂极有兴趣,瑞轩公司管理层为此两次造访三星韩国总部。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工厂不仅生产LCD电视,也生产高端QLED电视。外界推测,若有企业收购三星位于天津的电视工厂,未来有望生产QLED电视等高端产品。
实际上,对于三星电子而言,天津三星电视工厂的地位曾经相当突出,天津工厂年产能最多可达到千万台,9成产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他销往部分海外市场。近几年以来,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状况可谓惨淡,而三星电视一度比三星手机的境况要好,可是,随着国内电视厂商的崛起,如海信、创维、TCL等企业猛攻大屏高端市场,小米、荣耀等新兴品牌起势明显,在新兴显示技术的博弈中,三星主导的QLED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整体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三星电视在中国市场上的处境愈发艰难。
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年,三星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为100万台,市占仅为2%左右,排名前五的电视品牌均为国产电视品牌;另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三星电视2020年上半在国内市场的累计销量为41万台,比上一年同期减少8.33%。
三星在2018年、2019年先后关闭天津智能手机工厂、惠州智能手机工厂;2020年7月关闭苏州电脑工厂;2020年8月,三星显示将苏州LCD工厂出售给TCL华星。在此之前,三星还关闭了位于苏州的电机工厂、威海的打印机厂、深圳的通信工厂等。由此,三星电子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只剩苏州家电厂、半导体后道工厂和西安半导体厂。
于是,有的人觉得,三星似乎在逃离中国市场。然而,细心的人就会联想到,此前,三星在关闭惠州手机工厂时曾发表了一份声明,三星在中国的产业布局已经转型为符合中国未来方向的高端制造产业,近6年在中国高端产业领域持续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远高于产业调整的金额,今后也会持续在中国进行高端产业的投资。换句话说,三星关闭制造工厂与完全退出中国市场之间不能划等号,而是在做一种结构性的优化——“不值钱”的三星走掉了,“更值钱”的三星依然留在中国。
2019年末,三星宣布向西安半导体工厂投资80亿美元进行半导体二期第二阶段投资,以提高NAND闪存芯片的产能。在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落地西安以后,三星先期投资了105亿美元建成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高端闪存芯片项目一期及封装测试中心,项目一期于2014年5月竣工投产;2017年8月,三星投资70亿美元建设二期项目;2020年3月,三星第一阶段项目产品正式下线上市;目前,总投资80亿美元的三星高端存储芯片二期第二阶段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21年年中建成投产,主要制造针对高端存储市场的128层和更高层数的3D NAND闪存。
三星西安半导体厂不仅是三星在海外唯一的半导体存储器生产基地,更是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中国西部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崛起。
此外,除了西安半导体厂的投资,三星还在天津建设了MLCC工厂、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线、OLED显示屏生产线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4亿美元。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三星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400亿美元,近年来对高尖端产业投资近300亿美元,占总投资比重从2012年的13%一跃提升到72%。业内人士表示,从三星在中国投资的数字来看,三星只是淘汰了相对低端的产业产能,而在尖端产业领域,三星在中国几乎呈现出“眼镜蛇"式的投资曲线。
无论是在投资方向上,还是从投资数据上,三星不但没有将重要的产业迁出中国,反而迎着中国制造业以及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要求,更为纵深地融入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之中。不仅仅是三星,近年来在中国布局高端制造产业的跨国公司还有很多,从特斯拉大手笔上海建厂,到埃克森美孚独资石化项目落户广东;从丰田和一汽合作在天津制造电动车工厂,到法国施耐德电器在湖北布局生产线……从跨国公司们的身上,外界已不难感受到,中国经济正在朝着高质量方向稳健地转型升级。
众所周知,三星进入中国市场已经长达28年有余。三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入中国,在天津等沿城市投资建厂,推动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基础;第二阶段是融入中国市场,开始进行多元化投资,逐步进入到电子、金融、重工和服务等领域;第三阶段则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加速中西部的尖端技术装备产业投资。
三星逐步淘汰在中国相对低端的产业产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三星拥有手机、液晶显示器等整机装备在中国市场已经不具备优势,三星不得不为自身考虑转型,进行整机装备的产业转移,而印度、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地区拥有比中国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显然就成了三星的首选——劳动力密集、廉价很大程度上能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加上当地政府还会提供最优惠的政策,与今天的中国相比,三星更加倾向于东南亚地区。另一方面,三星淘汰的产业产能,基本上属于流水线模式低端工厂,而生产核心零部件的公司一家都没有关闭。相反,三星还在不断加码留在中国境内的核心零部件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