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鲜,背后尽是无奈与叹息。纵览这几年失败的生鲜电商案例的原因,其中关键一点:不是钱,而是对生鲜本身的运营能力。生鲜电商不同于其他传统电商,由于销售的产品以食物为主,它对产品的“鲜”有极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导致了所有生鲜电商必须要面对供应链、物流与用户习惯培养的三大痛点。
一、供应链,即如何把握生鲜产品的生产。
因为生鲜类产品很明显不属于标准化产品,即便不是纯线上模式也很难避免,而且从生产端来看,也不容易让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而且考虑到成本、产量、销路等问题,需要产品多样化才能最大化分散各种风险,也不适宜标准化。生鲜电商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必须不断加强产业链的深入程度,以此保证产品品质方面的保障。
二、物流,当前国内冷链物流体系并不成熟,,而生鲜类产品是一个对物流方面要求极高的产业。
在物流配送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痛点多多。不同于普通商品,多数生鲜产品需要冷藏或冷冻存储,配送也需专门的冷链物流。行业权威人士表示,生鲜产品的配送成本因此比普通商品至少高30%。而且当前国内冷链物流体系并不成熟,借助第三方物流必然影响用户体验,自建冷链物流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承受。
三、收入与成本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使用户习惯培养的问题。
盈利难、烧钱多、造血能力差一直是外界对生鲜电商的印象,仿佛离开资本就难以存活,不烧钱就是等死,即使京东、阿里这样的巨头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走出这样的窘境,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
在用户习惯方面,用户购买生鲜产品也比较方便,线上平台尚无法刺激用户改变消费习惯,用户对生鲜的要求很高。而电商缺少消费场景的体验,难以见到实物使用户轻易不会去尝试,即使偶尔购买,也很难形成大趋势,复购率很低,而一旦品质出问题,用户会更难买账,因为用户原先购买的时间成本并不高。
目前市面上能够生存下来的玩家屈指可数,包括京东、天猫两大传统电商巨头,还包括本来生活、璞谷塘、每日优鲜、易果生鲜、盒马鲜生等多个垂直平台。而如何解决这几大痛点,也成了生鲜电商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四、供应链与渠道的深耕
任何电商都逃不过渠道供应链的把控,而且越难搞的产业就越得放大招,目前很多电商平台模式越来越重就是基于如此,重模式,便于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生鲜电商也是如此,而且相比其他电商行业,生鲜电商对供应链和渠道的把控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独树一帜的璞谷塘给出了很好的案例。璞谷塘作为一家今年才正式做生鲜电商的“新人”,能在万亿生鲜电商哀鸿遍野之时,短短数月达到日会员浏览量最高突破100万人次、活跃会员月平均消费500元以上的会员人数近50万人的骄人成绩,必然在供应链与渠道把控上有绝招。
璞谷塘不同于其他生鲜电商,一味的追求快,而是在供应链与渠道上不断深耕,独创了三产融合的模式,即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方融合。璞谷塘致力于基础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三项产业的设施建设和协调发展,致力于成为一个三产融合、供应链一体化、实现全程可控可监测的商业平台。
璞谷塘是一产加二产加三产的融合,而不是互联网加一产加二产,是物联网加互联网的平台。有自己独立标准的平台,未来卖点是璞谷塘的食品标准,及物联网加互联网管理和服务的模式。
三产融合的理念与模式,可以让生鲜电商重新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上来,把每一个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消除中间商,不但能为产品品质做保障,还能根据客户反映自己促进相应高品质生鲜的生产,不浪费每一个关口的消耗,还能降低运营成本,可谓一举三得。而正是这种产业模式,也塑造了璞谷塘独树一帜的“高品质”特征。
五、品质为尊
高端生鲜市场,能够相应的提高客单价,但受众却很小,有消费能力的客户群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且这个行业很难形成忠诚。而低端的往往很难实现成本的覆盖,低价并不能给生鲜电商提供给养,品质才可以支撑生鲜电商独立生存下去,而生鲜商品的品质需要从源头做起。
当冷链物流逐渐不能成为生鲜电商的对症良药,只有品质和服务做到足够精细化,才能赢得将来生鲜格局在尘埃落定时的一席之地,于是璞谷塘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品质为先”。
璞谷塘围绕“品质为先”的核心,重新编制了璞谷塘定价体系和服务标准,即高标准、好味道、吃得起。璞谷塘负责人表示,“要看平台的卖点和用户的信任度是否对消费者有保障,能否踏实放心的让消费者购买,如果我们能让消费者即安心又放心,并且实惠的购买,这个食品电商是可以做起来的,但是能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璞谷塘确定自建生产基地和冷链物流的基本方向,三产融合的模式下把供应链和物流运输牢牢把握在手里,创新应用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把品控落到实处,并自己制定璞谷塘食品入驻标准,即璞谷塘标准,该标准高于国标,部分指标甚至高于欧盟。
