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人才工作综述
转型发展中的淮南有许多耀眼的“创新名片”: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持续建强,中电科八所光传输组件助力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凯盛一号”盾构机研制等众多“安徽唯一”“安徽第一”重大科研成果涌现……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引才聚才,以求贤若渴的心态重才用才,以筑巢引凤的实招留才育才,用人才优势厚植发展优势,为淮南转型发展汇聚力量。
柏杨 摄
打造人才引进“强磁场”
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我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及时调整充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招才引智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吸纳人才的政策文件,构建“1+X”的人才发展体系,聚焦人才“引”“育”“用”“评”“留”关键环节,完善人才工作顶层设计。
破除人才引进障碍。创新人才直接引进方式,指导凤台县、寿县开展“人才回家”计划,累计回引人才110名。落实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完善高精尖和急需紧缺行业的人才引进机制,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2020年以来引进急需紧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名。出台《淮南市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实施办法》,通过简化程序方式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急需紧缺人才163名,及时补充、优化了部分急需紧缺领域的人才数量、结构。
岳伟 摄
实施专项引才计划。出台《关于全力支持安徽理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关于全力支持淮南师范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制定10条“干货”措施,支持两所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帮助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台《关于推进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淮南市现代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破解我市大数据产业、金融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的困境。
拓宽人才培养“蓄水池”
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坚持“领军人才+团队”培养模式,打造“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特色品牌。全市分八批次设立“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77个,面向国内外选聘创新团队“带头人”77人、“带头人助理”385人,助力推动我市转型发展,择优推荐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89人、省“特支计划”25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8家。
用心“浇灌”行业人才。统筹实施“3361行业名家”选拔培养工作,着力在文化、教育、医疗、企业经营管理等六大领域选拔培养一批“文化名家”、“学科名人”、“技能名匠”、“教育名师”、“卫生名医”和“企业名家”,全市各行业在培养期内人才共588名。近三年共完成企业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各类人才专题培训班60多期、8.6万人次,开展各类职称评审1.98万人次、技能鉴定4.6万人次。
丰富人才培养载体。组织实施“农业科技110”工程,选派316名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328家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建立9家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培育40个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立健全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推进党政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才“双向”合理流动,选派87名干部赴沪苏浙、合肥市等先进发达地区及省直单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在基层一线锻炼人才,先后选派1000余名党政干部人才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防疫防汛等急难险重工作,着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搭建作用发挥“演武场”
用好现有平台。加强对现有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5个省级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强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创业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人才载体建设,提升集聚吸纳各类人才的能力。全市设立院士工作站14家,柔性引进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17名;设立博士后工作站17家,集聚在站博士86名;培养本地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158人享受省政府以上特殊津贴。
借力高端平台。不断加强与大院大所大学大企的人才合作交流,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市政府与淮河能源集团签订人才交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派28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相互挂职,组建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重点打造以“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平台;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建立“钱学森智库”淮南中心,中电科集团八所宇航光纤互联技术等3个省重点实验室获批筹建,煤炭安全精准开采等3个省工程实验室通过组建验收。
创新特色平台。贯彻落实《安徽省长三角地区人才交流合作工作方案》,在上海市设立驻长三角人才工作站,主动借鉴长三角地区在人才规则、标准、治理等方面改革创新经验,积极承接高端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外溢。加强与上海市闵行区人才联合培养,分2批选派22名优秀年轻党政人才跟班学习,深度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联合举办第七届中国双创发展大会暨中国·淮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成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人才驿站淮南站并授牌,着力将“人才驿站”打造成为集聚人才、凝聚智力、服务淮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高地。联合安徽理工大学共建科技产业园,鼓励高新技术开发区与上海市闵行区共建合作园区。
创设拴心留人“凤栖谷”
坚持人才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定期向人才开展理想信念和国情研修教育,先后举办高层次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系列研修班11期,汇聚各行业800余名高层次人才,推荐11名高层次人才参加全省高层次人才研修活动。注重发挥人才决策咨询作用,引导高层次人才积极参政议政,先后推荐35名高层次人才担任市级及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推荐121名高层次人才列席党代会和人代会、旁听评审会、参与推进会等活动。
坚持为人才办实事。不断深化“党委联系专家服务”工作,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46名,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结合工作实际确定联系服务对象301名,开展登门送服务活动。聚焦人才“家务事”“烦心事”,解决好人才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保健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为各类人才解决实际问题近500件。聚力改善人才居留环境,全市各级启用人才公寓2000余套,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拎包入住式”安居服务。
坚持优化人才生态。在《淮南日报》开设“人才风采”栏目,宣传报道全市各行业优秀人才典型;在淮南先锋网、淮南先锋微信公众号分别开辟“双招双引、人才先行”和“人才天地”专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讲好淮南人才故事,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宣传我市人才工作经验做法的稿件40余篇,其中在《光明日报》等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11篇。在中组部人才工作局指导、中国人才杂志社举办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我市人才工作经验做法五年内四次获评国家级奖项。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如今,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的各方面人才汇聚淮南,各安其位,各逞其才,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和强大动能。
淮南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李春晖
责编 童飞飞 实习生 余乐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
▼
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