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说,我拿到的是腾讯CDG事业群和阿里蚂蚁金服的暑期实习offer。
其实在今年春招中,拿到的offer还有美团、快手、平安科技、富途证券等。
当然,最后还是从腾讯和阿里的offer中选择。
能拿到腾讯和阿里的暑期实习offer也算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所以想通过这篇文章总结一下应聘中的经验和思考,同时也回顾一下自己从事产品工作以来的职业发展过程。
也希望自己的产品之路能对想要做或刚开始做产品经理的人有一些启发。
先说一下个人背景。
其实,我本科毕业后,选择先工作一年,然后才去读研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自己拿的都是实习offer,而不是正式offer。
那我为什么这样规划呢?
其实这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在大四时,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条看似“理所当然”的路:6月份本科毕业,9月份紧跟着研究生入学。
但我最终选择了改变、选择了走另一条不一样的路——先工作一年,再去读研。
现在再回想起来,原因有三个:
虽然有“读研”这个明确的选择,但是那个时期依旧很迷茫也很惶恐,因为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做什么、自己又能做什么。
我也不想把读研当做逃避的手段,因为研究生毕业后,依旧会面临这样的迷茫。
我经常会自己问自己:如果我现在就走出校门,我能不能靠自己活下来?我该做些什么工作养活自己呢?
我也经常会想象这样的场景:虽然现在有父母供养自己去读研,但是假设家庭遇到变故,无法给我任何资助了,我该怎么办呢?
这一切看似稳定的背后,其实存在着巨大的不可控的风险。
当时的我,根本没有任何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准备。
所以我觉得自己需要尽快进入社会,存下一些能够安身立命的能力和资本。
这样,我才能真正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完全依托在父母身上。
读了几年大学,在图书馆看了几年书,若问我留下了什么,那只这一句话: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一个是向内的探索,一个是向外的体验。
自己到底一个怎样的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这些问题根本没有答案。
不过最终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不断体验、不断经历、不断寻找的过程就是答案本身。
最终,这些不断的体验和经历,塑造了真实的自己。
而这些,坐在那里空想没有任何用,需要去做事,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不一样的东西。
工作,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和经历。
如果对一个职业的理解只停留在书本课程层面,或者说理论层面,那一定会充满各种误解。
产品经理本身就是属于一种实践性、经验性的工种。
如果只是了解一些所谓的产品方法论,没有实际业务经验的支撑,不仅会缺失很多细节,也并不符合实际的业务需要,最终导致难以落地。
产品经理的成长,一定是一个一个项目亲手做出来的。
在大学期间,自己尝试过很多方向,包括前端、UI、交互设计,但后来接触到“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发现似乎更符合自己的“预期”。
但这种预期是真实的或只是误解,需要自己去实践才行。
所以后来,自己就去工作了一年,然后读研期间又参加了两段实习,再然后拿到了腾讯和阿里的实习offer,这个过程就像打怪升级一样,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如果有同学觉得自己学历不够亮眼,或者过往经历不够丰富,因此去不了顶尖的互联网公司,那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打怪升级的职业路径,从小公司做起,一步步向前即可。
实习是一种成本极低的职场快速试错方式。
而且也只有在校大学生才能实习,所以要珍惜这样的机会。
但自己在本科时没有这样的意识,工作了一年之后才了解到这些,既然自己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那么就在研究生阶段疯狂弥补了。
首先科普一下春招和秋招。
企业招聘员工分为两种:社招(社会招聘)和校招(校园招聘)。
社招针对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进行招聘,校招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招聘。
校招分为两个批次:春季招聘(春招)和秋季招聘(秋招)。
其中,秋招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也就是大四或研究生最后一年的同学。
秋招一般在9月到11月,被录取后,可以在第二年6月份毕业后正式入职,要是大四没什么事的话,也可以提前入职。
春招一般在3月到6月,主要是招聘暑期实习生,同时会少量补招在秋招没有录满的岗位。
实习基本分为两种:日常实习和暑期实习。
其实很多人会分不清日常实习和暑期实习。
那什么是日常实习呢?