而且通过独特的运营模式,不断压缩成本,真正让用户“吃得起”。这种自造血的良性供应链循环中,璞谷塘找准自己的优势差异,立足品质,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新的品质阶梯。
【生鲜电商如何才能做到有尊严?】作为一个生鲜电商,要想有尊严,就是做品牌,而且还有大批粉丝和客户拥戴,我们的产品有逼格,能够确保安全,健康绿色,和常规的农产品有差异化等等,只要把产品做到与众不同,才能有尊严。让大家意识到,要想买好的产品就去找我们生鲜电商,要找大路货就去农贸市场。
【生鲜电商其实最终需要解决的还是渠道?】生鲜电商第一重要的是供应链,好产品自带销售,但供应链投资大,如果没有销量,很难盲目投资,也就很难有好产品,所以说渠道为王,有了渠道才可以反作用于供应链,做定制也好,做预售也罢,都有可能,有了销量和定金,才有底做良心产品,深耕精品和供应链。
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文件的出台,代表着国家对电商和实体的共同重视。2017年是中国下一个商业元年。其实商业的本质很简单,给客户提供独有价值(服务或产品),同时实现收益(副产品)。
获得收益的多少,只取决于提供价值的大小,而和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关,商业正在越来越接近这个逻辑。
六、“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
生鲜电商作为新兴的市场蓝海,在物流配送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现在社区配送成为一种趋势,包括便利店和社区物业都成为配送的着力点,最近还有家公司专门雇佣社区保安进行生鲜配送,虽然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好,但也是一种别样的尝试。
当前国内冷链物流体系并不成熟,而生鲜类产品是一个对物流方面要求极高的产业。在物流配送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痛点多多。不同于普通商品,多数生鲜产品需要冷藏或冷冻存储,配送也需专门的冷链物流。行业权威人士表示,生鲜产品的配送成本因此比普通商品至少高30%。而且当前国内冷链物流体系并不成熟,借助第三方物流必然影响用户体验,自建冷链物流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承受。
七、物流配送有多重要
生鲜电商只能是巨头的游戏并非没有原因。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高昂成本,是筛选入局者的一道重要门槛。根据2015中国冷链物流报告显示,在国内4000家生鲜电商中,有95%的电商无法盈利,而难盈利的部分原因就出现在冷链运输上,冷链成本占到总成本的40%,占到销售额的25%-40%。
分析人士称,生鲜电商已经接近市场增长的爆发期,长远来看,对于生鲜电商的竞争格局,将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只有在供应链完善、销售能力强化到配送范围扩展的全面提升,才能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然而,生鲜物流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随着生鲜电商的蓬勃发展,生鲜物流市场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另一方面生鲜物流对物流条件的严苛要求,又势必会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被国际物流行业称为该领域的“珠峰”的冷链物流,足以让从业者叫苦不迭。因此有人说,谁赢了冷链物流,谁就赢了互联网生鲜江湖。保质期短,易腐烂是生鲜的最大特性,所以要保证食品干净新鲜,对配送时间、配送餐盒以及配送车都有极高的要求。
想要打造一套完整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在传统零售行业,不少企业选择将冷链运输交由第三方公司承包。而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朝发夕食”的物流配送服务日渐成为标配,自建的物流体系更利于企业对服务和运营效率的把控。因此,生鲜电商只能在重资本投入的荆棘路上缓步前行,或是谨慎挑选合作伙伴。
八、“最后一公里”怎么解决
发展生鲜电商,解决“最后一公里”,最直接的要求就是物流配送的时间和温度控制,因此冷链成了做生鲜电商所必须突破的瓶颈。“冷链物流大大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还提高了食物的存储期限,同时,冷链物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不同地域之间的物品输送非常的方便。”济南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葛金田介绍说。
