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力部直属高校共16所,划归教育部直属1所,并入教育部3所,划归地方管理12所,这些院校都是国家电网、华能、大唐、华电、中核等企业校园招聘的主战场。
归教育部直属1所: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大学);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并入武汉大学)、北京电力经济学院(并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北京交通大学)
归省市直属12所:东北电力学院(今为东北电力大学)、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并入三峡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今为上海电力大学)、长沙电力学院(并入长沙理工大学)、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今为南京工程学院)、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今为沈阳工程学院)、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今为长春工程学院)、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归教育部的高校在电气二龙四虎里介绍了一大部分,这里就不赘述,下面了解一下录取分数不高,电力行业就业也很好的省市直属的12所院校。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根正苗红、历史悠久。
学校的电气类专业实力很强大,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还有电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专业特色方面有很强的实力。
东北电力大学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也是非常容易被人忽视,在全国电力学校排在前列。每年为我国的电力系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毕业后大多数毕业生都能直接去电力系统,关键是分数不高,性价比高。
2018年就业报告显示,本科生就业率为86.26%,研究生为93.1%。本科生国有企业占比49.25%,研究生为75%;2018届毕业生就业总人数中49.33%的毕业生到能源电力行业就业,其中涉电专业毕业生90%以上进入省网公司、大型发电集团、各核电集团公司等知名电力行业企业。看就业报告大概可以判断,东电除了其优势与电力相关的工科专业就业很好,其他非工科类专业就业情况一般。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评估结果为B,与同样有电力背景的武大、北交同等评级。看四轮学科评估选院校的话,我们还会有另外一个疑问,就是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B+,而且沈工电气的录取分数是低于东电,我们是不是又困惑了不知如何选择了。我们分析一下,首先,东北电力学科上更偏向电力系统,如果想去国家电网供电局、发电厂等工作更有优势;沈阳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更强一些,如果想去电机厂更有优势;其次,东北电力有较强的电力背景,整体实力和全国范围内的名气也是高于沈阳工业大学的,在全国就业东电在优势,如果在沈阳内就业两者区别不大,所以分高自然有高的道理。
三峡大学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现合并入三峡大学),位于水电之都宜昌,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所以三峡大学在电气领域有一定的地位。现在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学,湖北省重点建设大学。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是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之后与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成为三峡大学。从这个名字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所在水电方面有着突出实力的大学,是“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点组成部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三峡大学电气工程评估结果为B-
2019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29%,硕士生就业率为98.23%,水利与环境学院就业率为96.14%,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就业率为97.37%。国有企业就业率35.77%,其中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等央企仍是我校本科毕业生央企就业的最主要渠道,接收毕业生人数占我校毕业生到央企国企就业人数的67.72%。国家电网229人、中国建筑集团169人、中国电力建设135人、南方电网91人、中国能源建设88人。
三峡大学电气专业的录取分数与东北电力的分数差不太多,还是要衡量学习的方向三峡大学更偏向于水利发电。从就业地区看,这些电力背景的院校虽然可以全国就业,但还是以院校所在地区的就业为主。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位于上海市,由中央与上海市共建,前身是上海电力专科学校,1985年就升为本科高校,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所以“电力”命名、能源特色显著的高校,是中国独立建制的三所电力高校之一(另外两所是华电和东电),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学校发展迅速,促进电力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电力发展能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人才,上海电力大学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
在国内的电力行业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历年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了很多电力生产骨干。2018年国家电网在该校招聘的人接近400人。足以表明该大学在电力行业的地位。
学校有电气工程一级博士点,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3个国家特色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评估结果为B-,学科实力也是比较出众的。
全校总体就业率97.66%。国有企业占比39.36%,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2.72%,电气工程学院就业率为97.53%,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就业率为99.13%,国际交流学院(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就业率为100%。学校还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使得行业内就业率有了显著提高。
地理优势带来了院校的飞速发展,同样也让学校的录取分数高于同级别高校,尤其是学校的优势专业电气和热能两个专业分数更高,性价比就自我衡量吧。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电力学院(现合并入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电力学院前身为电力工业部1956年初筹建的长沙水力发电学校,2003年,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成长沙理工大学。如今也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其拥有着6个一级博士点和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都是其优势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评估结果为B-,在电力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14年,长沙理工大学选为17所由国家电网及其他19家电力行业企业和组织联合发起成立“特高压奖学基金”高校之一。电力行业校友多,因此也很受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欢迎。
2018年就业报告显示,本科生国有企业占比43.87%;研究生国有企业占比46.61,%,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5500左右。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就业人数319人,中国建筑集团217人,国家电网93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82人,从就业报告中可以看到学校交通和电力行业背景深厚,在长沙理工选择电气工程、热能与动力、交通工程、土木工程、港口巷道灯专业就业率是非常高的。
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南京工程学院),学校位于南京,2000年由隶属于(原国家机械部)的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国家电力部)的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于国家核工业部的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学院。现在南京工程学院已经发展成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机械、电力、能源动力与核工业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学校拥有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个国家特色专业。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两个国家特需项目专业硕士点,学科实力一般,但有行业背景,据说是江苏电网县级员工的摇篮。近五年来,每年90%以上的电力工程学院毕业生到各地电力公司和电力系统相关企业就业,就业还是不错的。
2019年就业报告显示,电力工程学院就业率为98.08%,协议就业率为84.1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就业率99.06%协议就业率79.76%。可以看出电气工程就业率还是非常高的。其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录入人数最多为276人,中国电信51人,大唐电力48人,中核集团41人。