一些公司的部门比较忙时,需要“廉价劳动力”帮忙处理一些重复性、繁琐性的杂活,因此会不定时放出一些“日常实习生”名额。
日常实习录取难度要低于暑期实习,一般情况下,日常实习没有笔试,只需要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一轮面试即可,最多再加一轮HR面。
既然难度低一些,那么日常实习生比暑期实习生的福利也要少一些,而且一般也没有转正名额,其中字节跳动公司比较特殊,日常实习生还是有机会转正的。
但也正是如此,日常实习生其实非常适合非大四或非研究生最后一年的同学积累工作经验,会有很多机会进入大厂工作。
简单概括,关于日常实习生,公司的需求是找人分担杂活,学生的目的是积累工作经验,也算是各取所需。
那什么暑期实习和日常实习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暑期实习生,也叫做校招实习生,是在春招时进行招聘的,公司的目的是提前锁定人才,可以利用暑期时间提前对实习生们进行观察和培养,然后再经过转正考核筛选出适合公司的同学。
也就是说,暑期实习就是一场提前秋招。
由此可见,日常实习和暑期实习最核心的区别是转正难度:日常实习基本没有转正名额,但是暑期实习通过转正考核后就有机会直接入职。
因此,暑期实习的录取难度也要高于日常实习:暑期实习需要经过笔试和3轮以上的面试,比如腾讯和阿里暑期实习都是需要经过1轮笔试+4轮面试才能拿到offer。
总结一下:
在选择实习时,目标不一样,手段也不一样。
如果核心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丰富自己的简历,则建议在大学期间多参加日常实习。
如果面临秋招,建议先提前参加春招,通过暑期实习尽早锁定公司的岗位空缺,可以减缓秋招压力。
腾讯和阿里都是在三月份启动春招,开始线上投递简历。
像腾讯、阿里,这样比较大的公司,一般会划分不同的事业群进行管理,每个事业群下又有不同的部门。
腾讯是以事业群为单位接收简历,在腾讯官网上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投递简历的事业群,但是没法选择具体的部门。而阿里不能选择事业群,也就是说自己简历的接收部门完全随机。
这里就要非常感谢我的学长,他是在阿里工作,因此可以帮自己内推。
他在投递前看了我的简历并询问我了对部门的意愿,然后直接将简历投递到了和我匹配度非常高的部门——蚂蚁金服。这就大大增加了后边自己能通过简历筛选和面试的概率。
而且内推人可以看到自己每一轮的面试结果,官网系统的状态反馈是有延迟的,但自己的内推人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面试结果。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减少焦虑等待的时间,让自己及时止损或及时跟进。
所以,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应聘原则:自己和所应聘部门的匹配度越高,获得最终offer的概率也就越大,而获取部门信息和精准投递的关键就是要找一个内推人。
不过我应聘腾讯没找内推,但是由于自己可以选择事业群的原因,提前收集好信息,选择合适的事业群,也可以提升一定的通过概率。
因为我自己的过往经历和兴趣偏好都是金融领域,所以我针对性地应聘的业务部门就是腾讯的CDG事业群和阿里的蚂蚁金服。
即使有内推,也一定要投递简历前做好信息收集。
关于腾讯CDG事业群,其核心业务有4大块:金融+广告+投资+海外业务。
关于蚂蚁金服,其实是从阿里巴巴集团拆分出来的,核心产品是支付宝,业务可以分为4大块:支付+消费金融(花呗&借呗)+财富(基金)+其他(网商银行&保险&芝麻信用)。
在投递简历的1到2周后,自己便接到了面试电话。
腾讯和阿里的流程相似,都是一轮笔试+4轮面试。
笔试题主要是逻辑思维测试,和行测接近,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建议先去找几套行测题熟悉一下,并学习一些做题技巧。关于笔试,也不需要太担心,基本不要太差就行。
4轮面试主要是:业务leader面+部门主管面+其他部门主管交叉面+HR面。
因为今年的疫情影响,没有往年常见的群面,而且所有面试都是视频或电话面试。
其实不管几轮面试,不管问什么问题,脱离不了之前总结的框架:
3+3面试模型:3轮面试(业务面+boss面+HR面)、3类问题(基本素质+过往经历+开放性话题)
具体的细节和详细叙述可以参见之前的文章:快手产品经理面试实录:聊聊短视频,我这里也就不赘述我在面试阿里和腾讯时的面试问题了。
腾讯和阿里,我都是在3月就投递了简历,越早投递简历,机会自然越大。
腾讯面试的节奏基本是一周一轮,每次面试前会有电话或者短信预约面试时间。
但是阿里面试节奏非常不确定,其中有一轮的面试间隔近两三周,而且每次都是“突击”电话面试,不会提前预约时间,接了电话直接面试,比如有一轮面试就是在周六的早上10点。
从投递简历,到最终拿到两家公司的offer,都持续了一个月以上。
拿到offer后,接下来就面临怎么选择的问题了。
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一般到最后,常常会剩最优的两个选项。而这两个选项会非常接近,或者说各有优劣,放弃哪一个都会觉得可惜,难以割舍。
就比如我这次拿到的腾讯和阿里的offer,到底该选哪一个呢?