那么,如何科学发挥冷链的优势呢?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通过牵手互联网来降低冷链物流配送成本。仓库管理、运输管理、温控监管、定位管理等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借助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帮助生鲜电商实现安全可追溯、质量可监控、订单信息可跟踪等。尤其是要通过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实现冷链物流的智能化,将能够大幅提升冷链物流配送的效率,并对整个冷链物流配送进行更好的管理把控。
也有专家认为,线上、线下企业从对抗逐渐走向相互渗透并探索新零售模式,将成为今年生鲜电商发展的趋势。目前线下零售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从小型零售店到大型连锁商超竞争非常激烈。线下店的货源体系、物流体系、渠道体系、连锁门店经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熟运行。而线上的平台开发、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用户沉淀也不是轻易做到的。如果摒弃竞争关系,线下与线上强强联合,反而有助于生鲜电商更快地走向新零售模式的顶端。
生鲜电商,入局者多,盈利者屈指可数!这是一个热门行业,因为人们对于生鲜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但,这也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没有钱,你玩不起来。
生鲜电商的发展与冷链物流息息相关.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冷链物流服务能力是开展业务的基础,表明其有能力把生鲜产品配送至客户手中,这只是进入这个市场的一个门票。能否在市场上生存并发展,还要看企业冷链物流运营的能力如何?
对于生鲜电商企业如何获得冷链物流的能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建物流模式,另一类是第三方物流模式。
九、生鲜电商如何自救?
互联网+带给各行各业的转变是翻天覆地的,然而也产生了大量的泡沫,尤其是生鲜电商。生鲜产品本身具有比较复杂的特点,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以及用户的服务体验,加强了线下的运营,才能更好的让生鲜电商走上正轨。
1.品质是根本。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生鲜产品这种保鲜期非常短的食品,则成为了消费者最优先考虑的诉求点。生鲜产品在皓品质的基础下,才有可能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2.建立品牌。目前国内生鲜产品让人能记得住的品牌太少了,中国生产的蔬菜、水果质量其实都还比较好,有大量优质生鲜产品出口日韩、欧美等国家,在食品标准和安全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国内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能记得住的蔬菜品牌太少了,如果生鲜电商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能迅速推动产品在市场的流通度。
3.微信小程序。可以预见, “附近的小程序”这个功能将会让小程序的生态蓬勃发展 起来:“用户有小程序可用”→“用户、门店受益”→激励市场生产 更多小程序→用户更多选择→商家主动升级服务→吸引更多用户使 用小程序。毫无疑问,微信希望通过这个功能的开放,全力推动小程 序市场的发展。
4.接地气。现在很多生鲜电商都在线下设了店面,而且大多都集中在社区。优点是社区人流集中稳定,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只能拉动内需,无法从外面吸流,消费增量太有限。目前就蔬菜的销售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用户都会选择去菜市场,如果能将生鲜市场拓展到菜市场也是个不错的途径,也比较接地气。
5.物流合作。对生鲜电商来说,最大的痛点便是冷链物流了。如果采用重模式运营,自建中央仓储冷链配送体系,这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而且各方面都不能疏忽,对一般的生鲜电商来说也不太现实。
其实在订单量大的情况下,可以和第三方供应链合作,例如京东物流配送还是很完善的,在供应链方面采取轻模式,生鲜电商采取和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形式,保证了生鲜商品质量的同时,也更方便对自身成本的控制。
目前市面上能够生存下来的玩家屈指可数,包括京东、天猫两大传统电商巨头,还包括本来生活、璞谷塘、每日优鲜、易果生鲜、盒马鲜生等多个垂直平台。而如何解决这几大痛点,也成了生鲜电商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任何电商都逃不过渠道供应链的把控,而且越难搞的产业就越得放大招,目前很多电商平台模式越来越重就是基于如此,重模式,便于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生鲜电商也是如此,而且相比其他电商行业,生鲜电商对供应链和渠道的把控尤为重要。
其实在消费升级的大浪潮下如果真正能够洞察到用户的实际需求或可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什么是消费升级?它不是指东西越来越贵,而是用户对健康对品质的追求日益旺盛。未来的生鲜电商,只有牢牢把握品质这个核心,不断在深耕品质的前提下放低价格,才能真正为用户喜爱,才能真正让生鲜电商从“难海”回归“蓝海”。