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沈阳工程学院),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电力工业部所属,曾为东北电业管理局沈阳培训中心,是培养电力工业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1952年建校的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1947年成立的东北团校,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工程学院。
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动力工程、电气工程两个硕士点。学科实力相对较弱,但由于学校曾经是原国家电力部直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比较高,在电力行业很有影响力,所以学校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公司工作。
2019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电力学院就业率在96.63%,学校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有国家电网所属企业387人,大唐集团所属企业202人,华能集团所属企业60人、中核集团核电行业企业45人。毕业生国企就业占比46.6%,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工资在年薪6万左右。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长春工程学院)、1953年创建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创建,隶属于燃料工业部;后改名为长春水力发电学校,1955年隶属于电力工业部;1958-1992经过多次改名和隶属关系的变动,在1993年,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电力工业部。2000年,与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
目前拥有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2个专业硕士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国家特色专业,是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单位之一。
工程学院的电气、水利、土木、道桥、能源动力等工科类专业就业还是很好的。无论是本省还是外省毕业生,只要能吃苦,就业基本不成问题,也有很多进入国家电网和大型国企工作,虽然在吉林省属于中下的工科院校,但工科就业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
山西大学
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办全日制省属高等院校,始建于1955年,1978年开始通过高考招收专科层次的学生。1981至1991年曾改建为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电力分院,举办过11年本科教育。1997年由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0年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管理体制由原隶属电力部管理,划归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并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与山西大学实施联合办学,成立山西大学工程学院。2014年并入山西大学,成为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原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山西大学的专科部。
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现有20个专科专业,11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2年学校与朔州煤矸石电厂建立首个研究生工作站。
2019年山西大学就业报告中可以了解到毕业生就业在电力相关行业排名第4位,重点就业单位,中国中铁人数最多为132人,之后就是国家电网82人,大唐国家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位53人,可以看出学生在电力行业就业还是不错的。
PS:
中国电力高校联盟: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发起单位,联合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等七所具有显著能源电力办学特色和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校,共同成立。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奖学金”:
2014年确定的17所高校为:东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大学 [6] 、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2015年增设3所高校的为: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新疆大学。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国家电网公司。学校与电网行业、各省电力企业建立“共同体”,实施“行企校”一体化办学。做一流的企业大学,拥有一流的实训体系,与中国特高压、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及超超临界机组建设相适应的各类实训基地279个、工位8340个,包括全国首座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特高压变电站运维、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火电机组仿真等国际一流实训基地。
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保持了95%以上的高就业率,主要分布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广东核电公司、大唐电力公司、华能电力公司、山东钢铁公司、魏桥创业集团等大中型行业企业。
2019年学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有44%的毕业生进入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就业,其中54%国有企业就业。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由中央和地方共建、由电力行业举办、以电力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校,是中南地区重要的电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已有87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郑县工业职业学校(后更名为河南省立郑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始建于1933年,抗战时期在内乡县赤眉镇办学8年,经历了16次易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以郑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基础、将中南五省六所高级工业学校的电机科并入,成立燃料工业部郑州电力学校。其后,历经河南电力学院、郑州电力学院、郑州电力学校等发展阶段,1994年,建立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等工程专科示范性重点建设学校。
学校承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人、财、物管理类和班组长、新员工入职培训等项目。2017年,依托学校成立国网技术学院郑州分院,开始承担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培训。
2019年学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有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就业,其中48%国有企业就业。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3所高职高专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电力类全日制高等院校,被誉为“西北电力黄埔”。
其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原西安电力学校,1994年升格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电力类全日制高等院校。
2007年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认定为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0年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3年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先后荣获2010年度和2016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陕西培训中心、国网技术学院西安分院、国家电网公司党校西安分校等机构纷纷落户于此,高考录取分数线连年位居陕西省高职高专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亦名列前茅。
2019年学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有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就业,其中72%国有企业就业。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主管的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前身重庆电力工业学校于1953年经中央燃料工业部批准成立,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重庆电力学校,1980年和1994年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电力类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具有行业办学特色的校企“五联合”(校企联合制定计划、联合组织教学、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聘任教师、联合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获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1年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9年学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有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就业,其中69%国有企业就业。
专科毕业主要从事输电运输、电厂操作人员、发电站、变电站、中继站和电气修理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