自己一直对腾讯有一些“向往”,毕竟这是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但是自己因为要做金融业务,蚂蚁金服在金融科技领域内是顶尖的,自然也不愿错失这个机会。
但是难以选择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自己的目标不明确,这时候应该问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虽然有很多因素会干扰到自己的选择,但是一定要抓住最重要的那个因素,那么答案也就明确了。
接下来再具体聊一聊自己对选择工作offer的理解。
关于工作的选择,首先应该分不同的职业阶段。这也就是经常说的“用户群分群“,不同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需求。
应届生、有2~3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5年以上的求职者等,自己的需求截然不同,面临同样的offer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
对于5年以上的求职者,其考虑的可能是发展空间、职业的稳定性等。曾和几位有5年以上产品经验的同事沟通过,他们更看重自己能不能利用过往的经验发光发热,能否有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而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生来说,考虑更多的是有没有快速学习的机会,有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合来说,选择offer的核心要素有三个:直属领导、业务和平台。三者的优先级是:直属领导>业务>平台。
也就是说,对于个人成长,领导的重要性大于所做的业务,业务的重要性要大于公司平台。
但是判断三者优劣的难度是:直属领导<业务<平台。
关于直属领导,好的直属领导标准是既有能力也有人品,还愿意教你。
但是也只能在面试阶段和直属领导有所接触,短短的几十分钟只能获取单一且浅层的了解,而且非常主观,因此遇到一个好领导可遇不可求,同时你还要有识人的能力。
好的伯乐能辨别千里马,但好马也要能识别出伯乐,跟对人非常重要。
当然,最起码的底线是:不能跟一个和自己合不来的领导,不然上班就如上坟了。
虽然自己的直属领导是怎样的人难以掌控,但业务和平台的选择空间很大。
不过,也要区分不同的群体:
对于工作了好几年的求职者,因为自己不愿舍弃过往的业务经验,也就很难再转变业务方向了,
但对于应届生,或者没多少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则有非常大的选择空间,也有相对更多的试错机会。
过往经验,既是优势,也是束缚。
关于平台,第一原则是:首选大平台。
大平台的判断标准大体有三个:资金、人才、社会影响力。
所谓大小,也是相对的,如果两家公司有明显的体量差距,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里推荐优先选择更大的平台。
为什么首选大平台呢?
核心有三点:
比如从BAT出身的人相比一些不知名公司的人,给人的感觉“似乎”大公司的人能力更强。
这种大公司的光环效应和学历类似,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一些硬性标签判断,准确的概率要大很多。
我当初就是听了面试官“画大饼”,然后就去了一家不知名的公司。
虽然这家公司在细分领域实力较强,产品也在快速迭代,自己的能力提升了很多,但是真正再找工作时,自己过往做了再多的事也打了很大的折扣。
再说一下业务的选择。
首先应该选择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虽然对于未来的发展难以预判,但是至少应该避开已经是夕阳的行业。
当然,如果考虑长远发展和长期积累,就不要去不稳定性因素太多的行业了,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可以去一些发展相对稳定的行业,比如金融(P2P除外)、电商、文娱等。
这也是为什么自己一直在“有选择”地工作,过往经历基本都和金融相关,但也没有局限自己,自己也尝试了金融行业的不同业务。
这些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聚焦,同时在一细分领域内保持竞争力。
很多已经工作多年的产品经理总结过往经历时,多次提到自己没有足够聚焦,做过很多业务,但没有一个做得很精。
这直接导致自己没有足够的业务经验和行业经验积累,也就没有足够高的壁垒,缺失竞争力。
因此建议有意识的向T型人才发展:既要做宽做杂,也要做精做细。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的思考脉络非常清晰,根据整个应聘流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应聘前的职业规划和信息收集、应聘过程中的面试经验,以及应聘成功后的offer选择。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怎么写简历、怎么面试其实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所谓的临门一脚,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放在自己能力的提升上,多实践、多积累、多思考。
最好是找内推,直接把简历推到自己想去的或者更匹配的业务部门,这样可以提高最终的通过率。
而且自己在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积累,即可以尝试不同业务,也要足够聚焦,实现可累加式发展。
这就像一场打怪升级,先打小怪积累经验,等到自己能力足够时,再去攻克大boss。
我过往的经历就是这样,先是去一些不知名的公司实习,等自己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才去冲击腾讯和阿里这样顶尖的互联网公司。
最后,还是开始的那句话,这次能拿到腾讯和阿里暑期实习offer只是一个节点,或者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但只去看这个结果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自己没有单纯去聊腾讯阿里的面试经验,而是剖析了整个应聘过程,还聊了应聘外的一些东西。
因为这个结果背后的东西更加重要:整个应聘过程中的经验和总结,以及自己从事产品工作以来的职业路径思考。
功夫应在诗外。
本文由 @岳小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